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文宗系统-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兄莫要这般着急。

如今最大的准备,便是将我心中所想整理出来。这样吧,我在家中苦读十天,这期间不论是何人前来,二兄都替我挡回去便是了。”

这明显又是得罪人的一件事情。

陆敦义可是听说,苏州刺史据说都已经在赶往吴县的路上了。看这个时间安排,明显自己的父母官也会如同那些个士子一样被拒之门外。

虽然是苦着脸,陆敦义依旧没有犹豫:“既然你这样安排,那我便替你挡着便是了。唉,这回我算是跟着你将江南大部分人给得罪清了。”

如此的抱怨,却恰好说明,陆敦义没有将这些放在心里。

朝着陆敦义很是恭敬地一拜,罗彦这才回到自己的房中。这个时候,罗彦需要的不是继续读书,而是,好好的睡上一觉。

陆敦义得到的消息确实没错。

苏州刺史张衡路,乃是正四品的实职。罗彦刚到苏州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来到了吴县。

很可惜,见到的只有长乐一人,因为那时罗彦已经去为陆德明守孝了。

限于守孝期间不见外客,张衡路也没有在吴县久留。心里却做好了再次前来的打算。

这不,听闻罗彦就是这几天回到陆府,张衡路便立刻将手中的事务交给长史,匆匆往吴县赶去。

张衡路乃是太子党。先前因为李世民太过宠爱李泰,作为吏部选调司主事的张衡路愤而上书,结果不仅没有捞到好,反而被李世民一阵斥责。随后便有李泰的党羽借故弹劾他,因此被明升暗降,贬出长安。

之所以这么着急来见罗彦,一方面,罗彦这种国公级别的勋爵来到自己的地盘,如果自己不接见,委实有些说不过去。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近期太子做了不少顽劣的事情,让李世民多次斥责。

东宫的那些个老先生们逐渐有了压制不住太子的势头,作为太子率更令的房玄龄,无奈之下,半月前着人暗托书信给张衡路,要他告知罗彦,速速回京。

正是有这样的使命,张衡路才一次又一次前来吴县。

这不,紧催舟船,不过是一天时间,就到达了吴县。这回张衡路可没有像先前那样前呼后拥。而是一身的便装,反而更显儒生气质。

带着一个护卫驾着马车到陆府,张衡路很是客气地递上拜帖。

这段时间又有不少人前来拜会罗彦,但无一例外,依旧被陆敦义拒之门外。虽然被告知半月后苏州见的消息,但还是有不少人心中颇为不爽。

而吴县的百姓,则是喜欢在陆府附近的茶楼酒肆,坐看这一个个读书人吃瘪。

当张衡路递交拜帖的时候,正好就有一大群人的眼神盯着他。

“兄台,你说,这位傻不傻。陆府不见外客的消息已经在吴县传了两天了,他还有勇气递交拜帖。真是傻的可怜啊。”

“我只想看看,他被拒绝之后,会不会像之前那个年轻人一样,在陆府门前破口大骂。”

“看着这位上了岁数,应该不会那么沉不住气。不过,这是被拒绝的第几个了?”

“应该是第四十三位吧……”

显然,这些看热闹的人注定要失望了。有这样显赫的身份,陆府的大门自然挡不住他。不过盏茶功夫,在所有人讶异的目光中,陆府的中门忽然打开。

然后陆家主事走出来,很是客气地对着那四十来岁的文士一拜,随后在前边引路,将那文士领进了大门。之后,吱呀一声,门再次关上,彻底阻隔了看客的视线。

“黑幕,有黑幕……”

“是啊,凭什么我等被拒之门外,他却那般轻松就进去了。”

压根不管来人是什么身份,先前被拒绝过的很多士子,顿时开始闹腾起来。陆府周围,似乎一瞬间被火引燃,而烧灼的对象,便是那扇朱红的大门。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间从不同的地方传来喝骂:“你等不要前程了。知道方才进去的是谁么,那是咱们苏州的刺史张公。如果陆府连他老人家都要拒之门外,那才是没道理了呢。”

“什么?”

一阵阵惊叫声中,原本都要冲向陆府的士子们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作为。方才的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有不停地相互询问验证消息,才证明方才这里发生过一出闹剧。

而被数百人关切的张衡路,在陆家正堂却并没有外边的人想象的那般开心。

原因早就说过,他,也被拒绝了。

一想房玄龄书信中说的事情,张衡路着急到内心直接在咆哮。

居然还要等七八天才能见到罗彦。而且,见过之后,还不能立刻催动其返回长安。在苏州讲学,少说也得三四天。如果来的人多,只怕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

这样的消息,对于张衡路来说,不啻晴天霹雳。

“陆主事,可有什么办法,让我提前见诚国公一面。”张衡路还是不甘心,试图从陆敦义口中得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若非不知道路,他都想强闯了。

“张公如果事情紧迫,不妨留下书信,待仆役送饭菜进去的时候,一并送进去。”陆敦义一脸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的表情,让张衡路犹豫了。

事关重大,到底要不要留信,这是个问题。

左思右想,张衡路咬咬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随后向陆敦义要来火漆,重新封住,这才郑重地交到陆敦义手里:“此事太过紧急,只能如此,还请陆主事见谅。此外,书信务必交到陈国公手里,不然,你陆家,还有我,只怕将来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事急从权,也只有用这种虚假的恫吓,让陆敦义明白,这单薄的书信份量有多重。

第四百一十七章一个学派的萌生

张衡路不能就此回去。

他还需要等待一个答案。所以即便知道需要虚度半日光阴,依旧如此耐心的等着。

只是,晚饭时候得到的答案,差点让他崩溃。

罗彦倒是也知道事情重要,还将回复放在密封的信封中。但张衡路取开看的时候,上边赫然写着:“不急在一时。”

张衡路想骂人了。什么叫做不急在一时,难道非要逼着李世民将太子给废了,这才要着急么。顿了顿足,张衡路气的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往陆府内宅看了一眼,冷哼一声便走出了陆府。

自己这般火烧火燎过来,却遭受这般的答案。张衡路发誓定然要将这件事情告知东宫的所有属官。这些,便不是其他人能够知道的了。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陆府倒是没有因为张衡路来过便重新变得热闹。谁都有自知之明,不是没一个人都有那般显赫的身份。

当陆府的中门再次开启的时候,走出来的便是闭门十天的罗彦,以及陪着他一道前往苏州的长乐和陆敦义了。

一切庶务都由杨说老先生张罗,罗彦自然乐得清闲。提前几天到达苏州,却是因为罗彦作为讲授之人,总得提前见见那些知名的大儒。

舟行一天,一行人就此到达了苏州。不过,却并没有在城里下榻。

此次讲学的地点乃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山上。杨说老先生找到此处,乃是因为山下便有一座当地豪绅的庄园。正好可以供前来的士子们休息。

罗彦的住处自然也在这里。通报过后,很快长乐和陆敦义便被带去安排住处,而罗彦则是被带到了一处小阁楼。

缓缓沿着楼梯往上,踏足二层的时候,便看到杨说老先生正陪着几位和他岁数差不多大的老儒说话。见罗彦上来,当下高兴地说道:“来来来,看看我江南这一辈的俊彦。”

起身走到罗彦身前,指着方才坐在他身边的那位说道:“这位是道珩,听名字是方外之人,其实乃是名儒。《春秋》一道的传承,天下除他之外,寥寥无几。”

道珩人如其名,确实有些仙风道骨。一脸的祥和看着就给人一种好感。

罗彦躬身一拜:“多闻先师提起黄山名儒,今日一见,罗彦三生有幸。”

“哈哈哈。”被人说出来路,自然比那些客套的久仰大名要好很多。虽然是一位后辈再说,但也足够让这位老先生开怀了。

朝着罗彦点点头,显然是认可了罗彦。

接着杨说指向他另一边满面虬须的老人,带着几分调侃:“你莫要看他凶恶,他是我们之中性格最好的。江宁怪客客守中。想来离你庐州很近,你是知道的。”

罗彦哪里能不知道。他在长安的时候,还接触过这位教授过的学生呢。自然也是一拜,客套的话,却也不再多说。

当杨说再次指向一位的时候,罗彦苦笑了一声。

这位罗彦绝对认识,因为这就是他们庐州来的。

“尚可先生,才是小子真正的久仰大名。当年尚可先生门下求学弟子众多,罗彦也曾去过一趟。奈何当时家境贫寒,不能久居,未曾熬到与先生亲见一面。”

被罗彦这么一说,杨说笑了笑:“尚可,你这回可是将一个好弟子给放走了。”不仅是杨说,便是其他人,也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唯有尚可,一脸苦笑:“原本我倒是极力反对沙门。不想这回还非得信一次。万事还真是有缘法啊。”

又见过几位,也都是江南各地颇有声望的老儒。

待杨说拉着罗彦坐定,这才有人好奇地问道:“罗彦,我等听闻你要讲学,便受邀前来。只是,你要讲什么,能否提前让我等听听。”

虽然名为好奇,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考验。如果罗彦所说能够通过他们的考验,杨说的心意,他们自然便会认同。但相反,那就不好意思了。

到时候听听也就罢了,却也不会过多为其捧场。

“后学仕宦十载,官学和地方都有涉猎。其中就发现了一个怪象。士林之中,有不少人将先贤之言奉为圭臬,以至于涉及俗务,悉数照此而行。以至于为官者迂腐,为民者刻板,闹出了不少笑话。以是此次讲学,我便要说一个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少人对于这个新的名次感到不解,不禁追问。

“不错,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所有人都去做了那空谈的读书客,谁来救济天下的生黎。先圣与乱世东奔西走,为的不正是这件事情么?”

儒家是入世的学说,空谈自然是入世最大的敌人。他们这些老儒有不少都是经历过仕宦的人。虽然也有一直在野的,可也少不了向皇帝上疏。

种种言行,都是与这个知行合一符合的。

自然,就不会有人反对。反倒是因为罗彦短短几句话,让几人好生激动。

“说的好。早些年就听闻士林有个狂生,说读书若不能救济黎庶,还不如去做那庄稼汉。想来那个狂生便是你了。罗彦,别处我不知道,在江南你说的那种读书人委实多了一些。好好讲,让那些个自娱自乐的后生们听听,什么才是担当。”

这话可不是杨说说的,而是那位江宁怪客。

当然了,其他人虽然没有开口,不住的点头却也告诉罗彦,这件事情,他们同意了。

杨说老先生尤为高兴。罗彦虽然是陆德明的弟子,但是这回苏州讲学却是他促成的。这样顺利通过江南最顶尖的一批大儒的考验,那么罗彦在江南士林的地位,算是彻底稳固了。

算上长安,罗彦已经算是正式迈出了那一步。

一时间阁楼上的人聊天的气氛越发和谐了。

转眼间讲学的日子便到了。

一大早便陪着这些大儒们走到小山顶上,看着上边约摸十数亩的平缓地势,罗彦乐了。此时山顶早已坐满了士子,估算一下,少说也是上千人。

这样的场面不可谓不宏大。

就要入场的时候,一干老儒忽然站稳了身形,将罗彦往前边一送:“既然你是主讲,便由你来带我等入场吧。”

这份礼遇,委实让罗彦大吃一惊。

一干老先生说的是带,而不是等。显然,是要将罗彦奉为主角,他们全都甘愿做那个陪衬。

但是罗彦也知道,此行事关自己迈出关键的那一步,既然这些老儒们都同意了,那么自己就必须去做好。

朝着杨说等人一拜,罗彦转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阔步往人群中心走去。那里早已备好了胡床,只等他们坐上去,这次讲学便正式开始了。

“儒有三伦:大德无格,大化无界,是为上伦,上伦如日。”

此言一处,原本还有些喧闹的人群顿时寂静下来。这是要给儒家定格调啊。这一个上伦,只怕只有传说中的圣人才可以做到吧。

“无遇不征,无方不利,是为次伦,次伦如月。”

这个倒是大家可以接受,方才跟在罗彦身后的这些个老儒,在大唐境内便有这般的厉害。所以现在也就不会有人说罗彦在空口说白话了。

“己独昭昭,人皆昏昏,其伦为下,下伦如星。亦有非伦,非伦如萤,萤不可乱星,不必为辩。”

这回可是说到这些人了。虽然不明就里,但看到罗彦说这句话的时候对着所有人,而不是像方才那般朝着身后的大儒们点头示意,便知道其中意味了。

这种场合自然有人想要出演反驳,但是罗彦接下来的话便彻底堵住了他们的嘴。

“仲尼,子舆言道德必及事业,皇皇救民,辗转乱国,日不宁息……今于其内致精,于其外若遗若忘……”

这哪里是讲学,分明是在打脸。对比先圣的作为,今日能够继承下去的,估计只有书本上那些个言论,而不是效仿先贤的作为。

不少人因此惭愧地低下了头。而罗彦的身后,一干大儒们也就此反省,很多道理,是罗彦先前没有提出来的。现在听来,不仅觉得新颖,而且说服力更是巨大。

当半个时辰之后,罗彦讲学的第一个小节才正式结束。但是胡床之下,不少人都听的冷汗直流。

几乎是每一个段落毛都能够很是尖锐地提出他们如今的问题。先前只觉得自己所谓乃是高士,可是现在罗彦压根不留情面地告诉他们,太平盛世玩这个的,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谁愿意背负这样的鄙薄。可是之前的所作所为却没有为他们提供半点辩解的勇气。

而胡床之上,罗彦身后的一干大儒们,此时却议论纷纷

“不想罗彦的话居然这般辛辣。还好老头子我也还做过不少实事,不然此时定然要羞愧的自己走下这胡床,坐在那些士子中间,好生听罗彦教训我等。”

“汗颜,汗颜啊。真是如同黄钟大吕,听在我耳,振聋发聩。”

如此这般的夸赞下,是罗彦越发坚毅的脸。

第四百一十八章江南自此再无声

罗彦所讲,正是后世王阳明创建的那套知行合一的理论。虽然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但是罗彦更多的,乃是将这套理论中的精华,配合自己的见解,加上对于时代的适应,重新创建出来的一种学派。

如果非要说到底算是什么,那只能归于半个心学。

天气本就炎热,又被罗彦这般尖锐地批评,若非还时不时吹来阵阵清风,只怕有不少人会因此晕倒。

讲了足足四个时辰,罗彦这才将自己心中所想讲授了五分之一。很是谦虚地朝着胡床下一拱手,这才扶着杨说老先生,陪着其他几位,在崇敬的目光中缓缓下山。

回到庄园的一干老儒并没有身体疲惫,就直接回去休息。而是拉着罗彦前往正堂,一起谈论今天讲授的内容。

“罗彦,你老实告诉我,接下来还要讲多少东西。”客守中很是急切地问道。

一个新的学说流派,代表着有大量的思想著作问世。罗彦今日所讲,已经足见苗头。如果接下来的时间不短的话,只怕罗彦的这门流派已经彻底成形了。欠缺的,只有发扬光大了。

罗彦整理了一下思路,很是诚实地回答:“今日所讲,乃是前段时间罗彦整理的五分之一。如果这几天还有感悟,兴许能够再讲六天吧。”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还有六天,这岂不是说?

“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