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为什么是穷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富人的观念,钱再多也不能浪费!

那么怎样才叫不浪费呢?“小姐”就不该买6000元的内衣了?!那是人家的工作需要!就算不需要,花钱买快乐,多花钱,多快乐,怎么就浪费了?!

现在的人已经没有浪费的概念了,如果还有,那也是光荣的代名词。往小里说,他浪费得起,你不服气?往大里说,他拉动了消费,推动了经济,提供了增长点,其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恐怕还会留下光辉一笔呢!

以消费为荣,已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如果说几年前买一件6000元的内衣,就被视为“不良妇女”,那放在今天,实在是少见多怪了。

中国正在兴起一个以消费为快乐的年轻的群体。他们有才华,也有运气,一份好的工作,几千元的月薪,足以支持这种昂贵的快乐。千元的T恤,买起来毫不心疼,百元的咖啡,喝起来只要是爽。有钱要消费,没有钱借钱也要消费,在他们眼里是没有明天的,快乐,就现在!

其实他们挣得不少了,相对于一般人来说,但相对于他们的消费方式,还是少得可怜。所以挣再多,还是“月光族”,没有积蓄,没有房产,如果生个病住个院什么的,还得找家里支助。

这似乎是一种时尚,看起来轻松,其实很沉重。商业社会里,任何时尚都带着商业的目的。越多的人紧跟时尚转圈,商业的机器就转得越欢。你拼命工作,拼命挣钱,拼命享受,然后又拼命工作,最后呢?还是没钱!你这样谁更高兴呢?

真正的富人是那些不需要工作就能生活得很好的人,要想生活有格调,首要的前提就是闲暇。拼命消费其实是穷人的习惯,也是穷的原因。

穷人,挣得再多还是穷人。

多少年前,鲁迅先生就让那个苗条的豆腐西施,说了一段财富语录:“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是有钱”,话虽忿忿,还是有些道理的。

豆腐西施的财富语录:“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是有钱”,话虽忿忿,还是有些道理的。

穷人购物富人投资

女人都喜欢花钱,报纸上那些大版大版的百货公司广告,都是打给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发疯似地买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后扔进储物柜里,直到落满灰尘,最后被当作废品处理掉。她们其实并不心痛,因为已经爽过了,花钱的意义在于购物的过程,至于那商品本身的价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这样的女人,你永远不要指望她成为一个投资家,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一件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买卖,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样的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房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两者的距离当然会越拉越大了。

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穷人投资致富

世界是最大的富翁都是办公司的,但如果让你也投资办一个公司,你可能又会感到为难。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不创业办公司,又能成为亿万富翁呢?

有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式: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果你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持续40年后,你能积累多少财富呢?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1。4万×(1+20%)×40=1。0281亿,你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听起来不错,从理论上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很多人一年的储蓄远远不止1。4万元,推断下去,你还完全有可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而按同样的程序把钱存进银行,按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又是多少呢?同样依照公式:1。4万元×(1+5%)×40=169万元,你只是个区区百万富翁。

且不说40年后百万富翁还算不算富翁,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单就亿万和百万的比较,两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这个公式里,每年投入的1。4万元是不变的,40年时间也是固定的,唯一不同的是投资回报率。穷人要想致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高回报的投资。

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穷人,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也归功于此。1896年,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作为诺贝尔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但是每年发布的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到1953年基金会只剩下300多万美元。也就在这一年,基金会将原来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的理财方法,改变为应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观。这样到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竟然滚动至2亿多美元。

不过,管理诺贝尔基金会的都是专家,他们有投资的素质。穷人投资未必就有这样的幸运。正因为穷人富人都在投资这条路上挤,这条路才是格外艰险的。凡是回报率高的投资,风险必然也大,投资理财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由素质决定的。

投资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险道,投资成功的许多范例都只是特例,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投资的公式也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为你提供一种思路而已。

从理论上说,你想成为亿万富翁,只需具备三个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

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一点,还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

你想成为亿万富翁,只需具备三个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

穷人干嘛非得投资

几乎所有教导穷人致富的书都异口同声劝穷人投资,其实,很多穷人都是被投资整得更穷的。

中国的投资渠道就那么几条,炒股是条捷径,可是有几个人是炒股炒发了的?神话倒是听了不少,具体到自己头上,不亏就已经是万幸了。有的大户、中户,一百万炒成了三十万,五十万炒成了二十万,本来还算个富人,这下也要在贫穷的边缘徘徊了。散户就更是可怜,中午一个盒饭,能买三元的绝不买五元,这下倒好,一个跌停,要多少个盒饭才补得起?几年下来算个总账,周围的熟人,输掉一辆车,输掉一套房的,简直是平平常常。

干嘛非得投资!

你也可以不炒股,你想脚踏实地,你投资实业,搞一个小小的公司。但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成功的是少数,辛苦几年下来,算一算账,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单位,分一套房,一房改,至少也值多少万,你挣的那点也不比别人强。

人就是喜欢折腾,穷人也是如此,只不过穷人家底薄,几折腾几折腾的,那点底子就没了。

有个司机给人开出租,辛苦。开了几年总算有了点钱,也想把它当成资本,就去买了辆夏利,请了个司机,和自已轮班开。谁知道新车买回来还不到一个月,他买的那款夏利哗哗降了两万,报上说还有降价空间。两万呀,得开多久车才赚得回来!早知道还不如躺着,什么也别干,至少那两万还在呀。

社会上流行过很多热门的发财之路,比如说海狸鼠、传销、集资等等,无不是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结果呢?又费马达又费油,赔了夫人又折兵。

穷人受自身素质和弱势地位的局限,在资本市场上往往处于劣势。明明知道那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明明知道自己缺乏竞争优势,还要去参与,那不是等于送货上门!凭什么!

足球场上,人们总喜欢看攻势足球,因为场面壮观、热闹,看起来过瘾。然而真正打攻势足球的未必就是赢家,进得多,失得多,还是照输不误。

资本市场比足球更注重结果,你投资不是为了来过把瘾的,最重要的是不亏而且赚。投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不如不投!胜利往往属于少犯错误的人。

其实,很多穷人都是被投资整得更穷的。

穷人不要显得穷

“财不外露”、“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的经典名句。猪壮了就要被宰,财外露容易惹祸,这让我们看到,在一个普遍贫穷的社会,到外充满饥渴的眼睛,有钱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现在不一样了,真正的无产者越来越少了,中产阶级也渐渐成长了,私有财产也受法律保护了,资本家也没人敢拉去批斗了,有钱可以住高尚社区了,有保安有红外线,安全也有保证了,还怕什么出名呢?你那几个钱,要怕也轮不到你头上。

富人越来越多,而且你发现,有钱的人越有钱。有钱的人不仅不怕露富,而且还争先恐后曝光,为什么?人越有钱,就越是有人要给你钱,要想让人给你钱,你就越要显得不缺钱。

银行是专门做钱生意的,低价吸进来,高价贷出去,要是没人要他的钱了,他比谁都着急。但是他的钱能给穷人吗?你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就等着他的钱救命,把钱给你,命是救了,钱也肉包子打狗了,他又不是慈善机构。

不管是谁,给你钱都是有目的的(亲爹娘除外),如果是投资性质,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穷,是失败的标志(至少在经济方面),失败者难以给人信心,没有信心人家就不会把钱给你,救急不救穷,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穷人不能用穷去打动别人,那就成了乞讨,不仅人格受辱,而且收效甚微。靠同情是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的,你要让人心甘情愿把钱给你,给完了还要笑眯眯的说声谢谢,你就必须找到别人的需求点,而这个点恰恰是你能够满足的。

这绝不是空手道的技巧,每个人都必定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作用,关键是你要让别人也相信这一点。

人越有钱,就越是有人要给你钱,要想让人给你钱,你就越要显得不缺钱。

穷人要有信用

作为一个海派城市,上海人与国际惯例接轨,向来就比其它地方主动得多。据媒体报道,从2001年开始,个人信用制度已经在上海普遍建立,凭个人信用办理信用卡在上海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信用卡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信用卡和信用并不是一回事,信用具体为卡,就有了支付的功能,从某种意义来说,信用也就是钱。

何谓信用?用老话来说,就是说话算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现在上海已经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收集了几百万市民的金融和部分社会信用信息,银行可以轻而易举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信用卡是否发放及可透支的额度。除此之外,购房按揭、消费贷款、手机交费等等,都与这个信用体系联结起来,用不了多久,信用记录就会像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

这只是一个信号,说明诚信时代的到来。

中国有句老话“七十二行,诈骗为王”,还有一句老话“成者为王败者寇”,都说明一种实用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人们崇拜的是狡诈,而不是道德。商业道德的沦丧,导致的是信用体系的崩溃,人们只好各自为阵,退回到原始的商业形态中。

不过,社会总是要进步的,先进的总是要取代落后的,你要想和最先进的元素联系在一起,你自己也得成为一个先进的人。如果你相信信用经济是一种先进的效率更高的经济形式,如果你相信自己还没有强大到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的程度,你自己就先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吧。

记住,李嘉诚也是要向银行借钱的,越富的人借得越多,也就富得越快。你暂时还没到那一步,但你得学着。

先进的总是要取代落后的,你要想和最先进的元素联系在一起,你自己也得成为一个先进的人。

爱钱就像爱自己

历数世界财富排行榜,名列前茅的都是男人,偶尔有女性跻身其间,不仅名次靠后,而且财富来源多为家族遗产,再过许多年后,很多女人就连这笔遗产也守不住,败得差不多了。

总体来看,女人是不善理财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切以丈夫为中心,只重视丈夫的口袋,而忽略了自己的荷包。在理财上给人的印象,不是斤斤计较攒小钱,就是盲目冲动月光族(每月花光所有的薪水)。

其实在钱的问题上,女人是更需要为自己考虑的。因为女人的就业比男人更难,女人更多地担负着养育后代的重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旦发生变故,女人常常陷于难以自拔的经济危机中。所以,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女人都应该多一点经济头脑。

在个人理财问题上,女人的障碍在于观念的保守、知识的缺乏和感情冲动。

一般女人都缺乏理财观念。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在他看来,男人个个都追名逐利,俗不可耐,女人则超脱于这些世俗之外,灵性四溢,清纯可爱。这种观点出自生于贾府,倍受宠爱,钱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贾宝玉,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充满动荡,男人女人之间的性别差距越来越小,女人的生活保证实际上越来越依靠自己的现代社会,女人如果还不拿钱财当回事,不说你是弱智,至少太天真了。

女人生性谨慎,总在期求安全感,这导致她们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不敢投资,有了钱大多喜欢存银行,或者买保险,以为万无一失,殊不知却忽略了“通货膨胀”这个无形杀手,可能将银行的利息吃掉,长期下来甚至连本金都保不住。

女人胆小,缺少自信,在理财的问题上也就缺少主见。往往人云亦云,不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需求,常常跟随亲朋好友进行相同的投资或理财活动,只要答案,不问理由,结果别人蚀钱自己也跟着蚀钱,心里还觉得安慰,反正吃亏的不是我一个。这是承受力差的表现。

女人是感情动物,对女人来说,最大的投资是感情,因而有可能得到暴利,也可能血本无归。很多女人为了感情交出经济自主权,让自己处于极大的被动之中。一个男老板如果爱上女秘书,秘书多半是小鸟依人;而一个女老板如果爱上男秘书,秘书往往反客为主,最终演变为男老板。在感情和财物之间,女人往往选择前者,这是女人的可爱之处,也常常是悲剧的根源。

要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切都在把握中,女人就要关心钱,就像关心自己的容颜,以操练脸的态度去操练财,女人在财富领域也会流光溢彩。

在感情和财物之间,女人往往选择前者,这是女人的可爱之处,也常常是悲剧的根源。

富人就像聚光镜

富人深知每一笔投资都有风险,但他别无选择,因为他如果不投资,不继续创业,就有重新沦为穷人的可能。

穷人看到富人赚了一百万,就想“要是我有这么多钱,就是躺着吃一辈子也够了。”

但对富人来说,不可能够,因为他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与穷人不同。很多富人是从穷人中来的,但不可能再回去,所以他是提得起放不下,纵然他输得精光,倾家荡产,但他的需求和思维仍是富人式的。所以哪怕一无所有,他和一般穷人仍然不同,他的观念已经嬗变,决不甘心,他会东山再起。

而穷人每看到一个富人破产了,除了幸灾乐祸之外,常常都伴随着怡然自得。他们常常感叹富人何苦去冒那么大的险,受那么大的罪,“知足常乐呀!”他说,一副得道的样子,殊不知,不投资也有风险,而且风险是绝对的——穷人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