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济解释-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劳力的工资或薪酬的讯息困难是这样的。经济不景,劳力市场的需求下降,类同本领的工资下跌一般是参差不齐,在观察上出现了大差别。这是因为加薪皆大欢喜,但减薪却不容易被员工接受,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顽固性。有规模的商业机构,恐怕集体罢工,不采取集体大幅减薪的办法。他们选择小幅减薪与部分解雇。倒过来,经济好景,工资上升会因为失业的或工资偏低的升幅比较大,而使类同本领的工资差距收窄。
香港的经验可能是最好的示范例子。这个以经济自由而知名于世的城市,统计失业率历来大约是百分之二。今天──二○○二年七月──是百分之七点七,还在上升,看来百分之八以上是必达的了。从失业率升幅的比例(倍数)看,香港应该破了世界纪录。福利的增加与强积金的推行当然是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公务员的薪酬高企不下,误导了市场,增加了市场工资的跌幅不一,其结果是类同的本领有很大的薪酬差数。这是说,出售劳力的讯息费用高,因为失业的不容易知道自己的市值工资。
想想吧。你原有月薪四万元的工作被解雇了,但昔日考试成绩比你差的同学,还在政府工作,月薪是五万。你去找工作,有月薪一万元的你要不要?你对自己说:打政府工的同学是天之骄子,算了算了。问题是你有另一位在私营机构工作的同学被减了工资,但月薪还有三万。月薪一万你要不要?这可能是你的真正市值,你信不信?是因为你知道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其观察到的工资差数(variance)很大,使你无所适从。因为有讯息费用的局限,你选择失业。时间有说服力,可能有一天你会后悔没有接受月薪一万的工作。
你可能问:「如果我的劳力市价真的只值月薪一万,为什么那位在私营机构工作的旧同学,本领和我一样的,月薪还有三万呢?」让我告诉你吧。那位同学的机构减了工资,解雇了部分职员,可以守一段时期。但如果经济没有好转,或不加工同酬,或不改变经营,工资一定要再减,否则在竞争下该机构会倒闭。
不断或继续的经济下跌,会导致工资的市值不断地下降。这使工资的水平在下降中,其大差数持续存在,而讯息费用也就顽固不下了。失业率是可以持久地高企的。如果市场没有讯息费用,同样劳力的市价如金价一样,升降划一,失业不会存在。你的劳力就是值这个价,卖不卖?卖就签约,不卖就自己工作生产,或读书投资,又或像我那样,卖书法!
(第八节未完待续)
(《经济解释》之八十九)
第八节:失业的理由(续)
上文的失业解释可以简化。经济不景,劳力的需求下降,同样劳力的工资下降有不同的顽固性,导致工资差数上升。这差数越大,讯息费用越高,被解雇了的不容易知道自己的工资所值。另一方面,骑牛搵马,先接受低薪然后另谋高就,对劳力的资历讯息有负面影响。一个人选择失业,是因为他认为应值的工资其劳力卖不出去,而可以卖出的工资他又不愿意接受。被解雇是解除合约;解雇后找不到新的合约伙伴,是失业。
为什么会有经济不景或经济衰退呢?这问题与失业有关,但是另一个问题。一个制度稳定而又不大受外地影响的国家,经济的上落差不多可以单看该国的货币政策而知端详。这方面佛利民(M。 Friedman)数十年的勤修苦练,加上天才绝顶,其研究所得令人拜服。
然而,有些地区的经济盛衰就不能重于货币量的增减那方面看。香港是一个例子。一九九六年末与九七年初,我两次公开说香港将会有十年以上的经济衰退,而这衰退是与九七回归无关的。一九九八年我再说,香港政府当时决定的公务员加薪百分之七点二与势在必行的强积金,将会火上加油,导致灾难性的发展。这些推断不用水晶球,也不要需要碰巧,而是摆在眼前的局限转变不容许其它看法。
中国大陆是香港最主要的经济伙伴,也是香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九六年我见大陆青年的知识增长快得惊人,比八十年代时我能想象的快得多。屈指一算,同样本领的青年,大陆的工资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朱镕基在九五年成功地控制了中国的通胀,而香港则有联系汇率,使工资与物价不能以汇率调整。九七年八月的亚洲金融风暴我事前看不到。这风暴使我对香港的不景推断提早出现。
一九九八年我对曾荫权打趣说:「你是财爷,经济数据在你手,但我有水晶球。如果香港的公务员不大幅减薪,而政府又推行强积金的话,香港的失业率会超百分之八。」他不相信,而我则没有想到四年之后还差一小点。无论怎样说,上述的局限转变含意香港的工资与物价会向下作长时期的调整,又因为工资的下调有不同的顽固性,提高了市场工资的讯息费用,失业暴升是后果。
失业主要是劳力或员工被雇主解约后一时间找不到新的合约伙伴。经济学者没有集中地这样看,除了讯息的处理失当外还忽略了两件事。其一是失业只能在分工合作(有雇用合约)的情况下发生。在旧农业操作的情况下,一家数口耕种自己的或租回来的土地,失业是远为少见的。其二更重要:不同的合约安排会有不同的失业与就业的机会。
失业机会最高的是固定工资合约(wage/salary contract),因为这类合约没有自动调整工资的机能。(公务员是固定工资加「铁饭碗」,与市场的合约不同。)让我分析三种其它合约来示范失业与就业的问题。
(一)底薪加奖金 奖金(bonus)又称花红或分红,有底薪(basicsalary),年尾分红(也有按月的)通常是以利润的一个百分比拿出来摊分。显而易见,生意下跌,分红的减少是工资的自动调整,而底薪越低被解雇的机会越小。
底薪加奖金或分红的合约通常用于商业机构中较高的职位,而约期一般比较长。今天在中国大陆,商业机构中的低职也常用奖金合约。传统上,日本的分红合约是比我所知的其它地区流行的。这应该与他们比较多用终生雇用合约有关。日本传统的失业人数比美国的低很多,但经过多年的经济不景,失业人数上升至今天(二○○二)的百分之五强。据说那里好些机构的利润下降至零或近于零,失去了分红工资自动调整的机能。
有趣的是,虽然分红合约被解雇而失业的机会比固定工资的为低,但被雇用而就业的机会却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分红是以利润的一个百分比摊分,一家机构内有分红合约的员工会反对多人的参与,为恐奖金会分薄了。
(二)底薪加佣金 这种合约安排通常是很低的底薪加职员总销售量的一个百分比。与分红不同之处有二。其一是佣金不以利润算;其二是由员工个人的销售量算出来的佣金是个人独占的。换言之,佣金制度有员工替自己工作的性质,分工合作的范围不大。
只要职员(以佣金算通常称经纪)不需要牌照,在佣金合约的安排下,失业机会最小而就业机会最容易。四十年前的北美,潦倒穷途的香港留学生要找工作餬口,作纯以佣金算工资的上门求售的售货员,一般是一开口就有工作。这种工作屡遭白眼,不易做,同学们问津者不多。
(三)件工合约 以件数算工资,通常是制造业,失业(被解雇)的机会也远比固定工资为低,但工作的时间可长可短,有时要加班,有时不够工作,而有时要跑两三家工厂才能获全职。
工厂老板接了订货单,算好了件工的成本才开工。订单多而大,工厂要加班,加班也赶不了就要发出去给他家制造。订货不足,工人的工作时间也不足。工厂通常不喜欢因为订货不足而解雇件工。但如果长期订货不足,件工工人的流失是常有的事。生意不景,件工的工资调整是减时间,或雇主与工人洽商减件工之价。
有不同合约的选择,可以减低交易费用。这点我说过了。在失业的讯息问题上,有不同合约的选择,可以增加工资自动调整的机能,使讯息(交易)费用下降。然而,政府的干预往往约束了合约的选择,减少了工资自动调整的机能。美国的工业往往不容许件工;好些行业的经纪要有牌照;最低工资的规限与长期合约只能约束雇主,减少了奖金(分红)合约的采用。
其它生产要素或资产的成交讯息费用与劳力有类同之处,但因为性质不同,其交易费用也有差别。在美国,一所独立房子的出售往往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类同的房子的价格差数比劳力的为小,但因为价值比雇用劳力高得多,房子的成交买卖双方都要多花时间找寻、考虑。价值较高的物品寻觅时间较长的论点,是史德拉(G。 J。 Stigler)的贡献。
与我们这一节更有关的,是房地产市道不景时,房子出售比好景时远为困难。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说的缺乏买家,而是因为像劳力市场一样,房价下降时类同房子的价格差数上升,增加了讯息费用。(较正确地说是价格的差数比率──coefficientofvariation──上升。)股票市场可没有这种现象:股市下跌,出售股票不会增加困难。经济不景之际,工资的差数比率通常高于房价,而后者的差数比率则远高于股价了。
最后不妨略说一下房子租赁的问题。只举住宅公寓与商业楼宇的例子算了。市道下跌,空置公寓的租值下跌没有劳工那样大的不同顽固性:租的叫价没有大差距。问题是好些地区有某程度的租务管制,租了出去的公寓不容易收回来。在完全没有租管的情况下,经济不景,租出空置公寓是比失业率上升时找工作容易的。
商业楼宇出租的困难有二。其一是装修的投资要由哪一方支付。业主通常负责基本的装修。但好些行业,在基本装修之上的补加装修可能需要庞大的投资。租期不够长租客不愿支付大投资,而长期租约的租金厘定比较困难。业主作为额不菲的补加装修是有的,但这类装修通常只适用于个别租客。如果商户租客破产,或欠租半年后跑掉,私人担保不一定是可靠的保障。第二个困难是经济的上落对商业楼宇的需求影响比住宅公寓的大。经济不景,商业楼宇的空置率通常比住宅公寓的高得多。
(《经济解释》之九十;第四章完)
第五章:合约理论与公司性质
我说过了,传统的经济学分两大项:资源使用(resource allocation)与收入分配(ine distribution)。就是今天的经济学课程还是以这两项作前后之分。那所谓宏观经济只是在这两项之上加上货币理论。但货币理论的绝顶高手费沙(I。 Fisher)是以价格理论的架构处理的。严格地说,所有宏观问题都可用价格理论分析处理;另一方面,称作宏观的分析如果与价格理论的基础有出入,或不能通过价格理论的审查,皆不可取。我所知的经济学只有一个范畴:价格理论。这范畴也就是选择理论。
关于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这两大项,作本科生时我认为是两回事。老师或课程怎样说,我就怎样学。但两年后进入了研究院,我越学越觉得不对劲,认为这两项是同一回事。到了写博士论文,开始在生产要素的合约上思考,我一时觉得是一回事,一时又觉得是两回事,有点胡涂了。是在博士后大约十年,我才明白可以是一回事也可以是两回事。这是因为在那时我开始掌握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合约理论,其中部分一九八三年发表了,余下的要到今天才有机会写出来。这理论的含意是,忽略了合约安排,我们不能真的明白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产权是制度安排;合约也是制度安排。前者往往涉及整个经济;后者通常是个人的选择。市场的合约是基于私有产权为局限的。本章的分析是以私有产权与交易费用为局限。
第一节:合约的一般理论
本卷第二章第五节谈到合约结构时,我指出有结构性(structural)的合约一般地有收入条款与使用条款。不一定全部写出来,而法律、伦理、风俗等往往协助那些不言而喻的合约约束。
让我从最简单的例子说起吧。一个小农户以自耕地种植,把农产品拿到市场出售。成交有合约,没有结构性,不言而喻,用不写出来。顾客给钱农户购物,好不好吃顾客自理,这金钱代表的价是合约的农户收入条款,农户生产要素的使用条款是不存在的。在这安排下,我们可以指出三点。
(一)顾客付出的钱既是买农产品,也是买农户的生产要素,二者分不开。
(二)如上,产品市场(product market)与生产要素市场(factor market)是同一市场。
(三)这点最重要,农产品之价是农户的收入分配,但也是指导农户的资源使用。这样,同一之价有双重作用:价是农户的收入;价传达资源使用的讯息。
让我们转到工业去。首先要说的,是最简单的件工合约,如上一章例举的一个人在家中「穿珠子」,与上述的小农户没有分别,其三点含意也相同。加上一个中间人也没有重要的变化。那就让我们跳到复杂的工业生产那里去吧。
原则上,再复杂的工业生产也可以全部由件工的安排处理。分工合作,产品的每一微小部分、部分组合而成零件、零件组合而成产品、每部分至每产品的质量审查,到最后的包装,全部可以由件工处理。如果所有交易费用是零,每个顾客购买一件成品可向所有参与生产的件工工人,个别支付一个微小部分的价钱。这样,购买一部摄影机就要付数以百计的不同价格了。假若每个件工工人都自置工具、机械等,其安排与「穿珠子」的件工相同。件价既分配收入,也指导资源使用。产品市场就是生产要素市场,没有分别。
在真实世界,这例子有三种交易费用不能漠视。其一是一件产品以零碎市价成交,手续繁复。其二是那么多的人合作生产,配合得宜不是免费的事。其三最重要,那就是厘定多而零碎的市场件价费用奇高。一般市场顾客不可能知道一件成品之内的每部分有什么功能,更勿论其质量高下了。把摄影机解体,你知道内里每样零件的功能吗?知道某零件的金属及其拋光的质量吗?顾客不知道是什么,或没有知识衡量,不容易订价,更何况成品之内有些零件是该成品独有的。
因为上述的交易费用,有一个或以上的经理跑出来,减少这些费用而从中取利。这经理是个专家,懂得成品内的零件功能及质量,懂得不同件工应得之价,也懂得配合安排多人工作。他支付零碎的件价给工人,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决定产量,把零件组合为成品后,每件成品以一个价卖出去。
究竟是工人聘请经理,还是经理聘请工人,是三十多年前我提出的问题,到今天还有争议。从合约与法律上看,经理是雇主,工人是雇员。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理的存在是工人的需求,而更重要的也是市场顾客的需求。说是工人或顾客「聘请」经理不是错误的理念。是谁聘请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经理人的存在是因为要减低交易费用。(谁聘请谁的话题后来伸展到资金拥有者的参与——这方面我没有跟进。)
现在容许我把「经理人」加进工厂去。记我们的产品还是全部由件工制造(包括质量审查)。这经理人可不是我提过的穿珠子的中间人那样简单──只加一个佣金在珠子带的价上。经理人给多个件工支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