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为什么想到这些地方?”李景饶有兴趣地看着刘理顺笑道。
刘理顺酝酿了一下措辞,然后说道:“江浙和两湖乃富庶之地,有陈大人和吴大人坐镇,多下官一个不多,少下官一个不少。
但是四川和云贵等地对大帅的政令推行不力,这从去年这几个省向朝廷缴纳的赋税就能看出来。
大帅既然想让下官出去任职历练,那下官愿意到这些地方去。下官向大帅保证,三年之内,辖内向朝廷缴纳赋税比现在翻一番。”
“有魄力,有担当,且不畏艰险,果然是个做事的人。”李景闻言连连赞道。
顿了顿,李景摇摇头笑道:“不过,复礼兄,你并没有明白我让你到江浙和两湖任职的意图。
我跟你说实话,这几年国家还有大仗要打,陈大虎,刘二愣不能一直在地方坐镇,但是江浙两湖乃大明粮仓,我必须要安排一个靠得住的人下去坐镇。我让你现在下去,就是为你以后接任打基础。
另外,大明现在的局面并不像表面那么安稳,原因就是我推行新政的步子有些过大,覆盖的省份有些多,而我们能执行新政的官员却远远不够。很多地方的官员看似在推行新政,实际上却在默默跟朝廷对抗。
如果继续扩大范围,必定要分薄正在推行新政的各省的官员,这样一来,原本正在推行新政的省份恐怕要出现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打算把四川和云贵等地先放一放。”
“原来如此,大帅做事沉稳,下官以前倒是多虑了。”刘理顺叹道。
李景笑了笑接道:“按说刚才这些话现在不该告诉你,不过我相信你的人品,不会出去乱说。你考虑考虑,江浙两湖你准备到哪个地方?”
刘理顺沉吟了下说道:“如果让下官自己选的话,下官愿意到江苏或者浙江。”
“哦?能告诉我理由么?”李景笑着问道。
刘理顺拱了拱手道:“真大帅,现在江浙总督是陈大虎陈大人,陈大人性情耿直,嫉恶如仇,刚刚推行新政之时,确需这样一位雷厉风行,果敢之人主持政务。
但是随着新政逐渐被大家所接收,便无需一味强压,总这么强压,大家会觉得喘不过气来。不过也不能以为新政己经被大家接收便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新政施行的时间毕竟尚短,而原来的制度则是深入人心,一旦放松,说反弹便反弹。这一点从陈大人调到浙江以后便可看出,新任的江苏布政使没有陈大人的铁腕手段,江苏的固有势力又开始冒头了。”
李景点了点头,轻叹了口气道:“所以我才说,我推行新政步子迈得快了,很多官员不得力啊。无奈之下,只好让陈大虎担任江浙总督,转了一圈又回来,平白折腾了大半年。”
刘理顺笑道:“也不能这么说,陈大人在浙江推行新政,施行的还是相当成功的,而且江苏陈大人己经打下了底子,现在陈大人回到江苏主政,原来的政务很快就能抓起来。”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
刘理顺接道:“所以当新政推行一段时间以后,便需刚柔并济。而陈大人刚则刚矣,柔韧却显不足,想必大帅己经看出这一点,因此三年以后便打算把陈大人调走。”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
刘理顺接道:“不过陈大人走后,固有势力必然会抬头,这就需要继任之人要有一定的手腕才能控制江浙的局势,以下官所见,朝廷有这样手腕的官员并不多。”
李景笑了笑道:“那你觉得两湖比江浙好管理?”
刘理顺点点头:“两湖比江浙好管理的多,因为两湖总督吴大人手段比较温和,两湖的新政推行的虽慢,胜在一个稳字,只要按照吴大人的步调,数年之后亦可建功。因此两湖的政务处理起来并不难,以后吴大人即便卸任,只要继任之人萧规曹随,便可胜任。”
李景闻言大笑:“哈哈哈,说的好,复礼兄,单就你这份见识己是鲜少有人能及,更兼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好,好啊!我看不必等了,你回去收拾收拾,即日便到江苏赴任。嗯,你先任江苏布政使司右参政,并江苏将军府军务参赞。”
“这个……下官不懂军务,这个军务参赞怕是干不来。”刘理顺忙道。
这时高奇笑道:“呵呵,刘大人,你这个军务参赞可不是管打仗的,大帅这是让你跟陈将军搞好关系,不然的话,陈将军的兵你可指挥不动。”
“下官不敢插手军务,还请大帅收回成命。”刘理顺忙道。
李景笑了笑道:“我不是让你插手军务,而是给你一定的军权。江浙地区富庶,豪门富贾多有看家护院的家丁,这些人要是安分守己自然无事,可是要是不守本分,聚在一起的话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你手中要是无兵,做事便无底气。”
第六百零一章 不堪大用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
刘理顺沉吟了一下说道:“只是地方官掌兵事怕是不大妥当吧?此举弊病甚多,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其实,以下官看来,军事主官也不应该干涉政务,因为一旦此人怀有野心,那么唐朝的安史之乱便是前车之鉴。
当然,下官不是怀疑陈大人和刘大人,两位大人对大帅忠心耿耿世人皆知,下官只是就事论事,有些事情,如果不尽早立下规矩,以后就不好办了。”
李景闻言笑了笑:“我知道的,只是现在朝廷可用之人太少,我也是不得己而为之。好了,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以后也不要提,我心里有数儿,你只管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便可。恩……你到了江苏以后,先帮陈大虎筹备此次出兵吕宋的大军所需的粮草,此事事关重大,是为第一要务。”
“是,下官谨记大帅之命。”刘理顺忙道。
这时,王承恩走进殿内说道:“皇上,国公爷,诸位大人,膳食己经准备好了。”
李景笑着对众人招了招手:“走吧,先用膳。承恩,准备酒了么?一会儿我得向皇上敬两杯酒。
“国公爷和皇上一起用膳,怎能没有酒?”王承恩笑道。
朱由检摇头笑道:“你这是借花献佛啊,用联的酒来敬联,联可不领这个情。
李景笑道:“两码事儿,回头我还单独请你。
朱由检笑道:“这还差不多。”
说笑间,众人来到偏殿。
分头就坐后,李景让王承恩给众人倒上酒,然后举起酒杯道:“这杯酒是我给皇上赔罪的,今天我跟皇上并排就坐,是对皇上不恭,还望皇上担待。”
朱由检闻言连连摇头:“李兄,你这话没意思了,唱俩事先都说好了的,你还提这茬儿,这酒我不喝。”
李景笑道:“唱俩说好的,别人可不知道,因此,我才当着大家的面向你赔罪。”
朱由检摇头道:“刚才在前面你己经赔过罪了,大家也知道缘由了。你现在又提,这么03嗦可不像李兄的性格。”
李景摇摇头,正色道:“皇上乃一国之尊,这个地位是永远不能变的,臣为诸臣之首,应该做好表率的作用,但是今日臣行为不端,若不跟皇上好好赔罪,日后如何做诸臣表率?因此这杯酒是必须敬皇上的。”
朱由检轻轻叹了口气道:“很多人都说李兄是奸臣,是权臣,可是依联看,李兄是权臣不假,但对大明却绝对是忠心耿耿。若论对大明的忠心,再没有人能比得上李兄的了。这杯酒联喝了,愿李兄早日中兴大明,威服宇内。
李景笑道:“呵呵,没有皇上的支持,臣做的那些事哪会那么顺利,因此,中兴大明也有皇上的功劳,日后后人提起崇祯皇帝,亦当称颂皇上乃中兴之主。来,干了这杯酒,愿你我君臣携手重振大明声威。”
说罢,李景举杯一饮而尽。
待朱由检把酒饮尽,李景端起酒壶给朱由检的酒杯满上,又给自己的酒杯倒满,然后举起酒杯道:“这第二杯酒,乃是敬皇上在朝会上的神来之笔,正因皇上带头资助军费,诸臣才纷纷捐献,一日间为国家筹措了数百万两银子的军铜。”
朱由检笑道:“呵呵,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我身为大明的皇帝,怎么也得出点钱,不能让李兄一个人承担这笔庞大的军费。要说神来之笔,应该是高奇和马五,正是他俩跟着捐献,才促成群臣一起纳捐。因此,这杯酒,你不能单独敬我,还得敬高奇和马五。”
“等等,皇上是说,您捐钱事先没跟大帅商议?“高奇惊讶道。
朱由检奇道:“联资助军费跟李兄商议什么?咦?你不会是以为这是我跟李兄演的双簧吧?”
高奇苦笑道:“还真是这么想的,我以为皇上事先跟大帅商议好的演戏给大家看,因此也没多想就喊了五万两银子,要是知道大帅准备自己出这笔钱,我就出十万两了。”
“十万两?你不过了?”朱由检惊道。
高奇摇摇头叹了口气道:“高奇原本是一文不名之人,若非遇到大帅,高奇哪有今日?大帅用心良苦,怕我等老兄弟当了高官以后把持不住,贪污受贿,因此把他在京里的产业分给大家。
其实,我们现在住的用的都是朝廷的,自己又用得着花什么钱?就算家里需要花用,我一年的傣禄银子也有数千两,再加上大帅和夫人每年赏赐的也有上万两,这么多钱家里怎么花也是够了的,我还要那些产业干什么?现在要对外用兵,国库困难,正该把产业变卖,资助国家才是。”
朱由检闻言长叹一声道:“国之柱石,国之柱石啊!李兄和你们这些老兄弟都是国之柱石。大明有你们这样的贤臣何愁不能中兴!来,这杯酒我敬大家。”
听朱由检在高奇面前自称我,李景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今天的朝会结果显然出乎李景的意料,效果远过李景的预期,李景和朱由检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三下五除二,便把反对出兵的大臣整治地哑口无言。
尤其朱由检临时起意搞出一个捐献军资,在高奇和马五等人会错意的情况下,更是出现奇效。
而自己当众给朱由俭赔罪,既给足了朱由俭的脸面,又煽动了朱由检的情绪,想必很长一段时间朱由俭都不会有别的想法。
至于沈正等人,李景将他们召至后殿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交代,这些人再糊涂也不敢在自己没有下令撤兵之前,擅自停止物资调动。
让他们陪自己和皇上用膳的目的是安抚他们,告诉他们,他们还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当然,借着提携刘理顺敲打敲打他们是免不了的。
提携刘理顺并不是李景临时起意,刘理顺是袁可立的得意门生,以前袁可立在李景面前没少提起过他。
而刘理顺的人品也十分值得称道,袁可立去世,刘理顺亲赴平阳府致祭,又随袁枢扶枢唯县,并亲自督理袁太师大石坊救建工程口工程结束,李景迁刘理顺为户部郎中。
郎中的品级为正五品,从品级上看,刘理顺并未得到多大提升,但是李景掌权以后,户部的地位大幅提升,内阁成员有两人来自户部,而从户部分出去的几个部门都是权柄极重,主官皆是李景最得力的部属担任。
让刘理顺担任户部郎中,自是摆明了要提携刘理顺。
唯一可惜的是刘理顺今年己经五十七岁了,跟杨柳风,张鳌等人相比,他的年龄显得偏大,无法培养他接沈正的班。
不过刘理顺的身体状态非常不错,要是能保证现在的状态,在地方干个五六年,调回京中还可再干一任尚书,进入内阁担任副总理大臣也不是不可能。
沈正、杨柳风等人都是精明至极,想必能听出自己提携刘理顺的用意。
两杯酒过后,李景命王承恩撤掉酒杯。
有些时候,意思到了就行,再喝性质就变了。况且,李景和众人下午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自不能为了喝酒耽误了正事。
吃完饭后,沈正,高奇,杨柳风,方程和刘理顺先行告退,马五要走,却被李景留下来。
等众人走后,李景带着马五来到东暖阁,朱由检闲着没事儿,也跟着来到东暖阁看李景处理政务。
到了东暖阁,李景给陈大虎写了封信,仔细交代了一番。然后对苏衡招了招手,苏衡会意,将捐献的名单交给李景。
李景接过仔细看了一遍,提笔写了几个名字,交给马五:“五哥,查查这几个人。”
马五接过名单看了看说道:“要拿下吗?”
李景摆摆手:“不要特意罗织罪名,你只需秘密调查即可,查出结果以后,违法的提交都察院,大理寺按律制裁,没有违法的不要惊动他们。”
朱由检见状奇道:“这几个人有什么问题么?”
李景笑了笑:“有没有问题暂时还不知道,但是这几个人肯定是不堪大用的了。”
“李兄如何看出这几个人不堪大用?是因为他们捐钱捐的少么?”朱由检奇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捐多少钱要看身家,没有钱的你想让他们多捐他们也捐不出来,我怎会因为捐的少就怪罪于人?
但是这几个人不同,这几个人都是家境殷富,每家至少有五六万两银子的家产,可是他们每人只捐不到一千两银子,这就有问题了。
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他们只顾小家,不顾国家。如果是普通富户,不愿捐钱我们自然不能怪罪人家,可这些人是朝廷的命官。
身为朝廷官员,在国家困难之际不思报效国家,只顾个人的利益,这样的官员我自然不会重用。”
朱由检点点头:“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确实不堪大用。”
朱由检并没有问李景如何知道这些官员的家产,如果问出这样的话,朱由检也未免太笨了。
当年,李景进京以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朝廷上下的官员查了个底儿掉,拿下一大批贪官污吏,到如今,还有一些职务空缺。朝廷里面的官员有多少身家,李景自是了解的清清楚楚。
第六百零二章 过继
更令朱由检佩服的是,李景明明对这些人很生气,想拿下这些人,可偏偏只让马五秘密调查,查完了以后,还要看有没有违法,违法了才进行处置。要是换成自己,随便编个名目就把这些人拿下了。
而且朱由检明白李景为什么让马五秘密调查,让马五的人秘密调查不会对这些人的工作造成任何影响,如果调查的结果没有问题,这件事可以当做没发生过,谁也不知道李景秘密查过这些人,对李景的声誉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查出有问题,则让马五把这些人的问题提交给都察院,都察院干得就是督查官员的差事,查办这些人,谁也挑不出毛病。
跟李景成立的情报部门相比,大明自太祖起成立的锦衣卫以及后来成立的东厂,明目张胆地查办官员,还私设诏狱,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实在是天差地远。
轻轻叹了口气,朱由检实在想不明白李景的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为什么明明是做同样一件事情,李景做出来的事情就让人挑不出毛病呢?
就好比骆养性,以前干的是锦衣卫的差事,现在干的是安全部的差事,其实用的还是那帮人,干得也还是当初的事情。可是到了李景手底以后,别人见了骆养性是敬畏,可在自己手底,别人见了骆养性却是畏惧。
敬畏和畏惧看似一字之差区别不大,实际上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敬畏首先是尊敬,然后才是畏惧。
感到畏惧的自然是那些犯了法的人,如果一身清正,则根本不用害怕骆养性,反而会觉得骆养性查办贪官污吏,值得尊敬。
而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