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营销绝招800例 (世界营销绝妙点子800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布里德克公司来讲;推出新产品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五年前,公司

的行销策略只着重于宣传和订价;后来李西改变方针,开始加强新产品的推

出,如今这项政策已构成公司营运哲学的主体。公司认识到顾客的人数虽然

有限,但他们的需要和欲望却是无穷的。尽管公司如此注重新产品,不过每

项产品仍会面临严酷的考验。在工业产品市场中,如果一家公司每年以5%

到7%的速度成长,那么一项产品如能获得8%到9%的预期年成长率,这项

产品将被看好;但是在消费市场中,李西认为15%至20%的发展潜力才是有

利的,最差也要能超过10%。他打趣说,“否则的话,我们也用不着花那么

多功夫了。任何低于10%的产品,我们对它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同时公司

必顷确信新产品能够获取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否则公司终将撤销这项产品。

李西注意到,每一项新产品在建立市场时,都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产

品成长得很快,因此引来了许多竞争者,每个人都打算分一杯羹。接着,当

市场的反应渐趋平稳,而且产品已有过剩的迹象时,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在第三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成熟期”,正如同布里德克公司所遇到的

情形一样:各公司都想争夺市场的领导地位或次要地位。李西得意他说:“我

们得第一的时候比得第二多。”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根据李西的观点,市场

领导者所拥有的市场占有率,通常是第二位公司的两倍;而第二位公司又是

第三位公司的两倍??以此类推。他并且以汽车厂商的四巨头为例,验证以

上的观点。“在新产品的竞争里,要想争夺第一或第二的市场地位,我们必

须具有绝大优势的竞争力量才行。”

▲几个问题

布里德克公司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里,无形中在为新产

品谋求机会,而且可以即早准备。产品的概念形成后,正对这个概念加以评

估,这时第一个问题是“这项产品是否会有市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接着问:“身为一家公司,我们是否有资格介

入这个市场?”如果预期的产品确实是一项全新的创造,而非仅与目前的产

品稍有差异,那么这时公司应该衡量:一、公司是否有能力把产品送到消费

者面前,让他们立刻感觉出它确实具有某种价值。二、新产品的效用、品质、

提供的服务、价格是否能配合无间?

当然每种产品都会流向市面,但如果它不能立刻满足某种需要或欲望,

“那么你就有麻烦了,”李西说,“尽管我们明知道这事很可能发生,但通

常我们对于自己的构想,会抱着一厢情愿的心理,而且在研究产品时也无法

反映出这种差距。”例如,你问你的同事:“你愿意花五十元来买它吗?”

他很可能说:“嗯,我愿意。”但是当他走进店里,要他掏出五十元大钞来

买这件东西时,那就又另当别论了。因此关键在于“使产品研究与现实取得

联系。”

几年以前当布里德克公司推出一种电动卷筒式割草机时,这种联系还不

为公司所注意,因而使得这项产品铩羽而归。在那时候,卷筒式割草机在市

场中只占7%的比例,“这么小的数字应该给我们一点警惕才对,然而公司

却不理会市场调查的结果,一意孤行。”李西说:“其实那时我们是对管理

者的自我意识投资,我们几个人不知被什么给蒙蔽了,一心以为产品终会成

功。”

在今日,大多数的新产品只能停留在构思的阶段,无法更进一步。其原

因很多:可能没有那种产品市场,即或是有,也可能不够大;也许市场根本

不适合我们公司,因为市场必须迎合我们的“势力范围”,否则将事倍功半。

布里德克的势力范围是在电动马达这一方面,因此约翰·李西说:“如

果有人跟我谈起电动马达以外的行业,我就会感到不自在。因为那会使我觉

得,似乎应该请一些人到公司里、来教导我们有关雷射光或汽车引擎等方面

的知识。”而对于约翰李西来讲,电动马达与汽油引擎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接着谈到第三个问题:“新产品是否能在本公司制造?”李西说:“譬

如要求研究发展部门设计一件空前庞大的产品,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

当这个构想转移到我们设在汉普士德的工厂时,势必被打回票。”该厂对于

切割钢板、制造齿轮,使用塑胶材料以及处理其他基本制造过程都颇为拿手,

但是如果一件产品需要化学处理——也就是超出了工厂的生产领域,“那么

这件产品已经亮起红灯了。”

第四个问题,也可说是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市场分布的情形”。“过

去有好几种产品,其实我们存能力设计和制造,但最后仍然把它们给括号置

下来,因为它们不能与我们的销售网配合。如果一项产品推出时需要重新布

置销售人员,或重新建立销售通路,那就很可能搅乱了我们现有的销售体系。

如此一来,虽然有机会赢得新产品的市场,但却会输掉整个公司的竞争力

量。”基于这点考虑、丰西最近驳回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酝酿了有三年半

之久。

有时候当一家公司宣告新产品失败,而从市场中撤出时,别的公司会趁

机推出另一种产品取代其地位;但有时别家公司不愿意跟进,这时消费者对

于那件产品就连一点概念都没有。李西举了一个例子,家庭用火星塞清洁器,

就摆在他的办公室里,等待最后的决定。机件的设计不错,外型也很好,而

且使用电动马达作动力,可算是属于布里德克公司的势力范围之内。但是由

于它的市场潜力一直引起大家的争论,所以在最后关头,公司否决了它。

▲配合公司

至于在3M 公司,麦克林第谈到,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新产品能否

配合销售人员的推销方式。例如销售人员如果惯于推销廉价产品(如机器零

件,他们就可能很不熟悉昂贵产品的推销技巧(如机器本身)。

有时候一项新产品的方案,如果能够促使公司充分运用目前的设备,那

么它被公司接受的机会就比较大。例如一个新产品概念的形成,可能是为了

使得高速制模机或装配机的使用,达到更满意的程度。这种论调,与上述卜

艾化公司布朗的意见似乎不谋而合——布朗认为发展新产品应该配合本公司

的能力。

3M 公司电气产品部门副总裁雷恩认为,由于目前这种互相配合的趋势实

力必要,因此在实验室里研究的人员,对于实际制造的技术,也应多作了解。

根据这项原则,3M 公司研究部门与生产部门的人员,彼此间就开始有了较多

时间的接触,大家致力于弥补两方面先天的差距。

一旦产品开始上市,它就必须渡过一段观察期。在这段期间,雷恩非常

仔细地查核新产品的绩效,看看它与原先的销售预测是否有所出入。通常观

察期的长短,从六个月到十八个月不等。

为了力求销售预测的精确,雷恩企图使情报来源多角化。“我们对于仅

仅取得单一的一组数据,并不觉得满意。”因此一件新产品的预测,可能根

据三种资料来源:3M 公司本身搜集的资料、同业公会的动态、官方发布的消

息。

▲事前调查

如今企业界为了确保新产品能获成功,正加倍地努力。布朗说,他们在

产品的设计期间,就已经提早开始准备。业者摆脱了过去纯为估计、臆测的

步骤,而采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意见调查、分区采集样本等技术。

新产品推出的时机,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美国鲍渥公司总裁麦克

唐纳表示,为了掌握适当的时机,最好能在事先从事一番调查。他认为很多

公司过于依赖公司内部的资料,他自己的公司也不例外。直到1970 年初期,

他才转向外面的证信机构及顾问公司寻求所需要的情报。

与调查对象面谈及使用电子计算机,通常都能够预测新产品的销售能

力。麦克唐纳说,这种技术的精密度通常“相当可靠”(正负误差不超过5

%)。

麦克唐纳认为,美国西海岸是市场调查最理想的地区,因为在那里不是

山就是沙漠,四周都被隔绝了,使得销售的环境易于单纯化。他也喜欢加拿

大,因为那里人口不多,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

记得有一位主管说过,事前调查的最大价值,是在于能够缓和因新产品

所引起的热情,以免部属们兴奋得太早,因为这股冲劲还得留待调查以后再

发挥出来呢!

●2。把握时髦产品的销售期●

推出新产品是困难的,尤其是时髦性产品,其困难将较一般产品难上数

百倍。因为时髦产品不能永远流行,它会突然崩溃,正如它突然流行一般。

“突然间,呼啦圈消声匿迹,再也没有人上门洽购。”

黄奥公司产品副总裁吉尔士毕回忆1950 年呼啦圈热潮突然冷却的情

形,他不禁发出上述概叹。他解释说:“当你造成一般热潮,许多人会一窝

蜂跟进,直到呼啦圈热潮消失,但是本公司的呼啦圈专利权还未发下。因此

只要有塑胶成型机的人,都可以与我们竞争。”

曾贩卖二千万到二千五百万个呼啦圈的黄奥公司,现在仍在加州珊盖保

尔工厂生产呼啦圈。但其销售量永远无法回复到二十年前的最高峰。

吉尔士毕回忆说:“我们曾拥有三座工厂——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各

一座。纽约的市场竞争性最大。曾于大家抢制呼啦圈,市场一下子饱和起来。

需求情况在短短六天内完全改变,在第一天,人们不停地涌来,不惜任何价

格要求购买呼啦圈,六天后,你却无法推销呼啦圈了。”

当公司全力产销时髦产品时,所冒的风险之一就是需求突然下跌。根据

定义,时髦是一闪即逝的幻想——一种在短期间突然风靡全国或一部分人口

的一种狂热。

正如突如其来,时髦产品会一下子失去其吸引力,有许多例子显示,会

完全消失。(如曾流行一时的尼赫鲁夹克。)

时髦具有各种形式和发展出各种程度的持久性和风靡性。但均具有共同

的本质——如新奇、价格大众化以及不可捉摸性。但即使借时髦产品发财的

人却经常为其成功而迷惑不已。

▲宠物石兴起

毕利博士观察到,发展新产品必须针对消费者的“急切需要”。“例如,

由于愈来愈多的妇女重新出来工作,我们对简速食物作了许多研究。她们需

要能使她们快迅烹调晚餐的食物。“汉堡快速食品”即针对此种需要而被推

出,“汉堡快速食品”使她们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之内把晚餐弄妥。单份食

品,如各种汤类和罐头,可使家庭各分子独自“料理”其饮食,而不需劳烦

母亲。这就是食品工业针对妇女角色改变所作的改革。”

▲市场的挑战

要插足某种销售看好的时髦产品,最典型的策略就是各方面作大量的竞

争。西北大学的李维博士指出:“一般而言,人们均未注意到实际需要。在

未有精确预测指出某种产品会销售上升之前,谁会大量制造某种产品?通

常,需求在暂时得不到供应,人们在商店中找不到所要的物品。然后厂商们

大量推出,迅速地市场充满这种产品。”

未能把握时机会将导致货物滞销。李维博说:“一刹那到处风行,但当

热潮过去,谁还要赶冷门?这个时髦游戏也就落幕了。”

“有些例子显示,时髦热潮也就是试验时期。但假如这些时髦产 品能满

足某些较长远的需要动机, 那么为什么不会再次流行呢? 如滑板

(Shteboard)之再度流行,就是因为改换了宣传方式。”

印地安那州一家非食品贩卖公司的经理薛维里说,该公司专门在超级市

场中陈列货品作推销,他们是依靠“试销”这种方法。他说,“我们首先会

推出少量产品,假如销售良好,则大量推出。”

薛维里说:“我们在去年最大宗的生意,就是一种以活结绳子连接门柄

的小装置。我们几乎错过这个好生意。我曾以为不会有人买这种小装置。但

这种产品销售非常好,妇女看看盒子上的照片说明。决定买回家。一共卖出

1600 万具,但我猜测其中1800 万具躺在壁橱内——没有拿出来用。”匹茨

保安哥商品公司的副总裁雅杜笙相信,电视广告和价格方面的竞争抬高了这

种小装置的销路。

当安哥公司要决走推销某种产品时,雅杜笙说:假如这种新产品与已开

发产品类似或可取代之。“我们可凭经验找出其有主要价值之处。”他又说:

“假如是新牌子,假如有时间则会尝试或冒险推出。我们都是冒险专家。”

皮里兹表示,“打算模仿畅销产品的公司,其希望通常是依赖直追原先

产品情况的能力”。他又说:“微波炉是每一家庭的必需品,因此即使该厂

商仅能得到5%的市场,但仍值得厂商挤进这个市场,而其利润亦非常可观。

但根据大多数例子,这是短暂利益的生意,而且只有一家赚钱。”

宠物石的大受欢迎。激励商人们产生类似的构想。例如“走路的小树枝”

和“看不见的帕里哈斯。”克里夫兰海比百货公司的收购员汤嘉作上述表示。

他哈哈大笑:“所谓‘看不见的帕里哈斯’是一个空碗,附带一个有趣味的

盒子,其说明文字解释,如何在其中饲养一头母牛。”

汤嘉说:“许多人正在努力仿效宠物石,但这些模仿品都不畅销。大家

都一窝蜂地仿效,结果形成爆炸。”

甚至当你最先推出的时髦产品销售量达最高潮时,也不容易决定在何停

止生产这种产品。1950 年呼啦圈热潮结束之际,黄奥公司中“堆满了塑胶原

料和成形的产品。这件事实大大教导我们许多有关生产时髦产品的要诀,以

及教导我们观察市场。”黄奥公司的吉尔士毕回忆说:“当产品迅速发展,

订单如雪片飞来,你大量生产,但必须要设法早日发觉危险时机的来临。

▲收集啤酒罐

嗜好和时髦很难划分。收集空啤酒罐这个构想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啤酒顾

客,其中许多收集者尚未到达合法饮酒年龄。美国啤酒空罐收集人指导委员

会会员麦高认为,就一位认真收集者而言,这是一种嗜好而非赶时髦。

他表示,就某种意义范围来说收集空啤酒罐,这种兴趣,反映出“对曾

风靡全国的事物的怀念。”认真的收集者心目中价值最高的啤酒罐,就是那

些停止酿造的空罐。

不管这是时髦还是嗜好,啤酒酿造商却发现这是促进销售的好方法。辛

辛那提韩德浦酿洒公司总理钱斯表示:“我们经发现这是推销辛辛那提红牌

罐头啤酒的最佳方法,我们运用这些罐头作为争取顾客的技巧。”

▲可卷土重来

时髦产品有其畅销盛况,但也会彻底消失。不过有些产品(如呼啦圈)

却有能力卷土重来。吉尔士毕指出:“在正常情形下,产品的生命循环期为

五年到七年。但呼啦圈在1958 年非常畅销,很多厂商都制造,因此其循环期

不会正常,我们曾以五年一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