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告诉世界我能行-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张明舟,现任200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总干事长,专门从事中国儿童读物的指导工作。

2004年9月,我和他一道前往南非的开普敦,参加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29届世界大会。站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交界的好望角上,当我问起他为什么不做外交大使,却热衷儿童阅读事业的时候,张明舟给我讲了上面的故事,同时动情地告诉我说:“我现在的梦想是,让中国的每个孩子都有书看,让书帮助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你看,一本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对一个人理想的树立有多重要!

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事实确实如此,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就像一架没有翅膀的纸飞机,飞不高,更飞不远。

早在14年前,我们曾对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能力都高于普通儿童。14年后,我又对部分“十佳少先队员”进行了跟踪访问。我发现,这些孩子也都成长得非常优秀。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上海女孩张琳和藏族少女意娜。张琳从小就酷爱阅读,曾是《中国少年报》忠实的小读者、小作者,也曾是一名认真负责的小记者。记得1990年我带她去大别山采访的时候,她才12岁。当时她读书的数量之多,已经令大人们惊叹不已!也因此她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比一般孩子要高。现在,26岁的张琳已经获得了医学硕士学位,正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努力实现着自己人生的理想。

藏族小姑娘意娜从小也是个读书迷,爱写诗、爱画画。书给了她智慧和梦想。在她9岁时,有一次爸爸带着意娜去草原。小姑娘被那里的美丽深深吸引,回家后就画了一幅画,并配了一首小诗:

“我和牦牛去草原/那里有青青的小草/那里有蓝蓝的天/那里没有人捉小鸟/那里太阳的脸上没黑烟。”

你千万别小看这幅诗配画,它可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奖呢!意娜11岁时当选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又写过好几本书。现在,她已经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了,成了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

当然了,除了这些“小孩子”,我也曾对一些成功人士进行过采访,发现他们也和阅读有着不解之缘。现在是安徽省合肥市委书记的孙金龙,曾经担任过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没钱买书订报。可是谁又能知道,少年时捡到的一张报纸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下半学期,有一天,我到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家里玩,无意中在他家门后的旮旯里捡到了一张揉皱了的废纸。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就是报纸,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也没见过报纸到底是什么样子。看到报头的标题,我才知道,这是一张《中国少年报》。报上的内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至今我还记得上面的主要文章。因为,它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直到今天也难以忘怀。可以说,那张《中国少年报》成了我的第一份课外读物,我是一口气把它看完的。小伙伴见我这样兴奋,就告诉我,他家屋顶棚里还有一大堆这样的报纸。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几乎每天都跑到他家去看报。报纸上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那么地引人入胜,尽管它们几乎都是好几年前的旧报纸……

这段往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对今天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并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生长在闭塞落后、文化贫乏的农村的我来说,却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正是那些过期的《中国少年报》,豁然开启了我幼小的心灵,给了我一个村庄外面的世界,令我向往,更令我在想像中徜徉……

后来,孙金龙终于走出了山沟,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地质工作者。由于在援外工作中表现突出,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国家特殊贡献奖。对此,他深情地告诉我说:“《中国少年报》就好像一个小窗口,打开了我的大世界。”

一个平凡的农村孩子,由于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民族,由于重视阅读,更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

据说,被全世界公认的智慧者——犹太人有这样一个习俗:在孩子小的时候,母亲就会把《圣经》翻开,在上面滴上蜂蜜,让孩子去舔。其实,这样做的用意无非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牢记:书是甜的!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汤玫捷去美国交流学习一年后,回来告诉我说,美国的政府官员和大公司的主管们都非常关注各国青少年的成长。他们通常会问汤玫捷一些“中国孩子都看什么书”、“中国孩子如何应对考试”之类的问题,似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GDP不是威胁,真正的威胁来自下一代。所以,当他们与酷爱读书的汤玫捷熟悉之后,总会这样开一个美国式的玩笑:“看来,中国确实在威胁美国了。”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说得好:“养成每天用十分钟阅读有益书籍的习惯,二十年后,思想上将有大改进。所谓有益的书籍,是指对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书籍,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其他种种。”

为了帮助青少年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迎接2006年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30届世界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从2002年开始,全国200多家少儿报刊联合在青少年中开展“每天阅读十分钟”活动。许多优秀的书、报、刊像鸿雁一样,飞到了祖国各地,飞进了大山深处,让被大山隔断视线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路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这项活动大大获益,这所学校的辅导员唐秀红老师在活动的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学校希望达到的目标:“让有书看的孩子爱看书,让没书看的孩子有书看!”

为了心灵的成长,让我们读书吧!因为,读书能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加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面对阅读,你要充满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面对阅读,你必须把它当作陪伴一生的习惯。

一个有远见的人,宁可少玩一会儿游戏,也不能不读书看报。

因为,书是你最好的朋友,它将陪伴你一步一步走上成功的台阶!

面对命运——认学不认命

改变命运靠自己

我常常见到这样一些同学:不管她是“耳朵上打了6个耳洞”的城市女孩,还是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农村女孩;不管他是“一提到学习就犯傻,一提到爸妈就嫌烦”的“新新”男孩,还是整天成为同学们嘲笑对象的打工子弟,总之,每个人一开口几乎都是同样的一句话:“知心姐姐,生在这种家里,我真是倒霉透了!我怎么就那么命苦呢?”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学着他们的语气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改变命运,全靠自己!”

前几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美国作家哈罗德·阿尔吉的小说《流浪儿迪克》,心里有一种冲动。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我一定要多买几本,送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同学,同时告诉他们:改变命运靠自己。迪克行,你也一定能行!

书中的小迪克,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一无所有的流浪儿。但是,他通过诚实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逐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了一个成功的青年“绅士”、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迪克感人的故事,同时分析一下他成功的秘诀。

我想第一点应该是,成功是目标,改变目标就改变了世界。

原来的流浪儿迪克,成天穿着“华盛顿将军的上衣和拿破仑元帅的裤子”,破破烂烂、脏兮兮地游荡在街头,靠替人擦皮鞋挣钱填饱肚子。可是每回走在街上,他就觉得十分神气;每天只要能吃上饭,能在街头的木桶里睡觉,他就心满意足了。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有钱的男孩弗兰克,体验了一天的绅士生活,这才第一次为自己的无知和邋遢感到羞愧。弗兰克送给他一套绅士衣服,虽然是旧的,可却彻底改变了迪克的形象。当人们不再用鄙视的眼光看他,对他彬彬有礼时,迪克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尊敬。于是,他心中有了新的目标——“将来我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过上“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正是这个目标,最终改变了小迪克的世界。

所以,目标对人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高尔基讲的那样:“不知道明天该做何事的人,是很不幸的。”要我说,目标对成长中的你更加重要!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如果少年时期就能树立起人生的目标,便犹如在心中播种了一个太阳,一个带给人希望的太阳,一个带给人力量的太阳。这个太阳,能够把你带进一个光明的世界。

第二点呢,成功是一种态度,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小迪克是个诚实正直、勤劳上进、乐观热情的孩子。他从不撒谎骗人,也不偷东西,还很乐于热心帮助别人。小伙伴有困难,他更是经常解囊相助。这些优秀的品质,让他拥有了真正的朋友。但是,由于没有受过教育,又整天在街头上流浪,迪克也沾染了一些坏毛病:比如自由散漫、抽烟、赌博,有了钱就去百老汇,将平日里辛辛苦苦挣的钱,大手大脚地全部花光……可是,自从迪克确立了过“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这一目标后,就“下决心改变自己”:首先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开始去银行存钱,花钱租房子住,不再露宿街头;他还学会了自我约束和节俭,让每一分钱都用得其所。正是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使小迪克告别了流浪儿的生活,“逐渐享受到不断改善自己和拥有一些财富的快乐”,过上了“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

你们看,成功是不是一种态度、一种感觉?你一旦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自我放纵变为自我约束,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最终就能改变命运。

第三点呢,成功是一种开发,改变内存就改变了生活。

小迪克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由于他从小失去父母、流浪街头,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所以大字不识几个,就连自己的姓名也拼写得歪歪扭扭。但是,自从他向往过“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开始,心中第一次有了学习知识、开发自己的强烈愿望。于是,他以免费住宿为报酬,请有文化的小擦鞋匠弗斯蒂克做了自己的“家庭教师”。从此,他白天去街头擦皮鞋,晚上就在油灯下学文化,再也不去剧场和百老汇鬼混了。当一起流浪的小伙伴问他:“你怎么能学得进去呢?”他的回答就是:“只要你想,你就会学!”经过刻苦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小迪克最后终于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年轻绅士”。

所以,人是最有潜力的,并且这种潜力是可以开发的。小迪克清楚自己没有优越的条件,只能依靠自己,因而最大限度地努力开发了自己。结果,他成功了!“只要你想,你就会学!”这句话,也可以看作是他与命运抗争,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秘诀。

当然喽,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进步也离不开大人的帮助。在小迪克与命运的抗争中,他不仅依靠自己的努力,还虚心地接受了长辈的指点。

对小迪克影响最大的三个成年人,赠予迪克的不是金钱,而是尊重,是激励,是机会,更是人生的启迪。

第一位是惠特先生,他告诉迪克,“任何劳动都是值得尊敬的。我的孩子,只要是诚实的职业,你就没有理由为它感到羞耻。”他还建议迪克养成“读书和学习的习惯”,“不要乱花钱,尽量存些钱起来。”就是这些话,让小迪克找到了做人的尊严:虽然自己只是一个擦鞋匠,但是也不应该有卑贱感;因为自己从事的,同样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一项别人需要帮助的事业;人不怕穷,就怕没有志气!

第二位是格雷森先生,他给了小迪克第一次在社交场合露面的机会,让这个小流浪儿第一次有了“过体面生活”的真切感受,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成为小迪克与命运抗争道路上的第一个加油站。

第三位是落水儿童的父亲罗克韦尔先生,他的小儿子约翰尼不慎在渡船上掉入水中,是迪克勇敢地跳了下去,救起了这个孩子。罗克韦尔先生当时许诺说,谁能救起他的儿子就能得到一万美元。但是最后,他回报小迪克的却不是有数的一万美元,而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大公司会计室的工作。这是一份迪克梦寐以求的工作,一种新生活的开始。

这些成年人都对小迪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只能靠自己!”就这么一句简短的话,却是小迪克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同学们也一定听说过,在不到30岁的时候,他的听力就渐渐衰退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到最后竟发展成两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尤其是作曲家来说,就如同飞机失去了双翼。可是,贝多芬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就是凭着这份对音乐的挚爱、对理想的追求,贝多芬硬是靠着把耳朵紧紧贴在琴板上,去感受琴键的颤动,最终艰难地完成了一篇又一篇不朽的旷世之作。

你们会觉得:“人家是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咱哪有资格和他比呀?乌龟撵兔子——不在一个档次啊!”其实音乐大师不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吗。只不过命运更多舛,意志更坚韧罢了。

我建议同学们读读小迪克,读读贝多芬,相信会从中找到人生的智慧,感悟一种精神,更会在自己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世界的时候,充满自信地笑着说一声“我能行”!

面对命运,你要相信自己。只要树立了人生的目标,你就有了希望。希望,它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也是你走向财富的第一步。

面对命运,你要改变自己。只要有了坚实的行动,你就有了改变。改变,它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根本,也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改变命运,全靠自己!

面对选择——思考比盲从重要

人生第六课:我思考!

张琳是个超棒的女孩,从小学到中学都很出色,在全国和上海数理化各项比赛中获过很多次奖。

1999年,她上高三的时候,可以保送上大学,北大、清华、复旦由她选,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却放弃了保送名额,报考了上海中医学院!

我虽然也很意外,但我相信张琳的选择。

四年后,我去上海开会,见到了张琳,听她讲述了其中的原因。

这时的张琳已不再是当年的“假小子”,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我想当个人文医生。”张琳直率地告诉我,“我记得和你说过我很想做‘知心姐姐’,我觉得社会很需要‘知心’。我发现,有心理疾病的人比有生理疾病的人多。可现在的医生心冷脸冷,很少和病人沟通,这样的结果是有心理障碍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有了当‘人文医生’的想法。我想,我已经具备数、理、化和外语的自学能力,可没学过中医,于是就选择了上海中医学院。”

张琳接着告诉我:“我大学毕业后,报考了上海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伦理学,明年学院要派我去哈佛进修一年。硕士毕业后我想工作两年再读博士。读完博士,有了经验我要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