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笑了笑:“慎行啊,我岳父年纪大了,以后他那一摊还是要靠你顶起来。不过你这种心态的话,恐怕能难顶的起来。

我不是说你没有能力,而是你的性格太过心高气傲,很少有人是你能看得上的。这样可不行,你毕竟是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必须得依靠下属。

你刚才说范济时不懂为官之道,其实依我看,你也不懂为上之道。

咱们就说刚才这个事儿吧,正常情况下,范济时确实不该直接跟我谈论银行的问题,他应该先向上司反映这些问题。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范济时有没有跟上司反映过这个问题,也许他曾经向上司反映过,可是上司却没把他的话听到心里。

当然,也许他并没有跟上司反映。在你看来,他肯定是没有跟上司说起过,因此,你才说他不懂为官之道。

实际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负责钱钞发行的杜老九这段时间根本不在京,他想反映也找不到人,而更高层的官员,范济时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我们先不管他有没有反映,至少我们通过他刚才这番话,知道这个人是个有能力的人,并且是在用心做事,这就足够了。

你当上官的应该用什么样的下属?是用惟命是从的?还是用有能力帮你分忧的?

在我看来,这两样人都要用。惟命是从的,能够坚决地执行你的命令,有能力的,能帮你减轻负担。

我们知道但凡有能力的人,总会一些毛病,比如说,恃才傲物,瞧不起同僚,甚至瞧不起上官,有能力的人很少能做到惟命是从。

可是如果你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得包容下属的这些缺点,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的度量越大,下属才会越敬服你。

像你这样,因为他不懂为官之道,就想把他否掉,我就说你不懂为上之道。”

“学生谨记大帅教诲。”杨柳风忙道。

李景笑笑:“那你知道怎么做了?”

杨柳风笑道:“等年后我就把范济时调到户部,让他协助杜老九推行纸钞。”

李景摇摇头:“调到户部确实更方便一些,不过户部好像没有合适的职位吧?还是安排到总行,让他给杜老九做副手。”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我刚才说用两种人,杜老九属于第一种,惟命是从的那一种,把事情交给他,我们大可放心。

其实,杜老九是不适合当主事的,由于出身的原因,杜老九的大局观差了些。杜老九其实更适合当副手,因为他对细节把握的很好,而且他知道自己善于做什么,因此他才不在京坐镇,而是亲自到下面推行纸钞。

不过老九这些年兢兢业业,为发行纸钞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不能亏待他,因此银行主事之人还是让他担任。

慎行,你多帮他掌掌舵,等过些年老九年纪大了,给他提一级,让他风风光光地退休养老,也不枉他跟了我一场。”

杨柳风道:“大帅,别看杜老九是小商人出身,但是他并不像小商人那么市侩,而且他知道他能有今天全仗大帅提携,因此他对大帅向来是感恩戴德,对大帅交代的事情,哪怕是拼命也要做好,而且从不居功自傲。这一点,很多人都比不上。大帅刚才这番话,我一定告诉杜老九,让他知道,他做的一切大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李景笑笑,端起茶杯刚要喝,忽然发现茶杯早已空了,拿起茶壶想要倒茶,却发现茶壶也空了。

李景摇头笑道:“我刚才有些醉意,本想跟范济时闲聊几句,却不想他竟然跟我说了这么多,这一会儿工夫竟然喝了一壶茶,酒居然醒了。好了,你们也陪我半天了,去跟你们的下属聊聊吧。”

高奇闻言,看了看李景笑道:“大帅既然醒酒了,那就不要再喝了,好好休息休息。”

李景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景正要让内侍再送一壶茶来,却见袁枢领着一个小太监,端着一个托盘走来。

从小太监手中接过托盘,袁枢笑道:“大帅,我让御膳房给你做了碗醒酒汤,又让他们熬了碗燕窝莲子羹,你趁热喝了。”

李景取过那碗莲子羹道:“这点儿小事还劳你亲自费心,醒酒汤我就不喝了,这碗羹我喝了,正有些饿呢。”

将燕窝莲子羹喝完,李景笑道:“好了,你也不用陪我了,去看看皇上,别让皇上喝多了,今晚还有一场宴席呢。”

袁枢点点头:“那你先喝杯茶,我去看看皇上就来。”

回头命内侍给李景沏壶热茶,袁枢这才告退。

李景点点头,端起茶杯慢慢啜了一口,微笑着看着殿内。

李景的桌案摆在御阶上面,靠前斜挨着朱由检的桌案,把李景安排在这个位置自是想彰显李景的地位。

不过在就座的时候,李景并不是一个人坐在这里,而是让沈正和周衡臣陪着他一起坐。李景这么做是不想授人以口实,免得有人骂他是曹操。

当然,沈正和周衡臣也只是在最初袁枢致词祝贺的时候坐了一下,喝了一杯酒,然后便和李景下去敬酒,再未回来就座,筷子都没动一下。

沈正和周衡臣都是明白人,坐那个位置只是帮李景做一下样子,真要久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毕竟内阁还有几个辅臣,他俩要是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不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李景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反正他只要达到目的即可,因此也不强求二人。

御阶之上居高临下,环顾殿内,一览无余。

见群臣言谈甚欢,偶尔举一次杯,场面既热闹,又不放纵,李景微笑着点了点头。

下面这些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饱读圣贤之书,在受过朝廷的礼仪培训之后,确实很能把握住尺度,应该说,比李景提携上来的那些粗人有礼的多。

看了看远处的朱由检,朱由检今天的心情显然大好,居然端着酒杯绕着殿内走了一圈。

当然朱由检并没有像李景那样每一桌都敬酒,而是每排敬一杯,或者是觉得哪一桌顺眼多敬一杯,不过这也不少了,李景估摸了一下,朱由检至少喝了三十余杯。显然,李景敬酒的时候朱由检吃了不少食物,肚子里有东西,便没有那么容易醉人,不像李景空腹敬酒。这一圈走完,朱由检神色如常,毫无醉意。李景微笑着摇摇头,看来这段时间朱由检的心境不错,这酒量都练出来了。

移动阅读请访问:wap。 …精选

第五百八十一章 吾日三省吾身

这时,朱由检敬完一圈酒走了回来。

见朱由检手中还拿着酒杯,李景起身笑道:“怎么还没喝够啊,手里还拿着酒杯。”

朱由检笑道:“我所有官员的酒都敬过了,但是最该敬的人的酒还没敬呢。”

李景闻言摆手笑道:“不行了,受不住了,我刚才喝了好几壶茶,好容易才醒酒。”

朱由检一怔,看到桌上还搁着一大碗醒酒汤,还有一碗燕窝莲子羹,不由叹了口气道:“是我疏忽了,李兄一口东西没吃,喝了这么多酒,怎么受得了?”

将酒杯放到王承恩端着的托盘上,朱由检道:“去拿坛葡萄酒过来。”

李景笑道:“皇上,你还真能抓时机,你现在酒厂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就想让我给你宣传。”

朱由检笑道:“葡萄酒没劲儿,你还是喝这个吧。”

想了想,朱由检转到桌案后边,拉着李景坐下来道:“我陪李兄坐一会儿。”

李景微微笑了笑:“怎么样皇上,从来没这么喝过酒吧?”

朱由检叹道:“是啊,虽然以前我也办过几次大宴,不过从来都是端坐在那里。”

说着朝自己的座位努了努嘴,然后接道:“孤家寡人啊!”

李景笑道:“作为皇上,当然要有威严,不过也用不着一直这么绷着,皇上开大宴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诸臣感受皇恩么?所以,这个时候是没必要摆皇上的架子的,你越是平和,臣子们越是感念皇上的恩德。这就是我让皇上给臣子们敬酒的原因。”

朱由检叹道:“要说把握人心,我是远远不及李兄。李兄,谢谢你。”

李景笑道:“谢我做什么,皇上是大明的皇上,臣是大明的臣子,咱们坐的可是同一条船,要同舟共济才是。”

朱由检点点头,感叹了一声:“是啊,坐同一条船。”

这时,王承恩端着酒走了过来,李景见了笑道:“看来,皇上还没喝尽兴,那我就陪皇上喝一杯。”

朱由检忙道:“咱俩少喝一点。”

说完扭头对王承恩道:“这些菜都凉了,让御膳房再给做两样可口的小菜。”

李景忙道:“不用了,这些菜就挺好。”

朱由检笑道:“挺好你还一口没吃。”

李景笑道:“喝多了,吃不下。”

见朱由检坚持要换菜,李景苦笑了一下,对王承恩道:“算了,这些热菜撤了,这几个拼盘留着。恩,御膳房的师傅们今天也辛苦了,承恩,你替我奖赏奖赏他们。”

朱由检闻言轻叹了口气,难怪李景手下的人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对这些微不足道的人李景尚且如此关心,可见想见对手下李景是如何对待。当年自己要是能做到李景这样,何愁没有为自己尽心做事的官员。

李景和朱由检喝了几杯酒,光禄寺卿前来报告时辰到了,问要不要散席。见大家吃喝的差不多了,朱由检点点头,让低级官员自行散去。

正常情况下,散席的时候,官员是要向皇上谢恩的,不过袁枢见朱由检和李景正在浅酌低饮,便让大家行了一礼了事。

低级官员散去,喧嚣的大殿一下子空荡起来。

说起来,大明的高级官员(四品以上的)并没有几个人。

宗人府五个人,分别是宗人令,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这五个都是正一品。

三公正一品,三孤从一品,三师从一品,三少正二品,这些只是荣誉称号,李景执政以后还一个没赏。

太子宾客属于正三品,无定员。不过太子的东宫现在还没有大臣任职。

内阁那些某某殿某某阁大学士只有五品。不过明朝的内阁成员一般会有荣誉称号,甚至直接担任各部正职,这样他们的品级就提了起来。

在京真正实打实的四品以上的官员是各部尚,正二品,侍郎,正三品,也就是说每部只有三个人。

还有就是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正二品,左右副都御使,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明朝的都察院御史并无定员,很多是外职官员,比如说总督,巡抚兼任。

但是李景执政以后,裁撤左右都御使,只保留一个都御使,而且是李景亲自担任都御使一职。也就是说现在京里都察院四品以上的只有五个人。

通政使司四个人,分别是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誊黄右通政(也称提督)一人,正四品。

大理寺(法院)卿一人,正三品,左右少卿各一人,正四品。

詹事府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正四品。暂无。

太常寺(管宗庙祭祀)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

光禄寺卿一人,从三品。

太仆寺(管军马)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三人,正四品。

鸿胪寺(管外交,礼仪)卿一人,正四品。

顺天府府尹一人,正三品,府丞一人,正四品。

这些人加在一起一共才五十多个人。

虽然李景增设了许多部门,不过这些部门的主官大多是兼职,比如说内阁成员当中沈正就兼着多个部门的主官之职,周衡臣兼着吏部尚书,袁枢兼着礼部尚书。

其余各部的主官也是一身兼着多职,比如说宋应星是科学院的院长,还兼着工业部和农业部的职务,张鳌兼着土地人口部的部长及农业部的部长等职。方程兼着工业部的部长和装备部的部长等等。

去掉这些兼职加上在京军队的将领和情报系统的主官,再加上李景破格允许参加晚宴的一共才六十多个人。

能容纳近千人的大殿只坐六十余人,无疑显得十分空旷。

显然,朱由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看着李景,朱由检笑了笑道:“李兄,要不晚上安排一下歌舞?这样殿里也显得热闹一些。”

朱由检说话声音虽然不高,不过殿内无人说话,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在座众人大多是文人,文人喜爱风雅,对于歌舞自然更偏爱一些,至于高奇,马五,陈国柱等武人出身的虽然不大懂歌舞,可到了如今的地位,总得有点品味,哪怕是装,也得装出风雅的样子。

一时间,众人的眼睛齐齐看向李景。

李景见了,当即明白这些人的心思。

轻轻笑了笑,李景说道:“既然皇上这么说,那就安排一下吧,大家也放松放松。”

顿了顿,李景接道:“大家中午的酒都没少喝,先到偏殿歇息一下,等到了晚上,在尽情畅饮。”

诸臣闻言大喜,纷纷施礼道:“谢过大帅(国公爷),谢过皇上。”

“大帅,您要不要也歇一歇?”高奇说道。

李景看了看朱由检,摆摆手道:“皇上兴致正高,我再陪皇上坐一会儿。”

这时袁枢忽道:“大帅,要不要把朝鲜的李棕也唤来?”

李景闻言,沉吟了一下道:“叫来也好,还有李棕随行的一些官员也叫来吧,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皇上的恩典。”

袁枢点点头:“那我派人去知会一声。”

待众人退下,朱由检看着李景疑惑道:“让李棕来还说的过去,让那些朝鲜的官员也来饮宴,是不是太抬举他们了。”

李景笑了笑道:“便是要抬举抬举他们。”

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又嗅了嗅,慢慢品了一口,点点头,李景笑着接道:“皇上,治国有时候就跟我刚才品酒一样,轻轻晃动是为了能让酒味散发出来,等散发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品尝了。”

“嗯?”朱由检闻言凝神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朱由检学着李景的样子晃了晃酒杯,然后慢慢品了品:“感觉好像有些不一样,不过味道差异也不是很大。”

李景笑了笑道:“皇上,你还记得前天咱俩是怎么喝酒么?刚才是咱俩可是干了两杯。不知干杯的时候皇上是什么感觉?”

朱由检笑道:“入口时感觉尚好,可是下肚以后不久,感觉肚里像火一样,非常难受。”

猛然朱由检一怔:“我明白了,喝得急了,自己就会难受,要是慢慢喝,就不会那样遭罪了。治国跟这个道理一样,当初我一心想要中兴,做了很多激进的事情,到后来却是自己受苦。”

李景叹了口气道:“其实何止是皇上,臣何尝没有激进?去年的选才,今年对付郑芝龙,都有些操之过急了。”

朱由检叹道:“所以说我不如李兄远矣,李兄很快便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马上就进行改正和补救,可是我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算知道错了,也死撑着不认。”

叹了口气,朱由检接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道理我们都懂,可真要做到,却并不容易。”

李景默默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李景忽然笑道:“唉,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本来我是想拿喝酒说朝鲜的事儿,说到后面,却变成你我反省。”

朱由检闻听不禁哑然失笑。笑了一会儿,朱由检摇摇头道:“反正咱俩就是闲聊,说到哪儿算到哪儿,今天过年,你别老惦记着公事。”李景笑着点点头:“其实就是闲聊,我也没去多想什么。只不过刚才让朝鲜的那些官员参加皇上的赐宴,我觉得有点文章可做罢了。”

移动阅读请访问:wap。 …精选

第五百八十二章 君臣交心

李景笑了笑道:“朝鲜跟金国(后金)是不一样的,几十年前,辽东还是大明的辽东都司,辽东以北为奴儿干都司,那时女真人也是大明的子民。

后来努尔哈赤造反,建立了金国。而咱们大明国力日衰,无法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