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伙番子白役们也不追根究底,没有人理会,他们就在门外吆喝“你知不知道那赵某人造反的罪证?”“你知道不知道赵进谋反,朝廷要派大军来会剿,有什么说什么吧!”

他们根本不是来查访查案,而是来散布消息,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来到徐州的这帮番子白役做事也很有分寸,动嘴不动手,且不说住店吃饭都给现银,在外面也绝不用强,天大亮才会出门,天还没黑就抓紧回到客栈,尽管徐州这边烧酒出名,可大家绝不喝酒。

也由不得他们不小心,一路过来,一路被人盯着,现在每天上街,后面还有十几个神色不善的汉子跟随,第一天刚在街上查访罪证的时候,还不知道深浅,才不耐烦要动手,四面八方来了近百余号,各个拿着兵器,大有当街杀官的架势,还是知州派出来的一位长随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大伙散了。

“这见鬼地方,连衙门里的官差都不敢和咱们打交道,邪性了,京城那些大珰大佬的也没到这个地步,得小心些!”这是番子们议论时候的话。

锦衣卫们在到处宣扬,徐州地面上却一直很安静,但现在这个安静却让人有些焦躁,上上下下都等着赵进的反应,可赵进始终没有动,就任由锦衣卫的番子们每天在大路上骚扰遛弯,这些人从不敢去小路走的。

第694章徐州平风浪静

徐州的士绅百姓已经忘了,徐州还是大明治下,大明朝廷的官差,在徐州城内的大街小巷内走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他们没有做什么违法的勾当,仅仅在办自己的差事,一切都合理合法的很,放在别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甚至还有人会说这伙番子风纪不错,知道收敛,可在徐州,大家都觉得别扭。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从天到地,从水上到陆上,一切都归进爷来管,徐州地面上,没人敢说进爷什么坏话,现在各家各户有什么底细,有多少男女老少,种几亩地,甚至几头大牲口进爷都知道,谁还敢违逆。

所以这伙南京锦衣卫的做派言语让大家都觉得别扭,然后赵进和赵字营没有什么动作让大家觉得更古怪。

大多数人觉得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看着风平浪静实际上雷霆霹雳的,该躲远躲远些,免得被波及到,现在进爷没反应,不代表以后不下手,前面那几路番子的下场大家又不是没见到过,别犯傻掺合进去。

可也有人消息灵通,心思活泛,也知道扬州、清江浦、邳州这一路上,到处都有锦衣卫的番子在查赵进的罪证,而且赵字营都没有什么大反应,大家就在想了,难不成真的要变天?

尽管平日里赵字营做的那些事已经不在乎什么王法体统,可那个不过是民不举官不究,现在官家真的大张旗鼓查起来了,赵字营还能怎么办?难道还能造反不成,看着就要败了……

想归想,何家庄那边的生意却还照旧,集市依旧红火的很,不过和清江浦那边有些不同的是,盐市上只有纯粹的私盐了。

原本扬州各家盐商都在盐市上有自己的铺面,他们的盐说白了就是官盐私卖,价廉量足,可现在出身扬州的各家盐店都没有开业,只有那些徐邳之地的盐枭的局面还在。

“扬州和海州毕竟离咱们这边远,欺负咱们现在不敢大动,咱们奈何不得他们。”赵进给了判断。

“没了盐上的生意,徐州和周围的联系就要变弱,别的商货都是商人们贩运,只有这盐和土豪士绅们相关,靠着他们在本地和各处买卖,这也是孤立咱们的一种手段。”都是阳谋,也很容易分析出这个路数,但堂堂正正过来,束手束脚的赵字营应对起来还真有些吃力。

“他们觉得咱们做什么要一呼百应,却想不到咱们靠着眼下这个局面已经可以做很多事,但这个盐市一定要维持着,不是为了做什么大事,而是为了生意,盐市以后也要开的,还要做的越来越大!”赵进和伙伴们说道。

他的话就是命令,清江浦的严黑脸和齐二奎都被调了回来,这二位原本就是私盐路上的好汉,这时候正好用上,他们的任务就是拦阻从徐州和徐州周围过境的盐货,一律带到盐市上来卖。

扬州盐商们抵制盐市,可他们也要向原来盐市涵盖的范围卖盐,没了光明正大的交易,就只能走从前的私盐路子,还不敢像从前一般,大张旗鼓的走徐州,而是分成小批从徐州这边绕过去,或者走水路逆流而上。

只不过能走的道路也就是这么几条,各处的江湖人或许也知道番子们到来,赵字营没有什么反应的事,可现在的赵字营对他们来说依旧是恐怖的庞然大物,只要发话,就会乖乖遵从,何况赵字营的条件丰厚,谁抢来截下的盐货就归谁,可以直接带到盐市上来贩卖,这可是坐地发财的门道。

这条件一出,十几伙胆子最大的发财了,这些人也不是什么江湖匪类,就是坐地的土豪窝主,直接把过境的私盐盐车扣下,赶到徐州那边去卖,立刻发了财,还得了盐市上的一个位置,日后好处那就不必说了。

扬州盐商在正月末的时候没有来,到二月末的时候就已经顶不住了,能做生意脸皮薄不得,过来后找了各种理由,想要重新开店,没有人敢亲自过来,甚至连各家有体面的管事掌柜之流也不敢过来,生怕赵进起杀心。

不过赵进和赵字营一方的反应很是云淡风轻,允许他们回来开业,但每家店赵进要有三成的干股入进去,总归还是有得赚,还不会丢了外面的地盘,大家也都捏着鼻子认了,可暗地里也在琢磨,以这位小爷的做派,这次居然没杀人见血,看来这锦衣卫追查谋反的事情的确让他有了顾忌,不敢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

赵进做出偌大局面之后,他做什么大家唯唯诺诺,根本不会有人琢磨这么多的细节,可现在却不同了,锦衣卫表明这样的态度后,接下来的赵字营何去何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虽说大家和从前一样看不出,可却都有自己的推测和判断,并想从赵进和赵字营系统的细微表现中寻找答案。

每一件小事,都会被徐州以及相关地方的各个势力翻来覆去的咂摸解读,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猜测,不过现在赵字营整体都在沉默,他们不方便去问,自然也就得不出什么答案……

南京锦衣卫来的番子们在徐州折腾了半个月之后,从没有去过小路,从没有去过城外,徐州百姓从开始的惊骇到习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轻视,这那里是来办案,分明是耍猴献丑的,没人把这个当回事。

但有心人看到的却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锦衣卫的番子们在这边折腾了整整半个月,赵字营居然没有做出什么有力的反应,的确有人在锦衣卫活动的时候盯梢,的确有人守在番子们住的地方,让大家不敢靠前,可也仅此而已了,虽说这些番子自己也知趣的很,但放在从前,早就被人打的头破血流,怎么会留到今天。

想归想,敢动的人依旧极少,知州童怀祖每日里闭门读书写字,在这几年里,童怀祖的书法大进,据说有人拿他写的字去江南,不少人惊叹说是名家风骨。

在这段时候,童家内宅却不安宁,几名童家族人都被动了家法,而且童知州亲自盯着打,下面差役板子上也不敢偷懒,打的这几个童家人都是几个月恢复不过来,衙门里面大概能猜到怎么回事,大伙私下议论说道,得亏童大人明白轻重,真听他那些贪心不足的亲戚说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徐州方方面面大体如此,没有人昏了头想做什么,都在等着赵字营如何动。

万历四十八年的徐州和往年终究还是有点不同,在城池外,在大的村镇附近,自然也包括何家庄这样的地方,都多了一个人市,那里面倒没什么买卖人口的人牙贩子,而是各处的灾民难民自卖自身。

去年到今年年初,连续三次加征,不仅把百姓们的家底刮光,也让他们撑都撑不下去了,只能和前些年的大旱一样,逃出去,看看外面有没有活路。

这次没有闻香教在里面作用,大家不知向何处去,就那么靠着本能再走,很多人半路就被截留,也有人饿死在半路上,运气好的,则是来到了徐州的各个地方。

但徐州也不是人间天堂,不是说你来了就能活下去,各处人市,每天都要焚烧尸体,如果没有人收容买下,老弱妇孺没办法靠着粥厂的稀粥活下来。

好在云山寺和各处庄园对劳力还有需求,还在不断的吸纳人口,都说徐州土地贫瘠,可挖沟渠引水灌溉之后,水浇地的收成总不会太差,多少各处流民为了糊口在挖沟挑土,在江北煤窑里挖煤铁场打铁,这才让徐州看着没那么凄惨。

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家谁不念着赵进的好,若不是他挡下了这天杀的辽饷,恐怕现如今在各处插标自卖的就是徐州百姓了,这份恩德实在是太厚重了。

除此之外,其他倒是没有什么不同,做活吃饭,有闲暇的还要喝几口酒,汉井名酒在城内的几家酒庄生意一直不错。

自从何家庄兴旺起来之后,徐州城内的有钱人大多去了那边,繁华安全方便,而且距离赵字营不远,奉承或者看风向都方便的很,留在城内的无非是走不了的,比如说知州衙门,比如说驻防参将,这两处也是买酒的大户。

尤其是徐州参将周宝禄这一边,武夫好烈酒,耗用一向不少,如果不是汉井名酒的价钱一直没有下来,他们的量还能更大。

“楚三哥,今天过来打酒吗?”徐州城西酒庄,掌柜满脸笑容的招呼说道。

城内几家酒庄,懂行的和老住户都愿意来城西这家买,因为这家是老酒坊的酒,虽说区别不大,可大家都觉得这里的酒地道醇厚。

一名穿着便装短袍的精壮汉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四个同样打扮的人物,被叫做“楚三哥。”的这位对掌柜的殷勤客气,只是点点头,四下扫了眼,闷声说道:“汉井名酒要两坛三十斤的,肉汤卤的豆干来个十斤,包好,我们自己带着车。”

第695章人心有变

说完之后,这位楚三哥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丢在柜台上,掌柜连忙接了,用银秤称重,然后按照时价剪出碎银子找零,掌柜和伙计们各自忙碌,笑容和殷勤不减,心里却都在嘀咕,以往这位楚三哥来打酒可没这么牛气,总要笑着聊几句,给银子的时候也都是送到手里,现在这鼻子朝天了。

但说一千道一万,别人是花钱买货,没道理还让人饶个笑脸,大家心里有数的很,这都是那帮混账锦衣卫番子闹的,整日里说什么造反谋逆的大罪,这伙参将的家丁亲卫也不像从前那么客气了。

这一段日子倒是有伙计惶恐辞工的,掌柜的也不拦阻,上面早就有了交待,想走的就走,门外那么多人等着饭吃,还怕没人用吗?

可走了的没过多久又得回来,这也没办法,眼下徐州除了赵字营的产业,哪里还有做工的地方,土豪士绅们连佃户都不愿意用了,各处逃难过来的百姓有一口吃的就可以出力干活,何苦用本地那些耗费大的,但走的时候痛快,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位置被人顶了,也不会单独给你留个饭碗,何况大伙还都加了工钱……

“口渴,口渴,买了这么多,掌柜的还不送点!”几个跟着那楚三过来的参将家丁在那里鼓噪。

这倒也是酒庄规矩,别人过来照顾生意,总得送点好处,比如说白喝几杯酒,参将的亲兵家丁都愿意过来打酒,都是为了白喝几口烧酒。

只不过汉井名酒价钱贵,不会让你白喝太多,而且不开口是不送的,可现在这边说了,自然不会怠慢,伙计笑嘻嘻的端了一个木盘过来,上面五个小碗,碗里斟满了酒,一碟肉汤煮出来的黄豆。

看到酒来,连那楚三哥都拿起,就着肉汤煮的豆子,一口口的喝了,喝完之后,大伙都是哈了口气,一人意犹未尽的说道:“好酒,每次喝都喝不够,就是价钱太贵,咱们这帮人拿的还是足饷,可也没有个喝痛快的时候。”

“掌柜的,再来一杯,再来一杯!”有人吆喝着说道。

每次来买酒都有这样的场面发生,掌柜的也照例笑着说道:“小号这酒卖的贵,送一杯已经是坏了规矩,送多了,账目对不上,东家那边要怪罪下来的。

这样的对话说了好多次,这好多次里掌柜的说完之后,买酒的参将亲卫们笑骂几句,也就这么走了。

可这一次却不一样,一名亲卫不依不饶的说道:“再来一杯,再来一杯。”

掌柜的有些为难,赵字营最重规矩,盘货查账又是严格,自己如果坏了规矩,很容易被人盯上,他陪笑着又解释了一次,心想对方要再坚持,自己掏工钱请一杯就好,毕竟是常客。

没曾想又解释一次,那亲卫却直接翻脸了,拎起酒桌上的木盘猛地朝掌柜砸了过去,指着骂道:“爷在你这边花了多少银子,多喝你一杯酒都不愿意,真他娘的给脸不要脸,别仗着赵进就无法无天,那小子马上就要被灭门诛九族了,你们还跟着猖狂个鸟!”

木盘飞来,掌柜下意识向着边上一闪,那木盘却砸在一个坛子上,这位毕竟是亲卫出身,手劲不小,把个坛子砸碎,然后上面叠放的酒坛也跟着掉下来,掌柜和后面的伙计慌不迭的去扶,结果还是有个没有扶住,在地上摔个粉碎,整个酒庄里全是浓厚的酒香。

酒庄里的掌柜伙计脸色都变了,迎客的那掌柜先看向那楚三,他是这伙人里的小头目,听说叔父还是统领参将亲兵的千总,地位不低,闹出这个事情来,居然也不管管。

楚三看着那亲卫眉头皱了下,随即训斥说道:“你小子胡闹什么,一碗酒就撒疯?”

说了一半,话头却转了,转过来对掌柜笑道:“你说这酒不是浪费吗?直接给我们兄弟们喝了哪有这些是非,今天对不住了。”

他这不痛不痒的一说,来这边的几个参将亲卫也都放松的很,嘻嘻哈哈的向外走,可这么一来,掌柜的不干了,两坛酒六十斤,将近十两银子的价钱,一年工钱才多少,看着人向外走,他快步转出柜台追了过去,在对方要出门的时候抓住那楚三哥的衣服喊道:“打碎了两坛酒要赔……”

才说半截,就被那楚三哥转身挣开,挥手就是一个耳光抽了过去,打的那掌柜登时愣了,楚三哥直接又是一脚踹过去,把人踹翻在地。

酒庄掌柜被打的岔气了,坐在地上指着那伙参将亲卫断断续续的说道:“……你们……你们……敢打人……。”

楚三哥朝着地上吐了口吐沫,皱眉说道:“打你怎么的,你们这帮狗不如的东西靠着个杀才无法无天,现在还不知道缩头,放在从前,爷拿刀宰了你谁又敢说话!”

本来群情激奋的伙计们都走出柜台,可看着这么蛮横的参将亲卫们,却都不敢动弹了,刚才摔木盘的那个转身又是走回来,走到酒庄伙计跟前,那些伙计只是后退,这亲卫用拳头不断的敲最前面那个伙计的胸口,边敲边狞笑着说道:“怎么?想动手?也想跟着赵进一起造反吗?”

一说到“造反。”两个字的时候,伙计们动作都僵住了,那亲卫脸上笑容更盛,翻手一个耳光,伙计捂着脸也不敢动作,亲卫哈哈笑着说道:“真以为你们那个赵进是三头六臂啊!滚开,爷还没喝够呢!”

就这么推开不敢动作的伙计们,这亲卫又是抱着一坛子酒走了出来,其他几个人看着有便宜可赚,也都是嘻嘻哈哈的上前,一个人抱了一坛酒走,还念叨着说道:“这次的小车装不了那么多,等下次过来的时候多搬几坛。”

让酒庄上下愤怒无比的是,搬运的时候,这几个参将亲卫还故作不小心的砸了几坛,店里酒水横流,狼藉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