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早慧成才的奥秘-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破仑

她是美国总统学者奖候选人

——王渊早慧成才不忘祖国

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利浦高中有个十分漂亮的中国女孩,名叫王渊。玉渊品学兼优,1999年被评为美国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王渊早慧成才的奥秘在哪里呢?

王渊的父母都是美国博士。父亲王生启被美国空军某科研部门聘为研究员,是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母亲段小曼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员,同时还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高级工程师和材料分析部主任。因贡献突出,她的大幅彩色肖像被永久地挂在公司总部的会议大厅里。但如此显赫的社会地位,也没有改变他们的中国心。他们从未想过要永远地留在美国,因此也就从未放弃中国籍。他们的中国心也影响了王渊。

王渊9岁时去美国。她不愿意离开祖国,上飞机时又踢又打,拒不从命。到美国后见到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你们呵,我是来学英语的,学好了马上就回去。”她在一篇作文中写道:“飞机载着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姑娘离开了她的这个文明古国,飞翔在北京的上空。她透过机窗,依依不舍地俯览着这片她所熟悉的热土,她面对北京说,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王渊去美国时才开始学习英语,一年以后,她的英语考试成绩便是全年级的尖子。1995年1月,她第一次参加全美七年级SSAT英语考试,便名列全美国同年级组的第一名。她不仅对语言具有一种非凡的掌握能力,数学也学得很好。更重要的是,王渊从不骄傲自满,在同学中永远是那样的温柔和善。要上高中了,王渊准备报考菲利浦高中。菲利浦高中非常有名,被人誉为“部长学校”,美国前总统布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主要设计人斯皮策博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维克里等许多高官显贵及科学家,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负责招生的老师初次见到王渊时,曾这样对她说:“你若进其他学校,也许还会保持住优等生的地位。这里录取的可是全世界出类拔萃的学生,你有可能会降为差等生,你是否有这种准备?”王渊当即回答说:“宁肯做大海里的小鱼,也不做池塘中的大鱼。”事实上,这位老师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玉渊当年便以特别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赢得了该校惟一一个全额奖学金。玉渊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有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她入校时是校报《菲利浦人》的记者,到高三时,她是该报的执行主编,负责采写、编辑、出版、发行和经营工作。王渊还是菲利浦文学杂志理论版的主编,专门负责撰写时评之类的言论。她还在学校里创立青年政治家俱乐部,并任第一届主席。有一位科学家为玉渊做了测试,发现王渊的智商比常人高。的确,玉渊很聪明,但同学们也都知道,玉渊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觉。

身在美国的王渊,时刻不忘祖国,连上街买东西,也专挑中国商品。她对父母说:“连中国人都自己瞧不起自己,不买中国货,那谁还会买中国货。”美国中学要求学生选修一门外语,王渊的汉语足以让她交差,她认真地选了西班牙语。她对父母说:“尽管西班牙这个国家在世界上不太发达,但西班牙语却十分重要,它是美国的第二大语言,整个南美洲包括墨西哥都讲西班牙语。我学好了西班牙语,加上现有的英语和华语,将来我可以到世界许多地方为国家做事。”父亲开玩笑说:“看来我们王家还要出个中国驻美大使或是常驻联合国的代表啦!”王渊说:“如果是国家需要,也未尝不可。我的这些同学将来都是美国的精英,他们中间会出市长、州长,说不定还会出总统,如果我将来为国家做外交工作,与他们打交道,看他们敢怎么着。”

1999年2月上旬,一份来自白宫的文件突然寄到了王渊家,打开一看,竟是白宫总统学者奖委员会发来的一份通知书,上面写着:祝贺你,你因品学兼优并展现出领袖才能,被评为1999年总统学者奖候选人,请你及时填好所附表格,并于2月26前寄回白宫。对于美国的高中生来说,总统学者奖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该奖设立于1964年,在美国每年200多万高中毕业生中,最多的一次也只有141人获奖。获奖者将在白宫接过美国总统亲手颁发的金牌和证书。拿着通知书,王渊的父母非常高兴,想不到女儿小小年纪,居然也将得到总统颁发的学者奖了。过去,这种奖仅有台湾的孩子得过,每次都在华人圈里引起轰动。父母多么希望女儿能够得到这项大奖,为来自祖国大陆的中国人争光。但是,玉渊已作出决定:不拿这个奖了。为什么?因为通知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获奖者必须是美国公民。”王渊对父母说:“我知道这个奖的价值和份量,但若是仅为了这个奖就让我放弃自己的国籍,我不干。”父母急了,说人了美国籍难道就不能爱国了吗?一个人是否爱国,要看他心里是否想着祖国,是否肯为祖国做贡献。离报名时间只差一天了,王渊仍没有动静。父亲急了,打电话到王渊的宿舍:“你这个孩子,太固执了,你这样的人才,中国有千千万万,又不少你一个王渊!”想不到,电话里传来这样的声音:“爸爸,你们平时都是怎样教育我要爱国的?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从不放弃自己的国籍,如今为什么偏要强迫女儿放弃她的国籍?我知道,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

多么可敬的中国心,多么值得称赞的中国女孩!

振奋起来吧,一个高贵的民族终久是要抬头的。

——冰心

以中国人为骄傲

——船王董浩云教育儿子董建华的故事

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17岁独立闯天下,48岁来香港创业,经过艰苦奋斗终于造就了一个以香港为基地、拥有1200万吨巨轮的远洋海运王国——东方海外。60年后,其长子董建华不仅子承父业,继续经营着父亲留下的这个海运王国,而且秉承父亲的“以中国人为骄傲再创天地”的信念,走上政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届政府首脑,为香港回归祖国及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董建华的成功之路也与董浩云的教子有方密不可分。

董浩云虽然知名度很高,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之一,但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娇生惯养。

董浩云共有2子3女,按中国的家庭传统,董浩云培养两个儿子为管理家族事务的接班人,而长子董建华则是重点培养对象。他的5个子女中有4个在香港的贵族学校读书,惟独董建华要人读中文的中学,为的是学好中文。

董建华13岁在香港进入中学,19岁考入英国利物浦大学机械系。他在利物浦大学学习时,正值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董浩云的船队得到了迅猛扩张,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世界级船王,此时的董建华也随之成为一名世界级的富家子弟。当时在欧美留学的富家子弟常常比高级轿车,比出手阔绰,比穿着时髦,而董浩云则要求董建华过简朴的生活,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董建华遵循了父亲的教导——自律、自尊、自强,起居饮食没有一样因为自己是船王的儿子而与众不同。他与普通留学生一样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往返于校园与住所之间,潜心于自己的学业。

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舆论认为董浩云肯定会安排儿子去美国继续深造,或回香港在董家的海运王国执掌要职,为自己分担经营管理上的压力。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董浩云却要董建华到美国去打工——到通用汽车公司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职员。

董浩云认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总裁阿尔弗德雷·斯隆创立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也适用于自己的这个国际型的航运企业。他相信,建华在“通用”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另外,董浩云也担心建华的刻苦精神不够,需要磨炼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的挑战,为将来开创新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董建华听从父亲的安排,在美国勤勤恳恳地干了4年。

董浩云始终教育儿子要以做中国人为骄傲,这对董建华的影响很大。60年代初,美国社会掀起阵阵种族歧视的恶浪,董建华在美国工作时正赶上了这股恶浪袭来。当时有些旅美华人也受到这种恶劣政治气候的影响,出现自卑感,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宁肯说自己是日本人或新加坡人。而那些拿到“绿卡”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又摆出高人一等的样子。这些现象对年轻的董建华产生了冲击。为生活与工作方便考虑,董建华曾请求父亲出面为他办一张“绿卡”。董浩云听了非常生气,他对董建华说:“不管给什么籍,我们到底还是中国人。个人没有作为,不管什么籍,都没有人看得起。”父亲坚决不同意为儿子申办美国绿卡。

董浩云教育董建华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行动更能教育人。董浩云与美国上层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美国前任总统卡特、里根、尼克松、福特在人主白宫后,都约请过董浩云共同进餐,个人关系也非常密切。他们曾建议董浩云加入美国籍,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董浩云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的私交也不错。英国人也曾经像美国人一样游说董浩云加入英国籍,并授予他爵位和“太平绅士”称号,董浩云也一一婉拒。他私下对朋友说:“拿了外国人的护照,外国人仍然把你当中国人,何不直接以中国人的身份,将来有什么成就,都是中国人的事。”

“以中国人为骄傲。”这是董浩云的座右铭,也是董建华的座右铭。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屠格涅夫

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爱人民,爱祖国,用心和灵魂为它们服务。

——涅克拉索夫

形影相随血脉承

——何贤教育儿子何厚铧爱国爱民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曾用这样的文字描述自己的父亲:“他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了物业之外,还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他的子女、家属和后辈,我觉得父亲有几点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支持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家乡的建设。为繁荣祖国经济做过微薄贡献。二、他一贯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关心澳门社会的稳定发展,甚至不计较个人的安危得失,促进各界人士的团结。三、他急公好义,乐善好施。举凡澳门的爱国活动,以及社会福利、体育、文化等各种活动,他都出钱出力,极力支持。四、他待人热情,和蔼可亲,不记私怨,乐于助人。我怀念我的父亲,我与兄弟姐妹一道要继承他的爱国遗愿,加倍努力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澳门的安定发展做出贡献。”

何厚铧的父亲何贤,1908年12月生于广东番禺,13岁离乡到广州沙基做杂工,22岁在广州开设鸿记银号,出任经理,事业开始有成。从50年代开始,何贤的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并积极支援家乡建设,同时为社会做了大量福利慈善工作。他是全国人大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委员。在澳门,他任大丰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和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福利公共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何贤的家庭虽不是澳门最富有的家庭,却是澳门最有影响力、最有政治号召力、最得人心的家庭。何贤的教子经也十分值得我们的称赞。

何贤一生共育有六个儿子和七个女儿。何贤待人虽宽,但对子女却决无放纵之事。他的儿女大部分都在国外读书或生活,何贤对他们一视同仁,经常告诫他们:一是不准他们招惹是非,不以富贵公子小姐招摇过市;二是不准他们到赌场或风花雪月之地;三是要子女们勤奋读书。每个儿女出外留学,何贤都拿出一笔钱,让他们自己去管理,一次挥霍也行,细水长流更好,任其自然,让他们自己学着处理钱财。何贤虽不曾说“钱花光了别回来找我”,更不会许诺“你的钱用完再找我拿”,但是,无论哪个孩子,每每学成回来,都攒下一笔钱交给父亲。何厚铧更是如此,他在加拿大上学,虽然身上有钱,仍坚持半工半读,把做工所得用于读书食宿费用,而把父亲给的钱分文不少地带返家中。这令何贤无比宽慰,逢人便夸:厚铧表现不错,厚铧更不用说,他们都在学业上大有出息,没有让父亲失望。的确,何贤的儿女们在事业上也都很有成就,二儿厚铧和三儿厚荣在香港做生意,女儿楚盈是香港的名医生。在对待儿女们的婚姻问题上,何贤也从不干涉,让他们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到结婚时,也不肯大摆筵席。孩子们在国外读书,何贤不肯出国探望。孩子们办喜事,他连酒席乃至茶会都不赞成举行。个中缘由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而是何贤的朋友太多,他不愿意给人家添麻烦,又怕一时有疏忽怠慢了别人。所以,他宁愿再给他们一笔钱旅行结婚,使自己和家人在平静中享受喜悦。

何厚铧的母亲陈琼对儿子也寄以殷切希望,要求也极高。她也按着中国人爱国爱乡爱民的传统教育儿子,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儿子。陈琼十分热心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她除了在澳门参加社团组织赈灾、扶贫筹款活动外,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公益建设。为庆贺番禺儿童福利会成立,她积极参加义演筹款,将所筹得的24万港元和25万元人民币,全部赠予儿童福利会。之后,陈琼又与儿子何厚铧一起回番禺,参观了何贤纪念医院。她了解到这所由丈夫捐建,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医院业务不断扩大,深感欣慰,乃主动与儿子一道,又捐资59万港元为医院充实设备。

“形影相随血脉承”。何厚铧承袭了父母亲以慈善为怀、济世为本的高尚品格,多年来,为支援家乡旅游、经济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福利事业陆续解囊,捐赠总额达人民币1170万元。

何贤的家庭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柯贤生前对子女也没有多少说教。但是,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在影响和教育着子女。特别是何厚铧,他早就立下誓言,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杰,做一个爱国怀乡的中华子孙。何厚铧不负众望,28岁就承袭父业,掌管何氏家业,任澳门大丰银行代总经理。其间,经历了“挤提”风波,创造了一个挽救“大丰”的神话,使今天的“大丰”成为全澳门盈利最高的银行。同时,何厚铧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融入社会,不辞辛劳,广结善缘,化解事端。他的品格和才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钦佩。他接连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还有澳门立法会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时,何厚铧被委任为起草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时,他被选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他被推举为澳门特区行政区长官。

爱祖国是人类最崇高的爱情。

——佚名

目录

□编著:祝天辉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网络赚钱手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