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明朝的赋税主要来自土地,但是却并非根据农民拥有多少土地来收税,而是根据农民家里的人数进行收税,也就是所谓的人头税。其实这种收税方式并非明朝制定,而是延续了上千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改为摊丁入亩,才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现在李景要迁移人口,就等于是拿走他们的赋税。

但是众人随即想到,莫不是李景这次w灾,就是为了把受灾的民众迁往山西?

李景说自己只是略有薄产,在座的诸人均知他这么说乃是谦虚。这些人各个都是消息灵通之士,知道李景的产业可谓庞大,需要大量的工人去给他做工。

要说不是为了调人到山西给他做工,难道他银子多的烧包,背着偌大的罪名跑河南折腾?

那可不是一个钱两个钱,这次李景运来的物资折合成银子的话至少也得有三十万两以上。难道他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这么花一点也不心疼?

要是为了这批灾民而来的话,那就说的通了。

拿几十万银子换几万甚至十几万灾民,这个买卖还是划算的。

其中河南府的知府听了以后,心里不由暗暗苦笑,孟津等县属他的治下,他自然知道,李景的部下在孟津等县救灾的时候,一边救灾,一边在当地鼓动忽悠,现在至少已有上万人跑到平阳府的地境去了。

估计是李景觉得私下鼓动不如光明正大要人来的过瘾,因此李景现在直接跟他们要人。

见众人不置可否,李景笑了笑道:“诸位大人,有一件事可能诸位大人不知,李某管理的盐厂现在正在发卖盐证,两万五千两银子一个盐证,一个证是五万石盐,不知诸位大人可有认识的盐商,若是关系不错的,李某卖诸位大人一个面子,可以卖他们一张盐证。”

“啊!”众官员闻听齐声惊呼。

五万石盐只收两万五千两银子,也就是说一石盐只要五钱银子,这可比私盐的价格都低多了,私盐的价格还要一两多银子一石呢!

如果李景的盐量能够保证的话,他这个盐价一旦传出去,那所有的盐商都要来他的盐厂买盐,那可是财源滚滚了。

如果他们拿了这个什么盐证,那可就发大发了。转手一卖,至少几万两银子到手。

不过想到李景的做事风格,不可能让他们牟取这么高的暴利。

果然,李景接道:“在山西,李某定的盐价为一斤盐十文钱,若有高于这个价钱的,李某的处罚是很重的,而且,李某专门派人暗查,若有私自往盐里掺东西的,十倍予以处罚,同时取消卖盐的资格。山西与河南相邻,这边的价格不能高于山西的价格,不然的话,这面的盐怕是要卖不出去的。”

众官员闻听默默点头,李景话里的意思他们都听明白了,河南跟山西离的如此之近,这边要是卖高价,山西的盐商必然要挤进来,到时河南的盐商只好跟着山西的价格走,与其那样,不如大家统一价格,开心挣钱。

当下便有脑子快的算了起来,一斤盐十文钱,一石盐是一百二十斤,能卖一两二钱,盐商拿了那么多的盐不可能零售,只能批量销售,就算一两银子好了,那五万石就是五万两银子,各项费用算一万两银子,那还挣一万五千两银子,要是跑远一点的地方卖,利润更高。

跟李景要个证,三万两卖给盐商,盐商肯定买,转手就挣五千两银子,那也不少了。要是多要两张,那也是上万两。

待众官员算完账,随即醒悟过来,拿了李景的盐证,就得同意李景迁移人口,合着就这么被李景收买了。

转头一想也无所谓,就当这些人被大水淹死了,反正也没人去数死了多少人。而且李景早就派人收拢死去的灾民的尸体,并且把这些人都用火化了,想数,连坟头都找不到,只能到阴曹地府里数去。

他妈的,李景这家伙连这个都算计好了,难怪做生意能挣这么多钱!

李景自不知道这些官员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想不到这些家伙一边合计从他手里弄钱,一边心中腹诽骂他。

不过,看这些人的表情,李景知道这些人心里其实己经同意了。

笑了笑,李景说道:“河南这边我准备供应二十个盐证,诸位大人是给十个盐商也好,二十个盐商也罢,那都由各位大人做主。”

吴巡抚等人急忙数了一下人数,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加上河南府和开封府两个知府衙门的主官一共六个人(布政使司主官是三人,布政使和左右参政),州衙的主官有两个人(两府一共五个州,其中三名知州贪墨被杀),县令六人,共计十四名主官。知府以上的主管每人分两个证,下面的官员每人一个盐证,二十个正好。

算完人数,这些官员顿知这是李景按照他们的人数给的盐证,要是人数再多,想来李景还会多给几个。

不过二十个盐证就是一百万石盐,山西那边肯定不会少于一百万石盐,要生产这么多的盐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力。

这时大家终于知道,李景的盐厂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员。

按这个数量生产的话,估计要动员数千人力才行。

不过他们显然是小看李景了,李景不光想垄断山西和河南两地的盐业,陕西,甘肃,南北直隶等地都要垄断,甚至李景还打算把蒙古,辽东等地的盐业全部垄断。

超级巨星极品小农场汉魏文魁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我的女仆机器人都市灵仙帝国之大中华末世药奴葬剑江湖左手上帝,右手地狱寻途无极开天

第二百三十七章 抢粮食的福王

要垄断这么多地方,一百万石盐自然是不够的,只用几千人加工盐自然也不够。

盐湖周围现在已有四座盐厂,李景初步打算在盐湖周围再建四座盐厂,然后每家盐厂盐工增加到两千甚至三千人。

不然的话,李景怎敢答应每年给朱由俭一百万两银子?李景又不是脑子不好,自然不会自己掏腰包补贴朱由俭。

当然,李景更不会用强硬的手段打击私盐,然后抬高盐价,那样等于是压榨老百姓的血汗钱。

另外打击私盐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恐怕还改变不了什么。

要打击私盐,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官盐的价格,官盐价格比私盐价格还低,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鼓捣私盐,那不是有病么?

而想降低官盐的价格,首先要改变原始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原来盐工煮盐,是用大锅煮,烧的是柴禾。

李景现在用的是锅炉,就是炼铁炼钢用的那种锅炉,烧的则是煤炭。

煤炭比木材更耐火,而且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上山砍柴,更加省却了把木材晒干的时间。

当然运输煤炭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跟木材相比,显然更加经济实惠。

另外,李景的水泥厂已经开始动工,生产出来的水泥,一部分提供给军工厂,另一部分则运往盐厂。

有水泥这样的建筑材料,李景要是不在盐湖周外修建几座大型的晒盐场,那他就白从后世跑来一回了。

实际上盐厂出盐最多的就是晒盐场,炎热的夏季,晒盐的效率要比煮盐高得多,美中不足的就是晒盐有季节限制。

李景从朱由检手中要来盐的专卖权,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要改变明朝盐政的弊病。

拥有庞大的消费人口,国家居然没有从盐业当中得到利润,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不算别的盐场,单就盐湖这一个地方产的盐,就可以支付辽东全部的军费,但实际上,大明每年都要拖欠军晌,连军晌都敢拖欠,大明不亡真是没天理了。

只是李景现在还不是国家最高的决策者,暂时还没有能力去改变国家的政策,暂时他的影响力只在平阳府这一个地方,要想影响到别处,只能采取一些手段。

给河南这些地方官好处,就是他采取的一个小手段。

这些官员想保住他们的钱袋子,就得协助李景在河南推行盐政。实际上,官员得到的好处是从盐商手里取得的,李景并没有掏一个大子儿,另外盐价是固定的,老百姓也没有多出钱。

表面上看盐商损失了利润,实则不然,李景并不是逮谁都给盐证的,能取得盐证的盐商就那么多人,这些盐商等于是垄断了李景盐厂的销售权。

只要销量上去了,他们挣的钱不会比李景少多少。

当然李景也不会那么傻,让他们从盐厂中攫取大量的利润,卖盐也是要缴税的,税率不低不说,而且从盐场拉盐就得缴税,李景自然不会让这笔税收从手里溜走。

得了李景许诺的盐证,在座的众位官员再无迟疑,满口子答应李景,只要山西那边能容纳得下,这边的灾民要到山西,他们绝不阻拦。

见众官员同意,李景也不迟疑,当即命人火速赶回平阳府通知袁可立,让他签发二十个盐证送过来。

李景雷厉风行,这帮官员也不含糊,现场书写布告,然后盖上官印。

看这些人亲自书写布告,李景不由得挠挠头,看来还是钱的力量大,就在座这帮人恐怕还从来没有亲自书写过布告吧?

对李景来说写字可能挺费力气,但是对这些官员来说,写字就是家常便饭,只见这些人飞毫泼墨,顷刻间,一张张布告就书写出来,看的李景是大为佩服。

尤其吴巡抚那笔字,跟袁可立都有得一拼,李景一边看得是赞不绝口。

“吴大人,你这笔字写布告实在是可惜了?回头送我一副字怎么样?”

李景看了一会儿笑道。

吴巡抚听了心里好笑,心道,就你这种人也能看出我写的字的好坏?恐怕是不懂装懂吧?

不过被人奉承,心里终究舒坦,笑了笑,吴巡抚道:“李大人若是看得上本官这笔字,回头本官就写一幅送于李大人。”

“多谢!多谢!就写这几句吧: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李某字济民,大人莫要忘了。”李景笑道。

吴巡抚听了李景这几话,心里突然巨震,笔竟然从手中掉了下来。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吴巡抚嘴里喃喃地重复了几遍。

过了一会儿,吴巡抚豁然抬头看向李景,只见李景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吴巡抚心里忽然一阵明悟,急忙推开座椅,对李景长长一揖道:“李大人,下官受教了,请受下官一拜。”

李景伸手把住吴巡抚的手臂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当得,当得,下官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却连这点最浅显的道理都没明白,先前多有失礼,还望大人担待。”吴巡抚忙道。

李景笑道:“吴大人,客气了。李某有句话想说与大人听听,不知大人愿不愿听。”

吴巡抚拱手道:“大人请说。”

李景笑着拉着吴巡抚的手臂说道:“吴大人太多礼了,李某可不敢当。”

见吴巡抚要说话,李景摆了摆手道:“李某不喜欢跟人客套,也不喜欢这些虚礼,吴大人乃是性情中人,甚合李某心意,因此才想跟吴大人说几句吴巡抚心里默然,扫了其余几位官员一眼,心道:原来你根本就没把我们这些官员看在眼里。听这话的意思,要不是你今天有事要找我们这些人,原来连话都懒得跟我们说。

吴巡抚的神情,李景自然看在眼里,笑了笑,李景说道:“吴大人想多了。”

顿了顿,李景接道:“吴大人,为人一世,为官一时,不知大人想留点什么给后人?李某没想过青史留名,但是也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我尸位素餐。待李某百年以后,后人评述李某时,若说这个人还是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的,那李某就满足了。大人呢?大人希望后人如何评价于你?”

听了李景的话,吴巡抚琢磨了一会儿,不禁岑然汗下。

笑了笑,李景说道:“吴大人,这次2me灾,李某可能在河南还要待上一段时间,吴大人若是有兴趣,可来李某处,你我好好攀谈攀谈。”

“一定,一定。”吴巡抚拱手道。

李景摆了摆手,示意吴巡抚请坐。

看看天色渐晌,李景命士兵把一众官员书写的布告拿出去四处张贴,然后命人安排酒食,准备请这些官员吃一顿。

毕竟这些人大老远跑过来,又帮了不小的忙,总不能让人空着肚子回去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进了正堂,走到李景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李景听了脸色一变,忽然骂了一句:“这个混账!当此关头,居然跟灾民抢粮!你马上给杨柳风和孙虎头传令,若是被那福王拿了一粒粮食,我砍了他们的狗头。”

听李景突然提到福王,在座众官员心里猛地一跳。

吴巡抚忙道:“李大人,发生了何事?怎么突然提到福王殿下了?”

李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河南府那边来报,福王派人跟我手下的人要粮食,说洛阳是福王的地盘,要放粮也该由福王放粮,让我们把粮食交给福王。”

吴巡抚等人一听,合着刚才这句混账骂的居然是福王,这个李景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要知道福王乃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皇上一直对福王恭敬有加。

李景骂福王混账,那不是连皇上一起骂了么?

但是看李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显然是根本没把福王放在眼里。

想了想,李景说道:“诸位大人,这福王不知受了何人挑唆,竟然伸手跟灾民抢粮,我估计他可能还会给各位大人施压,各位大人若是不想担上千系,便在李某这里住上几日,待李某把事情处理完了,几位大人再回去。不然的话,几位大人怕是难做。”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对那亲兵说道:“你马上回去告诉杨柳风,我不管他想什么办法,第一,不能让福王拿走一粒粮食,第二,部队不能跟福王发生冲突,第三,想法子打消福王的念头。”

笑了笑李景接道:“你告诉杨柳风,我在这里等他的消息,这事儿解决的好,我允许他纳一房小妾,费用我给他出。”

众人闻听大哗,这李景也太抠门儿,这么大的事情,解决好了,奖赏居然是同意人家纳妾,虽说费用由你李景来出,可是纳妾才花几个钱?另外,就算杨柳风是你李景的下属,可人家纳妾你管得着么?

孰不知,在平阳府纳妾可不是小事儿。

原来,李景在娶了朱徽媃为侧室以后,发现朱徽媃在沈莹面前非常小心谨慎,再也看不到以前姐妹相处时那种欢畅嬉闹的场面。李景感受到妾在这个世道实在没有完全保障,因此针对纳妾专门制定了一项法令。

超级巨星极品小农场汉魏文魁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我的女仆机器人都市灵仙帝国之大中华末世药奴葬剑江湖左手上帝,右手地狱寻途无极开天

第二百三十八章 纳妾规定

其实,当李景刚刚占据平阳府五个县,开始筹建纺织厂,印染厂,制衣厂的时候,李景就准备制定一部关于保护妇女的法律。

要知道自打南宋时期出了朱熹这位老先生以后,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到了明朝以后,则完全成为男人的附庸,那些老夫子们为女人制定了诸多的规矩,许多事情女人都不能做,甚至抛头露面都不行。

但是李景这几家工厂恰恰需要大量的妇女来做工,而这些限制让李景着实头疼。

要不是李景动员士兵的家属到工厂上班,这几家工厂只能是个空架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景决定制定律法解除对女人的诸多限制,因为如果不让大量的妇女出来做工,那么许多工厂就没人开工。

不过当时李景忙于对付王自用等流寇,实在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另外身边也没有懂这方面知识的人。

直到将平阳府大部收入囊中之后,李景才开始查阅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可惜李景翻阅了大量典籍,也没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信息。

倒是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