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御江山-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真中了毒!众人见此情景,皆是一惊。

叶经权眉头紧皱,搓揉着拇指和食指,在思量着什么东西。过了片刻,他抬起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陶总管,陶总管趁众人不留意,悄然退出内堂。

莫非眼角的余光注意到了这一切,但也没心思理会。叶家在大唐位高权重,声明赫赫,正所谓树大招风。这样身处权力漩涡的家族,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家私。

“这位……,小兄弟,臣儿怎么样了?”

莫非放下手中的银针,疲倦的点了点头,道:“大部分的毒都清除了,只不过,中毒太深,一次难以根除。”

声若蚊蝇,但恰好落在众人耳中。

董老身为太医令,自然不会仅凭这些就判定叶臣无碍。带着一丝怀疑,缓缓走向叶臣,闭目把脉,过了一会儿皱眉疑道:“恩?”

沈太医忙上前问道:“怎么样了?是不是没治好?”

董老闭目摇摇头!

“真没治好?我就说这小子……。”

还不等沈太医说完,董老赞道:“奇哉!妙哉!”

“额?”沈太医错愕的站着,这是什么意思?是治好了?怎……怎么可能!

“竟然能用区区绣花针就将如此大的伤口治好!且脉象迅速平稳,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不过……至于毒嘛!老夫倒是诊不出来具体怎么样了!哎……,也是老夫才疏学浅,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叶小子被人下了毒。多亏了这位小兄弟医术高超,不然……。”

董老话未说完,又生生停住,摇了摇头道:“晦气话就不说了。”

虽然众人实在难以相信莫非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高超的医术,但见董老都这样说了,自然不疑有他。一直讥讽莫非的沈太医,此时臊红着脸退在角落里,一双眼睛恶毒的盯着莫非。

“既然治好了,那臣儿怎么还不醒?”叶学思忍不住开口问道。

董老知道叶学思是在询问莫非,但见莫非似乎十分疲倦。帮嘴道:“老夫刚才为叶小子把脉,脉象已经平和,不过受此重伤,身体虚乏,陷入昏迷倒也是情理之中。你也不必太过担忧。”

说完后,董老又继续道:“既然叶小子无碍了,那老夫也不多做打搅。”董老看着莫非,满眼钦佩,郑重道:“今日能遇到小兄弟,是老夫的荣幸,若是他日有空,倒是希望小兄弟能赏脸来太医院一叙。”

莫非淡淡一笑,也客气道:“好。”

*******************************

马车“轰隆隆”碾压过石板,在蒙蒙黑夜中,晃晃悠悠的荡向长街。

此时,董老三人坐在车内,一言不发。

三人都是从传统的杏林名门出身,一生致力于医道,始终如一,才成为今日的太医院顶梁支柱。没想到……自己所秉承的医道正统,在一个乳臭未干的民间乞儿面前一败涂地!

此时,他们陷入了迷惘之中,而这种迷惘,无疑是莫非的医术所带给他们的震撼与不解。

是传统医学真的有局限性?亦或是他们遇到了天纵骄子?董老不知,董老只觉的心中闷着一口气。而这口气他却吐不出,吞不下,憋在喉咙,难受至极。

对于莫非的医术,他是极为敬佩,极为惊奇!他能够以平和宽容的心态接触这个少年,甚至邀他做客。但是对于他所呈现出的医术,他不知道他是否能够接受。

任谁遇到这种事。心中也会郁闷无比罢!

张太医踌躇了半天,轻声细语道:“董老。”

声音轻微,在嘈杂的马车声下,几不可闻。董老睁开假寐的双眼,出神道:“怎么了?”

张太医犹豫了一下,询问:“叶少爷的伤就这么好了?”

“如果按照脉象来看,应该没什么大碍了。”

张太医低眉沉思良久,提议道:“不如……我们把他收录在太医院内,您看怎么样?”

“不行!”未等董老说话,沈太医断然开口,言辞凿凿道:“莫说那叶家少爷还没痊愈,就算痊愈了,太医院也绝不接受这种乡野之人。更何况,保不准这毒就是他下的,然后……”

“荒唐!这种话你也敢说。”

董老一声厉喝,沈太医也不敢再放肆,闷哼一声,扭头不再说话。

张太医见状,苦笑着摇摇头。他出生于杏林名门,但年少时随师父行走江湖,遍访名川。倒也知这天地广阔,能人异士数之不尽。年少时曾梦想有一天,将民间医术与正统医术相结合,集医道之大成,改革医术,造福世人。

可不知何时起,受缚于门第观念,竟寸步难行。这几年,虽然他在太医院的地位扶摇直上,但当年的梦想,却渐行渐远……

张太医微不可闻的叹气。

第十一章 大唐儒贤

端着一碗米饭,丫丫正在埋头扒米。莫非一边咀嚼着嘴中的食物,一边给她夹着蔬菜。

旁边的陶总管看着两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喉结上下滚动,不断的吞着口水。这饭有那么好吃?更让陶总管不解的是,两人将桌上的素菜一扫而空,连汤汁也拌着米饭吃了,但是荤菜却一个未动。

“额……。老爷吩咐让我好好招待二位,您二位要是觉得这荤菜不合胃口,我让厨房重新做几个来。”

“不用。”莫非停下手中的筷子,咽下嘴中食物。“我们两个不吃荤,这些菜就可以了。”

不吃荤?嘿……,真有意思,看起来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还挑肥拣瘦?陶总管心里腹诽,但嘴上是万万不敢这么说的。

若莫非只是单纯的医术高超,那陶总管也不至于如此奉承。可他如今是叶臣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儒门叶家岂能不放在心上?他作为仆人又岂能轻易怠慢?

“老爷让我准备了两间客房,我一会儿就带两位过去。”

莫非头也没抬,吃的甚是专注:“不用了,我们两个一间就好。”

“一间?”陶总管闻言,纳闷的看了看莫非,然后,拍了一下脑门儿。“奥……,我懂了!您看,是我糊涂了。”说着,他蔫儿坏的向莫非眨了个眼。

饱餐之后,陶总管带两人去了客房,房间内衣物热水一应俱全。一向沉默寡言、面无表情的丫丫,在此刻,终于显露出了她该有的欣喜和满足。

戍时的梆子敲过,残月爬上树半梢,带着一丝清冷,映照在窗棂上。

“相公,你睡了吗?”

“没有。”莫非听见丫丫叫他,在黑暗中,微眯的双眼突然睁开。

丫丫将头在枕头上蹭了蹭,带着一丝不确定道:“我们是不是惹上麻烦了?”

莫非没有答话,连一向懒于思考的丫丫,对于叶臣中毒都忖度出了一些猫腻,他岂会意识不到?过了很久,他低低的嘀咕道:“我们总要惹上麻烦的。”

“嗯。”

丫丫似乎只是随口一问,也没上心,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后不再说话。莫非在黑暗中眨了眨眼,抿嘴笑道:“今晚我们是住在别人家里,你可不能再尿床。”

“唔!应该不会的。我刚才吃饭的时候只喝了半杯水。”说完丫丫怅然问道:“我们以后还能吃到这样的饭吗?”

“以后我们会天天有饭吃的。恩……,如果你喜欢吃,有机会我就带你去吃长安的小吃,那种很有名的小吃。比如肉夹馍啊,额……不过我们不吃肉,那这个就不去了。我们去吃擀面皮,好像还有一个叫疙瘩汤的,不过,太久了,可能不是这么叫的。我记得以前姐姐带我去吃过。后来……”

莫非絮絮叨叨的说着,突然听到丫丫细微的喘息声,他偏头看了一眼丫丫,然后继续低声道:“后来……我就去西荒了。”

莫非说完这句话后,翻身睡去。而在黑夜中,丫丫的眼睛突然睁开,一眨一眨的看着窗棂上的月光。

叶府庭院。

月光泻下。

“事情办得怎么样?”

陶总管站在叶经权的身后,微微弯腰道:“都办妥了,只要那些细作一有动静,我们就能知道是谁给臣少爷下的毒。”

叶经权负手而立,望着残月,道:“那两人呢?”

“都睡下了。”陶总管说完后,犹豫了一下,道:“老爷,我们要不要也派人监视着他们?”

叶经权沉默了片刻,道:“暂且不要。……那两人年纪虽小,但处事老辣。先观察一段时间,倘若他们和冷家、皇家没有牵连,倒是可以收为己用。”

“是。”

“老太爷还有多久能到?”

“约摸着还有一刻钟。”陶总管说完后看了一眼叶经权的背影,补充道:“老太爷的房间都已收拾好,还请老爷放心。”

“嗯。你派人通知一下三弟,我去府门候着吧。”

叶经权说完后,朝府门赶去。

出去庭院刚走了不久,就听见前方传来脚步声,叶经权蹙眉望去。远处黑暗中缓缓走来两人。

其中一人,拄着朱红拐杖,身披白色斗篷,白发苍苍但面色红润,和蔼可亲的脸上闪烁着智慧的双眼。这人就是叶府的老太爷叶公书。

提起叶公书,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生平事迹。五百年前,从秦、汉、唐三国鼎立开始,中州进入漫长的和平时期。以儒家为首的名流为中州开启了文道盛世。五百年后,大汉引领风潮,儒家大贤相继涌现,建立书院。而秦朝紧跟其后,文化革新。唯有唐朝,文道不昌。

叶家老太爷叶公书,出生于商贾之家,作为叶家独子,却无心商道。一心扑在诗词文章上。但是,他的天赋极差,散尽家中钱财,数次参加科举,却从未中第。

等他年近三十,前途渺茫之际,家遭变故,父母接连病死。叶老太爷自此一蹶不振,焚尽家中藏书万卷。但是,正是此劫难,却使他顷刻顿悟。过往所读的书,所背的诗,在他的脑海不断的翻腾衍生,竟一朝悟出文道之真谛。

适逢天下文会,叶公书一战成名。往后数十年,做大唐帝师,办沧海书院,逐渐的成为了中州四大儒贤之一。

叶家也就是那时候崛起,成为了大唐仅此于皇家和冷家的大家族。

在叶公书身旁的另一人,头发稀疏花白,身躯枯瘦的老者就是陶管家的父亲陶古夫。

叶经权虽然贵为当朝丞相,但见到这两人,没有一点平时威严,赶忙上前道:“爹,陶叔,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臣儿怎么样了?”

“暂时无碍,您老先放心。”

叶公书听完后,继续拄着拐杖往前走着,边走边说:“董太医怎么说?”

“暂时没什么大碍了,不过臣儿的病不是董太医治的。”

叶公书突然站定,疑惑的看着他。“哦?那是谁?”

叶经权道:“是一个叫莫非的少年。”

“莫非?”叶公书闻言,倒不作他想,只是告诫:“下个月,大唐文会便要开始了。四方才子涌入长安,鱼龙混杂。你除了要关注朝堂上的事外,府上的事,亦不可掉以轻心。”

“是。”

叶公书讲完后,向前走去,但是他忽明忽暗的眼睛里,透露着耐人寻味的意思。

第十二章 题词

第二天,并没有子丑寅卯的梆子敲过,夜将逝,寒风吹动,窗外树声作响。莫非觉得有些发冷,迷迷糊糊中挣扎起身。

这些年来,他的身体一直很差,每到寒冬腊月,体内总是有一股死气四处乱蹿,折磨的他痛不欲生。莫非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厌恶的摸了摸胸口,只能摇头苦笑……

不过好在莫非没有睡懒觉的习惯,起床后,跑到院子里做了做热身运动。这时天尚早,院里也没有人,倒不会因为他奇怪的举动而指指点点。做完运动后,丫丫也醒了,两人梳洗打扮,盘发挽髻,拾掇的干干净净。

“喂!你们……。”

甫一进门,便看见屋中一男一女,一个俊朗帅气,一个清冷秀丽。陶绮萝眨眨眼,傻在原处,像被夫子突然叫起来的稚童,一脸呆相。竟然全然忘了自己来的目的。

“怎么?看到帅哥说不出话了?”莫非瞧着好笑,挑了一下眉,戏谑的看着陶绮萝。

“什……什么叫帅哥?”

“哦!差点忘了没有这个名词。……就是长得俊。”

陶绮萝“唰”脸色变得通红,然后吞咽了一下口水,结巴道:“才……,才没有。不要脸!”

“胡说,这么俊的脸我怎么会不要呢?”

“你……你你……。”看见莫非一脸坏笑的看着她,陶绮萝眼神飘忽了一下,咳着嗓子一本正经道:“不和你扯了,呐……,老爷让我问你们什么时候给臣哥哥解毒?”

“一会儿我们就过去。”

“嗯,知道啦。”陶绮萝听完莫非的话,撇了撇嘴,懒散的应了一声,就走出门去,刚出去,撅着嘴嘀咕道:“不就长了一副好皮囊吗?还敢戏弄我!要不是需要你救臣哥哥,姑奶奶早就收拾你了。”

说着气势汹汹的朝内院走去。

真是小姐的脾气丫环的命!

莫非看着陶绮萝走远,失笑的摇了摇头。

血婆罗毒性剧烈,又不易察觉,因此治疗此毒,莫非认为要像温水煮青蛙般徐徐图之。但前脚陶绮萝刚走,后脚就有家丁过来,晃悠在门外,又不催促。莫非起先并没在意,可一顿早饭,眼角的余光中总有人影徘徊,不免有些扫兴。

这叶府是不让我尽早医治就不罢休啊!莫非暗暗腹诽。

此时虽为隆冬,不过阳光正好。两人出了屋,由家丁领着,绕过香榭小阁,朝内院而去。没有昨日的匆匆忙忙,莫非终于见识到儒门叶家的气派庄重。

好在前世的他,紫禁城里合过影,亲王府中拍过照,去过颐和园,游过大明宫,倒也有些见识。因此只是纯粹的欣赏。而在他身旁的丫丫,虽然年少出走,不识深府大院,但她性子寡漠淡然,鲜有表情。

见两人这般态度,家丁小六脸上谄媚的笑着,心里不免嘀咕:不是说这两人是乞丐吗?难道绮萝姐又在捉弄我?

“两位请。”

莫非和丫丫进了内堂,并未再见到叶经权以及太医院众人。

倒是叶学思,似乎守了一夜,看起来面容憔悴。在招呼莫非时,虽然亲切和善,但眉间难掩一丝愁绪。

屋里人虽少,气氛压抑。莫非本想旁敲侧击的提醒一下诊金的事,可见此情形,也知不是时候。

“小兄弟,臣儿怎么样了?”

莫非倒显得气定神闲,一边针灸,一边宽慰道:“脉象缓和,可能这两天就会苏醒。”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叶学思激动的捏拳锤着掌心,一向儒雅的他竟欣喜若狂的连说三个好。

莫非见叶学思人到中年,但喜怒哀乐俱在脸上,想来是父兄得力,家族帮衬,这才能让一个人这般年纪,却有这般率真性情。他歪头看了看丫丫,不免叹了口气。

叶学思真高兴之际,见莫非叹气,立刻惶恐道:“小兄弟,怎么了?”

“咳咳……,没事,额……虽然现在脉象缓和了,不过他身体虚乏,还要好好调养。今天,我会出府一趟,去买些固本培元的药材回来。”

“那有劳小兄弟了,感激不尽。”叶学思郑重的向莫非做了一个揖,然后转身朝着门外喊:“小六。”

“哎!三老爷。”

“你去账房给这位小兄弟支些银钱过来。”

小六迟疑道:“啊?”

然后带着一丝探究和警惕,飞快的向莫非瞟了一眼,叶学思不解的看了他一眼:“怎么了?”

“哦哦!好的,我这就去办。”

莫非没有在意小六的提防,事实上,他出府去确实是为了采办药材。……,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想兑现他对丫丫的承诺。

等针灸完后,莫非和丫丫朝外走去,此时也没人引路。偌大的叶府,三转两拐,两人竟不至自己身在何处。绕过长长的抄手游廊,行至一亭台。

亭台中摆着一个方正书案,案上笔墨纸砚俱在,另有香茗两盏陪伴。莫非环顾四周,见空无一人,不禁有些纳闷:是谁竟有这般闲情逸致?

好奇之下他和丫丫走向了书案。

却见书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