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卷,第一——三节。

…… 173

    071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里可曾经保存下来他所写的一首诗中一个很美的片断。

    ①

    柏拉图既然出身于这样高贵的家族,当然不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他曾经从最著名的智者们获得被视为一个雅典人应具有的关于各种艺术的教育。

    “在家庭里面,他名叫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es)

    ,后来他的老师才给他命名为柏拉图。

    有的人说,他得到这样一个名字,是由于他前额的宽广;又有人说,是由于他的谈论的丰富和广博;又复有人说,是由于他的体格丰美。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学习作诗,并且曾写过悲剧,“

    ——(很像我们现在的青年诗人,从写悲剧开始)

    ,——并曾写过“颂神诗和赞美歌”

    (μη歌曲、哀歌、铭文)。

    ②在E D希腊诗歌的选本里,尚保存有几种他所写的诗歌,内容大都是为他所爱的人而写的;其中有一首最著名的,是赠给他一个最好的朋友,叫做阿斯特尔(星)的,这里面包含有一个很美的想像:“我的阿斯特尔,你仰望着星星,啊,但愿我成为星空,这样,我就可以凝视着你,以万千的眼睛。”

    ③

    这意思也出现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

    “在他青年时代,他一心一意想献身于政治”。

    ④〔当他二十岁的时

    ①塞克斯都。恩披里可,“反物理家”

    ,第一卷,第五一——五四节。

    ②“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三卷,第四——五节。

    ③同上书,第二九节。

    ④“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二四页(柏克尔本第四二八页)。

…… 174

    甲、柏 拉 图171

    候,〕他父亲带他到苏格拉底那里。

    “据说在他去拜见苏格拉底的前一晚上,苏氏梦见有一个天鹅飞来停在他的膝上,天鹅的翅膀很快地长大了,接着立刻就飞”

    (向天空)

    ,“唱着最优美的歌曲”。

    ①古人谈到许多这类的轶事,都足以表示当时以及后来的人,对于他那庄严静穆、极度单纯和令人仰慕的崇高的品质,有着高度的尊敬和爱慕。这些品质使得他获得“神圣”

    的称号。

    柏拉图并不完全满足于苏格拉底的智慧和教导。此外他还研究了古代的哲学家,特别是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②指出,在柏拉图从苏格拉底学习以前,“他曾经与克拉底鲁过从,曾钻研了赫拉克利特的学说。”

    他又研究过爱利亚学派,而且特别研究过毕泰戈拉学派,而且他又时常与最有名的智者相过从。当他这样地深入于哲学的研究时,他就失掉了他对于政治〔和诗歌〕的兴趣,他完全放弃了这些东西,而完全献身于科学的研究。他和苏格拉底一样,曾经履行了作为雅典公民的兵役义务,据说他曾参加了三次战役。

    ③

    我们曾经提到过,在苏格拉底被处死以后,“柏拉图也如许多别的哲学家一样,从雅典逃出,投奔到麦加拉的欧几里德那里。

    (他从二十岁起就从苏格拉底学习,共有八年。)不久之后,他又从麦加拉出发去游历,最初到非洲的居勒尼,在这里,他在有名的数学家德奥多罗指导下,特别钻研了数学,“

    ①“第欧根尼 拉尔修”

    ,第三卷,第五节。

    ②“形而上学”

    ,第一卷,第六章。

    ③“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三卷,第八节。

…… 175

    271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德奥多罗这个人,他曾经介绍到他的几个对话中,作为参加谈话的角色。

    柏拉图本人在数学里不久就达到很高的成就,据说由神谕提出的德洛或德尔斐问题是他解答的,这问题和毕泰戈拉定理相似,是与立方有关的。那问题是,求作一线段,使其立方等于二立方之和。这需要凭借两条曲线来作图。值得注意的是,神谕那时所提出来的课题是什么样的性质。当人们去求神谕的时候,正当瘟疫流行,而神乃提出一个完全是科学的课题;——神谕的精神所表示出来的变化,是很值得注意的。

    “柏拉图从居勒尼又游历到埃及,”不久又从埃及“到大希腊”

    ,在这里他一方面结识了当时的毕泰戈拉派学者,有名的数学家,塔仑丁的阿尔基塔〔和费罗劳等人〕;他从他们那里研究了毕泰戈拉的哲学,此外他又用高价买了老辈毕泰戈拉派的著作。在西西里他接交了狄翁。

    “回到雅典,他开办了一所学园(Akademie)

    ,这学园设在一个园林中,里面有一个体育场,在这里他向他的学生讲学。这个建筑是纪念英雄阿加德摩(Akademos)的。“

    ①但是柏拉图才是这里的真正的英雄,他使得原来的名字失掉了意义,他掩盖了那原来的英雄的声名,他是那样地完全代替了他的地位,这英雄的名字在后代只是凭借柏拉图而得传。

    柏拉图在雅典的居住与工作,曾被他三次往西西里的旅行所打断,他到了青年的狄奥尼修的宫廷,这人是叙拉古和西西里的君主。他与狄奥尼修的关系是他生平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即使不是唯一的外在关系;一部分由于他与狄翁的友

    ①“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三卷,第六——七节;第九节。

…… 176

    甲、柏 拉 图371

    谊,一部分更特别是由于他本人怀着一些高远的希望,——希望通过狄奥尼修他可以看见一个真正的国家法制成为现实,这就把柏拉图拖进了这种关系,但是这关系并没有产生什么有永久性的结果。表面上看来,一个年青的君主,在他左右或者在他后面有一个智慧的人、哲学家来教导他、感召他,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曾有千百个政治性的小说都建立在这种想法上面。但这样想法本身就是空幻的。狄奥尼修最近的亲属狄翁,同别的有地位的叙拉古人,狄奥尼修的朋友,都受了对于狄奥尼修的空幻希望的欺骗。他们希望能对这样一个被父亲娇养长大、没有受什么教育的狄奥尼修灌输一些哲学的观念,并引起他对哲学的重视,因而使他渴想认识柏拉图。

    他们希望狄奥尼修亲近柏拉图可以大大地得益,而他的尚未定型的、看来并不很坏的天性,会受柏拉图真正的国家法制的观念影响,这样,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或许有通过狄奥尼修在西西里实现的可能。这样就引诱得柏拉图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步骤而作西西里之行。

    ①狄奥尼修诚然很喜欢柏拉图,他对柏拉图表示尊敬,希望自己也为柏拉图所尊敬。

    但是这种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

    狄奥尼修是那样一种平庸的人,他诚然也企求荣誉和优胜,但只是半途而废,缺乏深度和真忱,虽然装作这样,却没有坚强的性格;——有了半途而废的性格,纵然怀着好的愿望,终不能达到,就好像我们近来

    ①“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二四——三二九页(柏克尔本第四二八——四三七页)

    ;“柏拉图书信”

    ,第三卷,第三一六页(柏克尔本第四一○——四一一页)。

…… 177

    471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舞台上表演的讽刺剧所讽刺的人一样,心想要作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结果只落得作一个傻瓜。

    这样的情况所表示的,只是这样。仅仅三心二意地让人领导,但也就由于三心二意而破坏了计划,使得计划的实行成为不可能,——以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去提出一些计划,也同样使得这些计划不能贯彻。

    虽说由于柏拉图和狄奥尼修的其余的环境的影响,也曾引起他对于科学和教育一定的重视。但是他对于哲学的关心也是同样肤浅的,一如他对于诗歌的多次尝试一样。他想要样样都会,兼作诗人、哲学家、政治家。他又不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指导。他受了教育,但他却又不能被带进较深入一点的地方。

    这种不情愿的情绪爆发出来,造成了人物间的分裂。

    狄奥尼修弄得与他的亲戚狄翁不和,而柏拉图也就被牵连进去,因为他不愿意放弃他同狄翁的友谊。狄奥尼修是不能把友谊建立在互相尊敬和严肃的共同目的之上的,他之所以愿意同柏拉图作朋友,一部分是由于他个人的情感上的偏爱,一部分也只是由于一种虚荣心。但是狄奥尼修不能够达到与柏拉图紧密结合的愿望,他希望能够独自占有柏拉图,这种要求是柏拉图所不能容许的。

    于是柏拉图只能离开他。

    ①等到离开了之后,他们两人都觉得有会合的需要。狄奥尼修为了要达到同他恢复友谊的目的,又召回柏拉图。他不能够忍受的是不能够使柏拉图与他自己紧密地结合,他尤其不能忍受的是

    ①“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二九——三三○页(柏克尔本第四三七——四三九页)。

…… 178

    甲、柏 拉 图571

    柏拉图不愿意抛弃他同狄翁的友谊。柏拉图不只顺从了他的家庭同狄翁的迫切要求,而且也特别顺从了阿尔基塔以及别的从塔仑丁来的毕泰戈拉派中人的迫切要求,因为他们曾受到狄奥尼修的请求,都很关心于调解狄奥尼修与柏拉图和狄翁的关系;他们并且进而担保柏拉图的安全和离去的自由。

    但是狄奥尼修既不能容忍柏拉图的离开,也同样不能容忍柏拉图的在场,他觉得柏拉图使他不安。他们因此没有建立很深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他们再度接近了,又重新分离了。所以他第三次到西西里的居留还是得到一个很冷淡的下场,而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没有恢复了。

    ①这一次由于狄奥尼修与狄翁关系之恶化,情形异常紧张,当柏拉图由于不满意狄奥尼修对待狄翁的态度而想要离开西西里时,狄奥尼修就不愿给他任何交通工具,甚至要用暴力迫使他不能离开西西里,直到最后塔仑丁的毕泰戈拉派中人出面干与,向狄奥尼修索回柏拉图,让他动身,回到希腊;而狄奥尼修害怕他与柏拉图不能友好相处的恶劣消息传出去,②这也有助于柏拉图平安离开西西里。

    这样一来,柏拉图所有的希望都被粉碎了,而他依照自

    ①“柏拉图书信”

    ,第三卷,第三一七——三一八页(柏克尔本第四一一——四一五页)

    ;“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三七——三四○页(柏克尔本第四五三——四五七页)。

    ②“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四五——三五○页(第四六八——四七七页)

    ;(“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三卷,第一八——二三节)

    ;“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页(第四五七页)。

…… 179

    671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己的哲学观念的要求通过狄奥尼修而制定国家法制的梦想,也成为泡影了。后来,虽说别的国家如居勒尼同阿卡底的人民曾经请求柏拉图替他们立法,柏拉图却拒绝担任立法者的职务。那个时候正当许多希腊城邦都感觉到它们的法制不很令人满意,但是他们又不能制订任何新的法制。

    ①现在,在过去三十年内,②人们曾经制定了很多的宪法,对于每一个从事这种工作很多的人,起草这样一种宪法:并不是难事。但是,单是一些理论并不够用来制定一种宪法,因为制定宪法者并不是个别的个人,而乃是历史造成的神圣的和精神的东西。

    世界精神的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个人的思想与它对比起来简直无关重要。如果这类的个人思想有某种重要性,就是说能够实现出来,那么它们不是别的,而是这种普遍精神的力量的产物。柏拉图应当作立法者的想法,是不适宜于那个时代的;梭仑和吕古尔各曾经是立法者,但在柏拉图的时代,这类的工作已经不切合实际了。

    他拒绝再顺从这些城邦的愿望,因为它们不同意柏拉图所提出的第一个条件,这就是废除一切私有财产。

    ③这一原则,我们以后讨论到他的实践哲学时将再加讨论。

    这样,柏拉图受到全希腊特别是雅典人的尊敬,他活到“第一○八届奥林比亚赛会”

    (公元前三四八年)

    ;“死在他的

    ①“柏拉图书信”

    ,第七卷:第三二六页(柏克尔本第四三一页)。

    ②这是黑格尔一八二五年的讲演所说的。

    〔译者按:指法国革命后三十年内的欧洲而言〕③“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三卷,第二十三节:AelianVarHistor。

    Ⅱ,42;普鲁泰克:adprincipemineruditum,init。

    p。

    79,ed。

    Xyl。

…… 180

    甲、柏 拉 图771

    生辰那天,在一个结婚的筵席上,享年八十一岁。“

    ①

    柏拉图的哲学是从我们所拥有的他的著作中流传下来的。他的著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同样对我们有引人入胜的重要性。但在研究他的著作时,我们须知:第一,什么是我们应当在他的著作中寻求的,而什么是我们在里面能够寻求到的哲学;第二,柏拉图的观点所不能作到的,他的时代一般地也不能作到。所以也许他的著作不能满足我们,——而我们追求哲学的需要也是不能满足的。但即使我们不能完全得到满足,也比我们把他的结论当作最后的〔真理〕还要好些。

    他的观点是确定的和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够停留在他那里,也不能退回到他的观点,因为理性还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把他的观点当作我们必须接受的最高观点,这是由于我们时代的软弱,不能够担负人类精神所提出来的要求的伟大性,感觉到被这些要求的负担所压倒而想作怯懦的逃避。

    〔我们必须超过柏拉图,这就是说,我们必须熟悉我们时代中有思想的头脑的需要,也可以说,我们必须体会到这种需要,〕②一如现在在教育方面,努力教人以使人防御世界的侵害,或者使自己保持在一个特殊的范围内,譬如作会计工作,如果说得形象化一点,譬如种豆,在这种工作里,他们既不知道世界,也不注意世界,于是在哲学里便回到了宗教信仰,因而也就回到柏拉图哲学。

    两者都是有它们的重要观点和地位的环节,但

    ①“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三卷,第二节;布鲁克尔:“批判的哲学史”

    ,第一册,第六五三页。

    ②据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本,第二卷:第十页增补。——译者

…… 181

    871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是它们并不是我们的时代所需要的哲学。我们有理由回到柏拉图,借以重新学习什么是思辨哲学的性质,但是用过度的热情把它说得一般地是如何的美妙优胜,也有些无聊。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地位,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认识我们时代的思维精神的要求,或者不如说,我们必须具有这种要求。再者,从语文学的观点去研究柏拉图,如史莱尔马赫先生所作的评注那样,对这个或另一个次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