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教现场-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我觉得解决一切问题,都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像你这个孩子呢,情报还挺具体的啊!对方是什么情况你也都知道,就更加具体了,都是班里不错的学生。你的孩子是什么干部啊?
家长:他是班长。
作者:那边是团支书,“党政合一”了。(笑声。)老师知道这事吧?
家长:这些情况还是老师跟我说的呢。
作者:老师做工作没有?
家长:做了。老师也怕给做成反面,而且老师也有点含含糊糊的……
作者:我还关心他的父亲什么态度?
家长:他父亲当然也特别反对了,也没办法,跟我一样。
作者:跟你一样。你们家跟孩子说话,主要是你说,还是父亲说呢?
家长:主要是我说。
作者:孩子从小你管得多。你过去用什么方法管呢?
家长:就跟刚才第一个家长讲得一样。
作者:哪个呀?
家长:就是经常打孩子的那个。我是手把手地抠着……后来一直到了上初三了,我就撒开了……
作者:啊,原来是手把手,一撒开了就早恋了。(大家笑了。)咱们这么说,第一呢,我觉得这个事不要大惊小怪,这是第一。从理论上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会出现这个思想活动了。我觉得到了这样的年龄,没有这样的思想活动是不正常的,有这种思想活动是正常的,是吧?正常发育嘛!但是这种心理活动会不会成为影响学习的早恋行为,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已经影响学习了,家长和学校应该如何处理,这又是一回事了,是这样吧?
我发现,你们这个家长和老师也充分了解或起码是听说一些过于粗暴的做法引起一些不良的情况,是这样吗?
家长:也怕管太多了走向反面。
作者:对。所以你们也没有太粗暴。也就是说,你们现在硬的着儿也没有,软的着儿也没有了。(一片笑声。)
对家长提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如果一个家长,能够很好地领会正确的家教方法,我觉得您刚才讲的问题,并不是很难解决,一点都不复杂。因为对一个高中的孩子来讲,是已经到了可以晓之以理的年龄段了。当然,如果一个孩子特小,你跟他讲未来的人生什么的,讲得早了一点。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跟他讲各种人生的发展走向,整个人生的利益,只要你讲得有道理,就能够起作用。问题是你家长准备了一篇什么样的道理,这就要研究。
你准备一篇什么样的道理呀?什么样的道理才能够使得他觉得是用更妥善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的?因为我没看见你的孩子,没有感觉,而且我有的时候也觉得家长对孩子的描述也不一定和孩子们心里想的完全一样。为什么我有的时候要经常问问孩子自己呢?根据你说的情况,我只能作一个简单的建议:您现在跟孩子谈话的出发点,首先确实是不应该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不要用家长的身份来使对方接受一个什么规矩,而是用你比孩子更清楚的道理使孩子接受一个说法。明白我的意思吗?你有没有一个说法,让他听了以后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他要按你说的道理来想问题和调整自己的方式。
那么,最简单的一个方式方法,你断然否定他们之间的来往和感情上的美好记忆,这肯定是不妥当的。你对孩子说:你这种交往是不行的!是错误的!是不允许的!甚至大骂一顿……这肯定是不妥当的,也会适得其反。
起码这学期你的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和对方成绩的下降,我觉得给你和老师做工作提供了一个基础。如果这个情况发生了一个星期,您讲话讲得早了一点;如果已经发生两年了,您讲得晚了一点;现在挺合适,也来得及。
你看这学期成绩是这个样子,那么会不会下个学期继续这个样子?如果高二、高三还这个样子,那么你们俩以后到一起也好,不到一起也好,不会幸福。是这样吧?两个人学习都特差劲,人生道路都特差劲,两个特差在一起。
过去为什么在一起呢?你是支书,我是班长,两个人都特别优秀,互相倾慕对方的才能,才到了一起,知道吗?在他们班里,他们叫“门当户对”,对吗?互相倾慕对方的优长之处才到了一起。因为爱情本身是互相倾慕对方的优长之处嘛!不是由怜悯和同情结合的嘛!那么,你们俩的优长之处都衰退了,合适吗?不合适!
所以你应该这么说:我先不管你们的关系如何发展,你们起码应该使双方都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如果你们有感情,互相理解的话,把这种互相理解转变成为互相帮助,互相鞭策,使自己进入更好的状态的一个缘份。这样说好吗?你给他出这个题:你们俩不是不错吗,相互理解吗,这种相互理解能不能变成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各自都更出色的一个动力、一个缘份?
这样说好吗?沿着这个说法去展开,他不逆反,他会自己去琢磨;他会和对方去交换意见。经过一学期学习成绩的下降他们自己已经有了一点压力了,也会警醒的。明白我的意思吗?
当惯好学生的人自己也知道应该怎么回到这个位置上来。好吗?及时跟他谈嘛,来得及。
世界没鬼,有鬼也不怕
家长:老师,这孩子刚才在底下捅我半天了,让老师再帮我一个大忙:他老是认为世界上有鬼。就害怕这个。我跟他讲过世界上根本没有鬼,都是人们想象的,其实你不用害怕。有些电视也是虚构的。他说不是,有些外国电视也有,到处都是;有些民间故事上也有。可害怕了。今年春节时,我带他去地坛那个庙会,有一个把脸烧坏了的人,他就害怕好几天,走到门那儿他得先进去,然后往后看看。确实特别害怕的样子。就觉得晚上睡觉时鬼突然能把他杀了。
作者:这个很简单哪!
孩子:我特害怕!
作者:我跟你说两句话,好吗?第一句话,很简单,当你眼睛亮亮的,站在阳光下,一生做事做得挺好,为人类做好事,学习好好学,对大家都挺好,这个世界没有鬼!明白吗?没有鬼!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有鬼怕什么──邪不压正!懂吗?从来都是鬼怕人的!第一没鬼,第二有鬼也不怕。听懂我的话了吗?
(掌声。)
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当做孩子的问题
家长:我们这孩子呀,胆小;他特粗心。
作者:孩子呢?
家长:来了。
作者(对孩子):来,咱们过来。(对家长)你先说你的问题。
家长:孩子胆特小,有时候遇见事不敢说。
作者:遇见什么事不敢说?
家长:我们之间遇见事了,有的不敢说,有的就敢说。
作者:你举个例子,什么事呀?
家长:如果他学习不好呢?回来有点害怕的感觉,他怕我们揍他。
作者:还有什么?
家长:作文也不好,不爱看书……
作者:好,好,好,你坐下,我先对你讲讲话。刚才那个家长讲了一句话,我们的孩子遇到有些事,不敢说,胆小。我说什么事呢?她说,比如我们之间发生了事他不敢说。
这时候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去回答问题。为什么呢?问题你还不清楚。她跟我讲了一个“孩子不敢说”。我问什么事不敢说,请举个例子。家长举例:比如说,学习成绩不好,回来以后怕我打他,不敢说。这才把问题的实质暴露出一点。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第一,暴露出学习成绩不好,你可能打他;第二,孩子确实是学习不好,又怕家长。不要说打,你训斥他也怕呀!这说明什么?说明孩子知道家长的态度。也说明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得到表扬的,什么是不应得到表扬的,是吧?家长要解决解决自己的问题,好吗?那我跟你的孩子谈谈好吗?
(对孩子)你先说说你妈妈说的话有道理吗?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
孩子:不知道。
作者:不知道哇?你现在多大了?
孩子:9岁。
作者:几年级?
孩子:3年级。
作者:你现在学习情况怎么样?
孩子:挺好的。
作者:最喜欢什么?
孩子:最喜欢数学和语文。
作者:现在数学学得怎么样?
孩子:挺好的。
作者:考多少你说说?
孩子:数学考了88。5分。
作者:语文呢?
孩子:语文考了94。5分。
作者:其他课呢?
孩子:其他课品德96,自然96,体育95。
作者:学习挺好。
孩子:音乐我不知道,老师没告诉。
作者:行。你说一说,比如说你妈妈对你的态度你满意吗?
孩子:满意。
作者(笑):……挺满意!你对自己有什么打算没有啊?
孩子:没有。
作者:没打算?比如想把什么东西学得更好呢?
孩子:想把美术学好。
作者:课外爱好什么呢?
孩子:爱踢足球。
作者:在家里愿意跟谁交谈呢?
孩子:和爸爸妈妈。
作者:爸爸妈妈两个人中和谁更愿意交谈呢?
孩子:和妈妈。
作者:你妈妈厉害吗?
孩子:现在不厉害,以前厉害。
作者:以前什么时候厉害?
孩子:以前我学习特别不好。
作者:为什么后来好了呢?
孩子:参加家教学习了。
家长:就学家教以后学习越来越进步了,也敢说了。原来在班里不敢说。
作者:好,你坐下吧。刚才我和孩子的对话,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见了。这孩子现在状态挺好的。学习呢,几个96的,一个94。5的,一个88。5的,是吧?说妈妈过去厉害,现在不厉害了。为什么过去厉害,现在不厉害了,他说我过去学习不太好。从什么时候开始好的呢?说从学习家教开始好的。因为我不太了解你的变化,孩子描述了。
既然你们学习家教以后,你的态度也变得好了,孩子学习也变得好了,这是很好的情况,没有什么问题,是这样吧?你们就接着往下学,发展变化就完了。我就只有一个想说的,给这孩子鼓鼓掌好不好?
(掌声。)
家长:他还有慢的问题,写字有时特别慢。
作者:我觉得包括你这样的提问题,都属于对正确的家教方法不够领会。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就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当着孩子面这样讲话。是不是呀?
孩子进步了,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这么快的进步,是不是?而且他也觉着妈妈的态度变好了.和蔼了,自己学习成绩也进步了。那你还有什么?现在你就想如何继续用这个方法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就完了嘛!
我们讲过,永远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当做问题,不存在问题!只存在你要把孩子从今天往明天领的那个方向。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觉得孩子今天表达得特别清楚,各门功课都有进步,又爱学习,多好的一件事情啊!是这样吧,孩子?咱们以后更好一点好吗?
孩子:好。
作者:就这样啊!好,特棒啊,特棒!
(掌声。)
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
孩子:老师,我想提个问题。我们班老师第一是偏向,第二有些专制。有时候我发现我们班的老师对好学生和坏学生的评价不一样。一些差学生犯了错误,当下就要给他提出来,可是一些好的学生做错了事,去问他为什么时,他不让说。对一些好同学吧,比如我们中队长,他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有中队起,一直就当中队长。尽管我们学校从四年级就开始提倡一任班长一任中队长制度,可我们中队辅导员一直就是谁当干部就一直是这些人,没有变化。
作者:好,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是超出我们家教范围的,是吧?我们这么理解吧,老师可能对有些同学印象好,就一直印象好;对某些孩子重用就一直重用,其他孩子可能失去点锻炼机会,是这样吧?你几年级呀?
孩子:六年级。
作者:好。第一,你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的很清楚,而且是在这样一个场合,大家都没有要求你讲,也没有为难你讲,也没推出你讲,说明你很勇敢,有自信,这是你的一个特长,我觉得这个品格你要发扬下去,好吧?说明你以后可能在中学、大学,在更多场合、工作中,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点呢,你六年级了,不是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吗?有没有可能在你离开学校的时候,用一个挺好的方式,和老师交换一下你的看法。为什么呢?你快走了嘛,你也不可能要求老师马上就改变他的方针吧?但你给老师提出一个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意见,使得老师在以后带班时可能做得更好一点,更周到一点,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好不好?这是第二。
第三,我觉得你敢于发言很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能力,除了敢于发言,还有一个是善于发言。是这样吧?那么要求你干什么呢?你去给老师提意见,做到“敢”字很容易,你提的意见如何让老师能听进去,能接受你的意见,琢磨一点方法和说法,好吗?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最后你毕业了,给老师留下一份比较值得参考的意见,改进老师以后的工作,你自己得到一个锻炼的机会,好吗?
以后你上中学的时候,我说第四句话: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给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锻炼机会,怎么样?
好,我就讲这四句话!
怎样让压力变为动力
孩子:老师,我是人大附中高三的同学。因为同学们都是各校的尖子,考大学我们学校升学率是保证多少多少,学校整天就是给我们灌输这种思想,所以竞争压力特别大。可能是我们在区里整体水平比较靠前,但是同年级的比较起来,要能够考到前边去就很难了。所以高三老师就说必须要有压力。那么压力太大了会不会有不太好的影响?我就想问一问,怎么能让压力变成动力,不是把自己压得特别痛苦──要死掉的那种感觉?
作者:好,你到这儿来。(孩子走上来坐到作者身边)我先问你,你现在感觉压力到什么程度啊?
孩子:我觉得压力从家长那里给我的,能够让我承受得了;但是我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因为我小学的时候学习是不错的,初中也不错,高中是因为上人大附中高中嘛,都是很有竞争力的,都是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实力很强的学生到这里来,我一直都是人大附中的,所以好像竞争力就弱一点。也可能小的时候先决条件好一点,努力的程度就稍微少一点。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成绩已经不是很高了;所以自尊心、自信心上给我一些压力,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更大。
作者:现在按你的说法,你在你们年级里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孩子:中等。我学文,就是中等。
作者:中等。她讲的是一种情况。比如说,小学初中学习都挺好,或者说小学挺好,考上一所重点中学以后,因为生源都是各校的尖子,原来你在小学可能是第一名,到了重点中学一看,大家都是各校的第一名来的,这一竞争呢,自己就不处在原来那种领先的位置上了,心理上就有一个不平衡的问题,有一个压力的问题。
另外,上高中了,这种竞争又显得迫在眼前。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在人生中你说完全没有压力,或者外界不给你压力,这个也不现实。但是在当前情况下,我觉得你不应该对自己设置这种过度的压力。我以为你的父母不会对你设置过于苛刻的压力,是不是这样?而你自己很要强,特别是有这样一个历史,就有可能给自己心理造成压力。我觉得这都没有必要。
为什么没有必要呢?第一,你想,如果你不在人大附中上学,现在给你放到普通中学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