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南人惹谁了 作者:马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河南日报》等一些当地主要媒体,纷纷开辟专栏就“重塑河南形象”展开讨论,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形象”事关发展大局,信誉资源不能再遭损害,已成为全体河南人共同的心声。
不少河南人从本省的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分析河南人形象受损原因。他们普遍认为,经济水平落后、现代化程度低、文化教育水平低是造成河南人整体文化素质低和外在形象差的主要原因。
学者韩宇宏说,其实河南人形象差的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多次天灾人祸,给河南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河南人外出逃荒避难时大都是做苦力,从事的是比较低下的劳动,这便留下了河南人整体社会评价不高的“病根”。
另一位学者则指出,河南这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具有透视传统文化和中国底层社会的标本意义。近一年来河南发生的许多新闻,引起了全国性的震撼。从焦作到洛阳的大火,从“郑百文”风波到“毒大米”事件,河南的新闻,成为中国的新闻。因此,聚焦中原,从某个角度说,也是在透视中国,透视传统和文化。许多现象发生在河南,但并非河南所独有。河南,是古老中原文明的象征,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包袱很重,在相当一段时间又深受计划经济和“极左”思想的影响。河南要走上现代文明之路,比起不少沿海地区要花更大的力气。
河南人没有一味地指责外地人的不厚道,而是更多地将其视为一面镜子,剖析自身的不足与缺点。
新乡县文化局的杜菁雯给报社写来了一封厚厚的信,细致列举了近期以来新闻媒体有关河南的报道和评论,她认为河南人不能再听任自己的形象沦落下去,每个人都应该负起一个身为河南人的责任。
河南有专家认为,河南传统形象中的有些优良形象特征没有在新的环境下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有些优良形象特征在新的环境下劣质化、退化。例如河南人传统的“忠厚实在”,本应在新环境下发展成“讲信用”,进而延伸为产品质量好,形成品牌效应,最终发展为高“美誉度”和高“可信赖度”。但遗憾的是,这一传统却在一部分人身上劣质化,发展成“不讲信用”,进而延伸为产品造假。同时,有些不良形象特征没有在新的环境下得到改造和优化,反而得到强化和凸显。
很多河南人从多种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省科技厅近日围绕重塑河南人形象展开了大讨论,他们认为,影响河南形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败坏了河南形象;二是河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不高,经济上、科技上仍属于欠发达省份。作为科技工作者,他们认为河南形象的“知识含量”必须加强。
郑州市的徐柳先生说,除了市民要加强自身修养和道德意识之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问题,像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应学习其他省份加强自己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一味地只看重严管重罚。很多读者提出重塑河南人的形象问题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及窗口行业的高度重视。
更多善良、淳厚的河南人则把目光放在了如何使河南摆脱贫困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消除外界的丑化与歧视。在郑州,一位小学生的母亲说:“遇到不如意时不能先想是别人不好,是环境不好。其实,把自己的错误承认下来,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想想怎么改进,怎么避免也就是了。这样你就会进步,你就可以轻松许多。”
改变人们对河南人的印象归根结底还是靠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发展中大省,河南底子薄、基础差,由此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难免出现一些“污点”。一位文化界人士在讨论中建议,对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还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认知,用加快发展的思维方法来不断加以解决,这是重树河南形象的最基础性、最根本性的工作。毕竟,只有经济发展了,实力壮大了,许多该办的事才可能办好,许多“热点”才可能不“热”,许多矛盾和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扭转外界的偏见和误解,树立良好的河南形象,需要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合力,需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无论是政府、单位,还是每一个河南人都需要竭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干好自己的事情,自重、自信、自立、自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实实在在行动起来。
“河南确实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但这并不是河南的全部。河南人不应自暴自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靠更好的发展来解决。他们说,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中原大地孕育过灿烂的文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勤劳勇敢,古代就有‘愚公移山’精神,在近现代这里又涌现了焦裕禄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这些都是推动河南今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块诞生过焦裕禄的土地,还有什么坎过不去呢?”
“每一位河南人都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该怎样做才能担得起‘河南人’这个称谓。”
这,就是河南人忍辱负重下的自省与自律,这就是黄河人的宽广胸怀。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消除一些人对河南的偏见、丑化和歧视,关键问题还是自身的发展程度,河南已从“迷惘”、“沉思”走向了“沸腾”。
历史上背负着“物质贫穷”与“观念保守”的河南,在二十多年前终于和全国人民一起开始了“新长征”,有坎坷,有磨难,有挫折,但也有着憧憬、喜悦和自信,他们正在坚毅地前行。
河南有着20年来人民汗水浇铸的辉煌基础,这足以使他们自信:——经济总量已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5位,位列中西部各省、市、区之首,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由4。5%提高到5。6%,进入了全国经济大省的行列。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总量由1978年的全国第四位上升至目前的第2位,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一位,棉花居全国第二位。
——工业经济目前达到全国第6位。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如群星闪烁。中国(洛阳)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基地,河南莲花味精企业集团、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
——河南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新开通的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
——河南省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普通高校51所,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50多所,普通中学8200多所,有教师80万人。拥有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6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5。42万人。
——河南有大型商品批发市场25个,各类商品零售市场5000多个。省会郑州拥有粮食批发市场、建筑材料批发市场。煤炭交易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机械交易市场等5个国家级批发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的“郑州价格”是全国粮油交易的指导价,也是世界粮油交易价格的重要参考价。
当然,今天的河南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旧比较落后,但他们不仅没有失落迎头赶上的信心,更没有失落迎接挑战的斗志。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河南人又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保持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河南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即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和金融、证券、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努力提高其科技含量。努力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河南省的最高官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日前针对全省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外地人关注的问题提出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的观念。”
“强化信用意识,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和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善河南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树立河南的良好形象。”
“我们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做到实事求是。过去我们吃过太多盲目、一哄而上的苦头。不能不顾当地实际,盲目贪大求洋,更不能看什么能给自己创造‘政绩’就上什么。”
无数次的洪荒和干旱,无数次的战乱和人祸,损毁了他们的家园,但并不能将他们的脊梁压弯。他们珍惜今天的风调雨顺,对新时代有着无限的期冀,他们在春天里躬身播种,在夏季里挥汗如雨,在秋天忙碌收获。自省而不自卑,宽人而严己——即使在遭受“丑化”和“歧视”寒流侵袭的时候。
“外人对河南人的丑化和歧视对我们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刺激,但我们实现富裕繁荣却不仅仅是为了摆脱自身遭受丑化和歧视。”河南的一位官员曾对笔者说:“河南富了,中西部地区都富了,中华民族才算实现了真正的复兴——当然,那个时候地域上的丑化和歧视就会少了,或者根本就从中国绝迹了。”
这就是黄土的子孙——他们血脉的上游是滚滚黄河;这就是中原的儿女——他们身躯的骨架是巍巍太行。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请登陆……小说下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