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渊要好的多。”李信笑呵呵的说道:“所以,我在下令江南之战的时候,暗自让锦衣卫寻找武皇帝的棺椁所在,等到江南胜利的时候,就让杜伏威和秦琼他们将武皇帝的棺椁运到京师来,葬入陵寝之中,帝王就应该有帝王的陵寝。”
“你找到了皇祖父的棺椁了?”义宁天子一下子站了起来,满脸的激动的询问道。
“丞相,皇上,杜伏威派人送来急件,他已经击败了李子通,将其斩杀,并且,并且亲自送来武皇帝的棺椁。”这个时候,沈千秋急冲冲的跑了过来,大声说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四十八章 祖制'
武皇帝杨广的棺椁即将运抵关中,消息很快就在关中传了开来,朝廷众人却是喜忧参半,或者说是心情复杂。虽然李信追封杨广为武皇帝,可是在这些人的心里,实际上更加认同李渊给杨广的谥号,隋炀帝。杨广统治关中,几乎可以说,一生都是在和世家做斗争,只是他和李信不同,李信是用软刀子,一刀还给一个甜枣,可是杨广明白就是用快刀子,一刀子下去,不但割了天下的世家,也将自己给割的遍体鳞伤,最后不得不躲在江都,为宇文化及所害。
不管怎么样,对于杨广棺椁的到来,众人对李信的态度再次有了变化,一个愿意礼遇前朝皇帝的人应该不是一个坏人,尤其是那些对前朝还有一些感情的人,心中更是感叹李信的仗义。对于李信的登基抵触也就少了许多。
杨广的陵墓已经快速启动,索性的是,以前杨广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建造他的陵墓,等到他死的时候,也建造的差不懂,眼下,只是重新修缮了一番而已。他的陵墓距离长安并不远,比邻文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陵墓,就是方士们在三畤原寻找的一处风水宝地,杨广的棺椁就会到达那里。
因为杨广的到来,义宁天子罕见的不再钻研佛学了,而是忙着处理杨广身后之事,或者是因为内疚,或者是因为想着做好最后一件事情,义宁天子倒是不辞劳苦。
武德殿内,沈千秋并着诸位大臣坐在那里,沈千秋禀报着草原上传来的异象,毕竟颉利可汗命令大军云集突厥牙帐的事情是非同小可的,谁也不知道颉利可汗的大军会指向什么地方。是关中,或者是李赵。似乎不管是什么地方,都要做出一个准备来。
“突厥让突利可汗前往李赵,虽然是要索取赔偿,但是到底是不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立刻开战,谁也不知道。”李信望着眼前的沙盘,沙盘上显示的是关中和突厥人的交汇处,李信皱着眉头说道:“突厥人还真是多。当年在我们手上损失了将近二十万人马,现在在中原又损失了十万人,突厥人还有多少人马?这一次出兵,恐怕将他们的根基都动摇了吧!”
“丞相不要忘记了,他们跟随李世民入侵中原。也曾经俘获了不少的汉人,不过十几年,他们就能再次有了入侵中原的能力。”杜如晦低声说道。
“突厥人就是如此,打不死反被蛇咬,当年文皇帝的计策倒是可以,可惜的是文皇帝在位的时间还是短了,武皇帝的目光并不是专注在突厥身上,否则,突厥人岂会如此嚣张。”李信满面杀机,纵观整个北部草原。打不死反被蛇咬的事情经常发生,除掉后世天朝的时候,才基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任何朝代,都是剿灭了一番之后,历朝历代,就让对方称臣,然后就是拉拢对方,可惜的是,等到中原王朝衰弱的时候。这些草原部族,开始兴风作浪,前朝汉武帝,隋文帝都是如此。在历史上的李世民、朱元璋甚至康大麻子也都是如此,李信可以想象,自己就算是击败了突厥人,让他们臣服在自己的脚下,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孙子等等没有自己这样的魄力。就会拉拢对方,甚至像历史上李隆基一样,没事就将宗室女嫁给那些小部落的人,李信曾经看见一个故事,就是李隆基将宗室嫁给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那首领都和李隆基一样大了,睡了公主之后,第二天就杀了公主,手段极为残忍。
在李信看来,这简直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别看宋朝十分懦弱,可是终宋朝一朝,无论是在强大、虚弱的时候,都没有做过汉家公主和亲的事情来。
“丞相,属下以为突厥人兴兵对付我们的机会不大。”裴世炬出言说道:“他们若是出兵,就应该在我们和李世民在河南对峙的时候,或者是河东的时候,现在我大军已经占据了洛阳,大军都已经回到霸上、蓝田大营,数十万大军整戈待发,随时都能击败眼前的一切敌人,突厥人只要不愚蠢就不会进攻我们。”
“那他进攻何处?”韦园成忍不住询问道。
“西突厥。”杜如晦摸着胡须说道:“丞相,突厥人肯定会进攻西突厥了,他想要统一整个草原,听闻颉利可汗有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今日看来,恐怕还真的是如此,此人的确是有大野心。在他看来,李世民虽然厉害,但是此刻的他还没有成长那一步,李赵的势力还不足以和丞相相提并论,关中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就是颉利可汗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李赵战败,看上去没有损失多少,但是失去了雀鼠谷,被迫迁都河北,这足以说明,和我们相比,李赵是落在下风。颉利可汗还想进攻李世民,他想帮助我们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已经做好了南下中原,和丞相争夺天下了吗?显然也还没有。所以,他是不会进攻李世民的。除此之外,不是高句丽就是西突厥了,高句丽毕竟不是同族,就算是占据了高句丽,短时间内,也不能融入自己的统治之中来,唯独只有西突厥,才能很快的融入突厥体系来,增加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地盘。”
“克明所言极是,突厥若是真的占领了西突厥,就会威胁西域,威胁我朝许多地方。”李靖也出言说道:“西突厥现在看上去很是强大,但是强大的地方也是虚弱的时候,颉利可汗未必没有机会。”
“恩。既然诸位都能确定对方是想进攻西突厥,那我们有机会吗?我们能做什么?”李信望着众人说道,他很想知道自己的谋士们能给自己什么样的建议,可惜的是,让李信失望了,众人脸上都露出迟疑之色,显然都是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丞相,从大业十四年开始,到如今,丞相每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朝中虽然有些钱粮支撑丞相在前方大战,但是将士疲惫,属下以为,在新的一年,当以休养生息为主。”萧瑀出言说道。
李信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是默然不语,顿时知道,这不仅仅是萧瑀一个人的观点,实际上是大家一起的观点,因为李信太喜欢打仗了,而且最近这几年,都是从西打到东,从北打到南,就从来没有休息过,虽然李信得到前朝的粮草,但是将士们毕竟是人,这种高强度的战斗,还是让将士们感觉到疲惫的。所以才有了今日众人之说。
“好。除非敌人挑衅,本王绝对不会出动超过一万人的军队。”李信想了想,还是说道:“但是士兵们的训练,小范围内的剿匪,还是必须要进行的。在我大唐境内,恶霸、土匪都是必须要剿灭的行列,游侠也是要注意一二,既然是要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不仅仅是要天下统一,更重要的是天下太平,地方不会有土匪恶霸的存在,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安心心的生活。”
“是,属下回头就去安排,各地军队进行剿匪。”李靖赶紧说道。
其余的众人听了李信的保证,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就是怕李信折腾,现在李信既然决定不会动用一万人以上的军队,众人也就放心了许多。
“军中之事不能放松,我们随时都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将士们的训练,也要抓紧,虽然不能人人都像修罗,但是也不能是像荆州军那样。”李信看了李靖一眼,说道:“兵部保证粮饷,武英殿对有功之臣也要记录在册,户部对军属的优待也要安排下去,毕竟他们为国征战,家里的事情不能让他们操心了。本王已经决定了,将宫中大龄的宫女都放出去,许配给有功将士为妻,以后宫中的宫女不得超过二十五岁,除非,她愿意留在皇宫中的。”
“丞相圣明。”众人双眼一亮,虽然二十五岁大了点,但是到底能和家人团聚,以前历朝历代,这些宫女都是皇上的,谁也不知道哪天皇上高兴临幸了一个,皇上的女人谁敢动,也只有李信才会将这些宫女许配给有功的将士。
“未来一年内,各地的官吏要补充完毕,这个才是最主要的,不要我们的军队打到什么,还要设立总管,主管军政大事,军队就是军队,地方就是地方,一个人本事再大,能主管两个方面。将军主管就是打仗,郡守、太守、县令主管也只能是地方政事,并不是每个文官都能指挥打仗,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这样的规矩是将是大唐的法律,就是日后大唐的历代皇帝,也不得擅自改动,文官不得领军,武将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参与朝政,违反了这些,就算是皇帝,也可以罢免,死后不得称为李氏子孙。”
众人再次不说话了,这是李信登基之前的训话,也是最重要的训话,日后建国之后,就是有纲领性的作用,文官主政,武将掌军,军政分离就是李信定下来的铁律,那就是祖制,就算是后世的皇帝也不得改变。(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四十九章 农商之争'
“朝廷虽然开了科举,但是每次科举出来的也多是一些低级官员,按照丞相的要求,这些官员先进入低一级的府衙进行学习治理一县的机会,这些年来,也仅仅只是能治理一县而已,若是治理一郡恐怕还是差了一些。”萧瑀出言说道:“属下以为,要不要在前朝的官吏中选取一些官员,让他们继续留任,这样一来,也能彰显新朝的气度,二来也能完善朝廷的体制,维持地方各郡县的管理。避免朝廷在管理上出现混乱。”
众人点了点头,萧瑀这个人虽然顽固了一些,但是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头脑的,知道如何变通,当然,这里面也是有一些私心的,毕竟前朝的官吏大多数还是喜欢盘踞在他这样的前朝国舅麾下。
“萧大人所言甚是,但是现在我们朝廷治下,也不过是朝廷、郡、县之说,这样一来,朝廷管理的地方就多了,不如这样,将这些体制再行拆分,分朝廷、行省、府、县四级,行省设巡抚,主掌一省民政,设总兵,主掌军权,设按察使,主管律法,府设知府、都尉、通判,县设知县、县丞、县尉,在个别的地方,比如少数民族部落的地方,可以设州,设知州、都尉和通判的职位,这样就能防止地方官员掌控地方的一切,也能让中央朝廷能够掌握地方上一切,加强中央集权。诸位以为如何?”
“丞相圣明。”众人纷纷点头,这样一来,朝廷就会增加一些官位,而且会削弱地方官吏的权力,李信这是为了在分权的同时又在抓权。
“历朝到如今,一直都是在重农抑商上徘徊,你们说说,是应该重农呢?还是应该抑商。”李信笑眯眯的望着众人。实际上,以前李信为了对抗世家大族,就发展商业。得到了大量的金钱,用以装备军队,这才有了关中强大的军队,横扫**。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信不仅是要考虑军队,还要考虑民生,朝廷不仅仅军队需要大量的粮草,就是那些老百姓也是如此。一度的发展商业,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
“丞相,重商国策不能变啊!正因为有商业的发达,才有今天关中的繁荣昌盛,才有了我强大的军队。商业才是关中的立身之根本。”李信话音刚落,就听见韦园成大声的说道。他的声音器宇轩昂,在大殿内响起。现在长安城内谁不知道,韦家在李信分出的蛋糕之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所以才会变成如此模样,才会变成的如此慷慨激昂。才会在大殿中力挺重商。
“丞相,老臣以为不妥。”萧瑀出言说道:“虽然朝廷因为兴商的缘故,国库充盈,军费充足,这才铸就了我关中的精兵,但是不要忘记了,商人逐利,现在看看那些商人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毁坏农田。以前农田多种农桑,可是现在呢!多是种植木棉或者桑树,种水稻者很少,甚至还有些人根本就是放弃农田。直接进入那些大的作坊之中当苦力。长久下去,纵然是赚取了许多的金银财宝,可是没有粮食,这无粮则军心不稳,无粮则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没有粮食。莫说是老百姓,就算是我们这些人连饭都吃不了。”
“老大人说笑了,如今我大唐的粮食足够吃上二十年的了,害怕没有粮食?”韦园成心中一阵恼怒,这个萧瑀,分明是自己加入关中迟了,李信丢出来的蛋糕都已经吃完了,江南的世家们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所以才会如此拼死的反对重商。
“二十年?那是韦大人得到的数字吧!可是老夫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二十年的储藏粮食,随着丞相地盘的扩大,还需要抚恤新占领的地方,一旦有旱灾或者是水灾,这些粮食就需要来救灾;一旦像前朝一样,数年干旱,那这些粮食也是要放出去的,不然的话,就会引起天下大乱,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是如此。”萧瑀却是娓娓道来,说道:“丞相,商业发达了,许多人都会去经商,田地荒芜,经商的钱越来越多,就更加不会去种植农作物了,这样粮食在未来还是会继续减少,失去了粮食,朝廷一旦有灾难发生,那事情就严重了。”萧瑀拱手大声说道。
李信闻言一愣,心中却是暗自思索着眼前的情况,重商那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萧瑀说得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重商的缘故,有许多人都抛弃了农田,这样一来,固然是为朝廷增加了税收,但是同样的,也使得朝廷的粮食减少,眼下倒是有隋朝的粮仓支撑,但是天长日久,这种情况显然就不是一个事情了。朝廷手中若是没有粮食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以前倒是他想当然了,重商固然很不错,但是重商也是有许多的弱点的,难怪历朝历代重商者很少,一方面固然是封建儒家思想所导致的,也有防止商人得到大量权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原还是重要是小农经济,农业对天下是非常重要的。而偏偏现在的农业并不像后世那样相当的发达,亩产千斤正常的很,现在的农业恐怕不行,粮食产量提不上去,加上种子跟不上,而老百姓进入工坊之后,能赚到更多的金钱,自然是有许多的老百姓就放弃耕种了。
这样的损失绝对不是一家一户,而是整个朝廷,萧瑀或许是有私心,但是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像萧瑀所说的那样,这样的事情或许还会越来越严重。耕种的人越来越少,日后一旦有个天灾或者水灾,对朝廷的打击那是不用的,若是到了帝国的末年,天灾加**,朝廷若是没有足够的储备,天下必定会被其他势力所夺。
只是商业乃是李信注重的地方,没有商业,李信就没有钱,没有钱如何能征召更多的军队,如何能统一天下。
“裴老先生,你怎么看?”李信环顾左右说道,农、商两个都是朝廷的根本,若是为了农业而放弃商业,李信显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农业耕种的人越来越少,也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李信也是要重视这件事情。
“既然如此,两者都一起上就是了。”裴世矩想也不想的说道:“商业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金钱,朝廷绝对不能抑商,一旦抑商,朝廷就没钱,但是也不能不重视农桑。农桑乃是国之根本,农桑不兴,国中无粮,朝廷若是没有粮食,一旦有朝中有急事,没有粮食,那不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