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8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就是这个姓郑的小子。”皇上点了点头,“看你好像对他很熟似的?”

“也说不上很熟,只是这个郑森英姿勃发,让儿臣暗为赞许,所以儿臣能够马上想起来。”太子低声回答,心里则在寻思父皇的用意。

“英姿勃发?这个评语可不低啊,你平常不轻易夸人的,看来这个姓郑的小子真的很不错,那我就放心了。”皇上又笑了笑,“你这阵子就好好带着他吧,用得着!”

“敢问父皇,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太子稍稍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大起胆子问了,“为何……为何要突然提起郑森?”

难道父皇要对会稽侯一家有所图谋了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朝堂和福建地方上可有的动荡了啊……在多年的教育之下,太子考虑问题的时候,已经开始带有政治家的色彩,虽然还有些生涩,但是比起同龄人来说已经不知道高了多少。

“别紧张,我只是叫你用用他这个人而已,没有对郑家做什么的意思。”皇上看出了太子的心中所想,于是马上安慰起了他,“确切地说,我是要你在另外一个地方担当大任。”

“担当大任?”少年人的心瞬间就紧绷了起来,“是什么大任?”

皇上盯着太子,一字一顿地说,“日本是什么国家,在哪儿,你知道吧?”

第1459章东边不仅有日本

“儿臣当然知道,日本是个岛国,在我国东北方,有高丽渡海可到。”太子连忙回答。

皇上素不喜欢儒学,在皇上的亲自过问下,对太子的教育,并没有再像当年那样教四书五经,只是稍微教了一些文学,让太子懂得笔墨和诗词而已,反而是数学、地理等学问教得很多,有些还是外国传教士亲自来教授的,所以太子对周边国家的情况当然不会一头雾水。

“父皇已经决定了,就在明年夏秋之际攻伐日本。”皇上继续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也出现了颇为玩味的笑容,“而你,到时候将会坐镇高丽,总领后方。”

坐镇高丽,总领后方!

虽然皇上说得很平淡,但是对太子来说,这不啻是平地惊雷,他没想到父亲居然会将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自己。

“父皇……”太子砸了咂舌,发现自己竟然有些口干舌燥,“这……这可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君无戏言,难道我会拿着这种事情消遣你?”皇上的笑容更加深了,看着儿子这么惊讶的样子,他好像有些恶趣味的满足似的,“你啊,虽说还小,但是总归是一国太子,怎么能够这么容易心浮气躁呢?要多有些定力啊!你要是这样,怎么好出镇在外,震慑藩国呢?”

“儿臣……知错了。”在父皇的催促之下,太子慢慢地恢复了镇定。

不过直到此刻,他还是有种奇怪的感觉。

父皇,打算让我出镇在外,总领后方了?还要将我派到高丽去?

太子并没有问为什么父皇要决定攻伐日本,因为他知道,父皇英明无比,他作出重大的决定肯定会有自己的重大理由——将自己派出去总镇后方,肯定也会有深意。

也许,就是打算让自己历练出一些经验,为日后学习治国做好铺垫吧。

在最初的兴奋消褪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忐忑不安了,父皇这么重要的任务,我能办好吗?要是办不好,坏了父皇的大计,那可怎么是好!

“怎么?不高兴?觉得不安?”皇上仍旧微笑着,好像能够看穿太子心中所想似的,“怕了?”

“儿臣……儿臣确实有些忐忑。”太子老老实实地跟父亲回答,“儿臣怕自己年少,能力不足,坏了父皇的大计……”

“怕很正常,你这个年纪,不怕才怪。”皇上爱怜地又抹了抹太子的头发,“不过,儿子,你是太子,所以你不能怕。纵使有再重的胆子压到了你的身上,你也不能怕,你要咬着牙挺住,顶着风浪一点一点前行,只有这样,你才能担得起天下的担子!父皇当年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不也已经开始顶起担子来了吗?别怕,你是我儿子,我顶的起,你也顶的起!”

“别怕,你是我儿子,我顶的起,你也顶的起!”这发自肺腑的勉励,再次让太子精神一震。

是啊,他是皇上的嫡子,也是他最宠爱最寄予厚望的儿子,对皇上的发迹史,没人比他更了解了,从父皇、从母后的口中,他知道父皇当年在徐州当时从多么艰难境地中一点一点发迹,最后和身边的兄弟们一起席卷天下、创立新朝的。其中的艰难,其中的豪情,又怎么能够不让他心驰神往呢?

可以说,他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一心就想要向父皇证明,自己配得上父皇的厚爱,也配得上成为这天下的后继者。

所以,有了这样的机会,我怎么能够退缩呢?太子心中暗想。

“多谢父皇提点,儿臣……儿臣知错了!”一想到这里,太子禁不住站直了腰,“儿臣一定倾自己所能,将一切事务好好办理,让父皇的大计顺利完成!”

“好,就是要有这幅样子来,我赵家的孩子没有这股气怎么行!”皇上又大笑了起来,重重拍了拍太子的肩膀,“不过,光有气可不行,做事还是要讲方法的。我会给你配上一些人,你只管用好他们就行了,你是太子,只要用好了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说完,他好像是又回忆当年的一些事情似的,又长叹了口气,“想我当年,哪有人给我什么班底?孤立无援,只能靠自己一枪一棒打出兄弟来,打出班底来,最后一步一步打出这个江山,儿子,你之后条件可比我当年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了,可要珍惜啊!”

这语重心长的教诲,里面感慨之余又不知道蕴藏了多少期许,太子听下来竟然鼻子都有些发酸,但是他硬生生地还是忍了下来。

“父皇,儿臣知道父皇用心良苦,儿臣绝不辜负父皇的期待!”这个个头还不高的少年,坐在皇上身边,饱含热情地喊了出来。

“好,好。”皇上满面笑容,然后站了起来,从自己的书桌上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太子,“这是有关于高丽国主李珲和他一些子女近臣的条陈,你回去的时候看看,熟悉一下,明年你去了高丽,少不得要跟高丽人打交道,早点弄清楚名堂来,也好到时候方便办事。日本的相关条陈,我也吩咐人在做了,等到做好了,你也一并拿去看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太子恭恭敬敬地接过了这些条陈,收入到了怀中,准备回去有空的时候就开始看。

因为高丽是近邻的藩国,所以太子现在对高丽的情况也有些了解。自从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在松京寿昌宫即位,其后李成桂以“权知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于是就这样从一开国开始就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

李成桂即位后,次子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大君。经过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被封为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这时候在为的明成祖朱棣赐李芳远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他的头衔也从其父的“权知国事。”变成了国王,从这之后起,每次高丽新王登基都需要大明朝廷的确认。

接下来的二百年来,高丽一直以大明藩国自居,待大明甚为恭顺。

等到万历年间,专权日本的太政大臣丰臣秀吉挥师西渡,登陆高丽,妄图先吞并高丽然后进军大陆,夺取大明的天下,而高丽因为朝政腐败多年党争,军队早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很快一触即溃,京城陷落,全境都差不多为日军所占领。而这时候万历皇帝派军进入高丽,经过了多年的苦战,终于将日本军赶出了高丽,将王室送回了国都,从此高丽上下都对大明十分感激,感念其再造之恩。

但是,到了女真崛起之后,高丽初时还和大明一起出兵进攻女真人,但是因为建州女真屡屡打败高丽和大明军队,所以当时的国主李珲开始首鼠两端,不再介入女真和大明的战事,而因为李珲多年来在高丽滥杀异己大臣,早已经上下离心,于是在天启三年,春天,在李珲左右任事的亲侄绫阳君李倧见李珲身患疾病,联络外面的支持者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珲为光海君,自己自称高丽国主。宫廷政变后的第二天,即三月十三日晨,二十八岁的绫阳君李倧即位于庆云宫之别堂,被废黜的光海君则被石灰烧瞎双目,流放于江华岛的乔桐。

过了几年之后,新朝定鼎,高丽重新作为藩属要求归附新朝,然后新朝却不接受李倧通过政变夺取王位的手段,于是要求李倧归位给李珲。虽然李倧百般哀求,最后甚至铤而走险想要武装抗拒,但是在朝廷武威的吓阻之下,高丽的文武大臣们没有一个人敢于对抗朝廷的意志,于是又发动了宫变,将李倧废黜,重新迎回了被流放外岛的光海君。

已经瞎了双眼的光海君,虽然重新被立为王,但是毕竟瞎了眼睛已经成为了残疾人,治国多有不便,再加上年纪已经大了,于是他在下令处死了李倧及其家人亲族之后,就不大管国家的政事,而是将国事都托付给了自己手下的大臣和驻扎在汉城的大汉使节手中。

驻藩属的使节团,也是大汉制度的一种创新,因为不满于大明对藩属国除了一些朝贡册封的事务之外基本不管的做法,大汉一开始就决定在藩属国派驻使团,一边宣奉朝廷的意志,对藩属国实行遥控管理,一边让他们行事同大汉朝廷更加一致。当然,目前开始这么做的,还只有高丽和琉球等少数几个藩国而已,还没有扩展到周边全部国家。

所以,大汉朝廷驻扎在高丽的使节,早已经对高丽的国政起了举足轻重的操纵地位,这种形势对十分有利于太子在高丽的任务——毫无疑问,到时候为了迎合太子,驻汉城的使团一定会使尽浑身解数来逼使高丽人配合。

而且,他们已经在高丽驻扎了不短的时间,对高丽上下的事务和具体情况都有了一点了解,太子到了那里之后,也可以通过他们对高丽实施管制,不仅在明年的攻伐当中可以有效地把高丽变成一个进攻日本的基地,也可以在战事结束之后,更加紧密地将高丽纳入到大汉的体系当中。

第1460章太子的疑问

“儿子,你去了高丽之后,虽然那里上上下下都是你的臣下,但是你切切不要骄纵,也不要一味强势逼迫他们。”将高丽的条陈交给了太子之后,皇上继续叮嘱太子,“有什么得怨的事情,你交给使团的人来做就好了,不用自己出面,你要在高丽人面前做好人,这样才能得他们的心!”

“儿臣明白!”太子连忙点了点头,“儿臣一定会小心应对高丽人,不至于让他们离心。”

“也不用太过于小心,你是太子,就是要摆出点我们天朝的威风来。”皇上又笑着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其实我们要打日本,高丽人开心着呢!万里初年,日军登陆高丽,荼毒杀戮甚重,可谓与高丽人血海深仇,以至于他们现在还将日本人的那次进攻称作‘壬辰倭乱’,提起来就咬牙切齿,所以这次你去,是行王道,伸张正义,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只要不做得过分,你就是他们的圣主!”

太子没有答话了,只是少年人的眼睛里面越发闪耀着激动的光彩。

这就对了,有哪个少年人不喜欢建功立业呢?皇上欣慰地想。

“这下你知道肩上的胆子有多重了吧?儿子,当太子当皇帝风光是风光,但是要做的事情也是一样都不能少啊……”皇上仍旧微笑着,像是在抚慰自己的太子,“所以,这阵子你就好好玩吧,不把身心都放下来,到时候要紧绷了可就有得苦了……不管如何,明年的事情明年再办,有我在给你安排,你就多放松点吧。”

“儿臣知道了,谢父皇。”太子心里十分感动,再度向父皇道歉。“儿臣虽然会放松身心,但是学业绝不会拉下,这阵子儿臣除了出了日本和高丽的相关条陈之外,一定还会多去学学兵法之事,只有多学习些兵事,儿臣才能够在后方坐镇好。父皇将儿臣派过去,一点也不想看到儿臣只是在一帮幕僚围绕当中只知道唯唯诺诺吧?”

“你倒是有志气!”眼见太子如此回答,皇上笑得更加开心了,“好,你想学就学,我只怕你不想学呢!我给你安排了那么多教兵事的老师,你最近可以多跟他们讨教讨教,别只是听他们说,要自己多问问题!不过,记得不要将打日本的谋划透露给他们了,只是旁敲侧击来问就好了。”

“儿臣一定会去问的。”太子连忙答应了下来,然后突然又有些犹豫,“只是……”

“只是什么?”皇上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于是马上追问。

“只是有几位教我文学的老师,一直要我最近多读读经文,尤其是论语。他们说古人就是靠着论语治理天下的,我是太子,以后我也得靠着这些来治天下……”太子的声音越来越低了,“他们还说我们家是马上得了天下,但是以后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是要靠着德性教化,只有名教纲常,才能维持住这天下,光是一味武力扩张,只能是扬汤止沸,终不能……终不能持久……”

随着太子的叙述,皇上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

最后,他扬起手来,在桌子上重重一拍。

“放肆!”

皇上一直都不喜欢儒生,这个天下皆知,所以除了在最初有几个读书读昏了头的儒生大着胆子来跟他进谏要“行王道。”要“以德治国。”被他重重惩处之后,已经没有什么人再跟他饶舌什么要以儒学名教治国了。

没想到这些文人还是不死心,居然把心思放到了太子身上。

在为太子选老师的时候,虽然皇上有意不想让他接触什么儒学经典,但是毕竟还要让他学一些古文和诗词,接触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所以还是启用了几个教授文学的老师——当然,太子的课业,主要还是以军事、经济方面的知识为主,文化只是辅助而已。

他们明明只是老师,然而他们却端不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帝师了,居然还妄想依靠自己的地位来影响太子,将他们的那些思想还要灌输给太子……这种事皇上怎么能够忍受?

“儿臣有罪,请父皇恕罪!”眼见父皇生气了,太子连忙躬身告罪。

“你没罪,你好学是好事,这不能怪你!”皇上似乎余怒未消,仍旧怒视着太子,“这几个酸儒倒是有事,居然还想着靠你来为他们张目,好大的胆子,好大的胆子!我一定饶不了他们!”

虽然平常皇上和太子相处的时候十分和蔼,但是当皇上罕见地发怒的时候,就连太子都有些承受不住。帝王一怒,仿佛就连这个温暖的房间都被投入到了冰室当中一样。

“父皇!父皇请不要动怒!”看着父亲如此恼怒的样子,太子心里十分害怕,就连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但是,因为害怕因为自己无心一言而断送掉了几位老师的性命,所以他马上又大着胆子,抱住了父亲。

“你做什么?”在太子的环抱之下,皇上怒视着他。

“父皇……请息怒!”太子看着皇上的怒容,略微有些惶急地说,“父皇平常教导儿臣切不要因怒而行事,以免冲动之下作出追悔莫及之事,那今天也请父皇息怒……不要,不要因怒而杀人,师傅们虽说犯了糊涂,但是……但是罪不至死!儿臣不仅是为了他们的性命求情,也是怕父皇的声名有损啊!”

在太子恳切的喊话之下,皇上终于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只是微微皱着眉头。

这个略有些消瘦的少年,此时已经扑到了自己的身上,虽然害怕得全身颤抖,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抱住了自己,然后劝谏自己不要因怒而杀人。

他有仁心,但是并不柔弱,敢于说出自己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