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首道文集-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73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517—
区别:其一,过渡时期“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解决。 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没收官僚买办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有经济虽是领导成分,但在数量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地位。1952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分别为415%和33%,资本主义经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和手A工业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这种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到1956年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总数的A92%;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行了公私合营。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到来,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因而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二,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与非社会主义经济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其他非社会主义经济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两者的矛盾,从其性质上看,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其三,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此在整个社会必须抓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 738
—617—王首道文集
的矛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为此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部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它也必然是继续发展的,绝不会僵化和凝固。 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时得出结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作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就是说,社会主义刚刚建立,必须清楚地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其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因此,改革不可避免。 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一般理论指导思想,但还应进一步研究我们当前改革的理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来看,改革的根据是: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或作了教条的理解,或作了空想的理解,或附加了许多非社会主义的成分。 这样,就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或者追求当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理想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模式;或者自己离开了此时此地的条件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具体结论加以理想化,然后去追求;或者在这种追求中,把社会主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东西,如取消商品和货
…… 73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717—
币,拿到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现阶段来实行。 这几种情况我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第二,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创造了不可否认的丰富经验,但也发生过许多失误,如以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办法来管理经济。 我们非但没有认识到它的弊端,反而将其当作社会主义的典范搬到我国来,致使我国也实行了一套僵化的经济体制,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我们的教训之一。第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争是我们与敌人斗争的经常的主要的形式。 这样,高度集中统一的一元化领导方法在党的各种生活的实行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经济生活中实行供给制也是行之有效的。 这一切转到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中来的时候,就发生了问题。 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阶级敌人而是人民。 因而,改变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 革命时期主要是解放生产力,现在主要是在解放了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动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就是必然的,而我们多年来恰恰在这个方面未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分配机制,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第四,由于我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封建主义的残余和小生产者的思想,在社会上流传太深太广了,这是一种强大的社会阻力,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产阶级的影响也无时不在侵袭着人们的头脑。所有这一切,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中都有顽强的表现,它们的存在及由此产生的弊端,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
…… 740
—817—王首道文集
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认为既是初级阶段产生的原因,也是初级阶级造成的结果。 说它是原因,是因为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我们民族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受到约束,影响到我们民族的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建国以来发生的各种失误也就很难避免。说它是结果,是因为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制中存在弊端也是很难避免的。两者互为因果。 因此,实行改革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唯一途径。 实践证明,实行改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进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交相映晖,共同发展。 没有这理论,改革是盲目的,没有当前的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也不可能产生。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与基本路线
1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A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第59~60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
…… 7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917—
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80页)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由于充实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验、教训,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而深刻。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突出地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他深刻地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2页)他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辑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4页)这是总结我国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也是检验当前改革搞的是合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们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对生产力这个标准不重视,往往离开社会生产力抽象地讲社会主义原则,认为不断改变生产关系就是搞社会主义,认为搞平均主义就是搞社会主义,甚至认为普遍贫穷就是社会主义,等等。 致使我国社会本来就落后的生产力,即使在建立了社会主义这样好的社会制度以后,也没能发展到本来应该发展到的水平,反而拉大了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也没达到应该改善到的程度。 至今,许多“左”的东西之所以存在,有些同志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缺乏热情,似乎是与这个认识
…… 742
—027—王首道文集
问题有重要关系的。近年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之所以谓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主要的是基于生产力落后的这个基本原因。因此,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样,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从根本方面来说,获得了转机。 应该认识到,只要我们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并努力实现它,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任务,完成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任务,完成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的任务,完成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任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必须找好动力,利用并创造好的国际国内条件,在经济基础方面,在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努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些既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的本身。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 如果说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还是一个我们未能认识的理论问题,那么在当前已成为实践问题了。 长期形成的僵化的体制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因之不断遭到非议。 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从而也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祖国展现的
…… 74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127—
勃勃生机,正是以改革作为原动力而出现的。 这是我们始终不渝要坚持下去的。社会主义是在对内对外开放中前进的。 一般地说,一个社会经济越发达,它便越开放,这是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可以说明的,而越开放,社会经济竞争、交流越使经济繁荣,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在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实行开放政策是不可能的。 我国已打破了闭关锁国封闭观念的羁绊,更多地进入了世界经济的范围,大大推动了我国人民的视界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历史的新进程已是不可移易的了,我们只会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前进。可以预见,改革带来的开放的春风,只会把我国社会主义带到更加明媚灿烂的地方。 那时,社会主义无可置疑地胜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发展、壮大,它必须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这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之一。 然而,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的前提条件,又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要达到这一步,还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改革中需要实现的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的前进还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需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具体历史、现实的情况表明,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就是使党和国家的职能更富有成效地实现,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的发
…… 744
—27—王首道文集
展。 这是在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中需要实现的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造就一代新人。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使我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和创造精神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丰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的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必然结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而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 这样,我们就不能照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书本上的东西,也不能照搬脱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东西,只有研究认识自己的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 我国各方面的落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落后决定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要靠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逻辑的结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有了这个中心,就要有保障的手段,这就是要走社会主义道
…… 74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327—
路,要有共产党的领导,要有人民民主专政来保障。 如果不是这样,也就没有社会主义。 同时,由于我们过去形成了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改革,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否则社会主义就要落后,世界上就没有我们应有的地位。 有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就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结论是不证自明的。3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A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最根本的国情。 必须依据这一国情规划我们的行动纲领,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我国的发展阶段问题上有不少失误,因而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一次次过高地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到头来目标没有实现,还使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战略着重点的转移,才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正确地认识我国国情。国情认识正确了,就可以提出明确的目标,同时规划出合理的战略步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改变了过去曾提出的在本世纪内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把本世纪的奋斗目标调整为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