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过他们的书后,我感觉刘亦婷的老师面目模糊,根本就没教过刘亦婷什么有用的东西。我们知道,刘亦婷的数学成绩不错,可我们不知道教她数学的是哪位老师,这位老师有什么独到的教学方法。

至于刘亦婷的点滴进步,他们都恨不得生拉硬拽跟自己的所谓教育理念扯上关系。刘亦婷好像是个木偶,她的家长在后面牵着线,刘亦婷在前面的表演全是他们在后面操纵的结果。

我真替这两个大人脸红,抢老师的功劳就罢了,连自己孩子的功劳都要抢啊?很多家长的误区跟刘亦婷的家长一样,就是以为自己的智商要远远超过孩子,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读了几天书,觉得自己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家长更是如此。他们对孩子的一切都热衷于指指点点,孩子取得点滴成绩了,他们就来劲了,说:“你看按我的方法做没错吧。”孩子没啥成就,他们就说:“你看你没有努力吧。”总之他们就跟瞎子算命一样两头堵,永远光荣、伟大、正确。

而孩子呢?在家长的操纵下变得面目模糊,就像个傀儡。他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得归功于父母的英明领导和伟大决策。可实际上,我觉得一个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是惊人的,有一句格言说,“母亲没教的,世界会教给你”。记得《艺术人生》里有一期访问演员岳红的节目,岳红由于工作忙几乎从来没管过女儿,为此女儿跟她经常吵架。可是我们发现,这个女儿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相当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善解人意,还有写诗的才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刘亦婷家长在一旁的操纵,刘亦婷也有可能如现在一样优秀,甚至素质发展得更全面。因为我们相信刘亦婷有自己的头脑,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牵强附会,按图索骥

这两本书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牵强附会,按图索骥。先看看这段话吧:

体贴亲人的特殊需要,能让孩子懂得“人各不同”,并体验到为他人着想的快乐。婷儿3岁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帮妈妈“消气”的责任,妈妈生气的时候,婷儿用唱歌、背诗、讲故事等方法为妈妈消气,转眼间就能让妈妈笑逐颜开。(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114页)

这句话是典型的牵强附会。我们知道,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在大人面前唱歌、背诗、讲故事的经历,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如今却被刘亦婷的家长上升为自己早期教育成功的证明,即刘亦婷3岁时便已被她训练成了会“体贴”亲人的超常儿童。这不是牵强附会是什么?对于这样的牵强附会,刘亦婷的家长还有一段自圆其说的解释:

我15岁开始自学和从事舞台剧创作,喜欢从剧情的结尾来构思剧情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有限的台词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由于这个原因,我对命运走向及生活细节的含意十分敏感,习惯于从既成事实去追溯发展的脉络,或从不起眼的小事去预见可能的后果。这种注重因果关系的习惯,又一次促使我在确定目标之后,积极寻找通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373页)

她这段话看起来漂亮,实际上却把自己“牵强附会”、“按图索骥”的写作手法暴露无遗。所谓按图索骥,就是说按照已经存在的主观意图去牵强附会的寻找证据。刘亦婷家长的写作方法就是先从“素质教育”这个已有的主观意图入手,然后再仔细回忆刘亦婷成长过程中一些跟素质教育能扯上边的细节(不管如何牵强)这样,一一对号入座后再贴上标签。一本“素质培养纪实”就这样被打造出来了。

想必很多读者看过赵丽蓉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侯耀文演的那个电视台导演用的就是按图索骥的思维方法。他在采访这位英雄母亲前脑袋里已经有个“图”了,这个“图”就是这个英雄母亲德高望重,从小就给英雄灌输道德观念,讲诸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如今,刘亦婷的家长把过去那套塑造英雄的手法又捡起来了。他们先是把刘亦婷打造成了“素质教育的英雄模范人物”,然后又把自己打造成“英雄的母亲”、“英雄的父亲”,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导演来包装他们,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出“素质教育典范”的大戏。

我们看看这个“典范人物”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刘亦婷10个月时手舞足蹈几下成了展示艺术细胞;1岁时跺了几下脚成了即兴创作舞蹈;1岁3个月的时候发了一声“啊”被认为学会了抒发感情;3岁时在钢琴上拍了几下成了即兴作曲;6岁时弹了几下电子琴成了自学乐器;玩了几次五子棋成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心情不好的时候唱歌成了一项“善于调控情绪”的发明……

我们还是仔细剖析一下刘亦婷家长牵强附会的笔法吧:

在我的努力下,婷儿5个月大时,便对音乐和舞蹈表现出日益明显的兴趣:

……喂奶喝水都要听着歌儿才肯吃,不管多调皮的时候,一听见歌声就乖了。大人一唱歌,她就全神贯注地听着,还哼哼叽叽地想跟着学。我若在她面前跳舞,更是把她高兴得不得了。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40页)

看到这段文字我想起了一则新闻,说一些奶牛场通过给牛听音乐增加了产量。根据这则新闻我们能不能这样推测,对于音乐和舞蹈或者说节奏的兴趣是人类的本能,是根本不需要培养、教导的,如果连这种本能都牵强附会成自己早期教育的功绩,我想,这完完全全是一种反科学的态度。

到她满10个月时,婷儿的艺术细胞似乎已经形成了:

……那天我抱着她哼了几句歌,她居然自己又哼又舞起来,虽然只是乱晃着胖胖的小手,但她是在“跳舞”却不容置疑。当我扶她站在穿衣镜前时,她更是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起来。

这种“跳舞”虽然只是一种模仿行为,但创造多半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模仿也是一种有待发展的能力,需要大人随时鼓励,以增强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40页)

大家都看过马戏团的表演,笨拙的大象在音乐中也能翩翩起舞。为什么?一种条件反射而已。对于10个月的刘亦婷来说,对于节奏感强的音乐产生条件反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刘亦婷的家长却把这当作刘亦婷艺术细胞形成的证据,是自己培养的结果。这真是一种可笑的逻辑。

婷儿刚满1岁,模仿能力就发展得相当好了:

……大概是一个星期前吧,我发现婷婷会自己“玩家家”(做游戏)了。她拿着小宋的牙缸,一会地装作刷牙,一会地装作吃、喝,还“吧哒”着小嘴儿品味呢。兴趣大得呀,抱都抱不走。这大概是一种自发的模仿吧。

还有一天,我发现婷儿老是兴奋地跺脚,就称之为“跳踢踏舞”,还鼓励她一次又一次地跳。我认为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婴儿时期形成的即兴创作舞蹈的兴趣,使她在后来的校园生活中无数次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尽管没有训练过的舞姿不可能很规范(因为我不希望婷儿长大了从事表演艺术,所以我很少在这方面训练她),但全身心地沉浸在欣赏或自娱中,尽情享受音乐和舞蹈的艺术美,的确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40页)

孩子跺脚成了即兴跳舞,鼓励孩子跺脚成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信心。更让人惊诧的说法是,这种“婴儿时期形成的即兴创作舞蹈的兴趣,使她在后来的校园生活中无数次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我想,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这个世界人人都可以是舞蹈家,因为这些地球人都曾经在婴儿时期即兴创作过舞蹈,否则不会直立行走的人类不知还能不能称作人类?

这就是刘亦婷的家长对刘亦婷实施的成功的早期教育吗?如果这就算所谓的早期教育的话,我看每个家长都可以无师自通,每个孩子都将自动成为天才儿童。孩子摆弄一下乐器,你可以说他即兴作曲,是音乐神童;孩子在纸上涂鸦数笔,你可以说他即兴作画,是绘画神童;孩子踢了几下球,这可不得了,在婴儿时就显示出了卓越的脚法,是未来的罗纳尔多。

总之,牵强附会的本事谁都有,国人更是擅长这个,我们知道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有人想尽办法,牵强附会地指出你冒犯了皇帝,而且灭九族,一杀就是上万人。那个“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典故我至今记忆犹新。

国人为什么喜欢牵强附会呢?关键是缺乏科学传统,缺乏科学精神。刘亦婷的家长也不例外,所以他们的“育儿日记”充斥着牵强附会的荒唐之言便不足为怪了。

培养纪实,名不符实

婴幼儿教育涉及人的智能、心理诸多领域,很多领域都存在着一些未解之迷。科学家对我们大脑的了解正像对黑洞的了解一样非常肤浅和粗糙。由于幼儿教育涉及“人脑机能”这个科学上的盲区,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系统理论可以指导家长实施幼儿教育。如果有的话,这个人肯定可以拿到诺贝尔奖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当一个领域充满了未解之迷,没有被科学完全占领的时候,也就是伪科学层出不穷,江湖医生当道的时候。尤其在我国,婴幼儿教育刚刚起步,各式各样的早期教育理论鱼龙混杂,对于缺乏专门知识的家长来说往往莫衷一是,难辨真伪。

当年,英国政府曾给幼儿园儿童制定了一份学习目标,希望5岁的幼儿能学会数两位数的数字,以及会书写自己的姓名和拼写简单的单词。待他们长到6岁时,教育部将会检查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取得了哪些进步,都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一学前教育大纲一问世,即遭到学前教育联盟的恶评,并警告说,政府计划促进幼儿的早期教育,可能逼使教师和家长在这种“争上进”的压力下,逼迫儿童超前发展,其后果将会给儿童带来诸如作噩梦、尿床等由于压力而引起的后遗症。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玩是他们最基本的活动,孩子有当孩子的权力,他们可以从玩耍过程中学会与其他人交往之道,体验成人世界及认识周围事物,同时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总之,令孩子娱乐放松的游戏,是儿童时代最要紧的首要之事。如今政府为幼儿规定学习目标强迫灌输“学问”,使得孩子的游戏活动退居次要位置,这将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甚至身心成长。

所以,关于儿童是不是应该进行早期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过必须承认,在权威缺席的时候,一些个案化的“育儿经验”是有一定价值的。人们起码可以通过这些“育儿经验”获得一些启示,少走一些弯路。

所以,如果刘亦婷的家长扎扎实实以“纪实”风格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他们的书可能会更有价值一些。可惜的是,当他们以培养出“哈佛女孩”作为资本,武断的认为自己的“育儿经验”就是真理,开始以真理为名向家长们兜售的时候,性质就完全变了。

教育无小事。活生生的人并非实验品,实验错了可以重来,人生无法重来。所以这种以非科学态度写作的书,给读者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刘亦婷的早期教育只有经验没有教训,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很让人反感。其实,“育儿经验”最大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向大家证明我的做法有多正确,而是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教训。

因为你的做法正确与否实在是难以从学理上证明的命题。你不能因为孩子成为杰出人物就证明你的早期教育是正确的。比如贝多芬的老爸经常毒打贝多芬,毛泽东的老爸也是对毛泽东非打即骂,你能因为他们是伟人而认可他们的家庭教育吗?

但是,一些家教中的教训是可以建立一定因果关系的。比如由于你的责骂孩子离家出走,那么,我们便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责骂导致了孩子的出走。如果你用纪实的风格老老实实地记录,大家还能看到细节,看到你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孩子,你们的矛盾是什么,你当时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现在许多家长在写这类素质教育纪实的时候,报喜的太多,报忧的几乎没有。都是声称自己有多成功,而很少提到自己育儿方面的教训。这样的素质教育纪实,实在是名不符实。

自我表扬,不吝笔墨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的第一章便是,“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的确,很多读者对于刘亦婷在哈佛的学习生活是很感兴趣的,他们想通过刘亦婷的讲述进一步了解哈佛,了解刘亦婷。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刘亦婷在自述中却没有为我们呈现更多关于哈佛的教学特色,人文精神等等,大部分篇幅都是用来自我表扬。看来,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家长还在继续着打造完美女孩的努力,我能做的,只好是耐下心来,继续为读者们还原事实。

在到处参观游玩的那两个星期,每天都有新鲜的见闻和体验。感受最强的,是拉瑞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态度。他们都敬业、守法,积极进取并富有爱心。当然,他们也拥有很多物质财富,不过,这一点对我的心理冲击并不大。我从小就没有和别人攀比的习惯,总是专注于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所以优越感和自卑感都不发达,自尊心也很难被虚荣心所伤。我所拥有的,是“脚踏实地,追求理想”的从容和自信。

说到这儿,我很感激父母对我的悉心教育。他们有意把我培养成不爱攀比、不慕虚荣的人,使我能做到“不论对方比你强还是比你弱,都要既平等待人,也平等待己”。(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9页)

我觉得对于一个有着真性情,有着正常心理状态的人来说,看到美国富人的生活,感到羡慕是正常的。我跟许多留学生朋友打过交道,他们谈到初到美国时,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冲击就是美国人的富足生活。这种富足生活也给了他们奋斗的动力。这种心理跟攀比、虚荣之类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这是人的“生存本能”,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这种本性本身没有任何耻辱而言,又何必遮遮掩掩呢?“我所拥有的,是‘脚踏实地,追求理想’的从容和自信”,“他们有意把我培养成不爱攀比、不慕虚荣的人”,这种自我表扬的表白,读来的确令人感到挺做作的。

面对挫折垂头丧气可不是我的习惯,因为沮丧只能使事情更糟糕。我的习惯是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凡事都从多个角度去看,始终向好的方向努力。“好吧,我先说。”我振作起精神,首先打破了沉默,“虽然今天无功而返,但不一定是坏事,与其在山顶冒被雷击的危险,不如选择百分之百的安全。换个角度看,这次挫折还丰富了我们的经历呢。如果我们战胜了今天的挫折,也有助于我们克服更大更多的困难呀!”

在我的乐观主义的感染下,同学们渐渐活跃了起来———反正都这样了,不如齐心合力想办法。大家越谈越来劲,高高兴兴地搭起了帐篷,把初战失利的沮丧抛在了脑后。

这次经历给我们小组定下了不怕挫折的基调,也给我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带头给大家鼓劲打气。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16页)

我看到这段文字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呈现的,根本就不是一群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