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逻辑-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亚里士多德是观察并描述三段论法的各种形式(所谓推论的诸式)
的主观意义的第一人。
他作得那样严密和正确,以致从来没有人在本质上对他的研究成果有任何进一步的增加。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这项成就虽然给予很高评价,但是
…… 411
083第一部 逻辑学
不要忘记了他在他自己的哲学研究里所应用的思维方式,却并不是理智推论的诸形式,也不是一般有限思维的形式(参看189说明①)。
C
184C第一、这种推论中的各项是完全偶然的。因为那作为抽。。。
象特殊性的中项只是主词的任何一种特性。但这直接性的主。。。。。。。。。。。。
词,亦即具有经验的具体性的主词,尚有许多别的特性。因。。。。
此它同样可以与许多别的普遍性相联系。同样,个别的特殊。。。。。。。
性也可具有许多不同的特性,所以主词可以透过这同一中项。。
以与别的一些不同的普遍性相联系。。。
〔说明〕形式的推论之所以失其效用,由于流行的风气使然者多,由于洞见其错误者少,而且还由于人们无意于用论证方式去辨明形式的推论所以无用的缘故。此节及下节即在于指明这类的推论对于求真理是空疏无用的。
依上文所说,即可看出,利用这类的推论可以“证明”
(象一般人所叫做的“证明”)许多极不相同的结论。只须随便拾取一个中项,即可根据它过渡到〔或推论出〕所欲达到。。
的结论。但假如从另一中项出发,也可根据它来“证明”另。。
一个东西,甚至与前此相反的某种东西。
一个对象愈是具体,它所具有的方面就愈多,亦即属于它的、足以用来作为中项的东西就愈多。要在这些方面之中去决定哪一方面较另一方
①按189没有“说明”
,这里似应指参考190的说明。
在190的说明中,C也曾提到可以改进184所论述的理智推论的缺点,可供参考。——译者C
…… 412
第三篇 概念论183
面更为主要,又须建立在这样一种推论上:而这种推论坚持着某一个别的特性,而且同样也很容易为这同一个特性寻出某一方面或某一理由,据此去证明它确可以算是必然的和重。。。。。。。。。。
要的。。。附释:虽说我们很少在日常的生活交往里时常想到理智的推论,但它仍不断地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作用。譬如,在民事诉讼里,辩护律师的职务就在于强调那对当事人有利的法律条文使之有效。从逻辑观点看来,这种法律条文不过是一个中项罢了。在外交交涉中情形亦复相同,譬如,当各个强国都要求占有同一块土地时,在这种争执中,继承权,土地的地理位置,居民的祖籍和语言,或任何别种理由,均可提出加以强调,作为中项。
185C第二、不仅如前节所说这种推论中的各项是偶然的,而且由于它在各项的联系中的形式,这种形式推论也同样是偶。。
然的。按照推论的概念看来,真理在于通过中项来联系两个不同的事物,这中项就是两者的统一。但用中项来联系两极端(所谓大前提和小前提)
,在推论里毋宁是一种直接的联系。。。。。。。。。
换言之,它们中间并没有可以作为联系的真正的中项。
〔说明〕推论的这种矛盾又通过一种〔新的〕无限进展表。。
现为这样一种要求:即两个前提中的每一前提,都同样地要求一新的推论加以证明,然而,由于后一推论又同样具有两个直接的前提,于是又重新需要两个推论予以证明。
所以,这。。
直接的前提又重复其自身,而且永远有要求双重推论的需要,
…… 413
283第一部 逻辑学
直至无穷。。。。。
186C这里为了表明经验的重要性所指出的(一般人以为绝对不错的形式)推论的缺点,在对推论的进一步规定中必定会。。
自己扬弃其自身。因为我们现在已进入概念的范围,正如在判断里那样,相反的特性不单纯是潜在的,而且是明白建立。。。。。。。
起来时,所以要分析出推论逐渐进展的过程,我们只须接受或承认推论在它的每一阶段里通过自身建立其本身的过程。
通过直接推论,(一)E—B—A,个体性,(通过特殊。。。
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并且建立一个有普遍性的结论。所以。。。。。。
那个个体的主词,本身就是一普遍性,因而便成为两极端的统一或中介者。
这样便过渡到第二式的推论,(二)。。。A—E—B。
这第二式的推论便表达出第一式的真理:即中介过程只是在个体性里面发生,因此便是偶然的。
187C第二式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这普遍性是在前一。。。
式的结论里,通过个体性的规定,而过渡到第二式,于是就取得直接主词的地位。因此这普遍性便通过这一结论而被建立为特殊性,因而成为两极端的中介,而这两极端的地位现在则为别的两项(特殊性与个体性)所占据。这就是推论的第三式:(三)特殊——普遍——个体(。。。B—A—E)。
〔说明〕所谓推论的诸式(亚里士多德很正确地只举出三。
式;第四式是多余的,甚至可说是近代人的无聊的附加)
,在。。。。
…… 414
第三篇 概念论383
通常的研究方式里只是依次列举出来,极少有人想到指出它们的必然性,更少人想到指出它们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无怪乎这些式后来仅被当作空疏的形式主义来处理。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这意义建立在这样的必然性上面:即每一环节作为概念规定本身都有成为全体并且成为起中介作。。。。。。。。。
用的根据的必然性。
①。。。。——至于欲寻出命题的哪一种形态(如究竟是普遍命题或否定命题等等)
,才可以使得我们在各式的推论里推绎出正确的结论,这乃是一种机械的研究,由于这。。。。。。
种研究的无概念的机械性和无有内在的意义,理应被人们K忘掉。
那些以这类研究和对理智推论的研究为异常重要的人,恐怕很难引起亚里士多德的垂青,虽然他曾经描述过这些推论形式以及别的无数的精神和自然的形式,并曾经考察过表述过这种种形式的特性。但是在他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以及。。K他关于精神及自然的概念②。。里,他离开以理智的推论的各式作为基础或标准的办法实异常之远,我们可以说,如果他接受理智的抽象法则的束缚的话,则他的这些概念将没有一个
①《列宁全集》第38卷第193页摘录了上面这句话。——译者②按在这一长段中处出现了两个加了重点号的“概念”
,和一个未加重点K号的“概念”
,而且还出现“‘无概念的’机械性”的话。显然“概念”一词在这里的用法和一般用法不同,含有较特殊、较广泛的意义。黑格尔所谓概念除了指有内容的具体的普遍性之外,这里还有指理论、思想、学说、辩证等意思,譬如“无概念的机械性”即含有不辩证的、形而上学的甚或缺乏思想性的机械性的意思。而下面三次出现的“概念”一词,瓦拉士英译本全都意译为“理论”。中译者在本书的前两版里,为了避免费解,曾分别意译成“理论”
、“思想”和“学说”
,现在都一律紧跟原文,改成“概念”。
除了纠正过去注重意译的偏向外,希望读者注意黑格尔“概念”一词所包含的特殊用法和具体意义。——译者
…… 415
483第一部 逻辑学
会产生出来,或者会被留存下来。至于亚里士多德对于分类描述和抽象分析,虽说有不少的特有贡献,但他的哲学的主导原理仍永远是思辩的概念,至于他最初曾有过那样确定地表述的理智推论,他决不让它闯进这种思辩概念的领域里。
附释:推论的三式的客观意义一般地在于表明一切理性的东西都是三重的推论。而且,推论中的每一环节都既可取得一极端的地位,同样也可取得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中项的地位。这正如哲学中的三部门那样:即逻辑理念,自然和精神。
在这里首先,自然是中项,联结着别的两个环节。自然,直接〔呈现在我们前面〕的全体,展开其自身于逻辑理念与精神这两极端之间。但是,精神之所以是精神,只是由于它以自然为中介。所以,第二、精神,亦即我们所知道的那有个体性、主动性的精神,也同样成为中项,而自然与逻辑理念则成为两极端。正是精神能在自然中认识到逻辑的理念,从而就提高自然使回到它的本质。第三、同样,逻辑理念本身也可成为中项。它是精神和自然的绝对实体,是普遍的、贯穿一切的东西。这三者就是绝对推论中的诸环节。
①
18C既然每一环节都可以依次取得中项和两极端的地位,因此它们彼此间的特定的差别便被扬弃了。这种各个环节之间。。。。
的无差别形式的推论,首先就以外在的理智的同一性或等同。。
①列宁摘录了上述整个“附释”
(中有删节)。
见《列宁全集》第38卷第193页。——译者
…… 416
第三篇 概念论583
性作为它的联系。这就是量的或数学的推论。如两物与第三。。。。。
者相等,则这两物相等。。。
附释:这里所提及的量的推论,人人皆熟知,在数学上叫做公理,与别的公理一样,据说它们的内容是不能证明的,但是由于它既是直接自明之理,也就无需乎证明。其实这些数学的公理不是别的,而是一些逻辑的命题,这些命题只要能表达特殊而确定的思想,就可以从普遍的和自身规定着的思维中推演出来。推演这些命题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对它们的证明。数学上所提出的作为公理的量的推论,情形便是如此。量的推论实际上是质的推论或直接推论的最切近的结果。——总之,量的推论是完全没有形式的推论,因为在量的推论里,概念所规定的各环节之间的差别已被扬弃了。究竟哪些命题应作为量的推论里的前提,这取决于外在环境。
因此当我们应用这种推论时,我们就以那已经在别的地方被确立了并证明了的东西作为前提。
189C这样一来,首先在形式方面就产生两个结果:第一、每。。
一环节既已一般取得中项的特性和地位,因而即取得全体的。。
特性和地位,因此便自在地失掉其抽象的片面性了(182和。。C184)。第二、中介过程已经完成了(185)
,同样也只是C 。。。。C自在地完成的,换言之,也只是圆圈式的彼此互相以对方为。。。。
前提的中介过程。
在第一式的推论个体——特殊——普遍里,“个体是特殊”
和“特殊是普遍”
两个前提,还没有得到中介。
前一前提要在第三式里,后一前提要在第二式里才可得到中
…… 417
683第一部 逻辑学
介。但这两式中的每一式,为了使它的前提得到中介,同样须先假定其他两式。
依此看来,概念的中介着的统一不复被设定为抽象的特殊性,而是被设定为个体性与普遍性的发展了的统一,甚至首先可以说是被设为这两个规定的反思的统一,即个体性同。。。。。。。
时可以被规定为普遍性。这种的中项便发展出反思的推论。。。。。。。
(2) 反思的推论(Reflexions-Schlus)
190C如果中项首先不仅是主词的一个抽象的特殊的规定性,。。。
而且是同时作为一切个别的具体的主词,这些主词也是与别。。。。。。
的主词一样,都同具有那种规定性,那么我们就得到(一)
全。
称的推论。但这种推论的大前提,以特殊性,中项,即全体。。。。
性为主词,却已先假定了结论,其实结论本应先假定大前提。。。。
才对。因此(二)全称的推论便建立在归纳上面。在这种归。。
纳式的推论里,中项就是所有个体的完全的列举,甲乙丙丁。。
……等。但由于直接的经验的个体性与普遍性总有差距,因此对于所有个体的完全列举决不能满足。于是归纳的推论又建筑在(三)类推上面。类推的中项是一个个体,但这个个。。
体却被了解为它的本质的普遍性、它的类或本质的规定性。——为了得到中介,第一种全称推论就引向第二种归纳推论,而归纳推论又引向第三种推论,即类推。但是当个体性与普遍性两个外在关系的形式,都经历过了反思推论中的各式之后,类推仍同样需要一个自身规定的普遍性,或者作
…… 418
第三篇 概念论783
为类的个体性。
〔说明〕有了全称的推论,上面184所指出的理智推论C的基本形式所具有的缺点,便可以得到改进了,不过这又引起一新的缺点。这缺点即在于大前提先假定了结论所应有的内容,甚至因而先假定了结论作为一个直接的命题。凡人皆。。。。。
有死,故卡尤斯有死,凡金属皆传电,故例如铜也传电。为。。
了能够说明这些大前提(这些大前提里所说的“凡”是指直接的个体,而且本质上应当是经验的命题)起见,首先必须。。
确认关于卡尤斯个人和关于个别事物铜的命题是正确。。
的。——无怪乎每个人对于“凡人皆有死,卡尤斯是人,故卡尤斯有死”一类的推论,不仅令人感到学究气,甚至令人感到一种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
附释:全称的推论会指引到归纳的推论,在归纳推论里,个体构成联结的中项。当我们说:“凡金属皆传电”
,这乃是一经验的命题,是对所有各种个别的金属进行实验后所得到的结论。于是我们便得到下列形式的归纳推论:特殊B个体EEE……
普遍A金是金属,银是金属,同样铜、铅等等皆是金属。这是大前提。于是小前提随着产生:所有这些物体皆传电。由此得到一条结论:所有金属皆传电。所以在这里有联结功用的是作为全体性的个体性。但这种推论又立即指引到另一种推论。这种推论以全部个体作为它的中项。这先假定,在某种范围内观察和经验是完备无遗的。但这里所处理的对象是个
…… 419
83第一部 逻辑学
体事物,于是我们又陷于无穷的进展(E,E,E……)。因为在归纳过程里我们是无法穷尽所有的个体事物的。
当我们说:所有金属,所有植物时,我们只是意谓着:直至现在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所有金属,所有植物而已。因此每一种归纳总是不完备的。我们尽管对于这个和那个作了许多的观察,但我们总无法观察到所有的事例,所有的个体,归纳推论的这种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