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贼-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李元庆也在仔细思虑,孙承宗为何要见他?他究竟有什么特长,能让别人瞩目?

从沈阳一路走到现在,李元庆几乎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杀过的鞑子就算不多,也至少千八百。

按功绩来算,怕能甩开赵率教几十条街。

但事实却是,赵率教已经贵为总兵,而李元庆还只是区区一个游击。

当然,赵率教出身比李元庆高贵几百倍,也有着孙承宗‘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但孙承宗这种支持力度,却不能不让人有心思。

东江,格局究竟是太小啊。

大鱼,只有在大河里,才会活的更好。

但若直接跳到辽西,却也绝对不智。

先不说错综复杂的将门纠结,最起码,在东江,李元庆还有长生岛,他的长生岛,但辽西的窘境,这点土地,又能干点什么?

一路行程很顺利。

前屯李元庆已经来过几次,并不陌生。

只不过,与之前那次相比,前屯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流散的难民已经不见了,堡外,多了不少新建的民居,过往百姓身上虽还有菜色,但与之前,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观。

进入堡内,街道也收拾的很利索,两边店铺,看着还算兴旺,来往人流虽不多,但却更规整。

李元庆不由也暗自点头。

赵率教之所以青史留名,确实是有他的本事。

当然,也可能是孙承宗在这,面子工程不少。

来到官厅,李元庆直接通报了姓名,很快,便得到了传信,阁老让李元庆进去。

面对孙承宗这位巨擘,李元庆也收拾起了自己的心思,简单整理了一下仪容,跟在仆从身后,快步走进了屋内。

之前,方震儒曾经在这官厅内宴请过李元庆和张盘、陈忠,李元庆并不陌生,此时,室内景色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孙承宗的名头摆在这,李元庆也不自禁的开始有些紧张起来。

“李将军,您请在这稍待,阁老等下就过来。”仆从说完,轻轻的离去。

李元庆哪敢真坐,赶忙拱手。

窥一斑可见全豹。

仅看这仆从的态势,并没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傲气,这也让李元庆稍稍放松了一些,大名鼎鼎的孙阁老,应该并不是喜欢摆花架子之人。

不多时,一位年约六旬、一身紫色蟒袍的老者,在一个小厮的搀扶下,从内间走了出来。

李元庆赶忙跪地,“卑职东江军长生岛都司李元庆,见过阁老。”

说着,重重磕了几个头。

孙承宗淡淡一笑,“李将军,快快请起。给李将军看座。”

“是。”小厮忙给李元庆搬来了座位。

“谢阁老。”李元庆小心站起身来,也不敢真坐,半个屁股稍稍碰到木墩座位,恭敬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面向很宽厚,眉毛和头发,都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白丝,但他精神状态很好,一双眼睛,有神。

他笑着看着李元庆,“李将军,老夫可是早就听过你的大名了。本来,老夫早想见你,可惜,这一段时间事务繁杂,这几天,才有了时间。”

李元庆赶忙恭敬拱手道:“阁老抬爱了。卑职粗鄙武夫,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孙承宗一笑,“李将军,你也不必过于自谦,你生擒扈尔汉,包括前些时日的旅顺之战,都做的很好嘛。”

看着孙承宗态度和蔼,李元庆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在孙承宗的要求之下,李元庆简要将旅顺守卫战的经过,对他叙述了一遍。

孙承宗闻言,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李元庆明了,孙承宗的堡垒策略,现在应该成型了,所以,他很看重此次旅顺守卫战成功的经过。

李元庆也不多言,静静等待着孙承宗的思虑。

良久,孙承宗笑道:“李将军,依你看,若在辽西筑堡,该如何应对后金攻势?”

来了。

李元庆一个机灵,脑海飞速旋转。

孙承宗要在辽西筑堡,采用定点防守策略,恐怕,这已经是定局。也是多方所愿。

即便知道这会拖垮大明的财政,但李元庆在这时又岂敢多言?

仔细思虑一番,李元庆道:“回阁老,卑职以为,筑堡,最重要的就是要挟地利之势,卡主辽西的几个要点,阻挡后金攻略辽西的必经之路。”

孙承宗点了点头,李元庆这话并没有太多营养,他以眼神示意李元庆继续。

李元庆顿了顿,偷偷瞟了孙承宗一眼。

想在老孙的心里留下影子,那必须要来点猛药,却还不能犯忌讳。

“阁老,卑职以为,我大明对后金的了解,在之前,其实有很多错误。”李元庆小心试探,偷偷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眉头一皱,“哦?何解?”

李元庆继续道:“阁老,后金其实并不只善野战,也极其善攻城。当年,沈阳,辽阳,广宁,包括西平堡,都是后金克城而下。卑职当年在镇江,以及之前在旅顺,都曾经面对过后金的攻城。以卑职之见,即便城池地势险要,但只要有时间,后金军就可以推土填沟,弥补地势的不足。而这些人,大都是我汉人的奴隶,根本不会浪费后金的军力。所以,在堡城设立之时,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很大因素。”

孙承宗点点头,长叹息一声道:“鞑虏野蛮,这是我大明之痛。李将军,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元庆道:“要预防鞑子这种推土攻势,卑职以为,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必须要保证堡城坚固,道路畅通,一旦发生战事,援军能尽快赶到。”

孙承宗缓缓点点头。

李元庆又道:“再者,便是要在城池内,设置一些远程防守利器,可以在远距离,压制鞑子的推进攻势。这也是卑职在旅顺之战中亲身得来的经验。一旦克阻鞑子的推土攻势,他们就没有太大办法,只能拖延时间,利用夜间或是其他时候,来进行推土。这将会给我军更多的时间。也会给我军更多的机会,阻断他们的攻势。”

孙承宗看向李元庆,“李将军,不知你所说的远程防守利器,是为何物?”

李元庆忙道:“阁老,卑职听闻,我大明早年曾从澳门的夷人手里,购买过一种红衣大炮。这种大炮,远胜我大明的土炮,威力强大,射程可以达到一里半之外。若能在要塞堡城,设置这种利器,必将事半功倍,使鞑子不可前进半步。”

这办法,是袁督师在修宁远城的时候,提出来,并具体开始实施。

此时,李元庆直接直白的告诉孙承宗。

以孙承宗的能量,什么饷银、辎重,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与其让这帮关宁军的大佬们,把钱花在奢靡的生活上,倒不如多买些红衣大炮,就算让洋鬼子赚点银子,但这些东西起码有用,不至于白白浪费。

等以后李元庆真正稳定下来,建立了海军,早晚要让这些洋鬼子,把吃到嘴里的吐出来。

孙承宗闻言沉思良久。

以他的阅历,自是知晓红衣大炮的事情,事实上,在他的麾下,也有一位文臣,对这红衣大炮很是推崇。

此时,李元庆这一线将领,是从实战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便更平添了在孙承宗心里的分量。

“呵呵。这件事情,老夫记下了。李将军,关于鞑子,你还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又对李元庆提出了不少问题,都是询问鞑子的作战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在这方面,李元庆都很了解,一一对孙承宗做出了解答。

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几个时辰过去,两人饭都没吃,孙承宗还有些意犹未尽,这时,小厮跑过来,对孙承宗耳语几句。

孙承宗有些疲惫的一笑,“呵呵,说的太尽兴了,老夫都忘了时间。元庆,你也饿了吧?正好,晚上有个晚宴,你也来参加吧。”

他说着,摆手对身边小厮道:“带李将军下去好好休息。”

“是。”小厮恭敬一礼,对李元庆道:“李将军,您请跟我来。”

听到孙承宗不再叫自己李将军,而是叫元庆,李元庆的嘴角边微微翘了起来,今天的口水总算没有白费,忙恭敬道:“阁老,卑职先告退了。”

************************************************************

回书友天下纵横,你的功底很深,很多问题很清晰,思路也很准确。

具体到猪脚,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此时只是天启二年,朝廷庞大无比,很多东西,文臣可以做,但武将绝不能做。

猪脚考虑的,先是生存,再是升官,军功,积蓄自己的实力。

第二点,东江的问题。

猪脚是东江出身,想改变不难,但想立功,还是在东江。

过早陷入与文臣的纠葛,并没有太多好处。

第210章兄弟,我叫满桂,你叫啥?

~~~~~~~

回到房间,喝了两碗水,李元庆靠在床头上,凝神思量。

以孙承宗的老谋深算,把他叫到前屯来,绝不可能只是问问话这么简单。

李元庆也在想,他与关宁将门的这些将领相比,优势是什么,劣势又是什么?

孙承宗到底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

仔细一思量,这其实也并不难想到。

李元庆现在最大的优势,或者说资历,就是亲身经历了当年的镇江守卫战,和之前的旅顺守卫战。其他的像是突袭、俘获扈尔汉这种功绩,在当下辽西的大环境里,反倒没有什么作用。

镇江守卫战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李元庆却成功从其中逃脱。

而旅顺守卫战,则是结结实实的硬碰硬,辽南三部,在正面,扛住了后金的攻势,迫使后金退兵。

旅顺守卫战的首功虽是报的张盘,但以孙承宗的能量,要探知其究竟,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到这里,李元庆仿似抓到了些什么。

孙承宗确实是想通过李元庆的实战经验,改进他战略上的不足,再者,很可能,他的堡垒政策,似乎,也有一些阻力啊……

…………

晚宴在官厅外的中院里进行,此时正值初秋,秋高气爽,天气宜人,比室内要敞亮许多。

李元庆来到宴席时,院子里已经有了不少人,大多都是武官,文官不多,但都是中心。

武官们围绕在文官们身边,嬉笑着攀谈,一副盛世太平景象。

这是关宁将门的地盘,李元庆之前与他们接触不多,也没有几个熟人,便懒得去凑这个热闹,自顾自的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独自喝起酒来。

与东江序列差不多,关宁有了孙承宗的强势入主,也迎来了巅峰的发展期,周围军官,最低也是千户,百户基本上看不到,但却也并没有高官,大多以千户为主,游击已经算不小了,只有寥寥几个参将,副将和总兵,李元庆倒真没有瞅见。

四周的火把将院子里照的透亮,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或多或少的笑意。

今天有资格来到这里的,可没有傻子,他们应该都非常明了,孙承宗的到来,这将是他们人生全新的舞台。

很快,李元庆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他身材不高,有些黑瘦,正在以他那充满着南方腔调的官话,连手势带比划,与一个30出头的游击,攀谈着什么。

距离隔得有些远,李元庆一时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旁边这游击却不断点头,显然在附和他。

李元庆不由一笑,不知道这位爷,在听到了自己的大炮理论后,究竟是什么感想呢?

当然,李元庆也清晰的明了,孙承宗要在辽西成事,能倚重的,只能是关宁将门,他这种东江的‘杂牌军’,只能是块砖,抛砖引玉,绝难有太多话语权。

但即便是块砖,离了他还真不行。

李元庆可不是三好学生,孙承宗把他当砖头用,没点切实的好处,那可不行。

此时,后金早已经退兵,明军在辽西的防线,已经推进到大凌河、锦州一线。

这一来,前屯的区位优势也显现出来,不说别的,就是这酒,长生岛想要买到,至少要多花上大半价钱。

角落里,李元庆虽是游击官袍,但很明显,众人对他都不来电,没有一人过来主动说话,李元庆倒也乐得清闲,边喝酒,边悄悄打量着众生百态。

这时,身后却忽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呵呵,李将军好兴致,怎么自己躲到这里来了?”

李元庆一愣,回头一看,不由也笑起来,忙起身道:“孙大人,多日不见,您的风采更胜往昔啊。”

孙元化哈哈大笑,“李将军若有兴趣,陪我喝一杯?”

李元庆笑着点头,“孙大人相请,元庆怎敢不从?”

孙元化大笑,提起酒壶,给李元庆斟满了一杯酒,笑着坐在了李元庆身边,与李元庆示意一下,一饮而尽。

李元庆也笑着干掉了杯中酒,笑而不语。

“李将军,你们在旅顺做的不错。大振我大明军威啊。”孙元化笑眯眯把玩着手里的酒杯,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笑道:“这都是托圣上洪福,弟兄们用命,张盘、陈忠两位大哥神勇,元庆可不敢居功啊。”

孙元化一笑,“李将军过谦了。阿敏那把火,烧得好啊。来,咱们再干一杯。”

孙元化豪气,李元庆自是也不敢怠慢了,笑着饮尽了杯中酒。

两人寒暄一番,气氛渐渐融洽,李元庆也意识到,眼前这位爷,与他之前接触的那些文官,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更为务实。

聊着聊着,孙元化便将话题转向了此次筑城的事务,“呵呵。李将军,你有旅顺守卫战的经验,对此次我大明在关外筑城,可有什么好想法?”

李元庆早有腹案,笑道:“依元庆来看,要在辽地筑坚城,无他,只有三点,地利,器利,人心。”

“哦?”孙元化明显很感兴趣,一抱拳道:“愿听李将军解惑。”

李元庆也不隐瞒,将对孙承宗的说辞,对孙元化简要叙述一遍。

孙元化闻言,眉头不由紧皱,陷入了深思,但不久,他忽然一笑,直勾勾的看向李元庆的眼睛,“李将军,明人不说暗话,你我之间,也算莫逆之交,你心里,真的是这样想么?”

李元庆不由一愣,想不到孙元化居然把话说的这么开,但看到他脸上的笑意,李元庆瞬间也反应过来,不由笑道:“孙大人,您是知兵之人,元庆只是粗鄙武夫,不敢多言啊。”

孙元化低声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李将军,我想听听你的最真实想法。”

李元庆脑海飞速旋转,到了这个程度,他怎能不明了?孙元化恐怕对这耗资巨大的筑城计划,并不是太看好啊。

犹豫了片刻,李元庆低声道:“筑城防守无错。但想要击败后金,最关键的,还是要在野战中,击败后金主力,取得主动权。否则,用处恐怕不大。”

孙元化看着李元庆的眼睛,半晌,忽然一笑,“李将军教诲,孙某铭记于心。”

李元庆低声道:“能与孙大人攀谈,是元庆的福分。”

两人相视一眼,都是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大的问题说开了,两人的气氛又有区别,话虽不多了,但关系,却更为亲密。

这时,孙承宗在方震儒和一个高大将领的陪伴下,从室内走了出来。

“阁老好。”

“见过阁老。”

众人忙纷纷起身,对孙承宗行礼。

孙元化低声对李元庆耳语一句,“元庆,兄长先失陪了。”

李元庆忙拱手道:“孙大人您先忙。”

孙元化忙快步朝着孙承宗那边走过去。

李元庆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此行,收获不菲啊。

这算是关宁将门的小型庆功宴,庆祝这段时间裁军和编练新军的收获,孙承宗简单讲了几句话,便直接开始了宴席,仆从们开始上菜。

孙元化是重要文官,自是坐到了主桌那一边。

李元庆这个位子,虽然偏僻,但因为视角的关系,正好能看到主桌。

借助旁边的火光,李元庆基本将主桌上的人,看的七七八八。

按照当下的官衔,再看着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