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州对岸就是茂州,其上游是岷州,下游是雅州。茂州在江对岸,若是要救援的话,根本就来不及。”就在这个时候,秦九道早就命人打开松州附近边境地图。房玄龄领着众人走到地图面前指点说道。

“松州渡口,一个是青龙场,一个是在黄龙溪,双方之间间隔五十里左右。”秦九道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份文书,递给房玄龄说道:“阁老,也只有这两个地方地势开阔,水流较为缓慢,而且两岸的间隔较短,适合大军渡江。”

“恐怕此刻对方早就率领大军在这个两个渡口驻扎了,抵挡薛仁贵大军的进攻了。”房玄龄淡淡的说道。

“松州一丢,钦陵此人很是厉害,必定会防备薛仁贵领军去救,这两个渡口必定是对方进攻的首要目标。对了,秦公公,这附近可还有什么渡口?”秦怀玉赶紧说道。

秦九道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其他的渡口。就算有的话,也是不适合大部队渡河的,小股部队前往,只要对方派出数百骑兵,足以将这股部队冲散。”众人闻言面色一变,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的是,郭道封这么一败,居然有如此后果,失去了前锋的镇压,钦陵就能轻轻松松的守住渡口,这样一来,吐蕃后续军队,就能自由自在的进攻松州了。

“松州乃是汉胡杂居之所,又是边境城池,一旦有人在里面策反叛乱,松州必定会丢失。”房玄龄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薛仁贵必须快速渡江,一旦松州被吐蕃占领,吐蕃就会占据优势了。”尉迟恭等人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担心之色,这种情况,就是他们去也不见得能将这样的劣势转化成优势来,如此开来,松州陷落顿时成了定局了。想大唐和吐蕃还没有开战,就是徐世绩在大非川,也是双方对峙而已,仅仅只是会发生小规模的交锋,这下好了,仗还没有打,居然就被对方夺取了一个边境城池,传扬出去,莫说是薛仁贵了,就是卢照辞脸上也不见得有好的脸色。

“秦九道,你刚才说两个渡口相隔多少里?”一直莫不做声的卢照辞忽然问道。

“陛下,约有五十里的路程。”秦九道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呵呵五十里,其实绝对不止五十里。”卢照辞忽然笑呵呵的说道:“松州境内多山,你说的五十里只是直线而已,从江面上看有五十里而已,但是中间还有许多山峰阻挡,朕说的可是这个道理。”

“陛下圣明。”秦九道闻言面色一动。

“陛下是想在这里面想办法?”房玄龄面色一动,惊讶的说道。

“不错。”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中间有山峰阻挡,一来消息传递不便,二来,双方兵马调动也不方便。这就是我军的机会。”

“秦九道,速速将此密旨传与薛仁贵,让他按计行事,不得有误。”卢照辞想了想,赶紧书写了一封密旨来。

“奴才这就去办。”秦九道神情一愣,赶紧伸手接了过来,转身而去,他自然有办法,让卢照辞的密旨在短时间内能传到松州薛仁贵的大营。这就是锦衣卫的功劳。

“陛下。”房玄龄嘴巴张了张,脸上露出疑问之色来。

“朕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至于成与不成,那就不是朕能考虑到的。”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传旨秦勇出兵准备和薛仁贵合兵一处,以薛仁贵为主将。钦陵既然能攻到松州城下,将我军挡在江边,消息传到吐蕃吗,松赞干布肯定会将这部分兵力也合兵在一处,期望借助松州的契机,攻入大唐腹地。这样也好,就让这二人去对付他们吧若是他们不行,恐怕也只有朕走一遭了。”房玄龄闻言脸色一动,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卢照辞居然让薛仁贵作为主将,这是卢照辞向天下人表态,虽然薛仁贵兵败了,但是当今天子仍然信赖他,这也是在安慰那些战败的将军。

岷江青龙场渡口,往日这里热闹非凡,无数中原商贾都会经过这个渡口,前往松州,与那些吐蕃等少数民族人交易货物,将中原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贩卖到吐蕃,又将吐蕃毛皮等物贩卖到中原。只是如今这个渡口,却成了军事重地,薛仁贵领着三万精锐唐军就驻扎在这里。占据了整个渡口,那些商人们就算想进入松州,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机会了。因为松州被围困了。

夜幕之下,岷江之水哗哗而过,薛仁贵领着周青等总兵远望对岸,只见对岸灯火通明,无数火光照耀着夜空,不时的传来一阵阵狂笑声。显然是吐蕃将领在欢宴。

“大帅,如今对面的吐蕃番将派人驻守在渡口了,让我军不能过江了,这如何是好。”周青皱了皱眉头,说道:“都是那个该死的郭道封,不但丢失了三千兵马,更为重要的是,让对方冲到了岷江边,堵住了渡口,让我军过不了岷江。松州如今可是危在旦夕了。”

“好了,还是想想如何过江吧”薛仁贵皱了皱眉头。

“大哥,小弟倒不是担心其他的事情,而是担心陛下这次会如何处置大哥。”一边的李庆红悄悄的说道:“大唐和吐蕃大战还没有开始,大将军正和松赞干布对峙大非川,也只有大哥率先和吐蕃军队交手,这大战还没有开始,就损失了三千兵马,这传扬出去,朝野震动啊陛下若是不处置大哥,恐怕难以交差啊”

“哼陛下乃是圣主,岂会这么做?”周青不屑的说道:“打仗岂会有不败的道理,更何况,这次是郭道封抗命不遵,与大哥有什么关系?”

“好了,不要说了,陛下要是处罚我的话,我也无话可说,毕竟是我识人不明造成的,先锋大将是何等的重要,我居然交给了郭道封,所以才有了如此一败,让我军的优势尽数葬送,我不但对不起陛下的信任和老师的悉心教导,更是对不起那些死难的将士们。”薛仁贵忽然摆了摆手,叹了口气说道。

众人闻言这才默然不语,为将者,不但是一种荣誉,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责任,这些人担任将军这么多年,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道理,他们也不是不懂,若非郭道封轻敌冒进,小瞧了吐蕃人,也不会让数千将士命丧疆场,这一切,说起来,薛仁贵确实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若能救下松州,倒也罢了,万一松州再次失守,恐怕就算陛下再怎么仁慈,也不会放过我了。”薛仁贵长叹道:“我跟随大将军身边学习兵法多年,本想报效朝廷,如今看来,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其实这说起来,都是这个郭道封,若非他说他自己熟悉松州地理位置,大哥也不会将先锋之位让给他的。”李庆红冷哼道:“如今他是死了,死的倒是轻巧,可是连累了大哥,这种人就算是诛灭三族也不为过。”

“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渡过岷江,解围松州了。”薛仁贵望着眼前的岷江,却是一筹莫展。此地与松州隔岸相望,甚至就是对面吐蕃大营中的一举一动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但是同样,自己大营中的一切,对方也是能看的清清楚楚的,任何举动,对方都能察觉,所以任何计策好像都是行不通的,难道真的需要强行渡江吗?也许就算能过江的话,恐怕整个岷江上都会漂浮着大唐士兵的尸体,整个岷江也都会被染红的。到时候,就算大军能渡过岷江,又能存在多少的战斗力呢?对方只要安排一队骑兵,就足以让渡江的士兵命丧鱼腹之中,更就不要提,岷江上滔滔江水足以淹没大部分的士卒了。

“大哥,最近的渡口除掉青龙场之外,就是黄龙溪了,要不派人去那里看看去?”周青在一边轻轻的说道。

“没用的。”薛仁贵摇了摇头,说道:“钦陵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既然能够使计让郭道封上当,就说明此人有计谋,他必定也知道黄龙溪的情况,像如今这种情况,只要在黄龙溪那里放下八千兵马,就足以让我军死伤无数,狼狈而回。除非我军不要命的进攻,这显然是与我军的现状是不相符合的。”

“要是能将对方调离青龙场或者黄龙溪就好了,这样一来,我军就能从容渡江了。”李庆红轻轻的说道。

薛仁贵双眼一亮,但是很快就摇了摇头,如今双方的大营都在对方的眼皮子底下,对方想干什么,只要登高一望就知道,想调动军队,那里有那么简单。

东宫之争第六百四十回计将安出

第六百四十回计将安出

就在薛仁贵远望吐蕃大营的时候,同样是在岷江边上,就见一数个人影立在江边的一块大石上,一个年轻人面色英武,双目狭长,隐隐有一丝狡诈之色,他身着盔甲,腰上有金刀一柄,他正远远的望着江的对面。此人就是奉命东进中原,骚扰大唐边境的吐蕃将领钦陵。本来他这一支人马不过是骚扰而已,但是年轻的钦陵却不愿意仅仅只是做一个偏师。噶氏家族是吐蕃的一个庞大的家族,家族中精英辈出,钦陵年纪轻轻,满怀雄心壮志。他不但领着松赞干布所赐予的万余兵马,还征招了家族部落的私兵,大军约有三万有余,进攻大唐松州边境,不但要起到牵制大唐兵器的作用,还要寻机攻入大唐腹地。

当然任何人都没有想到,钦陵这个年轻人居然有如此魄力,而且军事才能确实很厉害,刚刚进入大唐边境,就吃掉大唐先锋数千人马,阵斩大唐前锋大将。将松州团团围住,眼见着就要破城了。

这个时候若是其他的吐蕃将领,恐怕就是将松州攻下,然后劫掠一番,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是钦陵却没有如此,若是仅仅如此,岂能显示出噶氏家族的威风来,他的目光不但瞄准了瞄准了松州的人口和财富,更重要的前来救援松州,防御吐蕃军队入侵的薛仁贵大军,同样是年轻人,钦陵不并认为自己比薛仁贵差到哪里去,更何况自己此刻还占有地利。更是如此了。

“大哥,我回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背后人群一分,就见一个年轻英俊的小将领着几个士兵走了过来,此人正是钦陵的弟弟赞婆。钦陵有兄弟五人,长兄走的早,而能够上战场也只有他和赞婆二人,不得不说,吐蕃人生的就是雄壮,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练武,准备上战场杀敌,这一点与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噶氏家族不但是能臣辈出,就是武将也都是不简单的人物,这个赞婆就是如此。他就是奉钦陵之命,在岷江一带打听消息的。

“怎么样了?”钦陵迫不及待的问道。

“小弟已经找了几个经常出没在松州附近的吐蕃人问过了。方圆数百里范围内,大江之上,只有两个适合军队大规模渡河的地方,一个就是这的青龙场,还有一个是下游的黄龙溪。”赞婆不敢怠慢,赶紧说道:“小弟已经命令三个三千队暂时驻扎在黄龙溪,然后就回来听候大哥调遣。”

“恩,如此甚好。”钦陵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对面的唐军将领叫做薛仁贵,据父亲传来的消息,说这个薛仁贵很有名气,不但是唐朝大将军李靖的关门弟子,更重要的是,打仗有一手。我们得要小心啊”

“他若是打仗厉害,就不会让他的前锋轻敌冒进了。”赞婆不屑的说道。

“二将军此话可是说错了。”说话的是另一个面色阴沉的年轻人。

“怎么?麴萨若你有不同的看法?”赞婆不满的说道。麴萨若是吐蕃贵族之后,与钦陵交好,这次也随军而行,这也是吐蕃年轻一代的杰出人物,松赞干布将这些派出来,同样也是有锻炼这些人的意味在里面。

“郭道封之所以会失败,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对方的轻敌冒进,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唐军队并不了解我吐蕃的勇士们,所以才会失败。郭道封此人就不说了,就说这个薛仁贵,根据大相传来的消息说,此人乃是大唐皇帝亲自任命的统兵元帅,战功显赫,深得大唐皇帝信任,足以说明此人的不凡,将军还是小心点为好。”麴萨若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自然。”钦陵点了点头,笑呵呵的说道:“倒不是我看不起薛仁贵,只是此人确实不是我们的对手。呵呵只要我们将松州团团围住,而却不去进攻它。薛仁贵和他的军队就会不但的派兵前来进攻,这样一来,我军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将大唐军队削弱不少。这在大唐的兵书中叫做围点打援,听说是大唐皇帝说的话,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如今这条计策被我用在这里了。呵呵”

“大哥,可惜了,这次对阵的不是大唐皇帝,否则的话,倒是可以和大唐皇帝对阵一次,让他见识一下我吐蕃的猛士。”赞婆冷笑道。

“大唐皇帝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就算他手下的其他的将领也不是什么好惹的。”钦陵淡淡的摆了摆手,说道:“黄龙溪和青龙场都是岷江沿岸最适合作为大军渡江的渡口。更是靠近松州,薛仁贵若想尽快解救松州,只能从这里出发,否则的话还不如从上游的岷州和茂州进入江西,搭救松州。只要我们死死的守住渡口,就能清楚的将薛仁贵挡在渡口之外,但是他又不得不派兵渡江,这样一来,他只能将士兵望我们的弓箭手上凑了。”

“既然如此,大哥,不如我就领兵五千驻守黄龙溪,大哥自己率领一万八千人驻守青龙场。这样一来,就足以将薛仁贵抵挡在岷江之外。”赞婆漫不经心的说道。

“不错。”麴萨若也点了点头,说道:“对面就是薛仁贵的大军,他若是渡江的话,必定会从青龙场渡口出兵的,这样一来,我军的主力也应该放在青龙场,至于黄龙溪,我虽然没有去见过,但是只要我军占据优势,对方就算有一万大军,也是不可能攻上我军战场的。汉人不是说有句话叫做半渡而击的道理吗?他们若是进攻,我们只要放箭就可以了。嘿嘿,到时候岷江水面上可到处大唐士兵的尸体啊,这个岷江上下,也会被鲜血所染红。若是真是能见到这样的情景,我倒是很期望啊。将军,这个机会,你可得给我啊”赞婆脸上也露出一丝冷笑来,好像已经看到岷江上到处都是唐军士兵尸体。

“不,我自己驻守黄龙溪,赞婆,你领五千大军,驻守青龙场。”钦陵忽然摆了摆手,说道:“唐人奸诈,这个薛仁贵能得大唐皇帝如此信赖的,此人必定不是简单的人物。表面上,他们是将军队放在青龙场,但是实际上,他是不会这么做的,他明知道我大军驻扎在他的对面,岂会将渡河的地点放在这里?若是我也不会这么做的。青龙场可能就是他最佳的渡河地点。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看看这对面,我可不相信,薛仁贵如此轻松的将渡河地点放在我们面前呢?所以说,还是我领大军驻守黄龙溪,你率领一支军队驻守青龙场,若是对面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就通知本将。”

“是。”赞婆脸色一变,赶紧说道。

“嘿嘿,这个时候,薛仁贵很难见到我军的实际情况,但是我们居高临下,却能将对方的大营看的清清楚楚。”麴萨若笑呵呵的说道。

“好,就这么办吧我连夜就撤军,前往黄龙溪。”钦陵摆了摆手,道:“我军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优势,但是若是白天撤军,对方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只能这个时候出发了。”

“是,我就去准备。”赞婆赶紧点了点头,转身去准备不提。

“大哥,你看这个时候,我军该如何渡河才好?”薛仁贵坐在石头上,那周青等人也围坐在一边,火堆上架着一支烤全羊,九个人正坐在一起,笑呵呵的吃了起来。

“若你是钦陵,你会如何选择驻地?是在黄龙溪,或者是在青龙场?”薛仁贵指着对面吐蕃大营,淡淡的说道:“钦陵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啊”

“大哥,按照我的意思,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