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陶行知文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自动力之培养: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获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贯彻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发的行动是自然而然的原始行动,可以不学而能。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故自动不与培养对立,相反的自动有待于正确的培养。怎样才算是正确的培养呢?在自动上培养自动,才是正确的培养。若目的为了自动,而却用了被动的方法,那只能产生被动而不能产生自动。有人好像是无须培养便能自动,那是因他会自觉的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其实他是运用了更高的培养,即自我的培养。我们的音乐指导委员会,委员都在重庆,每月有一位下乡指导数日。当他不在乡下的时候,学生竟能自动的完成每一个月的学习进程,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最近改造图书馆,一开始便着手培养十几位幼年的秘书。写得不及格的摔进字纸篓里,顶多摔进去三次便及格了。这写信之及格不就等于一门书法考试及格了吗?所不同的是三百封信出去了,等于一位书记五十天的成绩。而且书法考试及格,写信未必适用;但是写信已经合用,书法必定及格。现在要完成幼年会计、幼年护士之培养,并开始幼年生产干事、幼年烹饪干事之培养。我们的根本方针,是要在自动上培养自动力。每人学治一事,不使重复而均劳逸。寻常治学之人常常相轻,现在治学之人学治一事,则治事亦治学了。再则一般治事之人,为治事而治事,不免流于事务主义。倘从小即养成其为治学而治事之态度,则两受其益了。

两个问题之再考虑

(一)普修课与特修课之关系   育才初办的时候,假定普修课与特修课之时间各占二分之一。普修课依部章所定内容进程实施。特修课则因无前例,则根据各组学术性质而定其课程。后来,因研究结果而改订时间,使普修课约占三分之二,特修课占三分之一,并给各组一伸缩机会,再依各组进程需要逐年酌量增加特修课之时间。我们时常遇到的问题是:你们学生几年毕业?我们回答问题不像普通学校那样简单。特修课我们是希望学生一直学上去,到学成了才告一段落;普修课则大约和别的学校同年限毕业。接着就是第二个问题:你们花费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特修课上面,又如何能同别的学校同年限毕业?因为有四个条件能使它成为可能:(一)我们这里几乎是个全年学校或四季学校。当寒假生活和暑假生活,名字虽是不同,但多少还得天天上些课。比较起来,我们全年上课是可能多十几个星期。(二)特修课之一部分,在学力上是可移转到普修课上面去。(三)如果集体探讨及集体创造,特别是学问气候之创造,有效的实现起来,学生潜修其中,自然而然的是随时随地的吸收很多,相当于普修课之内容。(四)为着要预防及纠正特修课教育之狭隘性格,我们多方引导学生在各组之立场与观点,尽量对于普修课各部门找出他们与本组学术之关联。担任普修课之导师乃至比较深造的学生,提出各该组当前学习之精华,使之深入浅出,公诸全校,以丰富全校之普修课内容。这样,普修课与特修课之鸿沟打通,乃能达到一般的特殊与特殊的一般之境界。

(二)集体检讨可能之流弊   集体生活必须有自我检讨而后能克服自身之弱点,发扬本身之优点。这种检讨晚会之原意,是教工作做得好些,学问求得正确些,生活过得丰富而合理些,进一步是要时常提醒我们所过的生活,所求的学问,所做的工作是否合乎抗战建国之大计。它要提醒我们是否为了近处而忘记远处,为着小我而忘了大我。这样,晚会才能开得有教育意义,才能叫人有参加之乐而无参加之苦。但是检讨晚会有一个危险,说是一不小心,它往往会变成集体裁判,为着一点小事而浪费多数人之时间,久而久之,会在同学之间结下难解之私仇,被检讨是弱者吞声屈服,强者怀恨报复,既伤团体和气,亦无益于个人,甚至乐园变成苦海,实误用集体检讨有以致之。古人说:“杀鸡焉用牛刀。”何况拿牛刀杀虱?若是老用来杀鸡杀虱,则到了杀牛的时候,怕要杀不动了。集体检讨是一个团体最锋利的公器,不可小用,小用则钝。纠正之方在民主立法;有司执法,网开一面,庶有自新之路;十目所视,不容秽垢藏匿之所;而根本之图,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改弦更张,为时不久,进一步可以达到同志同学均在友谊上合一起来之境界,是其有助于全校之精诚团结,可以预卜了。

迎接维系努Vishnu!婆罗门教有三个大神:一个是创造之神,名叫百乐妈;一是破坏之神,名叫洗伐;一是保存之神,名叫维系努。我们生活教育运动,包含育才学校,仔细检讨,便发觉我们缺少保存之神。让我们欢迎维系努加入我们集团吧。我们不为保存而保存,是为着更高的创造而保存。正如印度故事所说,让更真、更善、更美的创造,从维系手中之莲花里生出来吧。

一九四一年六月底于凤凰山

(1951年4月《育才学校》)

奋斗是万物之父

——致马侣贤

肖生同志:

闻校中有少数同事和同学精神不振,望你鼓励。在平时办学,一帆风顺,人人能办。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才为难能可贵。奋斗是万物之父,请向大家代达。二月份请款书及领宽书并研究所一二月份请款书及领款书,一并托人带下为盼,愈快为佳。房门锁匙请代保管。我不久即来,再进城赴会。敬祝

健康!

三零年二月十九日

我是欢迎困难的一个人

——致陶晓光

晓光:

二月三日信收到了,知道你在成都工作学习都相当满意,甚慰。你到金大听课,万望不要超过体力之限度。依我看来,还是集中精神,先在研究室及厂中充分学习,等到告一段落,再到大学上课,这样便不致把身体弄坏。健康第一!你的身体并不甚强壮。学校工厂两处奔跑,颇感体力不济,务必慎重考虑。

学校经济自是非常困难。你知道我是欢迎困难的第一个人。一切困难都以算学解决之。不但经济困难是如此解决,别的困难也如此解决。所以我没有忧愁,仍旧是吃得饱,睡得着。我的身体比你离碚时好了些。虽然没有从前胖,但瘦如梅花,骨子里有力量,有何不可?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惟其不惑所以不忧、不惧。我们追求真理,抱着真理为民族人类服务,有什么疑惑呢?所以我无论处境如何困难,心里是泰然自在,这是可以告慰的。

现托南高同志赵吉士带上无线电零件数样。这些放在家里无用,你可拿去给倪厂长看看,如果他有用处,就放在研究室里用好了。

并托赵先生带上百元为你买书之用。内拨二十元,吴先生托你买“成都出品可以送礼之银制心链、扁针及他项小巧价廉物美之礼品数样,以便送其女友出嫁”,他物也可,请你斟酌去买。祝你

健康!

三零年二月五日

为新中国之新教育继续奋斗

——致育才学校师生

诸位同志:

七月十三日的信刚才收到,至为感谢。下关事件发生后,也接到你们慰问的信,大家,尤其是我,从这些信里,得到了无上的鼓励,使我知道我努力的方向没有错,也不是是孤军奋斗。从重庆来的报告都使我兴奋。由于各位同志,同学、工友的集体合作,育才是比我在渝时办得精神好,我在此向大家致敬。

公朴去了,昨今两天有两方面的朋友向我报告不好的消息。如果消息确实,我会很快地结束我的生命。深信我的生命的结束不会是育才和生活教育社之结束。我提议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感召一万个人来顶补,这死了一百个就是一百万个人。死了一千个就是一千万个人。我们现在第一要事是感召一万民主战士来补偿李公朴先生之不可补偿之损失,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追悼。平时要以“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精神培养学生和我们自己。有事则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相勉励。前几天女青年会在沪江大学约我演讲“新中国之教育”,我提出五项修养:一为博爱而学习,二为独立而学习,三为民主而学习,四为和平而学习,五为科学创造而学习。这些也希望大家共勉并指教。

我这封信是写给全体的。

敬颂

健康!

陶行知

卅五年七月十六日

怎样可以得到和平

怎样可以得到和平?让我来测一个字吧。和字从禾从口,要大家有饭吃,而又平等相等,才是和平之道。所以天下为公立刻可以得到和平;天下为私是永远得不到和平,一直到那个私字化为公字才行。

邱吉尔批评苏联说他不懂西方的民主。就美国近来在中国的行动来说,我也难免要批评一句,美国到现在还不懂得中国的民主。如果懂得中国的民主,是不必费这样多的力气而中国的和平是久已实现了。

国民党当局在中国执政了十九年之久,到如今还不懂得中国的人民,不懂得中国人民的要求,从教育的眼光看来,实在是学习得太慢了。如果学习得稍微快一点,和平是早已来到了。

币原实在可以算是一位有远见的人。当日本军阀要想并吞东三省的时候,只有他说他们是吞了一颗炸弹。中国和美国关于东北的策划者到如今还没有这样高的智慧。从今以后,企图独吞东北不是吞下一颗炸弹而是吞下一颗原子弹。如果东北战事之策动者协助者有这一点智慧,和平可以立刻降临。

华莱士从苏联带来过斯大林的愿望:边界希望有了解苏联的人。中苏边境三千多英里,两国官吏都互相了解总比互相反对要好些。

东方的和平乃至世界的和平,有赖于中苏边境军政人民之互相了解。

前次停战协定将东北划在停战之外一个漏洞。这次停战条款只谈军事不谈政治也是一个大漏洞。我们所需要的是真的和平,是有内容的和平。和平与民主不可分。我们要有和平的民主,民主的和平。为什么只谈军事而不谈四项诺言和政治纲领之实现。只有基本自由之兑现,和平才有真价值。否则,在奴隶的和平下做和平的奴隶,有什么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和平同时需要民主。和平与民主都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也不完全靠着代表商谈出来,要靠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拚命争取,才能得到和平,同时得到民主。因此我们希望谈判公开,军事与政治,和平与民主的谈判都公开,使老百姓皆得与闻,而作最后之裁定。

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

一、 晓庄师范之成长

“生活教育”第一次的发现,是民国七年在南京高等师范演讲。中国的教

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应以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以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以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秩序的生活。民国八年是生活教育思想上的萌芽。民国十五年,有五六个教师下了决心,丢掉了传统教育下乡去。民国十六年三月十五在南京的一角,才出现生活教育的具体机构——晓庄师范,也就是生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开始的一天。

二、 阳光下的诗意生活

民国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晚上到乡下去筹备开学,一个狭小的房子,住五个

人,还有第六个是一匹老牛,它却占了一半多地方。第二天早晨,江苏教育厅厅长江问渔来了,我们也在那屋子里欢迎他。后来,我们到会场上去布置了,没有人招待江厅长,以劳苦功高的老牛陪他。

开学礼是生活教育的开学礼。到的人数据陈鹤琴先生说有一千多。

没有房子而开学校,这是首创。我们以青天为顶,地球为地,日光照着工

作,月光下休息和唱歌,过着富有诗意的生活。

学生男的以开荒挑粪、女的倒马桶作为考试,洗菜、烧饭、打杂都得学生自己动手。因此,有一首:“书呆子烧饭,一锅烧四样:生、焦、硬、烂。”挑水挑粪的比赛作为运动。学校没有围墙,农民随时可到学校里去。每家农家住有一二个学生,帮着扫地抹桌子等操作,跟农民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学习和农民熟悉交流后,学生重新发现自己也有一双手,农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头脑。

后来,晓庄被封,封条没处贴,贴在黑板上。

三、 普及教育的小先锋

我从日本回国后,在大场孟家木桥建立了山海工学团。学生来一个收一个,

来两个收一双……来者不拒。学生人数由二三十个,而七八十个,而一二百个,不断的迅速的增加着,四个先生教得累死了,还坚持做到不来读书的要送上门去。

在客观情势的要求下,发明了“小先生制”。读书的小学生回去后做小先生,去教自己的姊姊和母亲等读书。

宝山县教育局长冯国华先生,他也是生活教育社的社员,打算普及宝山县的教育,请我作了一个计划。呈到省政府里去,受了撤职查办的处分。山海工学团为了普及教育,也要查封?终于因查无实据而打消。

四、 培养老百姓做主人

之后,成立了国难教育社,流浪儿童工学团、报童、女工工学团相继产生,

运用生活教育的力量,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

当前最大的任务,是普及民主教育,培养老百姓做主人,造成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中国。我们必须同心合力来展开,为推动普及民主教育的工作而努力。

我这次到上海,在一个小宴会上,听了几句令人深思的话。我的朋友说:抗战八年来,五位教师之中,有一位逃难去了,一位做生意了,一位变节了,一位死了,只剩了一位仍旧还在这里做教师,我们是多么寂寞啊!我说剩下的这一位,头上是裹着头布,嘴上是上封条,肚子是饿凶了,被迫得只有干腌菜喂后一代。我们接着谈论胜利后的他们:逃难的难得回乡;做生意的倒胜利霉;变节的无法戴罪立功;死者不可复生;站在岗位上的,头上的裹头布仍旧裹着,嘴上的封条仍旧封得很紧,肚子饿得更凶了,除了干腌菜还没有别的精神粮食给学生吃。这谈话指示我们,如果我们要为民主奋斗,我们得加强自己,改变自己,武装自己,而且要为教育招兵,为民主募马。

首先我们自己需要再教育,再受民主教育。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三十五年,我们只上了很少的民主功课。细算起来,民国初立的几个月,推翻袁世凯的几个月,五·四运动后的一两年,推翻复辟后的几个月,五卅惨案以及北伐前后的一二年,一二·九到抗战开始后一年,算是断断续续的上了几课,但是一曝一寒,胜不过二千年传下来的专制毒,和这十余年来的有系统的,反民主的,变相的法西斯蒂训政。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人,需要再教育来肃清一切不民主,甚至反民主的习惯与态度,并且积极的树立真正的民主作风。校长对于我们,我们对于学生,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要不得的独裁作风。中国现在,自主席以至于校长教师,有意无意的, 难免是一个独裁,因为大家都是在专制的气氛中长大,为独裁作风所熏陶,没有学习过民主作风。我们所要学习的民主作风,至少应该包含这些:

(一) 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