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海商-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说好了打赢红夷后,就考虑南北台湾统一吗?这小子在台湾南部,已经深深的植入当地,并且经营的非常好。在台湾北部,则是自己的天下,虽然”廿芝“同气连枝,但说到底,没利益的事儿谁做?
还有,此战也暴露出了,平倭战舰转向不灵活,战舰间配合不密切,“虎鲸”战术勇则勇已,一旦遇到类似“灭虏”这样的战列舰,冲过去简直就是敌人的靶子。需要一段时间好好的总结了!通过此战,可以看到风帆时代的海上作战,不得不局限于风向、洋流。比如上风投入战斗,可以更好的战斗保持队形发起进攻,在交火后,风会把硝烟吹向下风,遮蔽下风处舰队的视线难以瞄准。
而从下风投入战斗,可以便于撤退逃跑,但是不容易保持队形。从七艘盖伦船向普特曼斯的旗舰靠拢就可以看出来。由于风力的影响船体会顺风倾斜,这样上风一方就很难打开底层甲板的炮门而不能参战,三层甲板战列舰尤其如此,而下风一方可打开全部的甲板进行射击,但是从下风射出的炮弹容易打高,而打到桅杆和索具上,而从上风发射的炮弹则会打低打到舰壳上甚至是水线附近。
此时工业基础的深坑还没有填平,几十年内根本无法造出钢铁船只来。所以,需要学习风帆战舰的战术内容还很多啊,晏世轮不禁一阵头痛。必须要找出一个强国来学习学习!此时一直到一百年后,也就英国和法国能拿得出手。对,就是这两家!
但是两家的战术却完全不同,英国海军倾向于从上风发动进攻,而法国则是一般从下风投入战斗,因为英国海军是以歼灭俘获法军舰队为主要作战目的,而法军则是希望打掉英军的桅杆和风帆,这样就可以随时退出战斗,日后在完成进一步的作战目标。针对这种状况,英军迫使法军出港决战,在战斗中,首先抢占法军的下风位置,切断其撤退路线,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法水师阵列一部。如果法军阵列能够继续维持,则通过动用补充战舰形成双列线式队形,夹击法军。只要法军的阵型崩溃,英军就会发挥近战优势进行混战。
那个金乡军海军一直推崇的“纳尔逊战法”发明人纳尔逊,在特拉尔法拉尔加海战中就运用了此战术,攻击欧洲西班牙联军的结合部,在近战混战中击败了对手。今后与欧洲强国间的“对话”还很多,看来今后不仅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虎鲸”战术,更要深入学习这个纳尔逊战法啊。晏世轮再次走到了海战沙盘前,看着上面思考了起来。
十日后,金乡所。
就像所有的胜利凯旋一样,金乡军回到金乡所后,特地放假三天,全民联欢!金乡军海军获此大胜,缴获了大量的粮食、财富、瓷器还有木材,甚至是这种先进的大船,都缴获了几艘回来,晏世轮身上的“无敌”的光环,又亮了几分。
所有人都极尽狂欢的能事,除了晏世轮。
此刻,他是金乡军内少有的几位头脑还保持清醒的人。
因为他想起了一段话,那就是从总体上看,中国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击不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这段文字深深的刻在了晏世轮脑中,无时不刻不在警醒着他,胜不骄、败不馁,要取得更大的胜利,就要继续更大的力量!
午夜,喝了少量的泡盛,已经在床上准备就寝的晏世轮,突然被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打断,然后信使紧张的望着床榻上的晏大人,出声不是,不出声也不是,就僵在了那里。
晏世轮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见到此人衣着类似“飞艇部队”的,因为他们独特的蛤蟆防风眼镜,什么意思?难道是欧洲那边出事儿了?
晏世轮一个激灵,立即从床上蹦起来,一把抢过信使手中的信函,读了起来……
第四十九章 欧洲来信
飞艇部队是晏世轮少有的几支“压箱底儿”的军队,他们和参谋司下属的“秘密情报部门”一样,不为众人所知。而且他们目前的活动范围,仅限在欧洲——印度——基隆——金乡一线,用来传递重要讯息,或者欧洲方面的战事情况的。通过飞艇部队,金乡军远在欧洲的一切动向,全都反馈回了晏世轮这里。这并不是对宁凤晨的不信任,而是为了更好的为前线提供炮火后勤。而且在金乡军还有个特色就是,但凡飞艇上的军士,在各地基隆商馆可以吃饭不给钱,可以坐车不花钱,可以有事直接找晏大人。但是这份差事还是苦了些,除了终日在飞艇上做“人力车夫”外,还要经常几日夜轮换,有时两三天不眠不休都是家常便饭,所以这份差事既让人羡慕,又让人犯愁。
让这个带着“蛤蟆防风镜”的军士座下喝点水,晏世轮继续展信详读。
这是一篇宁凤晨写来的“密信”。心中开头第一篇,上书几个字的暗号,而且此时只有晏世轮能够看懂。“伟人有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晏世轮一看就知道,除了宁凤晨,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里面蕴含的意思。在此时,这是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这也是最最应景的一句话,晏世轮此刻最希望的,就是能在欧洲生根发芽,从资本主义的老家,狠狠的踢他们屁股。在此时如此复杂、艰苦的环境下,当年伟人的这句话,对晏世轮来说,无疑是一针兴奋剂。晏世轮赶紧接着往下看,
心中林林种种说了很多次战斗,都是到达之后,勇敢的金乡军军士们指挥着欧洲人打的。他们克服了语言困难,克服了信任危机,克服了缺医少药,克服了一切摆在面前的困难!从这封信里。可以看到,宁凤晨真的成熟起来了!这让晏世轮格外的欣慰!
而且看着陆地上此时代最最强大的瑞典、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等军队,用着此时代世界上最最先进的火器,此时最科学的方阵。还有最高效的执行力,一场场硝烟弥漫的大战,看的晏世轮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生出翅膀,此刻就站在宁凤晨旁边。随着在欧洲充当“雇佣军官团”,然后看着欧洲人流血。晏世轮一时恨的牙痒痒,当初不如让宁凤晨守老家,自己去欧洲多好?随后笑着摇摇头,继续看信。看来自己还是没有到宠辱不惊的状态啊!
宁凤晨接下来详细的说明了,此刻虽然对外公布“占领”了游离于德国的汉堡市,但是自己人实在是太少,虽然号称占领了整个汉堡,但是金乡军实际控制的就是沿海地区。金乡军队的数量太少,不足以控制内陆。在这种情况下。宁凤晨对内陆地区的政策是做生意,垄断各种产品的出口和进口。至于内陆地区各种割据势力,宁凤晨是不管的。而此时汉堡本土的上流社会,是有少量自己的武装力量的,而宁凤晨又没法控制广大的内陆地区,金乡军对待德国人也是极其不尊重,这个时候的德国上流社会的人是不会管底层人民的死活的。虽然汉堡市长等人,本身也是上流社会的人,他们只要游说一下上流社会,赶走金乡军的人。他们就能获得尊严,获得出海口,获取更多利益,即使不成功。也没损失,大家照旧过以前的日子,这种只赚不赔的好事,大家都愿意干的。但是穿越者的统治力量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推翻的。
就在汉堡原市长准备掀起“正义的审判”时,宁凤晨本着“宁可错杀一万,不能漏过一人”的强硬态度。狠狠地镇压了起事的诸人。他采用的手段基本上和晏世轮一样,都是那种就地斩首、行刑。这帮外厉内荏的欧洲孙子们,何时见过这个?如此血腥,如此野蛮的行为立刻在汉堡大街小巷上上演。因为上游社会对底层死活的不理不睬,所以,在看到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大老爷们被就地斩头,数量居多的普通民众还是十分喜闻乐见的。
终于,宁凤晨平定了所有的“叛乱”,扶植了平民出身的一位汉堡市民做新市长,这样,汉堡港才算真正的落入了金乡军之手,为今后金乡军打入欧洲,实现了开天辟地之举,看到这里,晏世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自己和宁凤晨的努力下,终于改变了历史。然而自己的劣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没有陆地上的支持,任凭自己已经发展出了一支战力还算不错的海军,但是面对只有几万人口的汉堡市,仍然大费周章。就目前这点儿人口,如何去与后金拼?发展、人口、地盘、银子,我全都要!晏世轮狠狠地想到,然后,继续往下看——
在描述完了这场宁凤晨自导自演的大清洗行动后,宁凤晨在信的末尾,描述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他在欧洲发现了一位牧师,就是来东方传教的那种,宁凤晨在知道他是谁之后,直接命人在地上“就地正法”。砍下头颅后,宁凤晨道:“特么的,中华虽好,不是尔等所能染指的”他杀的是谁呢?——曾德昭。
曾德昭是耶稣会士,1613年到达中国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他在中国呆了22年之多,对当时处于明朝末期的中国,应该说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福建省)这个省滨海,是中国输出大量商品又一个优良港口,当地的勤劳百姓,把货物运往马尼拉、日本等地区”,“在海关……有更多的方便。没有堆放、过磅和检查货物的房间,也不需从船上取出货物,只察看一下并根据商人的簿册,征收一笔适当的税。若旅客不是商人,即使他一人带着奴仆,载运五、六口箱子以及许多其他物品,他从一地赴另一地时,一般都把东西留在船上,并不打开检查,更不付税。这对欧洲的海关和税务所是一个好榜样,欧洲的穷旅客遭到凶狠野蛮的劫掠搜夺,随身携带的所有东西还抵不上向他索取的税”明朝的中国人眼界宏大,心胸开阔。能热情积极的引进吸收外国先进的事物,这从曾德昭的记载中也得到了证明!
而到了将近两百年后的满清统治下,那个“英明圣武”的乾隆皇帝写出的却是这样愚昧的令人鄙视的文字“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所产茶叶、磁器、丝筋,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看到这里,晏世轮也是大骂一声,特么的。这帮愚昧野蛮的游牧民族。恨不得尽杀之。随后,晏世轮不解起来,这个曾德昭传教士怎么惹到宁凤晨了,杀他干嘛?
随后,后面一段文字,让晏世轮莞尔。原来宁凤晨是怕把大明描写的太过美好,所有骨子里有强盗基因的欧洲人,都趋之若鹜可就不好了。于是,来了个杀一儆百,看今后谁还愿意去?但是。过去做生意可以,如果是动了其他心思,哼哼,先看看宁爷手里的刀。晏世轮一时无法决定是否让宁凤晨继续这么做,但是宁凤晨已经给欧洲人留下了大明人都是富有、具有攻击性的这一特点,这样也好,最起码今后,欧洲人不会随随便便的就动欺负别人的念头,最起码名面上不敢。
在信的最后,宁凤晨通过无数次战斗。提出了近代军队并不能光靠冷兵器就完虐古代军队的这个问题,这大出了晏世轮意外,这个宁小子,还真会深入思考了。他描述道近代英法军队。也并不是无敌的,他们的胜利主要是策略上的胜利。比如英国占领香港很长时间,但是就是不进攻内陆,而征服印度,靠的就是印度内部矛盾重重,一盘散沙。各个地方的军队相互牵制。这是政治上的胜利,不完全是军事上的胜利。这也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能够成功,在其他地方就不行的原因。英国人也是非常精明的,他们深知不让步是不行的,那个时候正是二战,英国本土被打烂,如果在印度开战,英国一旦战败,后果不仅仅是失去世界霸主的位置,老窝都可能会被端掉(罗斯福和斯大林可不是什么好货色)。所以,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了这种策略。今天是世界和当年的世界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多了许多名词而已。而且近代士兵是用大棒和皮鞭训练出来的,他们领先封建军队的最大的一点就是纪律(近代军队实际是上古典军国主义的复兴,代表有中国的秦军、希腊马其顿、斯巴达和古罗马军队),严酷的纪律要求造就了军队不容易在战场上崩溃,近代军队的特点就是整体性强而非个人强,而封建军队最大的一点就是常常以个人勇武为核心,而不讲整体,且无从一始终的纪律约束,在遭受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容易崩溃。自然无法和近代军队相比。偶有封建军队能有纪律约束的立马就能成为天下强军,比如:岳家军,戚家军等。不过这些都是昙花一现,他们虽然窥到了近代军队的门槛,无奈大环境能够在他们死后泯灭他们发现的一切,然后就又回到了原点。
看到此刻,晏世轮深以为然,在看到了长达写满的六张纸已经看完了之后,晏世轮满意的把信放下,看来,宁凤晨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自己应该对欧洲方面放下心。此刻,飞艇部队的军士看到晏世轮已经读完了信,立即从兜里又掏出另一封信,这封信,让晏世轮是五味杂陈,该来的,还是来了啊!——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两朝,北方连年发生天灾,而有司只知刻剥百姓。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澄城县爆发民变,杀知县张斗耀。崇祯元年(1628年),白水县民王二首举义旗,聚众攻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接着,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挂并起,攻城堡,杀官吏。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复聚众响应,迎祥自称闯王,大梁自称大梁王。由此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全面爆发的农民起义,真的就要来了!
第五十章 发展思路(上)
农民起义!?
现在才1628年啊,难道“义军”首领们按耐不住了?大明大陆上的事儿,一直都是金乡军关注的重点。晏世轮曾经缩减了大陆上“基隆商馆”的数量。以“马匹运输线”和“粮食输入线”以及后续的“商品流通线”,组成了几条物流通道,每个基隆商馆除了本身的商贸、联络任务外,也有飞艇部队的落脚点职能。这样,就可以将所有的大明各地动向,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总参谋部”,让金乡军的参谋体系,及时的跟进或作出调整。
晏世轮此刻受到的飞艇部队的信件,就是来自于大明大陆分馆的。此分馆位于泉州,是汇集全天下信息的枢纽,所有情报都在这里进行分析、汇总,按照重要程度,将其呈送给金乡军参谋的各级部门。但是这次不同,竟然达到了“全民皆兵”级的暴动,泉州分馆的执事不敢怠慢,于是将其加急送往金乡。在苍南县府衙门外,漆黑的夜色遮挡了一切,金乡军的飞艇部队大陆分队,也开始了活动。只是,今天的泉州基隆商馆内,传来了一封特殊的信息,需要加急送往晏大人所在地。所以,经过权衡后,飞艇部队的指挥官就把这封信件和欧洲信件一同,发往了金乡所的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晏世轮可以同时收到两封信的原因。
看完这封急件,晏世轮心中犹如古井不波,丝毫没有泛起涟漪,这是什么?这是历史巨轮碾过所必需的路程。农民起义之事,往往都是当政者忽略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时候,晏世轮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去解决。于是,他把这封信件随意的放到一旁,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起码还要几十年以后。
晏世轮此刻想到的是,如何能够更加巩固现在金乡军在台湾和各地的统治。有必要出台一种政策,可以明确的让新近归来的流民。以及现在已经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