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文宗系统-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别想了,人家当的校书郎就比咱们官大不少,你还想让人家在你手底下当兵,活腻了吧。”

又开始一段七嘴八舌。罗彦作为话题的中心,自然是不能置身事外,但是他有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认识他的,所以只能耐着性子等这些人说完,方才问道:“在下有个问题,诸位是怎么知道我的?”

这个问题罗彦不能不关心,在军中如果能混点关系,以后李世民登基,对外关系的处理肯定少不了这些人参与。虽说不一定就是这里的这些,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人几年之后不会被派去十二军中当官。要知道千牛卫的起点可是相当高的,一个普通士兵外放出去,少说也能当个底层军官。

“别说我们,十二军都知道你。就连金吾卫的那群二世祖,也有些人挺赞赏你的。其实就是你唱的那首歌的问题。”

“对啊对啊,那几天可是把我们整死了,你说我们一帮大老爷们唱着歌是个啥样子。不唱还不行,唱不好还要受罚。我的天,老子天生嗓子就不好,就因为你那歌让老子挨了最少二十棍。”

“你二十棍不算多,听说十二卫里头有挨三十棍的。我想他要知道罗彦在这里,会不会过来拼命。”

“拼什么命啊,没见我现在安安生生站在这里么。谁不知道唱完之后我这心里头烧的,就想立马把我外放到山东杀敌去。”

“呃,不过,咱们唱了这么久,这歌到底叫啥名啊?”

听了最后一句,罗彦绝对是呆了。他给屈突诠的歌词上绝对有精忠报国这四个字,这群武夫,妈蛋的最重要的东西怎么能这样就给忘了。罗彦只能大声说:“你们唱的这首歌,挨过板子的这首歌,名字叫做《精忠报国》。”

说完罗彦实在是呆不下去了,这群话痨,要是一直逮着罗彦说话,估计说道明天人家嘴皮子照样利索。而且,怎么自己就唱了一首歌,反倒弄得自己像后世的文工团明星一样,红遍各大军区了一样。

反正想了也是白想,罗彦拜别了千牛卫的统领,匆匆赶回陆府。时间太晚,想到清平观过夜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且罗彦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让陆德明带着他去找孔颖达。

教学问这件事情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搞定的,孔颖达再怎么说也是孔圣人的后代,而且又是当世大儒,罗彦要是一个人就这么愣头青一样跑过去求学,不被人笑话死才怪。所以,这事儿还得拜托自家老师出面才行。

当然,罗彦是一早就把拜访孔颖达的礼物都准备好了。

第二天一早,罗彦就被自己老师带着去了孔府。孔颖达的府邸可要比陆德明的好多了,不但地儿大,装饰的也非常不错。不过想想,人家和自己老师完全不能比啊,人家家族多少年来一直就是常青树,陆德明充其量也就是个小福之家,压根没得比。

这府邸让孔颖达最为自豪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一处藏书楼。据说是有很多曲阜藏书楼的书籍副本,有些甚至连秘书省里边都没有的,这也可以找得到。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讲,这得多有吸引力。

历史上最有名的藏书楼故事要数天一阁。话说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按理说这书本的传播也算是便捷了。但是明代的天一阁,据说有女子为了能在里边看书,直接嫁到了这家。谁想到人家还有个奇怪的规矩——女子不得上楼,闹得这个女子最后郁郁而终。

如今只有昂贵的雕版,所以书籍就更显珍惜了。

罗彦跟着陆德明进了孔府以后,孔颖达很快就走出来迎接了。

对于罗彦这个年轻人,孔颖达还是相当看好的,而且陆德明虽说平常和他说说笑笑,但是再怎么说,人家都是前辈,孔颖达不能在这个地方失礼。

等陆德明说完了来意,孔颖达很是干脆的答应了。早就听说罗彦聪慧而且刻苦的他,终于等来了这样一个亲自验证的机会。要是罗彦能够通过他的考核,孔颖达就准备允许罗彦随时进入他家中的藏书阁。

这个好处不可谓不大,当然了,孔颖达是不会讲明的。对于罗彦的考核,他要暗中进行,那样就算是失败了,对于双方也没有什么尴尬的地方。

一切谈妥当,陆德明就扔下罗彦一个人走了。美其名不放过任何零碎的时间。孔颖达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就开始讲《尚书》。当然了,讲解之前还需要考验一下罗彦的背功,他和罗彦这会儿都没有带书,所以要是罗彦没记住的话,孔颖达也只能说抱歉。

好在罗彦这货现在别的本事没有,记东西的本事倒是很强。通过强化的记忆力,什么书认真读三遍,都能把它给背下来,更不用说《尚书》这系统直接塞进他脑子的东西。

罗彦是一个字都没有落下,从头背到尾。看到这里孔颖达就已经很是满意了,他能记住,那是因为常年都浸淫在经学著作中,几十年下来,不熟悉都不行。但是罗彦小小的年纪,能做到这种程度,扔过去考明经科,绝对能得上上。

孔颖达都有种冲动,想问问罗彦当初为什么不考明经科。要知道,明经科的上上等给的是从八品上的官,直接比进士科的甲等高了整整一品。对于罗彦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不出意外,就这一品都能熬好几年。

不过这时候罗彦已经辞官了,再问这个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孔颖达只好放下内心的好奇。

示意罗彦喝口水润润嗓子,孔颖达开始讲授第一课。与陆德明的方式不同,孔颖达说要讲什么,就只讲什么。想来也是跟魏晋南北朝以后,各种经学流派层出不群,所以传承混乱有关系。

孔颖达这是讲了传承自孔子世家的一套经学理解,至于其他的流派,罗彦要是有时间,反正藏书楼上基本上都有。

关于整合各种儒学流派的事情,孔颖达一直在努力,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个具体的结果,所以即便是教授别人,他也做的很是慎重。

。。。

第八十二章有了个世子师弟

孔颖达讲《尚书》的速度很快,饶是如此,罗彦感觉也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把这本书讲完。好在这个时候罗彦没有公事,所以除了每天看书,就是听孔颖达讲课,这日子也算是过的惬意。

只是,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三个月就开始有了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人和罗彦抢老师。

秦王世子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因为当时长孙无垢是在太极宫承乾殿生的他,所以就起名叫做李承乾。当然了,罗彦认为那时候李世民绝对就有了想上位的心,或者说这种心思一直都有,而且把自家儿子的名字都起成了这样。

如今的李承乾已经虚五岁了,作为皇家,自然是需要找以为赫赫有名的大儒来给孩子蒙学。找谁呢?李世民的文学馆里正好就有这么两个人。孔颖达和陆德明。

这两位都是宽厚的长者,对于孩子有耐心,而且学问深。李世民早就想到了这两个人。而且,一直对自己儿子寄托着深厚期望的李世民,也希望借此能够得到士林的认可。

遭遇到这样的事情,这两位也自然是不好拒绝,所以只能答应李世民的请求,去为这样一个五岁的孩童蒙学。

但是问题就来了。孔颖达还好一些,年龄才四十多岁,虽说是年纪大了,但是精力还是有一些的。陆德明老爷子就不行了,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可比不上孔颖达。两个人都是国子学的助教,平日里还要管管国子学的那些学生,再加上一个世子,简直是要老命的节奏。

所以两个人一合计,来吧,老孔你年轻,这事你多管管。闹腾到最后结果就是,两个人轮流给李承乾上课,孔颖达两天,陆德明一天。

原本这样划分下来,确实是让陆德明轻松不少。刚开始的时候也就让学学《千字文》之类的东西,也就是简单的开始识字。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相应的,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

但是可苦了罗彦了。

孔颖达讲的正好呢,罗彦这些天苦学《尚书》,也是被里边的内容给吸引了。加上孔颖达的授课方式很对罗彦的胃口,所以就像是吃东西上瘾了一样,罗彦已经沉醉子在这种学习的节奏中了。

谁知道突然间李世民插了这么一杠子,这样一来,孔颖达就没办法每天都给罗彦讲课了。毕竟孔颖达人家也有正经的工作要做的,是个人都会累,哪怕被别人称为大儒,每天在三个地方给三种不同的人讲课,身体和精神也都吃不住。

所以罗彦只好很是贴心的跟孔颖达商量,这不给李承乾讲课的那天就留给我吧,其他时候我自学好了。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好在还让孔颖达是一阵感动,罗彦觉得自己这样也算是比较划算了。

就这样熬着,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罗彦终于在孔颖达的教导下学习完了《尚书》。而这个时候,李承乾的学习进度已经是蒙学结束了。

一般人家的孩子,蒙学怎么说也得一年。

怎么说,一方面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学馆学习的时间每天固定就那么一点,学到的东西本来就有限,而且如果回到家忘了,那就是彻底忘了,连向别人问的机会都没有。

李承乾是什么人,秦王世子啊,虽说孔颖达和陆德明两个人白天讲完课就走人了。但是别忘了,作为世子不仅有同龄的伴读,这身边还跟着一帮子文人呢。所以蒙学的时候,这李承乾也是吃了不少苦。

小孩子为了得到自己父亲的一句夸奖,不仅是两位老师授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就是老师走了,也会认真复习,然后练练字什么的。这种事情,李承乾坚持了半年,然后这两位老师就惊讶地发现,这孩子蒙学可以不用继续了。

接下来就是讲《孝经》。在这一块就需要各种认真地讲解经义了,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去做这个事情。因此孔颖达只能跟罗彦讲,他以后的经义还是先去自学好了。反正罗彦这几年跟着陆德明学了不少,这读书的能力还是有的。

听到孔颖达这样的安排,罗彦也只能乖乖认了。原本还想着孔颖达能够一并把《诗经》也能讲一遍。罗彦到现在听过的《诗经》只有陆德明说过一部分,所以他还想听听其他的比较完整的讲解。

无奈之下,罗彦也只能认了。

想起自己好久没有去探望过自己的老师,罗彦准备了一点补品,回到了陆府。

陆德明对于自己的弟子到来很是开心。这大半年的时间,罗彦基本上就是一个月过来一趟。每次来之后,小小年纪的罗彦看起来反而是比陆德明精神都要差。

这也是被系统的任务给逼得,越到后来,罗彦越清楚这成就任务到底有多坑。现在能完成每天一卷书的任务,必须要挑灯夜战才行。连续大半年下来,罗彦精神能好才怪。不过这也是跟孔颖达学习有关系,每次孔颖达一讲就是半天,留给罗彦的空闲时间就不多了。

好在这次前来罗彦的脸色也没有以前那么苍白了,这倒是一个好事情。陆德明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聪慧的弟子,也怕因为身体的原因,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陆德明这半年除了每个月能见罗彦一面之外,其他的时候关于罗彦的消息都是从孔颖达的口中得知的。对于罗彦进了长安城却不到陆府来的事情,陆德明一点也不生气。自己的弟子专心于学问,而且那些纯粹是没什么事情就跑过来的应付,还不如罗彦每个月来和自己好好说说话来的贴心。

听孔颖达感叹自己的弟子学习刻苦,老爷子是非常开心的。简直比当年自己的儿子当了官,同僚们来祝贺的时候还要开心好多。在陆夫子的眼中,儿子,只是传承了血脉,弟子,却传承了学识。作为一个大儒,这两样事情都得到了收获,能不让他高兴么。

让罗彦坐到自己的身边,陆德明开始询问最近罗彦的生活。

“老师,《尚书》已经听孔助教讲完了。只是最近孔助教也没有空闲的时间了,这《诗经》也只能放放了。”罗彦还是有些遗憾地跟自家老师汇报。

陆德明笑着说道:“不仅是孔助教忙,就连我这个陆助教,也是忙的有些受不了。”陆德明笑着说道。

“老师和孔助教,便是当今圣人,也是敬佩的很,不然这中山王的蒙学也扣不到老师的头上。”罗彦也有些笑着调侃。

“不得不说,中山王确实聪慧,学习也是用功。我等也稍显轻松啊。要是遇到顽劣的,你老师我都要头疼了。”陆德明没有理会罗彦的调侃,只是一个劲的赞叹。

这让罗彦不禁想起了李承乾的后来。在李承乾没有脚疾的时候,这孩子绝对是王室孩子的典范。能接受人的批评,知礼仪,懂孝道。这些绝对跟孔颖达和陆德明两个人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之所以后来成为那样,有人说是腿上有病,对继承皇位有了危机感。但是在罗彦看来,李承乾是承受挫折的能力还不够。

李世民在李承乾腿上有了毛病之后,搜罗了不少贤德之人,用来辅佐东宫。其实这个用意就是让李承乾早早培养和朝中重要大臣的关系。你看这些人都有谁,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承乾谈论。

这些人处理朝政,教授学生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就是不会心理辅导。

然后就是整天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之后就是告状。李承乾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来顺风顺水的他怎么能忍受这样的事情,然后就开始了晚来的叛逆期。

因为承受能力不行,如今遭遇到肢体不全的打击,然后就被恐惧蒙了心。完全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优势。这皇位,到头来还不是自家老子说了算。就算是有个很厉害的竞争者李泰,说白了只要和以前一样好好表现,到最后李泰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想政变?开玩笑,李世民怎么坐上皇位的,人家早就防着呢。

罗彦对于这位素未谋面的秦王世子还是抱有一定的认可的,所以就提醒了陆德明一句:“老师,你这样夸奖,中山王一路顺风顺水,往后这夸奖听多了,怕是听不得逆耳忠言。”

“进之过虑了。中山王现在年纪还还是受不得刺激的年龄。一旦遭受挫败,恐怕就要把一个好苗子给毁了。等他再长大一些,老师自然会有别的办法教他。不要忘了,教学生,这可是老师做了几十年的事情。”

罗彦一想也对。陆德明基本上几十年以来,做的最多的就是国子学助教。南陈的时候是,隋朝的时候是,唐朝更是。也就最近,因为要教李承乾,给补了个国子学博士,相对来说官上去了,空闲多了,自然能多教教李承乾。

因此罗彦也就不再多说。

。。。

第八十三章被莺儿姑娘堵了门

。小姑娘条件很直接,今天必须带她出去逛,然后吃什么买什么都听她的,不许罗彦反抗。

对于这个罗彦一直当作妹妹的小姑娘,这样的要求虽然说完全没有主权,但是也不能不答应。小姑娘闹起来那才叫事大。

跟陆德明说了一声。好在这丫头自从正月以后就没有怎么出过门,所以陆德明看着整天陪着他们两个老的也实在是有点难为小姑娘了,所以很是痛快的答应让罗彦带小姑娘出去玩一天,当然了,晚饭前必须回府。

这下可是把小姑娘给乐坏了,嘴里头连连不断地喊着“好阿翁”。

以前两人经常逛得是东市,今天小姑娘是有意为难罗彦,所谓带着他去了更远的西市。当然了,说是带着罗彦,其实小姑娘也不认识路。至于怎么走,小姑娘很是能折磨罗彦。她走在前边,然后让罗彦跟着她,罗彦说怎么走,然后她再按照罗彦说的走。

对,就是这么麻烦,但是小姑娘就是爱这么走。反正罗彦今天一整天也没有任何反对的权利,所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