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之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位郎中对他的秘方不轻易示人。”纪晓岚带了一脸关切的神情说,“你最好先备一份厚礼,同时告诉他,你的身分和不得不治的苦衷,也许他会答应替你治疗。还有,别忘了说是我介绍的。”
“多谢大学士厚爱,学生告退!”李太守怀着一颗感激不尽的心情,告辞而去。
纪晓岚却又大笑起来。
马夫人以为既然方才婢女砸了一个茶碗,能止住了他的笑声,何不如法炮制?于是她立即抓起一个茶碗来,朝纪晓岚面前一摔,谁晓得不但没能使他笑声停止,倒反而笑得更厉害了。
原来这方法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不灵光了,眼看他笑得前俯后仰,捧腹不止,也束手无策,只好任其笑个尽兴方休。
李太守离开纪府之后,迫不及待地遵照纪晓岚的嘱咐,买了份厚礼,微服跑到小东市,费了半天劲,才找到周家古董店对面的王姓郎中。
他抱着很大的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踏进了郎中的家门,却万万没有想到,一见到那位郎中的面,两个人同时都愣住了。
李太守像是被人劈头泼了一盆冷水,气恼得七窍生烟,当时一言不发,掉头就走,一路上懊丧不迭,暗骂纪晓岚不已。
原来那位郎中的额头,也长有一颗同李太守差不多大的肉疣。
其实,纪晓岚开玩笑是身不由己的,因为他的联想能力太强了,经常是自己把自己逗笑。
有一次,一位门生谒见,纪晓岚赶忙起身迎接,门生进到室内,给恩师叩头。在门生站起来时,纪晓岚忽然发笑,长时间不能止住笑声,门生莫名其妙,楞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夜晚,客人们都已散去。纪晓岚和妻妾们坐在一轮皎洁的明月下聊天。
夫人马月芳便问他,下午门生谒见时为何发笑。
“下午门生来府上拜见,叩头时,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忍不住发笑。”“那你说说,想出了一副什么对联?”侍妾倩梅忍不住催问了一句。
马夫人猜想他准是又想出什么坏话,不然怎么会这样如痴似呆地发笑。便说道:“你嘴里吐不出好话来!”“冤枉,冤枉。实是一副很工整的对联!”纪晓岚赶忙辩解。
“那你就说出来看看。”马夫人说道。
纪晓岚摸摸鼻子,仰头吟道:“今日门生头点地,”
吟到这里,停了下来。妻妾们不感兴趣,说他这是什么话,庸俗不堪,还是大才子做的对联呢,便催他念出下联。于是他又继续吟道:“昨宵师母脚朝天。”暗喻夫妻之事。这下可好,把妻妾三人都逗笑了。
方圆取媚之道二:性情悖谬乖张,必然使人不敢接近
——读书人爱犯的毛病是常常不分场合一本正经,或时时处处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与其相处令人感觉索然无味。纪晓岚能够亦庄亦谑,恰如其分地融于周围的环境。他拍马的功夫的确高人一筹,别人根本看不出来那是拍马,倒象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讥讽小人的阿谀奉承也令人喷饭,引起大家的共鸣。总之,他说话办事少有不近人情之处。
方圆实战:抛去文人的执著和自命清高
文人一身傲骨,自命太高,既然能文,便可不顾细行。做了两首诗,便自命为诗人,写了两篇文,便自诩为名士。在他自己的心目中,他已不是常人了,他是一个文豪,而且是了不得的文豪,可以不做常人。于是人家剃头,他便蓄发,人家纽纽扣,他便开胸膛,人家应该勤谨,他应该疏懒,人家应该守礼,他应该傲慢,这样才成一个名士。自号名士,自号狂生,自号才子,都是这一类人。这样不真在思想上用工夫,在写作上求进步,专学上文人的恶习气,文字怎样好也已无甚足取。诗人常狂醉,但是狂醉不是诗人,才子常风流,但是风流未必就是才子。李白可以散发泛扁舟,但是散发者未必便是李白。
纪晓岚曾在《如是我闻》中为名士习气感慨说:聪明颖隽之士,或者恃才兀傲,久而久之性情悖谬乖张,必然使人不敢接近他,其势只可以乞食;或者有文无行,久而久之,其秽迹恶声必然使人不屑齿录,其势必也仅可以乞食,是岂可赋感士不遇呢!
纪晓岚之所以发此感慨的原因是有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天,竹吟与朱青雷在长椿寺游玩,在一书画摊上看到一卷长轴,写的是:“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落款是“山谷道人”。正当两人准备讨论其真伪的时候,恰有一乞丐路过,只见他虚着眼睛看了一眼,微笑地说:“北宋的黄庭坚却书写南宋杨万里的诗,真是闻所未闻!”说罢,竟甩手而去。朱青雷听后大为惊诧,说:“能说出如此的话,又怎么会以乞讨为生呢?”竹吟却叹息说:“能说出如此的话,又怎么会不以乞讨为生呢?”
纪晓岚认为:恃才傲物,狂狷不羁,即是所谓“名士习气”。这么发展下去就会变得悖谬常理,乖僻得使人不敢接近,再发展下去便会成为乞讨为生。或有文才而没有品德,时间长了形迹污秽,声名败坏,使人不屑挂齿。这种人最后也会成为乞丐。此类人怎么配作《感士不遇赋》呢?
事实上,最具智慧的人,不是所谓的消极避世的名士,而是现实生活实践中的强者。纪晓岚博览群书,对中国古代处世智慧深有研究。
对东方人来说,象讨论知识那样去讨论智慧,就不是智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后一句提示了人类获得智慧的一个普遍法则。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他的言行,常常洋溢着智慧,因为他能时时忘掉自己是一个大科学家,因为他能“忘”,所以能跳出物理学的范畴,观察物理世界以外的世界,了解物理学以外的观点。一切的知识,对追求智慧者只是心灵磨坊里的谷,一切概念都只有唤起感悟引发共鸣的作用。你必须把所得的知识化成你自己的血肉,培养清澈的心灵,才能流露出活泼的智慧。
智慧最大敌人是执着,不论是执着于知识,执着于名,执着于利,执着于形体之美,执着于权位,只要一旦执着,智慧之门就被你自己封闭了。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即圣人,圣人乃智慧的最高结晶。赤子之心纯一无伪,无执着,所以能涌现智慧。世上没有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具有亦子之心的,因此单纯,善良、富感受惊奇的能力,成为智慧人物共有的特征。人只要一念向善,赤子之心便当下呈现,孟子就是紧紧抓牢这一点,教人扩充四端,因为他深深了悟到,发自内心的善念,只要能念念相续,扩而充之,就能使我们挣脱小我躯壳的限制,打破观念和范畴,直达人生至善的境界。人到此境,则通体是慧,生活充实而有光辉。禅家传心法时,从不用长篇大论的说教方式,因这种方式至多只能使你的心灵充塞了观念和范畴,增长你的执着。禅师用一些奇奇怪怪异乎寻常的方式传法,就是要扫除你心中已有观念和范畴,破除你一切执着。执着一除,智慧之门重开,这时候,触处皆可自悟。当除掉一切执着时,自会使你感到现实人生一片虚无,四无依傍,这是一个关,也是一个考验,能再跃一步,便入智慧之门,此刻才能了解,失掉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这就是智慧的历程。具此经验,才能解悟王维的两句诗: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另一位大诗人苏东坡的诗,“敲门都不应,依杖听江声。”通常人深夜回来,心都很急,盼望立刻进门休息。如果敲门没有人来开,一定会更加急躁,甚至会因此发怒,结果和家人弄得彼此都很扫兴。东坡不然,他能不执着于当前的情境,依然空灵自在,身后的江水淘淘之声,适时涌入,深夜的江声有异于平日,新的感受反而能增加内心一分新的喜悦。这就是智慧。
东坡是否因江声而有悟,不得而知。被毕利神父誉为“亚洲精神高峰”的禅,因偶然的机遇而触悟的例子,不胜枚举。张九成居士有—次正在想一个公案,苦参良久,不得要领,突然听到青蛙的叫声,顿时大悟,写了两句偈子,
春天月夜一声蛙,
撞破乾坤共一家。
并不是蛙声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而是当一个人消除诸种执着,在一片天清地宁的心境中,蛙声成了触悟的媒介,顿时心光流布,无物无我,直达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能随时保持光风霁月的胸怀,就能随处触机而悟,爆发出智慧的火花。
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不论是论古或是道今,都能使它活生生呈现在眼前。他能从旧事物中发现新的意义,也能从新的事物中再现旧的价值。他能从平淡中见神奇,再化神奇为平淡。正象庄子所说:“恢惋谲怪,道通为一。”水为人人所习见,再平淡不过的了,孔子观水却能从其中发现各种德性,这就要靠人类的高度智慧。
可悲的是,智慧永远只属于少数,多数人对物欲的兴趣远甚于智慧,结果尽管拥有权位,财富和盛名,他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缺少运用这些所得的智慧。
方圆实战:“不得已而为之”的溜须拍马
纪晓岚能够做到阿谀而令人不觉其俗,他有他的奉承之本,他能在奉承中表露他的才气,让人感觉不到阿谀的俗气,却平添了佩服的惊叹。他的诀窍是:让言辞之才气胜过阿谀之俗气。
在皇上面前,不溜须拍马,太难了;可是赤裸裸地溜须拍马,又会引起同行的嫉妒。怎样才能既拍了皇上的马屁,在皇帝面前取了媚,又不引起别人的反感,在同行们面前卖了乖呢?那就是拍马要拍得适时适地适情,最好是让同行们感觉是不得已而为之。
有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长得很胖,因此每临盛夏,又最怕热。但是,按照君臣礼仪规矩,当时官员见皇帝时,即使是大热天,也得头戴官帽,身穿蟒袍,打扮得齐齐整整,不能有丝毫失礼。因此一到夏天,纪晓岚的日子就不好过,总是热得汗流浃背,十分难受。
可纪晓岚因为才思敏捷,学识渊博,皇帝偏偏选中他每天入值南书房。
南书房本是康熙皇帝读书的地方,在乾清宫西南隅。康熙十六年,皇帝选了几位汉族的翰林官入值,每天陪皇帝习学汉族诗词文章,称“南书房行走”。南书房自此成了翰林在内廷侍候皇帝的地方。由于能经常接近皇帝,很容易升官,因此南书房成为官员们垂涎的所在。康熙中叶后,南书房可以草拟皇帝诏谕,权力无形中加大了许多。因此,汉官中以进入南书房为升官捷径。但南书房入值的人第一要求是有才,琴棋书画、诗词格律,只要有专长,往往可以有幸进入南书房,成为皇帝的侍臣。南书房的人数历来没有定额,往往根据皇帝的要求而定。但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和智囊团,南书房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纪晓岚较早进入南书房,原因就在于他是乾隆须臾不可缺的人物。因而入值时间颇多。而纪晓岚因为怕热,见皇帝时衣冠齐整,毕恭毕敬,一回到南书房,连忙脱衣纳凉,凉快一阵后才穿衣出宫。乾隆皇帝听到太监说的情况,就想找机会故意戏弄纪晓岚一下。
这天,纪晓岚到养心殿见过乾隆后,回到南书房时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他连忙脱去衣服,与几位同僚打着赤膊边扇着扇子边谈笑风生。谁知他们正在高兴的时候,乾隆突然驾到。
众人一见皇帝来到,吓得一个个慌忙披起官袍,跪伏在地。而纪晓岚却是个近视眼,一直到乾隆几乎走到了他的面前他才看见,这时连披衣也来不及了,赶忙伏到桌子底下,不敢抬头。乾隆见此心内暗笑,他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也不说话也不走。别人跪在地上还可以忍受,纪晓岚伏在桌子底下实在热得吃不消了,便从桌子底下伸出头来问众人:“老头子走了吗?”
乾隆皇帝听了,忍不住好笑,众人也都笑了。乾隆皇帝佯作恼怒的样子,大声喝道:“纪晓岚无礼,竟敢说出这种无礼的话!没穿官服还可饶恕,‘老头子’三字做何解释?你说得有理倒也罢了,若说不出理来,定斩不赦!”
乾隆皇帝这一恼怒,将众同僚都吓坏了,伴君如伴虎,皇帝只要嘴巴里蹦出个“斩!”字,纪晓岚的脑袋立刻就要落地的。可纪晓岚却不慌不忙地说:“臣尚未穿衣,不好回话。”“拿衣服给他穿上。”乾隆皇帝吩咐太监。
纪晓岚穿上衣服,乾隆皇帝又催问道:“为何叫朕‘老头子’?快说!”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
这自然是纪晓岚随机应变说的话,不过对乾隆皇帝来说听起来很受用,拍马拍到了乾隆的心坎儿上,所以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说:“好!好!算你才思敏捷。”就这样,纪晓岚“不得已”拍了皇上的马屁。
方圆实战:故作姿态,讥讽“小吏”丑行
别看纪晓岚自己拍马的功夫了得,他可看不惯别人溜须拍马。这也是官场上取媚的手段之一,就是讽刺讥笑溜须拍马之人,借以与他们划清界限,树立清正正直形象,取媚于同僚。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纪晓岚讥讽的都是小官吏。
据《竹叶亭杂记》记载,清代的四川有一种流行甚广的陋规,名叫“贼开花”。每当民间发生盗窃案件,州县地方官接到报案后,官吏衙役不作任何调查,先把被盗人家周围的富户指为窝赃户。既然认定嫌疑犯是官吏们的合法权力,关押嫌疑犯也是他们的合法权力,他们这么做当然没什么风险。那些被指为窝赃户的人家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无人做官,没有后台。于是官府放心大胆地把他们拘押起来敲诈勒索,每报一案,往往牵连数家,“贼开花”由此得名。那些被指为窝赃的富户,特别害怕坐牢,只能自认倒霉,拿出大把的钱来贿赂官吏,打点差役。官吏捞足了钱,才把这些富户放出来,并宣布他们没有窝赃。在术语里这叫“洗贼名。”
据《镜湖自撰年谱》道光十七年(1837年)记载,这年九月,小地主段光清(当时已经中了举人)的佃户及其家境稍好的几户邻居,忽然被差役传唤,诬陷他们接了贼赃。段光清说,这是失主与捕役串通好了,嘱咐盗贼咬他们一口,借此敲一笔钱。佃户找到段光清的哥哥哭诉,段光清的哥哥就找他商量对策。
段光清首先回顾历史,从前人的智慧和经验里寻求启发。他说,父亲曾经说过,嘉庆初年(1797年前后)乡里有一种恶习,乞丐生病倒毙了,地方无赖就要借机生出波澜,说必须要经过地方官验尸才能掩埋。而地方官每次下乡验尸,必定要带一大群人。仵作和刑书自是必需的,还要包括县衙门里院的门印、签押、押班、小使,外院的六房、三班,再加上地方官的仪卫、皂隶、马仆、轿夫,浩浩荡荡多至百余人。于是,只听得地方官验尸的锣声一响,乡下有数百亩家产的人家,就要倾家荡产,连灰也剩不下了。
段光清说,父亲当时的办法是:召集同乡的绅衿到县里向领导请示,如果乞丐确实是自己死了,经检验没有伤痕,可以由地保掩埋,无须报官府验尸。领导同意了,还把这条规定刻在石碑上,立在路旁。段光清没有说他父亲拜见县领导的时候带没带银子,从情理推测,应该不至于空手去求人。从下文推测,前辈很可能以某种方式孝敬了父母官。
段光清联系现实,说如今嘱托盗贼栽赃,这又是一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