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玩鉴定辨伪-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赝品成为书画市场的一大毒瘤。而书画作伪手法之多,令人瞠目。
画工做仿真品时,有时把名家的真品放在玻璃台面底下,利用灯光反射进行拓绘;或用大门幅的玻璃纸铺在原作上,逐笔细描,然后再将描好的玻璃纸铺在灯桌上面,覆以宣纸,用笔画在宣纸上。没有这种条件的,或笔下“过得硬”的,干脆挂在墙上描摹,而后题钤印,堂而皇之地随行入市。
除了“统体”作伪外,还有以下伎俩:
换款。利用现成作品,擦去或挖空题款和印章,而后加上其他不相干的作者名款。
添款。即在原来没有落款的书画作品上,添上名家名款,使作品陡然间成了“名人之作”。
半真半假。以一段真的题跋,接上一段假画,或利用真款四周留有余纸,加绘假画。还有的把原画放大,增加尺幅面积,如利用假画把册页放宽或拉长。
有的移贴手法更为精妙,鉴别时不重新装裱,其真伪就很难被发现。上海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古代山水画,专家曾多次对这幅作品进行鉴定,均被确认为真迹,何况上面还有黄宾虹的题记。直到6年以后,当博物馆重新翻裱,裱糊师将宣纸揭下一看,题款和画幅整个脱离开来,变成了两半,这才知道此画有假。对一些古旧作品的赝品,售假者通常会在假画上加盖伪造的著名鉴赏家的鉴定专用图章,甚至有专门为鉴定这幅画而做的题跋。
还有的造假者通过拍卖公司或画廊将其成交单进行一翻填写后,俨然一份可以上市买卖的真凭实据。有人甚至伪造其他国家的一些买卖文件,然后再以“回流”的形式进入中国书画市场领域。某些造假者还与一些书画家的亲朋甚至后人结成同盟,串通起来坑害消费者。上海某画院有一名画师,是某位国画大师的直系后人,多年来在国内画坛小有名气,但近年他年老了,笔力渐渐不济,便有人跑来与他合作,将画好的画让他做题跋,变成他的画作上市出售,竟照样供不应求。
中国字画界,向来有请名家题跋名作的传统,几笔下去,似乎画品的可靠性就有了保证,价值因此而陡增。但如今一些较负责的书画家都不敢贸然下笔,有一些伪作造假水平也很高,万一题错了,再张扬开来,画家的脸上也会无光。也许市场的险峻更在于发生在幕后的肮脏交易。购画者将满腔信任交付给了鉴定师,殊不知却反有被作伪的可能。一些鉴定者因为利益驱动等原因,不负责任地给各种赝品题鉴,为假货进入市场大开绿灯。
作者:集古(石狮日报)
书法作品如何断代
古代书法的时代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对其鉴定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
语言。文字是语言记录的工具,书法又是文字书写的美化,所以书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言。尤其是熟语、习惯语、词汇等,都因时代不同而异,书法中出现这些时代性的语言,是鉴定创作时代的有力证据。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不同,必定会影响书法创作。比如唐以前我国人民席地而坐,有时只有小几凭靠,作书时左手凭几按纸,右手悬空书写。宋以后才出现桌子、板凳,才能伏案书写,二者的书写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所以唐宋以前很少出现恭楷、小楷(碑刻除外)的作品,尤其是蝇头小楷,元以后才多起来。
文具。书写的工具对书法作品也很有影响。唐以前多用硬毫笔,如狼、兔等尾毛、王羲之用鼠须笔。而较软的笔如羊毫是宋代才出现的,而更软的鸡毫,清代才有。由于笔的软硬不同,其作品的效果就不大一样。纸、绢等不同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统治者的喜好与推行的制度。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唐太宗特别喜爱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风便风靡全国,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格。又如科举的推行,尤其明清的科举制,试卷要求用工整小楷,因此恭楷为青年学子的必修科目。明王朝的诏令、文件要求工整华丽,由翰林院专业书家书写,由此产生台阁体书艺,在清代也是如此,而称为馆阁体。(王永发)
稿件来源:中国商报
书画的鉴别和保存
书画市场,自古就充斥一些伪作,尤其是名家之作的伪品、赝品,有的常常难以辩认。即便是同一作者的作品,由于创作环境、背景、年龄、方法和目的不同,也有精品、粗品之别、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书画的鉴定方法,对于收藏者是极有必要的。
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而不同文化特征又产生了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书画创作风格。如书法创作中的“晋人尚情、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就深刻地指出了书法创作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魏晋士大夫追求一种飘逸洒脱、狂放不羁、强调自我的人生境界,因此作品情意昂然,不加雕饰,自然流露、初唐太平盛世,国力强盛,人们追求一种渴望建功立业、大气磅礴的人生境界,因此作品雄浑刚健、法度森严。宋人在艺术上向往的是隐逸、达观、超脱的“无我之境”,因此作品“意造无法,信手推求”。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明末书、画名家徐渭一生坎坷,曾因政治事件被捕入狱,一度发狂,因此他的作品,无论书法、绘画,都是纵横奔放,不拘法度,狂纵不止。与同时代的董其昌、文征明、仇英、沈周等人风格大相径庭。
2、印章的鉴别。
印章的鉴别分为两种,一是作者的印章,二是鉴定者、收藏者的印章。
书画家视自己的印章为生命,倍加爱惜,甚至使用一生,一般不会转借和丢失。文物博物馆出版过一本《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录了唐朝至当代的著名书画家、收藏家1200人的印鉴和款识2300O多件,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不过也有个别的古代书家,因忙于应酬,往往请学生弟子书写,自己落款加印。这一类情况复杂,需作通篇考虑,深入研究。
一件传世名作,往往是几代收藏家、鉴赏家保存。因此,上面的钤印就较多,往往是数个乃至数十个,这类作品的可靠性高,而且伪造难度很大。
此外,还可从印泥上考证。古代名家用印泥十分讲究,有的还是名匠专制,并且早期印泥是以水蜜调制.所以历经多年后易模糊。
3、用纸及装裱方式。
宣纸是唐代以后出现的,而宋人最常用的又是澄心堂纸,并且同印书之纸有所区别、清初用榜纸较多,而中后期则盛行净面宣纸。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装裱也各有风格,各具特色,这也是书画鉴别的途径之一。
4、熟知书画家的字号、斋名、生卒时间、和帝王年号、天干地支的常识,对历代的文学、艺术、建筑、服饰、器具等也要多了解。比如,元代绘画出现了明代器物,明代书法写出了清人诗句,则能瞬间鉴别。
5、了解书画作伪的方法。
一是古代很少有名家伪造当代名家作品的现象。故凡是伪作,其画风、自题虽然可能与原作相近,但细看用笔往往纤弱无力,徒有其形而无其神,多是专学某一名家的时人所作。二是时人摹古人之作。三是改小名家款为大名家款。今故宫博物馆藏有一幅《十八公图》卷,经考证原为元代卢生所画,但在其上落曹知白款,变成了曹画。四是将无款画添上名家款。五是改款原画。故宫博物院今藏有一幅明代宫廷画师朱端的人物故事画,原画左边中上部有“朱端”落款,下钤有印章两方,作伪者将“朱端”名字挖去,印章也刮得模糊不清,改为宋代马远《弘农渡口图》。上海博物馆藏的周臣《观瀑图》也被人擦去原款,补书唐寅诗题。六是将无名作与名作拼凑成套,或将一件作品割裂成几幅。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的伪造,象清代在苏州、扬州、开封、长沙、北京、广东等地皆有多人聚伙甚或开设作坊从事书画伪造。
如果一件苦心收集来的书画藏品因保管不当而受损,甚至面目全非,那将是得不偿失了。
1、对于名贵字画,可以制作长筒形专用布袋收藏,腾空悬挂,既防潮湿,又防鼠咬。如收藏在字画箱内,箱子应放在于燥地方,并且放人防虫剂,以防虫蛀。收藏的字画,要定期检查,并选择干燥天气,将字画一件件挂起,吹去潮气后再收起,册页也需一面面翻开,使潮气散失。南方梅雨季节尤其要注意。切忌将字画放在阳光下曝晒,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使书画分子结构松散,褪色变淡,纸张翘起。
2、字画上的积尘切勿用干布和刷子揩擦,否则会损伤纸张,并使一部分微生钻进纸张孔隙。正确方法是将字画平铺于桌面,用鸡毛掸轻轻拂尘,下垂轴上灰尘可用长软毛刷轻刷。
3、字画既是收藏品,又是观赏品。有的字画长期悬挂,发生风化,使纸质发脆,画面缺乏光泽,严重者托纸难揭,无法重裱。最好的办法是将裱好的字画装人镜框,既避免了风化,又减少了灰尘污染。还有人将数张小件字画叠放在一起,经常从后面更换,保持常新,不失为一好办法。
王华 来源:华夏收藏网
书画化妆旧与自然旧
特邀嘉宾:肖运记者:一个读者告诉我们,他的一个朋友花200多万元买了一批古画结果专家鉴定说全是假货。许多投资者反映说,现在,书画市场上的作伪手段越来越高明,鉴别难度越来越大,请问,现在的作伪手段一般有哪些?
肖运:是的,现在书画市场的作假比较普遍。
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大家的作品都被复制过,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比如,在仿古画上甚至用当时的纸墨、当时的印泥,这无疑增加了鉴别的难度。通常来说,在伪造古画方面,仿伪者为了达到旧的效果,常常用茶、醋等多次泼洒画面。对于近现代名家的书画,则比照画册,依样画葫芦。在复制印章时,为了更加逼真,则多借助现代电脑手段,鉴别难度确实大一些。
记者:那么,鉴别真假有哪些主要方法呢?
肖运:通常造假者感兴趣的,都是名家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
第一是看风格。名家作品都有着别人无法模仿的神韵,仿品即使能仿形,但仿不了神。在具体鉴别的时候,可以从用笔入手,由于仿者一味求像,行笔之间要么过涩,要么过滑,和被仿品本身的风格形成差异。其次是观察起落笔,仿品在墨的浓淡变化上会很不自然,包括在落款时也有这个特点,因为作假者流行的手段是打着强光,蒙着被仿品一笔一画地临摹,因此,会很不注意蘸墨等细节。
第二是看印章,现在很多仿刻的印章都是利用电脑技术合成的,因此,在笔画交叉处都是圆角,而不是直角,完全没有金石味。
第三,对于不需要做旧的现代书画来说,假货怎样辨别呢?首先看多幅作品的构图是否雷同,如果是,那说明这是批量生产,而不是书画家本人的作品。另外,如果投资现代书画,有一条捷径能保证绝无赝品,即找到书画家本人,从其手里亲手购买。
记者:你刚才谈了一些具体的方法,请问对投资者来说,要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该怎样做?
肖运:首先是要多在各种展览会上学习,尤其是自己希望收藏的大家的作品,对他的风格一定要熟悉,如果真的东西都没见过,又怎么认得了假货?
其次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我接触的许多买到大量假货的收藏者来看,多数是心态不够正常。盲目的占有欲,听说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价格高,就盲目买进,不研究作品本身,习惯跟风,不仅高位买进,还往往被一些媒子算计,不断以高价买进假货。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宋钧窑器与后世仿品辨伪
钧窑为我国宋代名瓷之一,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在河南省禹县、临汝、宝丰、郏县、鹤壁、辉县、林县、安阳、新安、宜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内蒙包头、浙江金华均有窑址发现。钧窑源于唐代花釉瓷,鼎盛于宋代,以后历代都仿烧有钧窑瓷器。
宋代的钧窑瓷器由于釉料中掺有少量的铜,并使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成功地烧出了铜红釉,这是宋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与突破,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铜红釉的烧成对烧成温度、开温曲线,冷却保温时间都十分敏感,条件稍偏离规定要求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技术难度大。宋代铜红釉的成功烧制为以后红色高温釉的烧制奠定了基础,如元代釉下釉里红,明清宝石红,郎窑红等。
钧窑月白釉
紫斑莲花式碗(北宋)
蓝色乳光釉是钧瓷的又一大特色。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谈的称为月白,这向中釉都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一般的美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北宋钧窑瓷器造型秀丽,古朴端庄,器形有碗,碟,洗盆,炉,瓶,缸,出戟尊,奁,花盆等。器物外形优美流畅,极富韵味,胎质坚实细腻,叩之,其声圆润悦耳,胎有深灰色胎,紫褐色胎等,以深灰色多见。器物外底部常涂以芝麻酱色釉,并留有支钉垫烧痕迹。宋钧窑釉汁凝厚施釉均净,窑变美妙,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鹦哥绿和天青,月白等。釉色绚丽多彩,光亮莹润,表现出一种优雅含蓄之美。
钧窑鼓钉洗(北宋)
釉表面是否有棕眼和蚯蚓走泥纹是鉴定真假宋钧窑瓷的重要依据。棕眼原本指动物表皮粗糙的毛孔。借喻到瓷器上指釉表皮细密的小坑点。宋代钧窑大多数都在棕眼的现象。钧窑器在上釉前为了避免瓷坯在高温烧造成破裂或变形,只用较低温度素烧坯体,以便于挂厚釉。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袭,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隐纹,如象蚯蚓在泥中游走,因此称为蚯蚓走泥纹。传世器形较大的器物无一例外有这种现象。很小的碗,碟类器物上少风这一现象。
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是宋钧瓷的又一明显特征。这种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蟹甲壳〃色青釉,或称〃龟裙〃色,这是介于蓝绿之间的釉厚块层。是否有〃龟裙〃色也是鉴定真假宋钧瓷的重要依据。
宋代钧窑瓷器带铭文的很少,仅见〃奉华〃及〃省府〃两种。另外刻一到十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越大,一是同类器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一是最低口径最小的。金代制作的钧窑瓷一般器皿内里施满釉,器外常施半截釉,器底心施满釉,胎质细灰紧密,釉面润泽有开片,有的有晕斑或带小墨点,制作不甚规整。胎釉结合不紧密,经常有脱釉现象。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少数出现紫红斑窑变。造型较宋代简单,有碗,盘,罐,瓶,香炉等。釉色较单调,与宋钧艳丽多彩的丰富窑变相比,略逊一筹。
钧窑天蓝釉梅瓶
(元)
元代仿钧瓷器以碗,盘,炉为主,不见盆,奁,洗,尊等陈设物件,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胎体修胎较粗糙,不规整,工艺不精细,胎质粗松,瓷土杂质多,淘洗不纯净,瓷胎烧成温度较低,叩之其声沙哑,个别的因为叠烧,碗内心亦露胎成素烧圈。底心多露胎且有明显凸起的鸡心点。釉面多棕眼,光泽较差。釉色单一,仅见天青,天蓝两种,施釉不到底。
钧窑天青釉紫斑碗
(元)
明代景德镇窖窑仿钧瓷从宣德开始。传世品有炉,盘,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