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首道文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海东司令员、程子华政委率领下,从延川王家坪出发,经安塞、靖边,进驻长城脚下的宁条梁。 此后,十五军团又分两路西进,七十八师攻克定边,七十三、七十五师攻克豫旺县城。 后来又攻下同心城和韦州。7月底到8月底,十五军团集中到豫旺地区休整。这时我也来到豫旺县城。9月初,我随军团总部留在那里,而部队开始向兰新公路挺进。10月2日,在徐海东司令员的指挥下,部队从西门和北门大举强攻进入会宁城。 随后,一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在陈赓同志的率领下也进入会宁。会宁,是甘肃省内一座典雅的老城,四周环绕着城墙,东南西北各方有一座漂亮的城门,人口约200人。 会师那天,城里红旗招展,标语遍布城内各角落。 当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指挥下入城时,群情热烈,口号声、欢呼声响彻天空,军民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留下一部分部队迎接朱德等同志率领的红军部队的到来。10月9日朱德同志等同总部到达会宁。22日,贺龙和肖克率领二方面军也与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伟大长征胜利结束。5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已是历史了。 但是,通过长

…… 671

    红军长征中的几件大事(节选)   —946—

    征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孜孜追求,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精神,以及在长征中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惊人智慧和力量,永远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传统。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的历史经验时说:“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泥坑里去。”

    毛泽东同志是针对当时革命战争年代的现实问题讲这番话的。今天,我们正在进行以四化建设为中心的新长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深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

    (原载《文汇报》)

…… 672

    —056—王首道文集

    怀念叶剑英元帅

    1987年2月3日

    叶剑英元帅离开我们已3个多月了。 我又永远地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望着他留赠的照片,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1977年那金色的秋天。那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第二年的11月份,叶帅和小平同志同去广东视察工作,我和韦国清、许世友去接他们。此时此刻,见到我们的老首长,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傍晚,我们在军区设宴招待叶帅和小平同志。 席间,大家热烈地畅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全国的形势,对党和国家的美好未来寄予希望,充满信心。 当时,我们把迫切盼望小平同志早些出来工作的意愿向叶帅作了反映。叶帅对我们说:“不是有人还坚持继续批邓吗?”一下子把大家逗笑了。 然后,叶帅语重心长地说:“从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看,无论如何也要请小平同志出来工作,这不是某个人的意愿,早就是全党、全国人心所向。”

    当时,小平同志关心地向我们问了广东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我们都一一向他作了汇报。 随后,小平同志把他从北京带来

…… 673

    怀念叶剑英元帅   —156—

    的果脯分给我们品尝,大家都感到格外甜美。 同时,我们感到,我们伟大祖国在“十年动乱”之后,就要进入一个伟大的新时期了。我和叶帅是在1932年认识的。当时红军在中央苏区正进行反“围剿”。由于战争繁忙,叶帅没有时间和我们多谈,但是,他敏捷的才思,渊博的军事知识,雍容尔雅的风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长征开始以后,他担任军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5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在川西北懋功地区胜利会师后,两支队伍总共有10多万人,组成了左、右路军,叶帅任右路军参谋长。 这本应是红军走向胜利的又一新时期。 但是,由于那时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在红军前进方向这一根本战略方针上与党中央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严重地危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统一战略思想,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定》。军委根据这一方针,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 但张国焘再次耍弄两面派阴谋,会上他并不反对,会后却在部队中散布不信任中央的言论,阻止红军继续北上,致使松潘战役计划未能实现。9月上旬,张国焘又要危害党中央,叶帅知道后,急速赶到中央驻地,将有关情况报告毛泽东同志,使毛泽东同志和中央红军得以及时摆脱危境。叶帅对党和红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6年1月至1947年2月期间,为了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制止内战爆发,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3方面组成军调处执行部,叶帅任我

…… 674

    —256—王首道文集

    党驻北平的代表。 我党驻沈阳的代表初为饶漱石,后由我担任组长。 这期间,我曾得到叶帅许多帮助和支持。 记得有一次我来到北平,向叶帅汇报和请示工作时,叶帅把当时的战争形势、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的任务,都入情入理地对我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甚至有些很具体的谈判艺术,也一一教给了我们,对我们后来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全国解放后,因为工作关系,我虽和叶帅接触不多,但他对我的帮助和指导还是很多的。60年代,我在中南局工作,后来又在广东省委工作。 叶帅是广东梅县人,他对广东特别是对哺育过他的家乡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他经常回家乡探望父老乡亲。 对于他的母校也非常惦念,曾多次写信、题词勉励母校师生努力工作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 他每次回乡,我有机会看到他时,都能恭聆他的谆谆教诲。 他说:人老了,对家乡就更有一种眷恋之情。 家乡人民在革命中吃过许多苦,对革命作出过很大贡献,现他们生活还不富裕,我们要好好干,把国家建设好,使他们的生活能得到改善,这样才对得起他们。 记得1971年初他来广东视察时,见到家乡的山都光秃秃的,很是伤心。 我和陈郁去看他时,他对我说,以前山下满是树木,现在怎么都剃光了,这对不起后代呀!

    我感到很内疚,是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他指示我们,要在山下多栽些果木,造林绿化,这才能保持好水土啊!我向他表示,一定把这些工作抓好。 后来,他再回广东视察时,一再叮嘱要做好这项工作。叶帅非常惦念台湾的同窗故旧,非常希望他们能早日回到祖国大陆和家人团聚。 他在港澳的朋友也很多,每当他回

…… 675

    怀念叶剑英元帅   —356—

    广东时,那里的许多朋友都来看望他。 他总是耐心地向他们宣传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希望他们能给台湾的亲朋故旧做工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我深信叶帅的这一未了的夙愿,将来定会实现。叶剑英元帅永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中!

    (原载《人民政协报》)

…… 676

    —456—王首道文集

    为发展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而努力

    1987年3月13日

    尊敬的笹川良一先生尊敬的各位日本朋友:今晚,我们出席笹川先生的答谢宴会,感到十分高兴。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并代表王震名誉会长和在座的中国朋友,对笹川先生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笹川先生这次在北京逗留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访问是非常成功的,先生出席了中国友好长城马拉松接力赛,与我有关方面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合作问题,更加密切了友好关系。 特别是今天下午我国总理在中南海会见了笹川先生,高度赞扬了先生为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友好事业一定会不断发展,两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最后,请允许我借主人的酒杯,为笹川先生的身体健康,为各位日本朋友的身体健康,

…… 677

    为发展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而努力   —56—

    为笹川先生的访华成功,为中日友好事业不断发展干杯!

    (人民政协提供)

…… 678

    —656—王首道文集

    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1987年7月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5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 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我们党长期形成的这一优良传统,则是最好的纪念。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在延安时期,他进一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概括,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一时期,他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他指出,搞中国革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同志告诫大家,搞革命、做工作都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

    ,而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向导。 只有这样,革命才能取得胜

…… 679

    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756—

    利,工作才会做好。 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时刻记住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教导。我国是一个经历了200多年封建社会和100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为落后,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总体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也很底,等等。 尽管我们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我们没能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伟大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并实行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 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改革的8年多来,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 这条路线,正确地指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方面的工作,使改革、开放、搞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个时期确是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改革的历程,是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历程,也是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的历程。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年底,我们在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恢复农村

…… 680

    —856—王首道文集

    的乡村政权制度,把自主权交给农民,使农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强。1985年,我国又开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取消统购派购,实行国家计划合同订购,允许农民自由出售农副产品。 这样,我们就基本上把农民同集体、农民同国家的关系理顺了,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人问,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有8亿人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落后,就直接影响工业、商业、交通、运输、能源等的发展。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实践证明,把改革的战略重点首先放在农村,从农村着手,把农村搞活,解放农业生产力,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运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改革的范例。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适时地把改革的重点转到了城市。 对此,邓小平同志及时告诫大家,要看到“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

    ,“工业有工业的特点,农业有农业的特点,具体经验不能搬用,但基本原则是搞责任制,这点是肯定的”。

    这就从方法论的原则上,指明了在城市改革中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城市改革,我们首先在理论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即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主义得出的科学论断。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的

…… 681

    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956—

    经济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作了相应的变化,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适当分离,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局面;分配方面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起来,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计划体制形成了具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采取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特色;等等。 可以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改革,不断探索、总结,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久就会确立并逐步完善起来。不仅如此,在将要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我们党还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以进一步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所有这些,都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继承和发扬。当然,改革是史无前例的,也不会一帆风顺。 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即使出现某些暂时的局部的失误,也容易纠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除了要认清我国的国情外,还必须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 只有澄清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各种附加成分,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从而才能干好社会主义。 这是非常重要的。对这类问题,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类似的经验的。 早在20年代,我们搞武装斗争,有些同志就曾认为,只有像苏联

…… 682

    —06—王首道文集

    那样,通过城市起义来夺取政权,才是“十月革命的道路”。

    但是,我国革命的胜利恰恰是通过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的。 应该说,在我国必须经过中心城市起义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观点,就是对我国人民革命认识上的附加的东西。 因为,采取什么样的斗争方式并不是决定革命性质的必要条件。 全国解放以后,我们在对待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