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潘石屹的人生哲学-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奇妙之处在于,人人都是有才华的人,而且才能都各不相同。在这个人人爆发自己独特个性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要有更开放的心态,因为自由吸取知识也可能会产生很多〃怪人〃。
这个时代充满无处不在的知识和应用着知识的人,这是我对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感叹,我感到一个神奇的新世界正在我们四周形成。
第61节:人是神圣的,知识将以此为中心(1)
人是神圣的,知识将以此为中心
德国有一个人,在网上发了一个消息,他说我想吃人,有没有自愿报名的人。有20多人报名,说我愿意让你吃掉。然后商量好,签好合同,这个人就把其中的一个人杀了,把肉放在冰箱里面。(小说下吧|。)等到当地警察破案的时候,他已经把20公斤的人肉给吃了。判刑的时候,法官很为难。开始以为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经医院检查以后,这个人的精神是正常的,不是精神病。第二,他不是故意杀人,因为他有和那些自愿被他杀了吃掉的人相互来往的E…mail与合同。他并没有强行杀死那些人,那些人是自愿被他杀,而且自愿被他吃掉。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德国的法律,只判了他5年刑。服完5年刑这个小子又出来,又在网上发布消息要吃人,又到街上晃悠了。
这件事令我非常惊叹,互联网能把藏在全世界最偏僻角落的有着最古怪想法的人都挖掘出来,联系在一起,平静地达成如此可怕的协议,足见互联网的巨大能量。
我接触网络比较早,1994年我就做了一个网,当时Inter还不支持,我都是在电话上处理,当时起的名字叫〃东方策略〃。为此我还写了一个报告给朋友王功权,他拿着报告讥讽说:〃这是什么意思,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推翻政府的纲领呢。〃现在这个网叫北京房地产信息网。我记得做这个东西的时候还在保利大厦,在一个由男女厕所改造的会议室里面开会,基本上来开会的所有人都反对,反对最厉害的是武晓焯,但是他讲清楚了他反对的理由后,我说:〃行了,总经理就是你了!因为你说了反对的理由,说明你对这个问题有思考。〃最后大家就是在武晓焯的带领下开始做这个网站的。
第62节:人是神圣的,知识将以此为中心(2)
为什么要办网站,当年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沃尔玛,那时候微软都还是一个小公司。我看一本国外的杂志上介绍沃尔玛,说它为什么能在几年内营业额急剧上升,是因为他们使用了计算机网络,降低了成本。第二个启发我的是美国的汉德公司。这个公司什么都没有,在美国一个很偏僻的州里设了一个中心调度室,使用大卡车样子的卡片,这个卡片上面有一个800的电话,只要有东西要运,打个免费电话,美国的任何地方都能处理。这个货运路线从哪儿到哪儿,什么地方运货,卸货,用什么航空公司,编排好之后,调度一下,很快就能够送到。当时的操作还很原始,没有手机,也上不了网,就是在卡车的前面装一个方盒子,用来接收卫星信号,指示这个货是现在卸下来,还是再往前走一段路。后来为了加大规模,汉德公司把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三个地方都连了起来,把陆地、海运和航空运输也都连在一起,效率非常高。通过这两件事,我看到了网络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哲学的思考。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网络可以带来高效率,将商业上的成本降下来。但从情感的角度,人应该活在真实里,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定要面对面去交流。人是神圣的,网络只是一个工具,情感是人非常和谐的一部分。在网上可以调动沃尔玛,可以做物流,可是在网上谈对象的事情,我觉得基本上不靠谱。因为巨大的连接能力,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朝向未来的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建设,因为它不光是一个技术,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结构,是人和人的一种新型关系。在有关磋商的篇幅里,我写过因为互联网的跨国界,自由度,无身份感,已经形成不分种族性别、不分高低贵贱的最大规模的磋商。在这大规模的磋商里,涉及的主题包罗万象,有的具体到一单业务,有的简单到一场约会,有的高深到讨论宇宙的成因,有的复杂到设计一架核潜艇。这些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磋商,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并且整合各种文化,真正令全人类从精神上连为一体。
互联网,是人们交流之迫切需要催生出的知识分享的灿烂花朵,它的基本意义,是连接与分享,与人类的精神追求、爱、团结合作的价值非常一致。这个奔涌着巨大知识量的网络,将不会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而是将以人为中心。参与这个伟大的磋商系统并提供自己的知识与愿望的人,可以是最没有身份的人,一个没有任何修饰与限定的人。
第63节:新世界的特征是〃小〃(1)
新世界的特征是〃小〃
工业革命之前是一个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基本没有什么提高的时代,发展非常缓慢,所以叫〃黑暗的中世纪〃。后来,三四百年前,欧洲文艺复兴时,绘画、哲学、建筑、诗歌等方面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包括他们搞的数学研究等等,一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欧洲在中世纪的时候,中国正是明朝、元朝吧,也没有什么发展,但那时候欧洲就开始发展起来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有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哲学方面的准备,就把黑暗的中世纪、把人类的思想从教堂解放出来了。
亚当·斯密写了一个《国富论》,核心就是搞社会化的分工。他一开始就说,人和别的动物的区别就是:动物不会在生产和分配的过程中做国际化大分工,就是社会分工。比如狼追一只羊,尽管它们可以互相配合着追,但把羊吃完之后,它们不会拿着羊腿跟别的动物交换,所以社会化的分工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把一个大头针做十几个工序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下来。这是亚当·斯密最聪明的地方。
随后发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科学取代宗教成为历史的领导者。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什么都是大规模,因为只有生产规模大了,成本才能降下来,管理、销售成本才能分摊到里面。只有大才有效率,只有大才有竞争力。流水线生产一双鞋,成本比你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低,质量要好得多,效率高得多。所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下子把欧洲带动起来了,随后欧洲的先进技术传到美国,美国又发展起来了。一个规模化生产极大化的公司,其生产资料和产品的销售都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其对资源的索求、销售的扩展促使公司跨出国门,这样就出现了能量惊人的跨国公司。它的能量有多大?大得可以影响国家政局,颠覆一些小国家。过去50年间,是跨国公司的天下,影响了整个世界,惠普也好,我们喝的可乐也好,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跨国公司就是〃大〃。
第64节:新世界的特征是〃小〃(2)
可是我们马上面对的是一个新的世界,新世界主要的特征是小。因为公司大了,将渐渐失去控制,船大了就掉不了头,容易受到致命的打击。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提出异议。因为我们经过努力,现在中国石油是全世界第一大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是全世界第一大银行,万科是全世界第一大房地产公司,难道我们要放弃我们努力的成果?放弃当然是不必要的,而且规模化也是必由之路,我说的是已经出现的新型企业的苗头。如果我们将观察的视野放得更加开阔的话,一定会看到,近几年我们国家成长起来一些巨大的公司是一个必由之路,但却不是路的终点。更好的企业形式是小。因为小,所以更有个性,更具有灵活性,把握机会会十分灵敏、逃避危险的动作也快。
小的企业,目前由互联网孵育着。在互联网上,你会看到一些很小的企业,小得甚至只是一个人。过去,巨大高效的组织形式是大型企业的专有资源,因此一定规模的市场环境其实都是某个大型企业的专属,因此出现垄断问题。现在互联网将这种组织形成变成了公有资源。互联网把亿万个分散、单独的个人组织到一个交流、协作的渠道中来,彼此提供服务。而使用这个渠道的成本之低,个人都能承受。因此你发现,通过互联网,世界变得扁平了。你坐在中国SOHO的房间里,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某个小孩在追赶一只小兔子。几乎是同步的,你能看到他写的博客,他发放的照片,他放上去的视频。这个小孩子的活动全世界都可以立刻看到,因此他有着比过去没有互联网时候多得不知多少倍的机会。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把全球化的进程以哥伦布发现美洲、二次世界大战和21世纪为标志分成三个主要阶段。随着阶段的前移,世界的尺寸越变越小,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从小缩成了微小、竞争场也变平的阶段。在全球化第一阶段,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于国家;在第二阶段,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企业;在今天,在全球化第三阶段,推动的力量来自于个人。个人的力量大增,不但能够直接进行全球的合作,也能够参与全球的竞争。我们目前的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世界不仅仅是变小了,而是发生了质变……变平了。
第65节:新世界的特征是〃小〃(3)
世界本来是有弧度的,一个人要看见另一个人,需要垒起高塔,或者经过漫长的旅行,但现在,仅仅通过电脑屏幕,通过互联网,相互就能看见了。通过互联网简捷有效的联络,解决了过去需要巨大的政府、企业能力才能解决的交际、交易成本,单独的个人也因此拥有了力量。同时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因为有了网络,可以削减不必要的部门,降低成本。
前一阵阿里巴巴、淘宝网兴起,我上去看,注册用户上千万,数量大得惊人。他们都是小,小企业,小商户,很多都是个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买东西、卖东西,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公共的组织平台上,做一个最简化的商人。我说他们是简化的商人,指的是他们只做最核心的事:提供创意和保证信誉。通过完善的互联网机制,一个人可以将某个创意卖给将创意变成具体产品的人,生产者生产出来,再购买运输服务,运输者再将其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上。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一个电脑屏幕来完成控制,这就是互联网的伟大之处。你坐在电脑面前,就坐在了世界面前。
第66节:小的为什么是美好的(1)
小的为什么是美好的
几年前,我们公司的同事推荐给我一本书,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表于1973年的《小的是美好的》。我看完这本书后认为,此人一定是印度圣雄甘地的弟子或者崇拜者,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思想是甘地的思想在经济学中的延伸,同时我也觉得书中的观点更像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信仰和道德的问题。这方面我当时还不能确切地去理解,但书中〃小的是美好的〃这一观点,我却印象极深,成为我的世界观和思想框架的一部分。
几年后的今天,译林出版社要再版这本书,并让我为这本书写个序。于是我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再读这本书时,觉得每句话都好像在往心里面钻,有些话甚至震得我头皮发麻,与我几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的看法、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其实,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自己对发展模式的反思,对信仰、道德的进一步理解。我现在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乐于思考未来的朋友们,真心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本书:无论是有权的、无权的;无论是穷人、富人;无论是年老的、年轻的……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个人以智慧的启发。
圣雄甘地有一句名言被大家广泛地传诵着:〃地球上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了解圣雄甘地理想中的世界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圣雄甘地说:〃我将为这样的印度而奋斗:在这里,穷苦人将她当成自己的祖国,在事关她的发展的问题上能有效发表意见;在这里,没有阶级地位的高低;在这里,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将和睦相处;在这里,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印度。〃《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探讨了教育、土地、资源、技术与发展的关系,并反思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对于世界的影响。无法想象这竟然是一本33年前写成的书,书中提出的观点如此深刻而具有预见性。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这种发展模式的原动力来自于攀比和竞争,就是这种发展模式激活并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嫉妒,这些贪婪和嫉妒摧毁着人类的智慧、平静和幸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无论物质财富如何快速地增长,都不可能带来持续的和平,也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幸福感;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发展的衡量标准只是GDP的增加,但它仅是统计学中的统计数据,而并非人民的真实感受;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基层人民备受日益增加的挫折感、疏离感以及不安全感的压抑。〃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平衡发展。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人们不断地在发现物质世界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这些规律并创造出物质财富。在精神世界中,信仰是道德的原动力和基础。如同在物质世界中,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一样,没有信仰的道德是断了线的风筝,道德也只能变成没有力量的口号。信仰和道德推进了人类精神的进步。如果只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只在物质世界中进行物质的搬运、化合、分解及不断的组合,甚至是什么也没有变化,只是拥有的权利变化了,这不可能解决人类精神的问题,促进人类精神的进步。以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去衡量人的幸福程度也是隔靴搔痒,更不可能触及到人性的本身,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问题。
第67节:小的为什么是美好的(2)
同时,〃持续的和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不断战胜大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取得的胜利也只是短暂的、自以为是的,从终极来看,人类永远不会战胜自然,因为我们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力量和智慧都来自于大自然。在有信仰的人看来,大自然的背后就是上帝,这其中蕴藏着许多人们无法知晓的奥秘。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局部怎么会大于整体呢?局部怎么能战胜整体呢?我想我们还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这几年我常参加一些绿色环保的活动和会议,但常因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些活动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竞赛,甚至成为了商家一次次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会。在环保问题上没有方向性指导思想,只在技术层面上施展雕虫小技,我们就会成为顾头不顾尾的企鹅。而《小的是美好的》在33年前就明确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在美国发生的灾难性的〃9·11事件〃,是西方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仇恨与城市建设中追求高大、标志性两条道路相交带来的结果。而这两条道路的指导思想与《小的是美好的》背道而驰。如果我们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像〃9·11〃这样的悲剧也许还会重演。再回过头来看,世界发展的出路究竟何在?我想应该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