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曹颂那样子,倒是真心实意喜欢静惠,要是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知要伤心成什么模样。

不说初瑜为曹颂同静惠两个担忧,且说曹这边。

刚进衙门,就有人等着他了,正是伊都立。

伊都立已经收起往日的嬉笑,神色间多了几许郑重,见曹到了,迎上前道:“大人,昨日到底详情如何?静惠那丫头,可是伤着了?这市井流言众说纷纭,却是五花八门的说什么的都有,有地说连全武行上了,实不知应信哪个。”

他同静惠之母同祖,说起来正是静惠的堂舅。

“大人无须着急,静惠在我府上,只是在推搡中蹭了手,破了点皮儿,并无大碍。”说着,他将昨日偶遇觉罗氏之后的事三言两语简单说了。

伊都立先是惊诧,后是恼怒,最后却是唏嘘不已了。

这忤逆的罪名一下,噶礼哪里还有生路?

曹因惦记着正经差事,倒是没有时间陪他感慨,处理公务去了。伊都立见曹同唐执玉两个都为随扈地事忙碌,脸上不由生出几分羡慕,道:“这京里怪热的,两位大人倒是有福气了!”

因去年是唐执玉随扈,今年本应轮到伊都立的。他晓得康熙瞧自己个儿碍眼,就算是往前凑,前程上也没什么进益。又赶上同杨瑞雪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他便再三央求了唐执玉换班。

唐执玉是文官,对于每日马上行军,实在是打心眼儿里犯怵。他本也不爱随扈,只是伊都立央求了半个月,他心里也有些不放心伊都立办差事,所以才勉为其难地应下。

这不是说他瞧不起伊都立,而是对于满官来说,上衙门不过是喝茶熬点罢了,实是不怎么精心。平素能干活的,还是他们这些汉臣。

曹不是爱揽权之人,之前对王景曾的不假颜色,不过是为了熄了他夺权的心思,杜绝后患罢了。

如今,既是将离京,他便将衙门地公务,都交给王景曾打理。

心里有了六月回京地打算,曹寻思到时候要是康熙允假,那应该是让王景曾顶班。因此,对于随扈的一应事务,曹也不耐其烦地对其交代了一遍。

王景曾端着翰林架子,就算他表现得再平易近人,但是在衙门里地人缘也不咋地。毕竟人心隔肚皮,没有人晓得曹是怎么想的,除了几个科班出来的属官,其他人都不怎么亲近王景曾。

曹对他所说的这些,他竟是初次听闻。

他一边将随扈的章程暗暗记在心上,一边在心底思量曹的用意。难道是同唐执玉、伊都立他们两个似的,明年要轮到他随扈?

不能啊,有曹这满卿在,实没有他这汉卿随扈的道理。谁不晓得太仆寺衙门里,汉卿不过是个打零的,压根儿没什么分量……

第十卷游龙舞第四百一十八章慈心

端的是王府气派,进了淳王府的二道园门,看着那山势高大的峰石嶂屏,兆佳氏不由在心里暗自赞叹不已。

转过峰嶂,豁然开朗,远处郁郁葱葱地林木中,有亭台楼阁坐落其间。

地上皆是鹅卵石铺地,图纹各异,曲径通幽,十分考究。

就见西北侧,有别院一座,都是大式歇山顶建筑,衬以参天松柏,巍然屹立。东北侧则是水波荡漾,岸边植柳,水面上浮萍浅绿,生机盎然。

兆佳氏带着四姐儿、五儿同几个丫鬟婆子跟着淳王府的两个管事婆子往福晋的院子去,一边看着这花木湖石堆砌的景致,一边同自家的园子暗自比较。

虽说自家园子修得也算幽静雅致,但是到底不如王府这边的富贵大气,毕竟是皇子贵胄,岂是寻常人家能比得上的?

四姐儿同五儿两个穿着素蓝色旗袍,安安静静地跟在兆佳氏身后。姊妹两个相差不到半岁,高矮胖瘦都差不多,冷不丁一看像是一对双儿。只是细打量了,才能看出两人不同来。

四姐儿同五儿长得都像各自生母,两人一对比,眉目之间,高低立下。四姐儿只能说是周正,五儿却是能看出是个小美人儿胚子。

淳王福晋的院子在园子正北方,过了浮桥,又过一座花厅才到兆佳氏一众人等进了院子,入眼先是藤萝影壁,转过去就见五间卷门歇山厅堂,两侧配房也各是五间。

堂前,甬道两侧,一边植了株玉兰。一边植了株海棠。堂上挂着匾额,兆佳氏不识字,绿菊在后面仰首看了,是“玉堂锦绣”四字,正暗含花木之名。

此时,就听那婆子在廊下禀道:“福晋,亲家太太到了!”

兆佳氏在那婆子身后,伸手摸了摸鬓角,虽然心里有些慌神儿。但是面上也不显。不过是郡王福晋。又不是没见过,她的侄女儿也是郡王福晋呢。就算这便是皇子福晋,也没啥稀奇的,她妹子不也是堂堂的皇子嫡福晋。

就见两个穿着浅粉色衣裳的丫鬟卷了堂前竹帘,笑意盈盈地俯下身子。帘子里,一个十八、九的年轻少妇站在一边,颔首道:“亲家太太到了么。快请进!”

这少妇头上梳着两把头,双耳带着三对金云衔珠地耳钳子,身上穿着茜色“连连双喜”的氅衣,身形高挑,仪态雍容。

虽然没来过这边园子,但是兆佳氏先前也打使人打探了,这边住着那几位福晋。大致是什么品行。

这个年纪,又能穿红的女子,应该就是王府大阿哥的夫人博尔济吉特氏。兆佳氏心里想着,看了那引她进来的婆子一眼。

果不其然。就听那婆子介绍道:“亲家太太,这是我们府里的大奶奶!”

兆佳氏忙俯身见过,博尔济吉特氏点头回礼,道:“亲家太太快进,额娘们等了好一会子了!”

兆佳氏随着博尔济吉特氏进了堂上,进了东边的屋子。

一进屋子,就见满眼珠翠。一个三十多岁的旗装妇人坐在炕沿上。地上雁翅排列着几把椅子,或坐或站着几个妇人。

兆佳氏守寡三年。本来就应酬的少,屋子里花儿粉儿地也早就收拾起来。这一进屋子,立时觉得异香扑鼻,差点打了个喷嚏出来。

那坐在炕上地妇人正是淳王福晋,见兆佳氏进屋来,起身笑道:“早就听说亲家太太进京,早想着要见上一面方好,如今隔墙住着,却是便宜!”

兆佳氏已经半蹲了下去,道:“请福晋的安!”

淳王福晋伸手虚扶道:“快快请起,都是亲戚,不必这般外道。”

椅子上坐着的两位妇人见淳王福晋起身,也都跟着起身。

淳王福晋少不得给一一做了介绍,坐着的两个妇人是侧福晋纳喇氏同侧福晋巴尔达氏,站着的几位是庶福晋李佳氏、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庶福晋陈氏。

兆佳氏虽说是亲家,但是规矩礼法在此,都是请了蹲安。

众人见过,淳王福晋请兆佳氏炕上坐。兆佳氏推让了几次,终是在福晋右手边的椅子上坐了。

侧福晋纳喇氏同侧福晋巴尔达氏在兆佳氏对面的椅子上坐了,其他几位庶福晋站在淳王福晋地旁边。

兆佳氏同四姐虽说是初来,但是五儿却是来过数遭的。她粉雕玉琢,长的耐看不说,性子又极为乖巧,因此这边府里的几位福晋都很喜欢她。

就听庶福晋李佳氏笑着对淳王福晋道:“福晋您瞧瞧,半年没见,五姑娘出脱得越发好了,这小模样,实是招人喜欢,怨不得七格格每次见了,拉住了,就不待撒手的。”

淳王福晋看着两个小的,见其中一个眼生,转过头,道:“这就是府上的四姑娘?看着甚是端庄,像是大户人家出来地孩子。”说着,叫人送上表礼,又吩咐门口侍立的丫鬟道:“去请几位格格来给亲家太太请安!”

因是头一遭见到四姐儿,其他的福晋也都纷纷送了物什。五儿这边也不好空着,便都备了一份。

兆佳氏忙吩咐四姐儿同五儿给众位福晋请安,她嘴上说是“寒门卑贱”,心里却带了几分得意。看来是要想个法子,跟初瑜说说,将孟姑姑同常姑姑派到园子这边。到底是宫里出来的,惯会调理人。

四姐不过是跟着学了几个月规矩,就脱胎换骨了一般,有点旗人闺秀地模样。不过,五岁的孩子,再有规矩能何样,不过是客气话儿罢了。

虽说没有见过兆佳氏。但是孟姑姑同常姑姑就是淳王福晋派到曹府的,因此对于兆佳氏也是有些耳闻。

说起来,兆佳氏长相有些不柔和,但是行止之处并无失礼之处。她娘家门第高贵,并不亚于在座的几位福晋。

只因她少时便跟着父亲在外地任上,长大了又嫁了低品级的曹荃,接触地人身份都不高,如今再跟王府那边的往来,她便有些没底儿。生怕被人瞧不起。因此。言行之举之间更是谨慎小心。

曹家长房虽说只有一双子女,但是二房却是有四子四女,其中五个都是兆佳氏所出。想到这个,淳王福晋心里对兆佳氏实是羡慕不已。

纳喇氏想地,却是与淳王福晋不同。

昨日王爷回来提过,说是那边儿没有长辈照看,不放心。额驸过两日要随扈,这边须得指派两个妥当人去曹府照看初瑜才好。

隔壁地园子,是王府去年修园时帮着一道修的,目地也不过是王爷福晋们想同女儿女婿住得近些两下里走动起来便宜偏生正主没过来住呢,兆佳氏带着儿女们来了。初瑜已经是七个多月的身子,即便兆佳氏是隔房的,不是正经婆婆。也该有些长辈的做派,留在京城府里照看才是。

这位曹家二太太,看着不大像慈善人儿啊。心里想着,纳喇氏不禁多打量了兆佳氏几眼。

兆佳氏原本在应承淳王福晋。察觉出有人打量,见是坐在是对面上首位置地这位侧福晋。模样同初瑜有几分相似,正是初瑜地生母纳喇氏。

说起容貌来,淳王福晋身边站着的那个穿着松花色旗装的庶福晋陈氏,看着也是叫人眼熟呢。

虽说兆佳氏进京时,喜雨已经回到王府这边,但是过后她曾听张嬷嬷提过。道是大奶奶容不下人。将个颜色好的陪嫁丫头打发回王府。

那丫头不仅长得好,而且同初瑜生母容貌有几分相似。,结果叫王爷给抬举了,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庶福晋。

想到这里,兆佳氏看了陈氏几眼,心中对王府的敬意未免减了几分。就算是贵为皇子阿哥又如何,只要是男人,也不过是偷腥的猫儿罢了,还不是见个好的就要往床上拉。

陈氏被兆佳氏看得尴尬,转过身去逗五儿说话,

淳王福晋见兆佳氏瞧着陈氏神情古怪,想起陈氏地身份,说起来到底不体面,她不由皱了皱眉。

兆佳氏却浑然不觉,转过头,笑着对淳王福晋道:“几位小阿哥怎么不见?虽说身份有别,但是他们几个小小子岁数差不离,正当多亲近才是。”

这话却是说得没见识了,这皇子皇孙自幼入上书房读书,权贵世家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淳王福晋轻笑着,回道:“大的两个开始跟着王爷学做差事,小的一个是上书房读书,一个还小呢。”

兆佳氏笑道:“到底是皇家子孙,同我们这样人家的浑小子不同。我们家那几个,还是小孩子似的,且需要人操心。”

说话间,二格格、五格格、七格格已经到了。

晓得来人是曹家的长辈,住在隔壁园子的,二格格多瞅了两眼,五格格则是直言问道:“额娘,既是隔壁园子搬来人住,那大姐姐同小外甥儿怎么没来?二姐姐我们都盼了好一阵子了?”

淳王福晋回道:“你大姐姐再有两月就要临盆,怕路上道路颠簸,也担心住在外城,请太医不便宜呢!”

五格格神色有些失望,二格格想起昨日听说要挑两个嬷嬷往曹府照看地事儿,有些不放心,道:“额娘,可是大姐有什么不爽利?听说咱们府要派人过去照看。”

淳王福晋回道:“晓得你们都心疼姐姐,不过这些事情有王爷同我想着,你们小姊妹就放心好了。大格格没事儿,是大额驸过两日要去随扈,府里也没有亲长照看,王爷才想着要使两个妥当的人过去侍候。”因说起这个,她便问纳喇氏道:“要派过去的嬷嬷可选妥当了?”

纳喇氏回道:“初拟了周家的同白家地,福晋看着可还妥当?”

周家的是纳喇氏地陪房,前几年初瑜怀天佑后,这边王府派到沂州侍候的两个嬷嬷之一。白家的媳妇是四阿哥的。说起来也是老成得用之人。

淳王福晋点点头,道:“这两个人还算稳当,加上孟氏同常氏在那头儿,大格格也够使唤。”

兆佳氏听她们说起初瑜待产之事,面上有些讪讪的。其实,她心里也掐算着日子,想着等到六月底初瑜生产前回府照看。

说起来,这也不好怪她这个做长辈地束手啊。毕竟是两房份了灶,就算她是好心要去帮衬照看。保不齐侄子媳妇还要厌倦她多事。

只是。这些计较地话,不好对外人说。如今落到淳王府这边人眼中,倒像是她这个长辈没慈心,不通情理一般。

看来,这边园子不好住了,明儿还是要回城里才好,省得亲戚们都这般误会算是松下来。这还有两日便要出京,家里还有许多事没有交代,点心铺面那边亦是。

虽说有曹方出面打理,但是他要是不在这几个月,万一有了麻烦,还需要托人照应一下才好。

他揉了揉额头。春困秋乏夏打盹,这句话果然没错,大中午的就使人犯困。

这时,就有属官来禀告。有位大人要见曹,在前堂厅上等了。

待到了厅上,来人却是位长辈,那就是曹地姑父傅鼐。

曹忙上前两步见礼,傅鼐从座位上起身,道:“孚若,今儿我来得有些冒昧了。只是今日惊闻噶礼家事。除了静惠丫头,竟还把你牵扯进去。我心里实放心不下,便来寻你问个缘由。”

打曹康熙四十八年进京,晓得有这位姑父起,距今已经有五、六年功夫。前几年傅鼐对他,不远不近,只是面上还算过得去罢了。自打去年曹再次进京,傅鼐地态度却热络了许多。

曹初还奇怪,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地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此行事,总要有所图才是?自己身上,有什么是傅鼐能用得上的?

傅鼐的履历,他是晓得的,曾是四阿哥的侍从,四阿哥开府后也一直随侍左右,为王府一等侍卫,前些年才放出来做都统。

傅鼐算是四阿哥府用过的老人,雍亲王府地门人。

要是傅鼐的热络,真是为了四阿哥或者受四阿哥的指使,那曹实不晓得是不是该受宠若惊。

在他心中,虽是晓得四阿哥将来会继承帝位,但是也不愿走得太近。

人同人的往来,就是如此,远些还能客气亲近,太近了便只剩下苛责同埋怨。

同样的错处,若是不亲近的人犯了,也不过是一笑了之;可要是亲近的人犯了,那怕是要失望沮丧。

所以,对于傅鼐地热络,曹也不过是得体应对,该恭敬恭敬,该客气客气,可不敢拿自己不当外人,不敢见杆儿就上。

既便如此,今儿见傅鼐面带关切,赶来寻问昨日之事,曹的心中仍带了几分感激。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入戏深了,便也能体会几分真心。

“姑父不必担心,外甥儿没事儿。”曹将昨天之事大致讲述了一遍,又说了静惠的近况。

静惠的亲姨母是傅鼐地继室夫人伊尔根觉罗氏,所以曹说到这些。

傅鼐点点头,道:“原来是如此,外头传得有些忒没谱儿了,你没卷进去就好。不管如何,到底是董鄂府家事!”

因提到了外甥女儿,傅鼐又言道:“昨晚虽说得了信儿,但是不晓得详情,怕你姑母担心,也没敢同她说起。静惠那丫头在你府上,一天两天还好,时日久了怕也不大妥当。这么着,明儿我同你姑姑商量商量,看是不是打发婆子将她接到我府上去。”说到这里,道:“其实,还是有族人看顾才名正言顺。只是噶礼同本族的人向来不亲近,怕是静惠丫头同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