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这个消息,皇太极轻轻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前次大败,这样的机会他怎肯放过,必然要派一支军队到大明趁火打劫一番。
当然,大打肯定是不会的。
皇太极可不傻,他很清楚,如果他派大军前往,朱由检肯定会把兵力调过来对付他。那样无异于引火烧身,给流寇当了替罪羊。
虽然不能到大明抢一把未免有些遗憾,不过能看到大明官军跟流寇死掐,皇太极还是非常高兴的。
皇太极知道,明军每跟流寇打一仗便会消耗一分,要是多打几仗,明军的实力就会大损。这样当他跟大明全面开战时,胜算便多了几分。
权衡了一番之后,皇太极当即作出决定:坐山观虎斗,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就在皇太极好整以暇地看大明的热闹的时候,李景开始头疼了。
说实话,流寇四处大闹他并没当成回事儿,就算流寇窜入河南境内,他也不是十分在意。
他在意的是曹文诏又被朱由检调回来去打流寇了。
朱由检此举等于是打乱了李景的战略布局。
李景现在最主要的两个战略目标,一个是抓紧时间培养人才,另一个就是蒙古。
李景打算培养出一批人才出来以后,就让曹文诏扫平口外的蒙古诸部,当把蒙古的局势稳定之后,便准各跟朱由检摊牌。
那时,后金和流寇便是李景最有力的两枚棋子。
李景很清楚,要想用最快的时间掌握局势,令大明的官员信服自己,让老百姓相信自己,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灭掉后金,灭掉流寇。
如果李景能把后金这个令大明头疼数十年的敌人解决,那声望便会达到顶峰,那时反对自己的人就会减少大半。
等他再把困扰朱由检多年的流寇解决,那么他跟朱由检孰高孰下自然一目了然。
但是现在朱由检把曹文诏调回来了,这等干是让李景放缓了战略步伐。
平阳府,绛县县衙。
李景皱眉沉思,下面一众官员将领肃坐两旁不发一言,只等李景下令。
李景沉吟良久,忽然睁开眼睛看向曹文诏道:“曹兄,你打算怎么办?”
曹文诏在接到朱由检的旨意之后,第一时间便赶回平阳府,向李景询问该如何应对,不想李景竟然问他的打算。
见李景神情凝重,曹文诏知道,这是李景又一次在考验他了,而这次很可能是李景最后一次对他的考验想明此节,曹文诏也不迟疑,当即起身抱拳道:“大帅,曹某一切听从大帅的盼咐,您让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
李景闻听,默默地点了点头,转头对亲兵小五说道:“把地图挂起来。”
小五领命,迅速取出地图挂在墙上。
收起2楼2013…12…23 09:03 |
第295章 虽远必诛
看到地图上详细地标注着各路官兵和流寇的位置,以及行进方向,众人心里尽皆骇然,同时知道李景想必对这次围剿流寇有了腹案。
看了众人的表情,李景摇摇头笑道:“这是一个多月以前标注的,跟现在的情况己经有了不少的变化,而且你们看看这里,官军还有一个缺口没有补上。”
小五听了,在地图上一个位置点了点,意思是告诉大家,李景说的缺口是这里。
小五点的位置是山西跟河南的交界处,具体的说是晋城至平阳府一线跟河南的交界之处。
见众人看明白了,李景接着笑道:“这个缺口是洪承畴留给文诏兄的,看这个架势,洪承畴是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把流寇解决。”
摇了摇头,李景笑道:“知道什么是纸上谈兵么?咱们现在的做法就是纸上谈兵,文诏兄,你来说说,这里有什么问题。”
言文诏点了点头,看了一会儿地图,忽然笑道:“从地图上看,官军己经把流寇完全包围,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因为地图很小,实际面积却极大。大帅绘的这幅图囊裹了大半个河南,官军各部只是封堵了从河南通往各省的主要道路,流寇真想冲出去的话,未必会走这些道路。”
见众人轻轻点头,曹文诏接道:“而且河南腹地一马平川,流寇可以在这片地方向任意方向逃窜,因此官军想真正包围流寇绝非易事。唯有依托北面的黄河阻挡,然后利用各地的坚城把流寇分割,最后逐步吃掉。”
听到这里,李景笑了笑接道:“洪承畴不会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最大的倚仗就是你和你手里的骑兵 他想利用骑兵强大的机动优势,在河南腹地打这场歼灭战。”
摇了摇头,李景转头看着地图慢慢说道:“你们看中间这片区域,流寇现在正往洛阳的方向跑。流寇 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呢?其实这是人的惯性思维,他们觉得大家聚在一起,实力会更强,他们想依靠人多的 优势跟官军决战。
只是流寇暂时还不明白,他们看似人多势众,但是人多其实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由于各部互不统属,没有统一的指挥,聚在一起打大仗,必定要吃大亏。这就是为什么流寇空有三十万大军,但是聚在一起时却屡屡在官军面前吃败仗的原因。
眼下的局势,流寇如果不另想它途的话,最终会如洪承畴所愿。
不过流寇的首领并非都是无能之辈,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那么流寇会怎么办呢?如某换做是我,我会怎么办呢?”
李景转过视线看向众人:“如果换做是我,我会化整为零,把各部分散开来。
流寇的弱点是人多却没有统一的指挥,但是优点也是人多。
只要把各部分散开来,四下出击,官军必然要疲于奔命。”
这时,陈大虎突然接口问道:“我就不明白了,流寇聚在一起时,总打败仗,那他们为啥还要总往一起凑合?”
李景听了笑了笑,看向曹文诏道:“文诏兄,你告诉大虎,流寇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文诏闻言大喜,他知道李景让他跟陈大虎解释,是让他在李景的嫡系面前展露自己的能力。
冲陈大虎抱了抱拳,曹文诏道:“大虎兄,流寇这样做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当他们分散的时候,官军也是分散围剿,他们聚在一起是想集中优势兵力吃掉各部官军,以往官军各部被他们以优势兵力歼灭的次数并不少。
其实洪总督就是利用这一点才把流寇聚到一起,陈奇瑜也是利用这一点。
大帅当才说了,流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统一指挥。当流寇聚在一起时,官军马上也聚在一起,由于没有统一指挥,流寇就不是官军的对手了。”
陈大虎闻听,琢磨了一会儿,冲曹文诏一伸大拇指,赞了声:“曹大帅高明!”
曹文诏摆了摆手笑道:“这有什么高明了,我和手下的兄弟们就是围剿流寇的官军一部,这些年不知跟流寇打了多少仗,不知消灭了多少股流寇,对流寇的把戏自然清楚的很。”
顿了顿,曹文诏接道:“其实,打仗时,各支部队分分合合都需要根据战场局势的变化,不能一成不变。作为主将必须得清楚什么时候该分,什么时候该合。
流寇现在就到了分的时候,趁现在官军还没有把他们挤压在一起,迅速分兵,然后四处突击。大帅刚才说了,流寇的优势其实也是人多,打旗号的首领就有好几十个。这么多股流寇突然分开,各路官军在没 有得到洪承畴的命令时,不会随意出击,而洪承畴在没有分清这些股流寇都是谁,搞不清他们的去向之前,肯定不会下今各部任意出击,这就是流寇的机会。”
李景闻言笑道:“文诏兄一语中的,这就是官军的缺点。官军作战时,下面的将领没有自主权,不得主帅之令不得随意出击,因此往往遗失战机。”
摆摆手,李景止住众人的马屁话,接道:“现在咱们分析一下,流寇会如何应对眼下的局势。流寇己经诈降了两次,所谓事不过三,两次己经够意思了(王朴被收买一次,车厢峡被围一次),再来一次,那是把官军当傻瓜了。而且洪承畴杀伐果断,跟他投降那是找死。因此我断定,流寇只有分兵突围这一条路了,那么他们会怎么分兵呢?”
指了指地图,李景说道:“分兵突围不能往一个方向跑,那样就失去了分兵的意义,要想把官军这张网破开,就得往各个方向跑,往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南直隶)这些地方跑,这样才会把官军的兵力调开。
不过陕西是洪承畴的大本营,山西是文诏兄的地盘,往这两个地方跑,等于是跟洪承畴和文诏兄硬掐 而安徽(南直隶)和湖北两地官军较少,并且久疏战阵,战斗力远不及现在围剿流寇的各路官军,这两个地方相对要安全一些。
流寇没有统一指挥,那么他们在分兵时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摇摇了摇头,李景实在想不出流寇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过有一点李景很清楚,那就是流寇肯定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就不会有张献忠四川称王。
李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流寇使用的是什么法子,最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对曹文诏苦笑道:“我想不出他们会用什么办法,但是流寇分兵这一点肯定是无疑的。”
顿了顿,李景接道:“这次皇上让文诏兄参与围剿流寇,对咱们的战略布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我觉得咱们的战略目标不能改,不能为了消灭流寇影响咱们的战略布局。
但是流寇的人数太多,不管是为了日后也好,还是为了各地的老百姓也好,终究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尤其是那个张献忠,此人杀伐太狠,留着他实在是个祸患。
文诏兄,我的意思是让你率领五千骑兵参与这次围剿,你只记住一点,不管流寇怎么跑,你就盯住张献忠给我往死里打,哪怕别的流寇都跑了,也得灭了张献忠,拿下张献忠的人头,我记你一次头功。
至于大同方面,让变蛟全权指挥,继续施行咱们的战略,扫平蒙古各部。”
曹文诏闻听沉吟了一会儿道:“大帅,让变蛟担任指挥,我觉得不妥,不如让虎头或者定国指挥,让变蛟辅佐。”
李景摇了摇头道:“不行!虎头陷阵杀敌还行,统筹全局,他还没那个能力,定国年纪尚小,更担不起这个重担。就让变蛟指挥,另外,你身边不能没有帮手,让定国跟着你参与围剿张献忠,让他跟你好生学学。这孩子再磨练几年,就可以独挡一面了,那时,我让你率领变蛟,虎头,定国,还有马科,咱们四路出击,一举灭了东虏。”
曹文诏大喜,起身对李景抱拳道:“多谢大帅!文诏必不辱使命!”
李景摆了摆手示意曹文诏就座。
见高奇,陈大虎,柱子等人一脸羡慕之色,李景笑了笑道:“你们几个不用急,仗有的你们几个打的,要知道咱们大明可不止东虏这一个敌人,还有漠北的蒙古人,还有南边的安南诸国,东边更有屡屡向我大明挑衅的倭国。
需要骑兵对付的就交给文诏兄,需要步兵对付的就交给高兄弟和在座的诸位兄弟。
日后我还要训练水师,凡是敢挑战我大明的番邦诸国,一体都要收拾一番,犯我国威者,虽远必诛!
因此,诸位兄弟千万不要懈怠。”
众人闻听,顿时精神大振,齐齐抱拳道:“谨遵大帅教诲!”
李景摆摆手,看向杨柳风和方程:“这次咱们两面开战,后勤保障的工作你俩可要给我盯紧了,尤其北面跟蒙古人作战,一应物资必须跟上。可别兄弟们打着打着没有弹药,没有吃的。”
看着两人,李景森然道:“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可饶不了你俩。”
收起2楼2013…12…23 09:16 |
第297章 抓阄
但是在打凤阳之前得先破开洪承畴的四面围攻,不破开这群官兵照样出不去。也就是说得有人吸引官军的注意,其余的人伺机突围。
但是这次来的官军都是什么角色,流寇们很清楚,基本上大明最能打的部队都来了,大家谁也不傻,都知道干这个活跟送死差不多,谁愿意干这个活儿?
要说流寇的首领们脑子真不是白给的,很快让他们想出来一个只有天才才能想到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抓阉。
为什么说这是个夭才的想法,因为当初朱由检选内阁成员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办法。
看来人要是被逼急眼了,思维都是相同的。
抓阉的结果很奇怪,只有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三人抓到去凤阳的阉,其余的不是到陕西,就是山西,好一点的是往湖北的方向。
要说流寇的首脑们虽然经常干些诈降的勾当,但是对于自己抓到的阉还是认账的。
明确了方向之后,便开始动手。
流寇各部突然发力,一下子把洪承畴打懵了。
洪承畴万万没想到,流寇会同时多路出击,一时间不明流寇的意图,顿时犹豫起来。
洪承畴犹豫不要紧,下面的将领们没有他的命令是不敢随便出击的,由于明军将领们的优柔寡断,再加上流寇情急拼命,官军的各条防线,均被撕开了几道口子。
各部流寇顺着口子,一路狂奔,终于突破官军的包围。
眼见流寇冲出了包围圈,洪承畴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下令各部围追堵截。
可惜洪承畴反应过来时己经晚了,流寇共计有三十万人,大大小小至少有几十股,一窝蜂地四处乱窜,官军统共不到二十部人马,哪里追的过来?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最终大部分流寇都逃之夭夭。
其时,官军各部虽然都归洪承畴统属,但是各自都有各自的防区,比如说曹文诏的防区在山西,左良玉的防区是河南。
流寇四下乱窜,官军诸部首先考虑的是先消灭窜入自己防区的流寇,因为不灭了自己防区的流寇,出了事情就得自己扛,洪承畴是不会给他们背黑锅的。
这样一来,洪承畴的命令就不大好使,有些本来应该能堵住的流寇就被官军放过了。
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便是在这种情形下逃了出去。
因为他们去的方向是安徽,当时的安徽叫南直隶,这个地方不归洪承畴管,各部官军也没有防御南直隶的责任。
李自成建议往这个方向跑,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过李自成等人从官军的包围中跑出来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官军就追上来了。
如果追上来的是别的官军部队,高迎祥等人肯定会回头跟官军打一把,但是这一个不行,因为追上来的是曹文诏。
别看高迎祥的部众有六万多人,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总数接近十万,但是跟曹文诏对阵,他们根本就没那个胆量,因为他们实在是被曹文诏打怕了。
想当年,曹文诏只有三千部队,其中两千还是步兵,就把几万十几万流寇打得丢盔弃甲,现在曹文诏带的可是五千骑兵,而且是装备了新式武器的骑兵。
高迎祥和李自成近两年没领教过曹文诏的厉害,但是张献忠是领教过地。
崇祯六年的时候,曹文诏在调往大同以前,率部向武安的流寇各部发起攻击,那一仗把流寇打得是落花流水,张献忠当时要不是跑得快,这时坟头上早就长草了。
好在曹文诏当时急着到大同布防,并没有穷追猛打,官军各部也没想到曹文诏这么能打,没有跟曹文诏配合,武安的流寇才逃过一劫。
不过正因为曹文诏提前发动,官军趁流寇混乱之际完成合围,这才有了后来流寇收买王朴诈降脱困一事。
对当年那一仗,张献忠可谓记忆犹新,眼见曹文诏追了上来,哪敢迟疑,撒开脚丫是拼命奔逃。
其实,曹文诏早就盯准了张献忠,李景给他的命令是,哪怕所有的流寇都跑了,也不能放过张献忠,李景如此重视张献忠,曹文诏怎敢怠慢。
但是有些时候,并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曹文诏的防区是山西,洪承畴在调动官军围困流寇的时候,曹文诏所部就被安排在河南靠近山西的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