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文化常识,对于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准确再现古人生活的原貌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要学习把握它。
古文化常识博大精深,广泛丰富,下面就我们中学生在阅读浅显文言文中常常遇到的有关文化常识逐一扼要地介绍如下。
一、官职
【要点点击】
古代职官在各个朝代建置都有所不同,情况异常复杂,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享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入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汉代也有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分十几个道,也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 称黜?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示例平台】
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2。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左右督:正副统帅。
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左司马:官名。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左尹:官名。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
右丞相:宋朝官名。
枢密使:枢密院长官,掌国家兵权。
【相关链接】
下面按历史年代的顺序,介绍一些常见于文言文中的官职。
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长官一般都称尹。汉代以后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如京兆尹等。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卜 官名。商代置卜以掌占卜,定吉凶、主祭祀。为朝中之官。
射 官名。商代置射以掌军事的一部分。常以百人为单位,佩以弓弩,其官称“百射”。
太师 官名。西周、晋、楚置太师为辅助国君的官。历代沿袭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皆为中央参与朝政的辅君之官。周代有时称乐官为太师。
太宰 官名。西周设置的“六太”中“三右”之首,管理王室奴隶和财物的官。
司徒 官名。始于西周,金文多作“司土”,可见为管理土地和耕作之官。
司空 官名。始于西周,金文多作“司工”,为掌管工程及百官职事的官。西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司马 官名。一般为军事官员。西周始设司马,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官。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后世则为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为少司马。另自汉始,大将军下设司马之职;魏晋至宋,司马为军府之官;唐为郡的佐官;明清称府同知为司马。
司寇 官名。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沿用,为管理刑狱纠察之官。后世多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为少司寇。
左徒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参政议政,辅王颁布命令,兼管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相国 官名。相当百官之长,后亦称相邦、丞相等。春秋时,齐景公始设左右相。秦始称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
将军 官名。战国时文武分家,相为文官之长,将为武官之长。汉代以后,将军名号渐多,诸如大将军、骠骑将军等。
郎中令 官名。战国时始设郎中,秦置郎中令,是掌管宫内传达和警卫的官。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隋唐至清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
太仆 官名。春秋时已设置的管理王宫车马的官。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掌皇帝舆马、车政。
廷尉 官名。战国时秦置廷尉掌管司法。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又改廷尉,掌刑狱,为九卿之一。北齐始称大理寺卿,沿至明清不改。
令尹 官名。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职官,掌军政大权。明清之际对县长称令或尹,知县、府尹亦合称令尹。《聊斋志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三闾大夫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掌管昭、屈、景三氏贵族的官。屈原就任过此职。
丞相 官名。始设于战国,初称“相”、“相国”、“相邦”,为百官之长。秦始称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年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年又复原称。
宰相 官名。泛指封建朝廷主辅皇帝、总揽政务之臣,历代名称权限大小各有所异。秦和西汉宰相即相国或丞相;东汉司徒相当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唐代中期以后,由君主主持选任他官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衔,方为宰相。
大司徒 官名。西汉哀帝刘欣废丞相之称,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
御史大夫 官名。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掌监察,兼为丞相之副。西汉时丞相缺位,常以此职递补。隋唐有此职,但与汉制不同,未管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
御史 官名。战国时,御史多为国君秘书,送往迎来,述史记事,为史官。汉代以后多指侍御史,为殿前要员,因职不同,可另加职衔,如:汉有侍御史、治书御史;东汉侍御史管纠察等。明清仅存监察御史。
太尉 官名。秦始置,为中央军事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西汉沿用,武帝刘彻改为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九卿 官名总称之一。卿,一直为古代朝廷执政官,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设卿,且分上中下三级。各朝分类各有不同。
少府 官名。战国始置,秦汉沿用。掌山海池泽的收入和皇室工业制造,为“九卿”之一。
校尉 官名。汉时武官,位在将军之下。汉武帝军队编制设有八校,统带一校的职官称校尉。唐代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
衙内 官名。唐代称警卫官为衙内。因多以官府子弟充任,故后称官府子弟为衙内。
大夫 官名。古代奴隶制、封建社会在君王之下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各朝对大夫有不同类别的称谓,如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等,至明清废止此称。
尚书 官名。始置于战国,或称掌书。秦时为少府的属官,掌殿内之书;汉成帝设尚书员,阅群臣奏章,位低权盛;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东汉尚书正式成为协理皇帝政务的官员。各朝尚书的职务范围各有不同。
侍郎 官名。汉代郎官之一,职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为郎中,满一年为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郎中 官名。始置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刺史 官名。秦置刺史,监督天下各郡。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此职有时高于郡守,有时低于郡守,各朝不同。唐代刺史为节度使、观察使的属官,唐代岑参、韦应物、韩愈等都曾任此种职务。
郡守 官名。战国时置,戍守边郡,为武官名,后渐演化为地方长官。秦以郡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置郡守以治其郡。汉景帝改郡守为太守。
太守 官名。战国时本为郡守的尊称,自汉景帝改称一郡之长,历代沿用不改。明清时太守指知府。
府君 官名别称,汉代尊称太守为府君。
补阙 官名。唐代武则天时置。职务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左右补阙与左右拾遗合称“遗补”。
拾遗 官名。唐代武则天时设的谏官。职务与补阙同。杜甫曾任左拾遗。
参军 官名。东汉末年有参丞相军事之称,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权位颇重。只是参军前冠以各职因时因事而异。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李白任右卫率府曹参军,白居易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等。
侍从 官名。为封建王朝君王顾问或某部长官顾问的统称。
提辖 官名。宋代州、郡多置武职提辖兵甲,简称提辖。有时由守臣兼任,主掌统辖地方军队,教阅演练,缉捕贼盗。南宋时,主茶、盐专卖的都茶场,主采杂物的杂卖场,主宫廷奇珍杂物的文思院和主藏金银钱帛的左藏皆设提辖。
通判 官名。宋初在各州、府始置。为州、府长官共理政务。明清两代设于各府,主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陆游曾任镇江通判,王安石曾任舒州通判。
中堂 官名。宰相的别称。北宋已有此称谓。元代沿用。明清则为大学士的称呼。明大学士实掌宰相之职,内阁办公,中书居东西两房,而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
钦差大臣 官名。明清时,凡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某专项重大事件的官员,皆以此称。
中丞 官名。本为御史大夫的属官,职掌公卿奏事、举劾案章。
知府 官名。宋代命令朝臣充任府的长官,称为知(主持)某府事,简称知府。欧阳修曾任此职。
帮办 清代后期,中央及地方临时机构中主管官的佐官职前冠以官务名号。
把总 官名。属中级领兵官。
统带 官名。清末新军制,统辖一团的长官称为统带,也称标统。
管带 官名。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也用此称谓。
二、科举
【要点点击】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说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因年代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
1。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 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例如: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②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2。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下表)
明清科举简表
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就四书范围出题)。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属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1898年,清光绪帝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废除。
【示例平台】
1。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童子:童子、童生,又叫“儒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2。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3。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邑庠(yìxiáng):邑,县;庠,学校,县立学校。
【相关链接】
私塾:古代私人办学的一种。西周以前,教育官办,学在官府。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新风,各种私人办学方式渐盛。私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学科、教材、学业年限皆随时改,没有一定。
乡学:夏、商、周时期设于地方的贵族子弟学校。夏代始有正式学校。西周时学校有两种:王都或国都设有“国学”,各地方有“乡学”。
庠序:古代学校的统称。
太学:封建社会教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国子学: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晋武帝始设,与太学并立。属于贵族高级官僚子弟学校,故称“国子学”。北齐时曾改名“国子寺”,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明清两代的国子监,为中央教育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废除。
博士:宋代以前的掌管传授经学知识或其他专业知识的学官。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招收弟子,博士已成为专掌儒家经学传授的教官。后代沿用。或称国子博士,或称四门博士。
助教:宋代以前协理博士传授知识的学官。西晋始立国子学,置助教,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贡士:古代向最高统治者推举人才的制度。另外,明清时会试考中者也称为“贡士”。
科甲:科举考试的别称。汉代举士要进行“策试”,唐代取士也经中央考试,皆分甲、乙等科,论科授官。后世因称科举为“科甲”,经科举考试被录取者称为“科甲出身”。
三甲:即殿试科考的等次。汉时课士即分甲、乙、丙三科,明清殿试结果皆以“甲”称之,但分三甲录取,简称“三甲”。
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应考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三年内举行两次。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寅、巳、亥年为科考。
县试:清代由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试期多在二月。一般考五场,各场分别考八股文、帖诗、经论、律赋等科。
府试:清代由府(或直隶州)一级主持的考试。
院试: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府试录取者才有资格参加院试。录取者叫生员。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包括京都)的考试。这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级。由皇帝派正副主考官主持,应试者皆为本省学政巡回科考中成绩优良的秀才。乡试取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者称贡生,有资格参加殿试,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后一般还要举行复试。
殿试:会试之后,由皇帝对会试考中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