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者人际-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 “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 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 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 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 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很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 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 如“疑人偷斧”中的那个农夫,如果失斧后冷静想一想,斧头会不会是自己砍柴时忘了带回家, 或者挑柴时掉在路上,那么,这个险些影响他同邻人关系的猜疑,或许根本就不会产生。 现实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 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却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 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 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 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3.学会自我安慰。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 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 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 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4.及时沟通,解除疑惑。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的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象,解除误会。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 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 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很有好处; 若真的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第15节:祸从口出

弥多喜欢说别人的闲话,大家都讨厌他,看见他来了,总是避开,或者赶他走,没有人爱和他在一起。弥多觉得很难过。

佛陀对大众说:说人家闲话,是不好的行为,既使人受害,又使自己难过,多么愚笨呀。

《多话的弥多》

说别人的闲话,是一种讨人厌的行为。

这个世界上总有不断的流言绯语,而每个是非八卦总是由一些不知名的人口中传出。其实大家既热衷于听这些是非,满足内心的好奇感,调节一下情绪,但是却不会真正喜欢一个爱讲闲话、嘴碎的人。嘴碎的人通常给人不稳重的感觉。而且通常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够信任的情况下,这种是是非非很容易摧残尚未成熟的感情。

你是否让别人喜欢,必须彼此相处相互了解之后才能知道。但是往往在未相处之前,给予别人的印象,决定是否继续交往,或者影响彼此交往的关系与亲密程度。别人对你的印象是否良好,表现在你的仪表举止之上,这些包括了你的衣着、你说话的声音语调、你的行为、你的神情等等。

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他的衣着是朴实而大方的,整齐清洁的,而不是标新立异的,也不是衣冠不赖的。他必须保持身体的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些年轻人懒惰成性,不经常漱洗,邋遢a脏,必然是人见人厌的。与人交谈时的声音语调与态度,也是决定别人是否喜欢你的原因。受欢迎的人对人说话不缓不急,音量大小适当,意思表达清楚,并且能够专注倾听对方的谈话,适时给予响应。同时也要注意自己表情、动作、姿态的适度与高雅。

个人的行为规矩而不粗暴,开放而不放荡,轻松而不随便,也将能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每个人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遵守学校的规范,维护善良的习俗,人与人相处是和谐的。你平常表现的神情是否欢愉乐观或沉默寡欢,会带给别人极为不的印象。每个人都希望与快乐的人在一起,分享愉快的气氛,没有人愿意接近悲欢消沉的人,恐怕感染郁闷的心情。振奋你的精神,积极从事你的工作,表现你的活力,将使别人更乐于与你接近?br/》

不要卷入是非漩涡。总有一些人喜欢说长道短,评论是非。像刚到公司的新人,不可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没有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最好保持沉默,既不参与议论,更不要散布传言,卷入是非漩涡。

第16节:欺骗骗不来真情

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他对妻子十分恩爱,可是他的妻子却并不爱他,因为她另外有了情人,她常想抛弃丈夫,去嫁给她所喜欢的男人。

于是,这个妇人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找来一个老婆婆,秘密对她说∶“我走了以后,请您去弄一个女尸放在我家里,我丈夫回来,您就对他说,我已经死了。”

那老婆婆真的去弄了一个女尸放在她家里。后来她丈夫回来了,果然相信了不疑,很是悲痛,还在尸旁哭了好久,然后把这女尸火葬,把骨灰盛在一个袋子里,并且日日夜夜随身带着,以纪念他们过去的爱情。

至于那个妇人,当时就和她的情人结了婚,但是日子久了,又觉得这个男子讨厌,脑袋又想起原来的丈夫,就跑回来,对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现在回来了。”

丈夫回答说∶“我的妻子早已死了!你是谁呢?为什么来骗我,说是我的妻子呢?”

妻子虽然再三说明,要求他承认,但是丈夫始终相信他的妻子已死了,总是不肯承认下来。

《装死骗夫的妇人》

感情贵在诚,忌互欺。这个故事中那个妇人自食恶果,实在愚痴可怜。马克思曾说过这样的话:“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很不容易的。友谊总是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播种真诚,收获友谊”,此话不假,诚实守信心理要求人们真实客观地对待事物,用信守诺言来填充别人对你的认识空间。

人们都喜欢诚实的人,并愿意与他们交往。“诚实”是一个人人格、品德的重要标志。诚实心理要求人们在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和对待事物的时候,要公正坦率,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对青少年做过一次有趣的测验。他让300多个学生从550个描述人的个性特点的形容词中挑选出自己所喜欢的形容词,并指明喜欢的程度。结果,这些学生的选择有惊人的一致性,对形容词“真诚”、“诚实”、“信得过”评价最高,对“不真诚”、“虚伪”、“欺骗”评价最低。这说明大多数人喜欢“诚实”的品质,因为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共同需求的一种健康心理。诚实的人总是处处受欢迎,守信的人总是时时受尊敬,能否作一个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是大多数青少年朋友经常思考的问题。

例如曾有一个高二年级的插班生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来到了一个新的集体,面对着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作为一个插班生,他们是否欢迎我?老师是否喜欢我?我该怎么办?也许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我的真诚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我的刻苦和勤奋对待我的学习。我不愿做一个不受欢迎、不被人尊重的人,如果我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相信一定会成功。”结果正如这位同学所料的那样,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守信赢得了同学们的理解和欢迎,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老师的赞扬和肯定。

这个例子说明,只要我们养成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心理品质,并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关怀、理解和赞扬。

一般来说,一旦爱和信任被打碎,会对一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虽然破镜重圆,但是总是会在人心中留下一点痕迹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一方肯从这种欺骗的行为中吸取教训,他们的关系不但能够幸存,还可以得到彻底的改变,建立一种比以前更坚固更健康的关系。

首先,不诚实的一方要对受伤害的一方感到同情和歉意。理解对方所受的伤害,真诚地道歉。然而有些人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不能替对方着想,认为他们所做的是正当的。在这种情况下被伤害的一方的伤口是得不到愈合的。第二,不诚实的一方要深刻地审视自己,找出欺骗行为的根源,否则受伤的一方无法得到欺骗行为不再发生的保障。第三,不诚实的一方必须赢回受伤一方的信任。它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他们必须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挽回受伤一方的安全感和信任。同时,这也是一个双方的选择。当试图要接受不诚实的一方重新建立关系时,受伤的一方必须要知道他或她真正需要什么,原谅并不总是正确的选择。

第17节:误听小人言

有一妇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她还想再得一个,就去请问别的妇女们说:“谁有方法使我再生儿子呢?”

当时,有一个老婆子对她说:“我有方法使你再生儿子,但须祭祀天神。”

妇人问她用什么东西来祭祀天神。那个老婆子说∶“杀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儿子了。”

这个妇人,真的很相信老婆子的话,就想去杀死她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幸而旁边有人阻止,并责骂她说∶“你真太愚笨了。你希望再得儿子,现在还没有得到,将来能不能得到,还不能肯定,而现在的儿子倒被你杀死了。你要想得到二个,会不会连一个也没有了呢?”

据《白话百喻经故事》

这故事比喻有很多人盲目地听信愚痴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说,为求未来福,自投火坑,没有理由地和毫无利益地修种种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升天和福报,这是与佛教原理相距很远的。

报载,王某为进公、检、法机关工作,听说杨某能帮忙,便求到其门下,杨某大包大揽,并表示可以先签协议,付一半的活动费,余者事成之后另付,王某信以为真。结果,其前后被骗11万元。

有时,骗子们的伎俩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些人就是不相信对方是在骗自己,结果拙劣的骗子们也有了得逞的机会。

2004年3月,媒体公布了广东的两个典型大案:一个是薛金安假冒“国家安全部副部长”,伙同假的“联合国安全警务装备署中国部深圳办事处副主任”招摇撞骗落法网;另一个是廖志葵假冒“国家安全部中南局主任”骗走巨款难逃法网。

据分析,骗子假冒国安人员,一些群众上当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对国家安全机关的神秘感进行招摇撞骗活动,容易得逞。二是国家安全机关从事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并据此进行相关的执法活动,群众对其比较信任。三是社会上少数人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迷信通过“权力部门”拉“关系”就可以达到其个人目的,为这类招摇撞骗活动提供了条件。

由于受害人急事缠身,所以只要骗子们自吹可以为其解决问题,受害人往往就会偏听偏信,而不考查对方是否真的能办到。这样,骗子只要顺着受害人的心意乱吹一通,再以活动费的名义就可以让受害者们乖乖地交钱了。

在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我们不可能日久年长地去考察衡量一个人,然后再决定与他的交往方针,而是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在短时间内判断并制定方针以速战速决。据外国资料介绍,在上门进行推销的推销员中,有许多可以被称为“奸商”。他们在推销商品时,首先往往是和主妇们聊天。聊到推销这个行业时,便假装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怒斥本行“败类”并热心告诉主妇们,有许多推销员在推销伪劣商品,说什么他们为了赚钱什么都肯干,蒙混拐骗,完全不顾顾客们的利益,并提醒主妇们要小心。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奸商”的一种推销方式。

因此,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是非好歹,而不应轻易相信别人。听风便是雨,缺少自己的主见,把别人的话奉为圣旨,不是造成误会,与人发生纠纷,受骗上当,就是盲目行动,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天上掉下的“馅饼”看似诱人,其实并不那么好吃。所以,当你面对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好事,则必须保持冷静清醒,切莫受到迷信的迷惑和财物的诱惑,凡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防坠入骗子设置的陷阱中。同时,我们也要告诫一下那些企图靠施骗致富的不法之徒,发家致富靠的是勤劳和汗水,只有通过正当的劳动和艰辛的努力才能走向致富的道路,除此之外,任何旁门左道都是死路一条,偶尔行骗也许能够暂且侥幸尝到甜头,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的结局绝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第18节:损人不利己

有两个小孩子,一起在河畔游玩,他们在水里撩得了一把毛,于是,两个小孩子就争论了起来。

一个说,这是仙人的胡须。

另一个说,这是熊身上的毛。

两个小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各说各的理由,大家不肯让步。

这时,河畔走过来一位仙人,两个小孩子就去请求他判断。

可是这位仙人并不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只是从自己的袋里,取出了一小撮米和芝麻放入口中嚼了一会儿吐到手掌上,给两个小孩子看,说道∶“看,我掌中的东西,真像孔雀屎呢!”

两个孩子都被弄得莫名其妙。这个仙人,可说是答非所问。

《两个小孩》

这故事比喻有人在说法的时候,往往作着空谈,戏论诸法,没有说到正理,对别人既没有利益,在自己也徒费精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情况,正和上面所说那位仙人的答非所问一样是滑稽可笑。

经常当我们在市场中苦苦地寻价时,那些经销商纷纷报出各自的价格,当您经多方调查后,来到其中价格最有优势的一家准备购买时,经销商给您的答复就是:“不好意思,先生(小姐),就剩这一台了,我们还要摆样机,现在已经没有可出的货,要不您先等会儿,我去给您调一台,价位可能会稍高些……”。这是一些小经销商常用的手段,在自己没货的情况下砸价,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其他有货的经销商也做不成生意,损人不利己。

在人际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中,存在着不同的模式。(1)赢。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对方是赢还是输。即使双方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对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