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匡胤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他略一停顿,瞟了匡胤一眼,又接着说道:“贫道有一句肺腑之言相告,望公子不要动怒。贫道周游全国十余年,阅人多矣,要说雄才大略侠肝义胆的英雄,实在还没见过有人能比得上公子的,难道以公子的侠肝义胆,竟没有这种救国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志吗?”

匡胤苦笑道:“匡胤不是个没志气的人,只是目前到处流浪,连个栖身之处都没有,要作一番事业,谈何容易。”

苗训道:“不然。孟夫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试看古时英雄豪杰,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磨练然后有成的?以目前而论,那些王侯子弟,平素养尊处优,又有哪一个能救得天下?公子今后必有际遇。”

匡胤道:“不知我今后应该往何处?”

苗训道:“凤翔虽不值得去,但关西地方富庶,卧虎藏龙,不妨先去关西,多结交些英雄豪杰,乾在西北,为天地之尊,可先往一游,然后往南往北,南方离地属火,北方坎地属水,水火并济,龙虎相会,必然有所作为,以后境遇当日佳,前途不可限量。”

匡胤连忙称谢。

二人边吃边谈,不觉三壶酒喝个净光,天已接近傍晚,苗训会了帐,同匡胤一同走出门来,只见雨虽小了,仍然未停。

苗训道:“贫道因事来此,寄居在镇口亲戚家中,公子何不就在此暂住一宵,待天晴后再行,如何?”

匡胤看雨未停,天已晚,料想也走不得,遂点头同意,跟着苗训来到他亲戚家中借宿。夜晚,苗训又少不得陪匡胤谈了半夜,匡胤见苗训学识渊博,也十分钦佩。

次日早晨,天已放晴。早餐后,匡胤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别了苗训,一路往关西行来。沿途山高林深,道路崎岖,人烟稀少,这使赵匡胤不得不及早投宿,以免错过宿店。

不觉过了十余日,赵匡胤一路上心事重重,思绪万千,这天来到函谷关附近,正是古时老子骑青牛出关之地。匡胤不由想起了老子,由老子又想到那天晚上苗训给自己讲的话,其中有《易经》里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日义。”又说要“知变、应变、适变”,才能“避凶就吉”。赵匡胤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想着想着,不知不觉错过了宿店。这时猛然抬头,只见眼前一座大山:巍然峭壁万仞,苍茫云绕雾缠。天很快黑下来了,偏偏这时又下起了小雨。赵匡胤心想: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来到这么一个鬼地方,今夜可到哪里安身呢?也许是因为天色黑了,忽然发现山角下有火光一闪。定睛看时,在那小松林后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个破庙。于是他随即向着那闪光的方向走去。下了石板坡,绕过小松林,破庙已在眼前。尚未走近,就听到庙内有唏嘘抽泣之声。他想:天色已晚,荒山野庙,还有人在此啼哭?待我进去看个明白。说着,走进庙门,抬头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站在供台之上。手挽从梁上垂下的丝绦,紧闭泪水纵横的双眼,口中喃喃言道:“儿啊!爹爹无能救你,只有先走一步,在那阴曹地府等候我儿了!”说罢,将头颈伸进绦环之中,双足一瞪,身子就悬在了空中。赵匡胤一看,飞身上前,拔出宝剑,将丝绦斩断,双手一托,把老者轻轻放在地下,连声呼唤:

“老人家醒来!”

那老者慢睁二目,看见一个红脸大汉,站在自己身旁,知道是他将自己救下,连声叹息道:“壮士不必救我,还是让我早死的好。”

赵匡胤道:“老丈有何难处,竟悲观若是,来此荒庙自寻短见?”

于是老者向他叙述了自己的遭遇,说道:

“我叫张义,家住山前五营堡。老伴去世,身旁只有一女,名唤巧姐,年方二八,许与山后李家庄李员外之子为婚。早已到了迎娶时候,可是因为山上贼寇经常下山拦路抢劫,花轿多次前来迎娶,尚未过山就被抢去,因此亲家差人前来退婚。可是我儿巧姐,至死不肯。我是万般无耐,才想出一个坏主意。”

赵匡胤道:“啊?什么坏主意?”

张义道:“就是让我儿女扮男装,我做老仆相随,企图侥幸过得山去,以了心愿。”

赵匡胤道:“此乃好主意也!”

张义道:“好什么好?刚到此地,就遇到强贼下山。他们见物劫物,见钱抢钱。我那女儿也被山贼掳上山寨去了。想我儿性情刚烈,一旦真情泄露,她将定死无疑。我儿一死,我还苟活于世做甚?还是让我死去的好。”说罢又痛哭起来。

赵匡撒道:“老丈不必啼哭。你那女儿既是男子打扮,大料今晚尚可无事。明日一早,由我上山,去为你讨还女儿便了!”

张义闻听,倒身叩头,千恩万谢。赵匡胤急忙扶住。当晚二人就在这破庙内,依案而臣,稍稍打盹。待到东方微明,赵匡胤便立即起来,安顿张义在庙里耐心等候,然后独自一人上山去了。走上石板坡,抬头望见石壁上刻着两行大字。心想,昨天晚上怎没看见?待我走近看看写的什么?他大步上前,定晴一看,上写:

东来西往过此山,留下金银两方便,

那个不掏钱买路,钢刀送尔鬼门关。

赵匡胤看罢,骂道:“狂贼如此横暴,难怪这条路上,旅客如此稀少!”音犹未落,只听得山上一声锣响,闪出一伙人马。为首的一个大王,头戴紫金盔,身穿锁子甲,手擎开山斧,跨下乌锥马。后面跟着四五十个喽兵,摇旗呐喊,奔下山来。赵匡胤一看,手扶剑柄,当路站立,冷眼相对,一动不动。

那大王飞马来到山下,看见当路站定一个红脸汉子,大王大声喝道:

“呔!红脸汉子听了,快快留下买路钱来,放你小子过山。若敢道出半个不字,休怪你家寨主斧下无情!”

赵匡胤听罢哈哈大笑道:“你这贼囚,难道眼珠长到屁股下面去了?睁眼看看你家爷爷是什么人!我一非行商大贾,二非满载荣归,哪有银钱赏你?快快滚开去吧!”

那大王道:“好大的胆子,你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敢骂你家寨主爷!真该千刀万剐!”

赵匡胤道:“死囚!今日就是尔的死期!还不快下马自缚,求爷爷割下你一个完整的狗头!”

那大王听了,直气得哇呀呀怪叫,催马抡爷向赵匡胤迎面劈来。赵匡胤闪身躲过,举剑相还。两人马来人往杀在了一处。只见那:山大王满带杀气,赵匡胤大抖威风。大爷劈来似下山猛虎,宝剑刺去如山水蚊龙。他斧斧下来迸火,他剑剑上去带风。斧内斧,杀手追魂;剑中剑,绝招夺命。一来一往,杀到五十四合,那山大王渐渐不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赵匡胤却越杀越勇,连连进逼。正在这时,忽听震天动地一声炮响。从山上又杀下来一哨人马,为首一人和这位大王面貌十分相似。只见他头戴小银盔,身穿连环甲,手握双尖枪,坐下黄骠马,高声喊道:“大哥休要惊慌,小弟来也!”

说罢,飞马上前,挥动双枪便刺。赵匡胤不敢怠慢,挥剑相迎。三人又杀在了一处。只见他二人枪扎、斧砍,赵匡胤腾挪躲闪,柔中有刚,步步占先。又杀了五十个回合,仍然分不出高下胜负。赵匡胤暗想:如此下去,他们人多势众,贼奠又在马上。旷日持久的磨,自己肯定占不了便宜。想到这里,剑法一变,晃过眼前的枪斧,顺势给那乌龙骓一剑。那马中剑,一声长嘶,跃起一丈多高。大寨主不曾防备,被仰面朝天摔在马下。赵匡胤上前举剑便刺,二寨主双枪架住。众喽兵急忙上前,把大寨主抢回山寨。二寨主见兄长已经受伤,不敢恋战。双脚把马镫一磕,带着喽兵飞兵回山去了。

赵匡胤大呼一声:“狗贼!那里走!”飞步追上山。

赵匡胤追到山上一看,栅门紧闭,雅雀无声。于是,手执宝剑,立于门前,高声叫骂:

“呔!贼囚快开门来!若惹爷爷动气,闯进寨去,就将尔等斩尽杀绝,鸡犬不留!”

任你百般叫骂,那寨内仍然毫无声息。赵匡胤勃然大怒,手起剑落,把那栅门的铁环斩落在地。这时,只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顿时山摇地晃,栅门前陷下一个窟窿。赵匡胤无处躲闪,正好落入陷阱。陷阱内是个大网,把他牢牢地网住了。这时,几个喽兵冲了出来,拉起网绳,一齐动手,三下五除二,将赵匡胤捆了个结实。赵匡胤明知反抗也是无用,只得任凭这一群喽兵,推推拥拥押入寨内。

这时,在聚义厅前已经布好阵式。在左边是一堆大火,烈焰腾腾;右面一口大锅。滚油沸腾。中间两把虎皮交椅,一字横摆,坐着两位寨主,只听一声呼唤:“带上来!”

喽兵答应一声,把赵匡胤推到了当中。

大寨主道:“红脸汉子听了,本山寨有个规矩,凡被擒获之物,都要开膛破肚,烹炸后大家享用。不过,只要你肯报出真名实姓,本寨主可以给你一个方便,那就是:你想让火烧或是用油炸,可以由你挑捡,叫你死个顺心如意。”

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道:“山贼!爷爷既被你们擒获,或杀或剐,或烧或炸,任凭尔辈所为。不过,要问爷爷的姓名,还要你们先坐稳了,也免得栽倒跌断尔等脊骨,吓破了尔等狗胆。你爷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东京汴州禁军飞捷指挥使赵老爷的大公子,威镇东西二京的闯祸祖宗赵匡胤便是。”

“赵匡胤”这三个字一出口,就听“呀”的一声,两个寨主同时站了起来。他便人先互看一眼,又一同走上前去。对赵匡胤仔细端详一阵,问道:

“你真是赵匡胤?”

赵匡胤冷冷一笑:“然也!”

大寨主惊喜地叫道:“你是香哥?”

赵匡胤一怔,问道:“你是何人?”

大寨主道:“我是董龙,他乃董虎。哥哥把我们忘记了么?”

说罢,急忙亲自为赵匡胤松绑。董龙、董虎二人一同搀扶赵匡胤,在虎皮交椅上坐下。弟兄二人双双跪在匡胤面前请罪。赵匡胤上前扶起。

董龙吩咐在聚义厅摆酒设诞,为大哥压惊、洗尘。不多时,酒筵摆上。赵匡胤首座,董龙、董虎两厢陪坐。赵匡胤问他二人,夹马营一别,到了何处?为何在此地落草?董龙把父亲战死以后,母亲改嫁,他弟兄二人在逃奔他乡的途中,为契丹军所掳,后来在采石山乘机逃脱,来到这乌玉岭,结交了一帮苦兄难弟,占山为王的经历,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赵匡胤也把自己发配充军到大名,遇大赦,刚刚回到东京,当天晚上又闹勾栏,火烧万花楼,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逃出汴京,……这番经历讲述一遍,最后,无限感慨地说道:

“至今愚兄是有家不能归,有亲不敢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走上了这条关西大道。”

董龙闻听大喜道:“如此说来正好,哥哥不妨就在山寨住下。在夹马营时哥哥就是我们的首领,今日还做我们的‘兵马大元帅’好了。小弟甘愿与哥哥拉马坠镜。”

董虎也十分高兴道:“咱们弟兄就在此处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等待时机,杀进对梁,宰了那苏逢苦儿,搭救伯父伯母大人也就是了。”

赵匡胤随:“二位贤弟盛情,为兄心领。欲图大事,必先自治。第一,不可扫扰地方百姓;第二,广结天下英才义士。来日方长,不可草率。”

董氏兄弟,连称受教。

赵匡胤道:“眼下只向二位贤弟打听一人。”

董虎道:“哥哥问的是何人?”

“赵匡胤道:“一位从此路过的白面书生。”

董龙道:“是有一个书生。看上去细皮嫩内,正是一道下酒的好菜。不过,尚未动手。”

赵匡胤道:“快快找来,让我见过。”

董龙连声诺诺,命喽兵立刻前去寻找。不多一时,那书生被推推搡搡带到大厅。赵匡胤仔细打量一番,确实是个女儿形象。幸幸还未被这些野兽般的喽兵识破。

赵匡胤问道:“这位公子,你可姓张?”

张巧姐闻听一惊,斜瞥赵匡胤一眼。心中暗暗想道:他怎知我的姓氏?于是微微点头:

“学生正是姓张。”

赵匡胤道:“我再问你,你可是家住山下五营堡?父亲名叫张义,前往李家庄而去,是也不是?”

那巧姐一听,突然抬起头来。连声答道:“是的,是的。我家爹爹现在那里?”

赵匡胤道:“这就是了。贤弟快快派人,去到山下石坡前的破庙中,把张义请来。”

董龙立刻照办。不多一时,张义来到大厅。

赵匡胤道:“老文,你看这可是你的女儿?”

那巧姐早已看见是爹爹来了,于是大叫一声:“爹爹!”不顾一切的扑向张义。那张义也看清了,正是自己的女儿,连声呼唤“姣儿”,父女二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董龙道:“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董虎道:“难道是大哥的亲戚不成?”

赵匡胤道:“非也。这位姑娘乃是张义老汉的女儿,名唤巧姐!”

众人都非常惊疑,董龙道:“什么?他是一个女子?”

赵匡胤道:“不错,巧姐乃是女儿身。其夫家迎亲花轿,来到山前,多次被劫。张义出于无耐,才将女儿扮成男儿模样,送往其夫家成亲,不料又被你们劫上山来。老支为此欲寻自尽,几乎送掉性命。时至今日,二位贤弟请看,应该如何处置?”

董龙董虎齐声说道:“全听大哥吩咐!”

赵匡胤道:“若以愚兄之见,就该‘治约从此始,扰民从此止’。他们父女二人乃我们请上山来的客人,还要尽地主之谊,送下山去,派两乘肩舆,由喽兵护卫,安全送到李家庄李员外家中,莫要误了人家的良辰吉日。”

董氏兄弟齐声应诺。

张义父女二人闻言,一齐跪倒,对赵匡胤千恩万谢。

赵匡胤道:“应该谢过二家寨主。”

那张义、巧姐忙又对董龙、董虎叩头谢恩。董龙将他父女扶起,忙道:“罢了!”这时肩舆已在厅前准备停当。

赵匡胤道:“快快去吧!客人们还在家中等喝喜酒呢!”

张义道:“小老儿到了那里,向亲家讲明,一定要派人把喜酒送上山来。”

赵匡胤催促张义父女赶快上轿,董龙、董虎也一齐到门前相送。只见那两乘肩舆,由八名喽兵随轿护卫,闪闪悠悠下山去了。赵匡胤和董龙、董虎这才转回聚义厅,继续畅饮,直到酊酩大醉。

不知不觉,赵匡胤在乌玉山已经住了二十多天了。这一天凌晨,夜幕渐退,晓星未落。赵匡胤已在崖顶舞剑多时。这时他收式稍息。远眺东方,只见那浑饨之中,微微露出一线光明。继而灰雾消散,红光升腾,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这乌玉岭上绵延不断的山头,都被其映红了。好一幅自然美影,天成画卷。他站在崖顶,好像在磅宇宙中,立地顶天,一霎时,心潮翻滚,情满三江,即命喽兵取笔砚伺候。赵匡胤即兴挥毫,在岩上题“日出”诗一首曰:

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诗言其志,气魄宏大。后人评曰:“辞气慷慨,规模远大,凛凛乎已有千万世帝王气象也!”这是后话。

这一天,赵匡胤向董氏兄弟提出辞行。董氏兄弟一再挽留。

赵匡胤随:“梁国虽好,并非久恋之乡,你我兄弟,来日方长。谋图终身事业,怎敢贪恋悠闲?今日告别,后会有期。”

董氏兄弟知其去心已定,不再坚持挽留,吩咐喽兵摆酒,为大哥下饯行。顷刻间,酒筵已经摆上。赵匡胤居中,董龙、董虎坐在两边,殷勤劝酒,情真意切。赵匡胤则对打扰山寨,承蒙款待,深表感激之情。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