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父母好孩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欢拆东西,实际上就是好奇心强,是智商开发的动力。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终于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可以说,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发现了儿子的才能,也保护了儿子珍贵的好奇心。
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才能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误区是,把孩子培养成一筒“筷子”,戳齐了就满足了。这样做培养不出人才,更培养不出天才。
二、发现闪光点
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答不上来。
老师课下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
“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
老师了解了真情,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
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市教委主任罗友松讲完这个故事,会场上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他说,老师对学生要多发现,多肯定,多赞赏,多表扬,多鼓励。
孩子天天在长大,天天在进步。父母和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三、发现动情点
孩子是人类最真诚的群体。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我们要与孩子为友,就要去发现孩子的真诚,倾听他们真挚的声音。
有个孩子对我说:“我妈过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她礼物。可我妈说:‘花钱买这些干什么?’我当时挺生气的,觉得一份好心白费了。第二天,我发现我妈在仔细看我的礼物,我觉得挺高兴的,知道我妈还是喜欢我的礼物。她要是不用那种口气说话就好了。”
我儿子正在大学读书,新年没回家,给我和他爸寄来了他画的贺卡:一只笑容可掬的黑猩猩,左手拿着香蕉皮,右手敬着礼。
我招呼他爸:“哎哟,你看你儿子画得多好啊!”
我丈夫过来看了看:“哼,不好好念书,净画这个!”
话音刚落,我就发现贺卡上有一行小字:“爸,请不要说‘不好好念书,净画这个。’这可是我业余时间画的。”
我俩都笑了。我说:“你看儿子对你的语言掌握得多准确!”
家庭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细微小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闪烁着真诚和爱的情感。善于发现它,是使我们走近孩子并与之沟通的法宝,也是我们教育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法宝。
4.评价的力量……你真棒
家长会能不能将”告状”变为“报喜”?
有位父亲对我说,他最怕开的会是孩子学校的“家长会”。“我们在外面挺辉煌的,可一走进教室就只有低着头,谁叫咱儿子不争气呢!有一次我去开家长会,老师瞪着眼冲我说,别瞧您是个干部,可您儿子那德性!当时有个地缝我肯定钻进去!”
许多孩子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我爸。”
我的一位朋友曾向我介绍过美国学校的家长会。“美国的家长都很重视家长会,再忙也要赶去,这点跟中国相同。不同的是,美国学校的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一起分析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特长,有什么个性,怎样去发扬优点,发展特长,培养个性。”
这番话令我耳目一新。仔细想想也真是,我们的家长会能不能把“告状”变成“报喜”,把“挑毛病”变成“发现闪光点”,把“成绩大排队”变成“特长研讨”呢?
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不一般的优点;用赞美的口吻评价孩子,就会在孩子心中荡起一股股激流。当我以“知心姐姐”的身份面对孩子们时,我会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然后用十分惊讶和肯定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我相信,“知心姐姐”的评价对崇拜“知心姐姐”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评价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能力。
一、自我评价……正确看待自己
在一次中队干部改选中,有一名男生大胆走上台,对同学们说:“我这个人优点有三条,一是爱帮助人;二是能团结人;三是爱动脑筋想办法。我的缺点也有三条,一是爱发脾气;二是有时粗心马虎;三是上课爱做小动作。我希望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投我一票。”他的真诚引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当选为中队长后,他干得十分出色。
无论是谁,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坚信“我能行”的人,并不是没有缺点和短处,而是善于发扬自己“行”的一面,同时敢于正视自己“不行”的一面。
有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听别人批评自己就受不了,甚至因为一两句话而轻生。这样脆弱,常常是因为从小被娇宠惯了,不能辩证地看待自己。其实说你有优点,掩盖不了你的缺点;说你有缺点,也否定不了你的优点。
二、评价他人……正确看待别人
所谓正确评价别人,是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并且对人做出公正的评价。作为一个孩子,不可能什么都好,没有一点儿缺点;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好,没有一点儿优点。我们不能“盲人摸象”,摸到一个局部,就认为是全部。
家庭是我们教育孩子正确全面地看待别人的启蒙学校。比如爸爸评价妈妈:“是个热心人,但比较粗心。”妈妈评价爸爸:“很稳重,但爱挑剔……”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从小有这样的概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些老在家里说三道四、讲人家坏话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都会是心胸狭窄、爱搬弄是非的人。
5.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
学会与人合作,是成功的开始。
合作,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合作能力。“我能行”的含义,并不是“只有自己行,别人都不行”,恰恰相反,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长补短走天下”。正如北京光明小学刘校长总结的:“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合作大家行。”
现代社会需要富有合作精神的人。有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玩,慢慢地,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很不合群,长大以后常常因为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而陷入苦恼之中。
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就一定要让他从小学会与人合作。
一、学会与人合作,就要真正认识到别人很重要
与人交往,一定要尊重人、看重人,使对方觉得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
我想起一个故事:在纽约街头,一个乞丐打扮的人在地摊上卖铅笔。一个商人从他身旁经过,把一枚一元的硬币丢进放铅笔的杯子里,匆忙踏进地铁。但他停了一下,又转身回来,走到卖铅笔人跟前,从杯中取走几支铅笔,并很抱歉地解释说,他匆忙中忘记取走铅笔,希望这个人不要太介意。他还说道:“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是在卖铅笔,而且上面都有标价。”说完,他赶下一班地铁走了。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聚会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向这个商人:“你可能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从前是个卖铅笔的乞丐,直到你那天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你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潜能,也要了解别人的潜能。你尊重了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看重你,这样,你和他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你的事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二、学会与人合作,就要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
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他才会得到很多朋友。有的父母只要孩子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其他的事情一律不许过问,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只关心自己的习惯,只要求别人满足自己,至于别人有什么困难,他们并不去想。他们享受不到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乐趣。长春市一名13岁的少年,只因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便以死来威胁父母,一周内竟然三次服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
一个作家要想写出畅销书,一定要对读者感兴趣;一个艺术家要想赢得观众的掌声,一定要对观众感兴趣。
一位叫哲斯顿的大魔术师,40年中到世界各地去演出,共有6000万人看过他的表演。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他始终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他总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这么多人来看我的表演。我要把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每一个观众。”
孩子终究要走上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只有对自己工作的对象感兴趣,才能焕发出一种热情,一种创造力。
三、学会与人合作,就要给予别人诚挚的关怀
人与人之所以成为朋友,正源于他们之间相互惦记,相互牵挂。
一次,我去宁波采访,当地一群《中国少年报》小记者听说了,先跑来采访我。一个女孩问:“我们有苦恼找知心姐姐,知心姐姐有苦恼找谁呀?”
诚挚的问话,一下子热到我的心里。我当了那么多年“知心姐姐”,经常听到孩子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却很少有孩子关心我的烦恼。我激动地对她说:“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烦恼的时候,一是靠自己的好心态,更多的是靠朋友。”被人关爱的感觉真好!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信阳人民广播电台做直播节目。节目结束后,刚从直播室里走出来,早已等候多时的12岁的林辰扑了过来,一声轻轻的“知心姐姐,我真的好想您……”说得我两眼噙满了泪水。林辰是大别山一只勇敢的“小鹰”,她从小患白血病,一直遭受着病魔的折磨,做了几次骨髓穿刺,但她都表现得十分坚强。三年前做大手术,在她一再请求下,医生准许她把《写给年轻妈妈》一书带进了手术室。她说,她是靠着“知心姐姐”说的“我能行”战胜病痛的。
我与林辰交谈时,一位年轻的妈妈手捧一本纪念册请我留言。我搂着小林辰说:“你想个词,我来写。”林辰深思了片刻,说:“知心姐姐,就写‘遇到困难都说我能行’吧!”
“好,好……”我连连夸赞着。
这时,又一个笔记本递过来,我把目光投向林辰。林辰思考了一会儿,凑到我的耳边轻声说道:“栽个跟头爬起来,说声‘太好了’。”我听出来了,这是我书中的一句话,她竟然记得这么牢!
临走,林辰送我一个漂亮的小瓶子,里面装满了彩纸折叠的小星星。“这99颗小星星是我亲手叠的。有人说,第99颗星是幸运之星……”林辰说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而我却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听我的好友潘琳说,林辰的表哥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差几分没有考上,情绪有些低落。林辰及时给他打去电话:“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看我,没有机会考大学,我都没难过。”妹妹的话让这个19岁的大小伙子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谁是有魅力的人?林辰小朋友就是,那些会关心人的孩子都是!
6.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
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心态的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面都在呼唤创造性人才,各种类型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将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有顽强的毅力、有勇敢的进取精神。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新与心态……我能做得更好
什么是创新的心态?《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烘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并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穷人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儿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觉得好新鲜,“我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答应了他。
穷人从路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
“你总得放点儿盐吧。”厨娘给了他一点儿盐,又顺手给了他点儿豌豆、薄荷、香菜,最后还把一些碎肉末也放进汤里。
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聪明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掉,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那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因此,伊索在故事的结尾说:“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会成功。”这是创新思维的根本。
创新在于找出新的改进办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找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要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脑活跃起来。如果只想“不可能”、“办不到”、“没有用”、“我不行”等,那么创造的大门就关闭了。
人的心态决定人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你能做多少,要看你想做多少。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呢?
失聪女孩周婷婷的父亲周弘,创造了“赏识成功教育法”。我曾亲眼目睹周弘对一个四岁聋童的启迪式教学。
戴着助听器的女孩在画画。她画了一个人,头小小的,身子却大大的,拿给周弘看。周弘惊讶地说:“你画得可真好!真好!只可惜头小了一点儿,要是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女孩马上说:“我还可以画个大的。”不一会儿,又一个小人出现在纸上,头大大的,身子小小的。
周弘看了看,兴奋地说:“真不错,头长得很快,只是身子又小点儿了,会支撑不住的。”
女孩说:“我还可以画个合适的。”又一个小人在她笔下出现了,头和身子的比例正合适。
仅仅20分钟,奇迹创造出来了,一个四岁的聋儿在周弘的鼓励和赏识下,打开了智慧的大门。
周弘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个内涵。不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和悲剧。”他认为:“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小生命而自豪!”
周弘的可贵之处在于,相信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总能看到光明,并给孩子以希望。有这样心态的父母,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二、创新与兴趣……我很喜欢做
正当我写“创新”这一节时,儿子放假回来,我和他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那必须先培养兴趣!小孩的创新主要来自兴趣,而兴趣主要来自游戏!”儿子不假思索地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