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子……”素芯泪如泉涌:“真若因妾之故,使得爷没有亲生骨肉,妾身哪里脸面与爷谈恩爱?”见妻子如此伤情,曹钚闹信股训病�
连他这个大老爷们,看了白白胖胖的婴儿,都爱不释手;素芯是女人,对孩子的渴望肯定不亚于自己。天护渐大,他们夫妻没有参与他幼时的成长。
曹畛辆土诵砭茫降蜕溃骸凹依锏难诀卟恍校际羌疑樱蟛缓么蚍ⅰ教炷闶谷寺蛄礁鲅就罚偷侥闩慵薜哪谴φ印0菜匦疚叛砸幌伦犹鹜防矗鹁蚍帧傲糇尤ツ浮�
虽说有权贵人家的正妻,有用这个办法抱孩子的,可拆散骨肉天伦,到底有违天和,多是为人诟病。
“总比家里一堆人,谁也不得清净的好。”曹畹溃骸罢美咸攵┕礁鲈乱ソ锶松倭舜蟀耄绞焙蛞埠谜谘凇匦局痪醯眯奶绻模棺耪煞虻母觳玻桓鲎忠菜挡怀隼础�
直隶,清苑,总督府。
经过半个月的奔波,曹颙陪着纳兰富森巡视了隶北几处绿营,虽说结果并没有曹颙预期的那样好,有两处不过是面上光鲜,营兵操练看着颇有气势,其实也就是样子货。可是,在纳兰富森看来,已经是极为震撼。
转回总督府,纳兰富森的赞赏不断:“官兵老弱,本就是绿营宿疾,孚若有半年的功夫,就使得直隶绿营脱了顽症,实是让愚兄佩服。可有什么法门,说不得愚兄也能学上一两手,还望孚若不吝赐教?”除了佩服,他也生出几分好奇。
曹颙笑道:“哪里有什么法门。不过是‘威逼利诱,四字罢了。适用于没有根基的绿营,可不适用八旗护军。”这倒是大实话,八旗护军的子弟,都是驻京八旗里的成丁。就算有老弱不堪驱使之流,也没人有敢像曹颙这样大刀阔斧的改草。
纳兰富森闻言,寻思了一会儿道:“那可保不准,我虽不敢在护军里折腾,说不定上面有胆大的。”这个问题,就不是他们两个能操心的,此话便撂下不提。
之所以只巡视了隶北,就先转回清苑,是曹颙特意安排的。毕竟他督抚一身,公务繁忙,真要离开总督府一月,心里也不放心。
因此,陪同纳兰富森巡记绿营的路线,就先去直隶北部几个营地,而后回清苑,巡视清苑城内外的几处营地,在直隶小憩三、两日后,再去直隶南部。
“现下的兵看着是不错,可缺额太大……非战时节,募兵可是不易……”纳兰富森说出自己的忧虑。
“山东今年大旱,从开春到现下也没下过几场雨,已经开始有人逃荒。等到秋冬,逃荒的人只多不少。”曹颙说道。
“孚若胸有成竹,甚好!若是福建绿营也能操练成这样,山民也不会那么嚣张,百姓的日子也能安生些。”纳兰富森说道。
曹颙听他言辞,像是对福建的山民颇有微词,道:“还有不怕官兵的老百姓?”
纳兰富森道:“得是对朝廷怀有畏惧之心,才会在意官兵的震慑;要是连朝廷都不怕,哪里还会将那些老迈病弱的绿营放在眼中!”
反清复明啊,福建可是造反的好地界,满清入关这八十多年来,福建闹了好几次动静。两人正说着话,便有小厮过来禀告曹颙,夫人有事相请。
纳兰富森奔波半月,也有些劳乏,回寅宾馆安置去了;曹颙则是去了后院上房。“老爷,章佳家打发两个老嬷嬷来,约摸是要先见见田嫂子与左住、左成他们……”初瑜说道。曹颙闻言,眉头微蹙。从曹府使人送消息给宁春继母,至今已经一个多月,这才有了回音。
要是真在意自家骨肉,怎么会耽搁这许久……
第十卷游龙舞—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奶奶与姑娘
曹颙想起曹方来信,提及章佳家的近况。
章佳家看着一家和乐,可是仔细打听。才知他们家过的也不太平。
宁春继母同继子永亮关系本不错,永亮成人后,由宁春继母做主,娶的她娘家侄女,亲上加亲,又生了嫡孙,一家人本和和美美。
这两年,永亮补了六部差事。也开始打理家中剩下的产业,越来越有一家之主的气派。
永亮父母,是章佳氏旁支小门小户。家中孩子还多。永亮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上头有三个哥哥。下边还有两个妹子。
早年永亮小时,那边顾忌宁春继母当家,并不敢亲近永亮。如今,永亮掌家,那边隔三差五地就使人来找永亮打秋风。
永亮性子怯弱,并不是狠心肠之人,能帮的也就帮一把。
偏生他几个哥哥欲壑难填,见弟弟住着大宅,补了官,过着富贵日子,自家老少三代挤在一处四合院里苦熬,就惦记上弟弟的家产。
得了接济后,打着家人团圆的名义,仍是以父母的名义常拉了永亮回乖边的家。
怕他们夫妻感情好,使得永亮偏向宁春继母。永亮家还凑钱买了个丫鬟,每次永亮过去,就人让那丫鬟侍候,充作侍妾。
他们行事本不机密,事情传回章佳宅,宁春继母与永亮之妻自是恼火。
一来二去,婆媳二人,同永亮亲生父母那边势同水火。毕竟家里经过早年变故,失了大半家产,剩下为数不多的产业,自家人过日子还勉强,哪里愿意被人惦记?
“拖了这么久,才使人过来小看来那边应有了主意。问问田氏,若是她愿意见,见见也好。”曹颙虽对宁春继母前些日子的冷淡很失望,可是想想她填房的身份,不亲继子亲嗣子也是人之常情。
若不是被永亮亲生父母那边逼得急了。宁春继母说不定还拖延着。拿不定主意。
即便现下使人过来,也未必会痛痛快快地认回田氏母子。毕竟不仅仅是自己多了骨肉的问题,还涉及往后的分产。
左住、左成名下早置了产业,哪里会稀罕章佳家剩下的那几顷薄田、几处铺子?
宁春家早年虽富裕,可上次家变,放了不少下人出府,留在宁春家的除了宁春继母的陪房,就是几房老人。
这次奉了宁春继母之命来直隶看田氏母子的的两个母族,一个是宁春继母的陪房徐嬷嬷,一个是夏嬷嬷,是宁春家的家生子,宁春已故乳母的亲姐姐。
虽说两个老嬷嬷同来清苑,可目的却不尽相同。
前者是听了宁春继母的安排,过来摸摸底,查看查看左住兄弟的人品。再看看他们兄弟同曹家上下的关系是否真如外头说的像一家人似的;后者是来确认田氏身份的。
田氏六岁进府,就是夏嬷嬷从人牙子手中买来的。
等到田氏渐大,夏嬷嬷瞧着她老实勤快。曾想要求上头恩典,将田氏说给她侄儿。不想还没求恩典,田氏就进了宁春房里侍候,事情不了了之。
宁春继母收到曹家的信,不觉得喜,更不多的是觉得惊。
伯府曹家,她虽有些印象,可毕竟宁春没了十数年,多年不走动。
两家门第相差太大,永亮即便补缺,也不过是工部七品司库。芝麻大的小官。
不管曹颙信上所言是真是假,就凭着曹家的势力,想要将章佳家产业易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自打接了信后,宁春继母便托人打听曹家的情况,越是打听越是心惊。什么兄弟数人都出仕,曹家几位姑奶奶都嫁入高门什么的。宁春家败落,宁春继母往来交际的也多是寻常人家,对于曹家详细的事情也打听不出来。可有一件事,并非秘密,那就是曹颙有两个义子,已经考了功名,一直寄居曹府,年初才随着李家太夫人去直隶。
宁春继母听说左住兄弟如此成才,心中也意动。要是借着两个的孩子的光,搭上曹府,族人也就不会再敢欺负她这个寡妇;可要是曹家存了夺产的心,那她还真不能轻易开口承认双生子的身份。
宁春死去多年,曹家势大,毕竟不是章佳氏宗族之人。只要她不点头,那兄弟两个就不能认祖归宗”
内宅,西北角小院。
田氏已经听人通禀,晓得京城来人,心中有些激动。
她长吁了几口气,才使自己慌乱的心渐渐平复下来,直了直腰身,面上多了几分坚毅。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她不能慌慌张张的不成样子,那样惹人笑话,会使得儿子们跟着被人瞧不起。
她心里这样想着,可见到两位嫉嫉跟着张义家的进来,认出其中一人是夏
夏嬷嬷与徐嬷嬷两个却是怔住,半响没敢接话。
田氏早年在宁春家时,是三等丫鬟,干的都是饽饽房的粗活。性子唯唯诺诺,皮肤微黑,不过是眉眼与宁春爱妾秋娘有几分相似,才跳上枝头成了宁春的屋里人。
现下的田氏,看着二十出头,皮肤白嫩,穿着月白色湘并纱旗装,头上插着白玉扁方,手腕上拢着一串碧玉手串,通体的气派。
徐嬷嬷本就对她不熟,心下狐疑,不敢相问;夏嬷嬷则是不敢认,总觉得看着眼前这人长得像田氏小又不像田氏。
还是张义家的,对田氏道:“田奶奶。这是京城章佳宅过来的两位夏嬷嬷、徐嬷嬷,过来探望奶奶。”说着,转过身对两位嬷嬷道:“这就是我们府的田奶奶”
张义家的是内宅管事媳妇,先就由她招待两位嬷嬷来着。
两位嬷嬷见张义家的对田氏恭敬不似作伪,这屋子里的摆设布置又大方富贵,心里就生出几分小心,再也不敢端着身份,屈膝见过田氏。
张义家的将人送到,便寻了个由子退下,留着她们自己说话。
田氏请两位嬷嬷坐了,吩咐小丫鬟送了茶,而后看着夏嬷嬷道:“多年没见,嬷嬷倒还硬朗”
直到这时,夏嬷嬷才确认,眼前这少妇就是当年自己买进府的那个。小丫鬟。
“玉枝姑娘”真没想到还能看到你。当年那场大变,府里的人散了大半夏嬷嬷想起往事,亦觉得唏嘘。
田氏没有接话,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徐嬷嬷已经打量完屋子里的布置摆设,并不比自己太太的屋子差,门口侍立的丫鬟打扮也不俗,不知是曹家豪富,还是总督大人善待好友留下的眷属。
见田氏与夏嬷嬷都不再说话,徐嬷嬷接道:“田,,姑娘,听说您的两位小爷也在清苑,若是便宜,可否请过来相见?”
田氏看了她一眼,道:“便宜到是便宜,却是要等到下晌。他们兄弟两个在总督府对面的书院读书,现下不在府里。”
徐嬷嬷背负任务而来,就比夏嬷嬷更健谈些,多是围着左住、左成兄弟,嘴里问个不停。
例如双生子不好生呀,当年是否顺产;双生子都中了秀才,明年是否准备参加乡试;听说大少爷已经定亲,对方到底是什么门第,云云。
偶尔夹杂一句,两位小爷认了总督为义父,受了曹家大恩什么的。
提及两个儿子,田氏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欣慰中带了几分骄傲;提及曹家,田氏只有真心感激,从太夫人李氏,到孩子们,都是满口赞誉之词。
徐嬷嬷掩笑着听着,偶尔奉承两句,引着田氏接着说。
田氏哪里瞧不出她在打探,只是这些没有不可对人言的,便顺着说下去。
夏嬷嬷则是隐隐地多了几分激动,虽说眼下还没看到左住兄弟,可是曹家的身份,不会能拿血脉之事骗人。
她是知道宁春与曹总督早年的交情的,宁春家没问罪前,她还给曹家预备过节礼。那个将长女许给左住的马大人,想来就是自己大爷另外一位好友,那位侍郎府的马少爷”,
两位嬷嬷坐了有小半个时辰。听田氏将左住兄弟的成长差不多讲述了一遍,才起身告辞,由人领去客房安置。
两位嬷嬷的客气疏离,田氏自是感觉的到。她呆坐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有些意兴阑珊。
她只是想让儿子认祖归宗,堂堂正正地去供奉宁春夫妇的香火并无心与章佳氏族人纠缠”,上房,曹颙与初瑜都在,听田氏身边的丫鬟兰香回话。
兰香口中说的,是两位嬷嬷见田氏的情景。
曹颙只是听出其中的打探之意,初瑜心思细腻,想的更多些,打发兰香下去后,便对丈夫道:“即便没见到左住他们两个,不能确认田嫂子身份,可张义家的介绍了是“田奶奶”两位嬷嬷嘴里却都称“姑娘”很是叫人费思量。瞧着那意思,即便认了左住兄弟,也未必认田嫂子的身份。如此,左住他们两个就是婢生子,即便是本宗血脉,也无法撼动嗣子地位。”
曹颙听了,脸一下黑了。
之所以安排左住兄弟认祖归宗,是想要对外表明他们兄弟二人并非来历不明,也是正经人家子弟。
真要是落实婢生子的身份,有谁会看不起?而且以后娶了媳妇,田氏不仅没资格吃媳妇的敬茶,还得侍候少奶奶们”,
第十卷游龙舞—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归宗(上)
“不用太费事了,若是实在拎不清,便叫曹方去找他们族长”曹颙皱眉想了想,说道。
章佳氏这一支,族长本是宁春之父,宁春父子去世后,是宁春的一位叔祖占了族长的位置。宁春父亲身上的世职,也被这新族长给袭了。
宁春家的家产,在宁春父子入狱后打点衙门花去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以族产的名义被这位叔祖占去。
曹颙之所以使曹元去寻宁春继母,而没有去找章佳家的老族长。就是不愿搭理他。
当年他趁着宁春父子遇到贪墨宁春家家产之事,曹颙也晓得,可见他做事留有余地,对宁春继母也照顾一二。便没有与之计较。
袭佐领世职之事,则是八旗惯例,若是袭封的那支问罪,就由其他族人改袭,到是不算这老族长的错。
除非宁春父子能平凡,否则想要夺回佐领世职,只能等老族长那支犯错。
不管是老族长那边,还是宁春继母那边,曹颙都没有为左住、左成兄弟抢回田产、铺子的意思。
宁春继母再怎么样,也是左住兄弟的祖母,如今成了孤寡,守着继子过日子,没必要为了银钱去为难她;老族长那边,就算占去了十来顷地,可要承担年节祭祀的责任,还有贫困族人的婚丧嫁娶,需要操心的事情甚多。
曹颙需要的,只是左住、左成兄弟恢复姓氏,亮出出身,不再为世人诟病而已。
“有些话,田嫂子不便宜说。要不,明儿问过田嫂子,我见见两位嬷嬷,给她们透个底儿。毕竟那边是左住、左成的祖母。要是闹得太僵,面子上也不好看见丈夫有些不耐烦,初瑜斟酌着,说道。
田氏在跟宁春时,身份确实是侍婢,连通房都算不上,可为了左住、左成兄弟的前程,却不能让田氏以侍婢的身份回去认亲。
曹颙点头,同意了妻子的提议,,
客房里,徐嬷嬷与夏嬷嬷看着各自手中的金簪与荷包,面面相觑。
这是田氏送给她们的见面礼,每人一支金簪子,一只荷包。夏嬷嬷是福字簪,徐姣毋是寿字簪,簪子不算重,可一支也有一两好几钱的分量。
荷包里一对二两重的银元宝簇新簇新的,印着“吉祥如意的字样。
“早年老爷在世时,家里也预备银镖子赏人,却没有这么精致。”夏嬷嬷手心中把玩一对小元宝,感触颇深。
徐嬷嬷则是摩挲着那琴子,道:“田姑娘出手倒是阔绰,若不是知根知底,真瞧不出是丫头出身。这样足金的簪子都舍得赏人,顶咱们半年月钱
得了赏,两个婆子固然隐隐窃喜,可到总督府这半日见闻,又使得她们提了几分小心。
“谁知道田姑娘怎么想。要是真借着曹家的势,带两位少爷认祖归宗,太太哪里拦得住?不说旁的。到底这才是老爷的亲孙子。”夏嬷嬷笑道:“可笑宽街那家人。还以为把着四爷,就能抢了太太这边的家产。如今正主露面了,看他们还怎么闹腾?。
徐嬷嬷挑了挑眉毛,想说谁知道这“田姑娘”的儿子是不是自家大爷的种儿,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小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