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已经乘坐飞艇回到了辽东,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公司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赶到了辽东各个农机分队的试点地区,准备在春耕生产期间考察农机分队的情况。

因为距离春耕生产还有几天,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先期视察了各地的矿山、石场、林场、铁路工地和各个基建项目。

虽然公司对辽东、外东北地区广大农村的农机推广普及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目前公司在各地的矿山、石场、林场、铁路工地和基建工地,已经基本普及了动力机械。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海参崴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一百一十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六十五马力蒸汽拖拉机,以及蒸汽卡车、自卸车、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平整机、道碴清筛机、自卸车、铲运机等建设工程设备,表现都非常稳定。

自从公司开始大规模推广普及了动力机械,各地的铁路工地和基建工地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不但节约了大批的人力资源,各个工地的工期都极大的加快了完工的速度,各地矿山、林场和石场的产量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为拥有了大批的一百一十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六十五马力蒸汽拖拉机和一百零八马力蒸汽卡车等大型机械,公司各部门都相应的调整了各自的工作计划,推翻了之前很多保守的想法,摩拳擦掌的想要大干一场。

虽然在推广普及动力机械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经过近一年的磨合,通过各个部门的努力,总结了经验教训,最后都克服重重困难,使得动力机械的推广普及工作步入了正规。

随着各地动力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越来越成熟,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少,公司也决定开始在辽东、外东北等地区的广大农村,大规模推广普及农用机械。

所以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通过在各地矿山、石场、林场、铁路工地和基建工地的视察,也都对公司生产的各种动力机械充满了信心。

大家看着一辆辆大型蒸汽动力的开车、拖拉机,装满了物资从他们的身边呼啸而过,所有人都激动的欢呼鼓掌,丝毫不顾及四处弥漫的灰尘沙土。

公司的员工们都来自现代社会,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大家也终于彷佛回到了从前,到处都是大批车辆和动力机械呼啸轰鸣的壮观场面,为此很多员工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视察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辽东地区的春耕生产也快要到了,各地的农村也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春播做着积极的准备。

李老根倒是非常兴奋,大队部的农机小队这些天忙碌个不停,春耕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多,所以他每天都要驾驶小四轮拖拉机,去支队拉物资。

有时候为了大队农机小队的工作,把家里的活都耽误了,使得李老根只能熬夜忙活。弄得家里的朝鲜女人天天脸拉得老长,埋怨他不顾家。

可李老根却依然我行我素,天天泡在大队的农机小队,让别的驾驶员回家,他自己把所有的工作都包了下来。

好在家里的朝鲜女人能干,白天一个人把活都干得七七八八,等李老根晚上回来两口子一起把春耕的准备工作基本都做完了。

李明和高建国、王和三人乘坐一辆农用三轮车,从沈阳出发一路北上来到了铁岭地区。这里的一个支队也是这次农机试点单位。

沿途看到各地的农村,耕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因为辽东地区每年都要进行秋翻,所以和以前相比,第二年的春耕的工作量要减轻不少。

大家这一路乘坐农用三轮车可遭老罪了,都被颠得欲%仙欲死,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呢,他们浑身上下就已经像散了架子似的。

离得老远就能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阵嗡鸣声,还有几簇浓郁的黑烟缓缓升起。高建国长出了一口气,咧着嘴说道:“总算是到了,若是再颠一会儿,老子的屁股都得被颠成八瓣。”

李明和王和听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路他们也被折腾得够呛。现在终于到了,也都是松了口气。

反正他们心里都想好了,回去就算骑马,也不坐这个破玩意儿了,太特么遭罪了。

铁岭地区的管委会主席王辉昨晚就赶来了,他和支队部的干部已经知道几个常委要过来,所以今天都推了手上的工作,专门等在支队部等待着李明他们几个常委的到来。

此时他们正在组织支队的农机中队调试设备,几辆大马力的蒸汽拖拉机和卡车,都已经生火发动了起来,几个巨大的飞轮伴随着蒸汽机组的轰鸣,正飞快的旋转。

几辆大家伙的机头不时的喷出一股股蒸汽,场面显得非常壮观。这几天支队部热闹,天天周围都围满了附近的老百姓。

很多人都是起个大早,特意赶来看热闹的,都想看看传说中的大铁牛。这段时间支队来了几个大铁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支队,甚至相邻的支队都有人赶过来凑热闹。

而且消息传得越来越悬,现在很多没见过这几个大家伙的老百姓,已经把这几辆大型蒸汽机械想象成了高达。

王辉听到了一阵农用三轮车的咆哮,转过身一看,连忙招呼大家迎了上去。他们都没想到几个常委居然坐这个破玩意过来。

农用三轮车的滋味,这些基层干部也都是深有体会,所以现在大伙乘坐农用三轮车的时候,都事先准备好厚厚的棉被铺盖,要不非得被颠傻了不可。

李明和高建国、王和三个看到了他们,就让农用三轮车停了下来,然后在王辉等人的帮助下,龇牙咧嘴的下了车。

“首长,我要是知道你们坐这玩意儿过来,就祝福你们带个软垫了,你们这一路也能少遭点罪。”

听了王辉的话,高建国一瞪眼,笑骂道:“你现在说这个有屁用,老子颠了一路还用你说。”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王和一边揉着屁股,一边冲王辉说道:“现在支队的工作很轻松吗?你们怎么都过来了,王辉,你和支队的两个负责人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工作吧。”

王辉嘿嘿笑了下,然后对旁边的一群支队干部挥了下手,大声说道:“都散了……散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李明板着脸对王辉说道:“公司已经三令五申,不准基层搞这一套,你们铁岭地区不知道吗?这个你一定要重视起来,我们远东的领导干部,不是大明的官老爷。”

此时的王辉已经被吓傻了,李明和王和刚才的话很重,让董事局的两个常委训一顿,那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王和看王辉的脸色有些苍白,笑了下道:“我们知道,大家的初衷还是好的,觉得不过来迎接一下,怕我们怪罪你们不尊重领导。这是人之常情,但公司传达的文件,已经数次宣布了这个规定,你们为什么都当成了耳边风。

如果下次再发现今天的情况,就说明你还抱着封建观念,还把自己当成大明的官老爷,那你也不再适合担任地区的领导工作。这一次你可不要再心存侥幸,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的监管力度,主要就是抓各地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

听了王和的话,王辉满脸涨红的点了点头。这次他算是见识到了公司董事局常委的威势了。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已经让他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双腿也都抖了起来。

而且旁边还站着一个公司有名的黑面神,若是他发起火来,那王辉今天可能都得摊在地上。好在高建国一直站在边上笑呵呵的看着热闹,倒是没有参与的意思。

李明转身看了眼王辉身后的两个支队负责人,他俩现在低着头装成两个鹌鹑,可也被吓坏了,天气还很凉呢,他们的脑门上已经满是冷汗。

“你们俩做为支队干部,平时要以身作则,别以为当了领导干部就真成官老爷了。哼……你们难道都忘了,几年前你们也是流民出身,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两个鹌鹑听了李明的训斥,都是两色苍白的不断点头,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旁边的高建国嘿嘿笑道:“行了,你们跟他们说得也够多了,他们几个听得进去就好。我跟你们说啊,现在可不是吓唬你们,公司马上就要成立一个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监管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而且这个部门的监察人员,可都是微服下乡,反正你们好自为之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视察(二)

铁岭地区的管委会主席王辉,被李明和王和分别敲打了一番,弄得他一身冷汗。连带着两名支队的负责人都被吓得魂不附体。

这些年公司基层的管理干部表现都非常好,所以公司对他们一般都是以鼓励为主,平时很少像今天这样严肃的批评。

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进入中原,各地的基层干部普遍都有些得意忘形,认为已经天下是远东公司的,他们这些人也都是新朝的官员,再加上中原各地前明的官员、胥吏的拉拢追捧,使得很多干部的心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很多干部的思想变得松懈,没有了以往的紧迫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基层干部对公司的一些规定,普遍存在着应付的心理,使得很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很多干部也有了好大喜功的想法,为了做好工作,对一些规章制度视而不见。

这个苗头已经是普遍现象,也引起了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重视。所以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经过开会研究,决定将这个刚刚出现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

进一步推行制度化建设,对任何敢于践踏规章制度的干部,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严重的要进行处理。

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全名为“监察公署”。归属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直接领导,部门的职权非常大。

“监察公署”平时的工作,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在基层进行监察监督,处理各地的信访举报,并参与考察各地基层准备提拔的高级干部,只有通过“监察公署”考察过的高级干部,才能最后得以提拔。

这也是公司最神秘的部门,由公司董事局直接负责管理,这个部门在公司并不设办公场所,所有的人员也并不在编制之内。

每个监察公署的员工资料都属于公司的高度机密。就算是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普通委员,想要查阅资料,也要像董事局的几个常委申请才能查阅。

公司在建立监察机构的同时,对各地基层单位也开始进一步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了各地基层的干部作风建设,对一些平时不遵守纪律和漠视制度的干部,都进行了非常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在公司进行了通报批评,甚至还有几个情节严重的干部,被处以免职撤职处理。

远东公司近段时间的一系列动作,也在公司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以前很多经常违反规定的干部,现在都变得小心翼翼,严格的遵守公司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敢逾雷池一步。

王辉和支队的两个负责人,被敲打了一番,现在状态都很差,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王和觉得差不多了,就笑着道:“好了,都别哭丧个脸,我们批评你们,说明你们还不是不可救药,只要你们以后能认识到错误,那就还是好同志。”

李明也沉声道:“你们要切记,以后干什么工作都要严格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好了,我们走了一天,现在又困又饿,你们安排一下吧。”

王辉听了两人的话,脸色也恢复了不少。他连忙说道:“支队部已经安排了……已经在下面中队联系了一家农户,我们先去支队部洗漱,然后一起过去吃饭。”

其实今天支队部已经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只是刚才被李明、王和狠狠的训了一顿,话说到一半,突然想起了公司的规定。

那就是领导下基层期间,按照规定要去普通农户家住宿用餐,并缴纳一定的餐宿费。好在王辉反映超快,直接把话圆了回来。

但是他也不动声色的朝旁边的两个支队负责人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们一会儿马上下去准备好,趁着首长在支队部的功夫,把事情安排好。

李明和王和对他们的小动作刚然也都看在了眼里,但是两人都装作没看见。毕竟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各地的普遍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至少今天王辉能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总要给大家适应的时间。

王辉领着三人进了支队部,然后对两名支队的负责人嘱咐了几句,才急匆匆的跟了进去。两个支队负责人也是心领神会的去安排了。

李老根和几个大队的干部刚刚卸完物资,就看到一辆三轮农用车快速的冲到了大队部的外面,一个人从车上跳下来,急火火的跑了过来。

大队长一看来人吓了一跳,竟然是支队长。他连忙迎了上去,笑着道:“支队长,今天什么风把您吹过来了……”

支队长一摆手,急火火的喊道:“别扯淡了……快……赶快在你们大队找一户,安排公司的三个首长吃午饭。”

“支队长,你太小气了吧。首长来了,你们支队部不好好的招待一下,领我们农户家来算怎么回事,你就不怕首长埋怨你。”

支队长一听就火了,怒骂道:“胡说八道……基层单位接待上级首长,公司都有哪些规定的,你特么早忘了吧。看来我们支队的问题还真不少,以后要加强一下这方面的学习了。”

对方的一股邪火,把大队长弄得五迷三道。他刚想解释一下,可支队长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你还愣着干什么,赶快给我安排下,领导马上就要来了……”

大队长看到支队长真急了,他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可是现在大队部的干部都在个下面呢。而且这个时候一般的农户,也都在田里忙活,一下子上哪找人。

突然,他转身看向了远处的李老根,急忙三步并两步的过去,拉着李老根的胳膊,急切的说道:“老根,你快回家去准备,一会儿有几个首长上你家吃饭。”

正在擦车的李老根,听了大队长的话,差点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几个首长居然要去他家吃饭,这可怎么办啊。

“大队长,我……我家不行啊,你还是找别人吧。”

(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视察(三)

虽然李老根一再推拒,可都这个时候了,哪还能由他说的算。支队长带领着大队长和教导员,乘坐着小四轮拖拉机来到了李老根的家。

朝鲜女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被吓得够呛,但支队长和大队干部已经决定了,李老根两口子也只能赶快张罗午饭。

李老根怕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怠慢了几个首长。大队干部也是这个意思,想从大队部拿过来一些东西,省得午饭弄得太寒酸。

“几位首长来到基层,就是想感受一下普通农户家的味道。你们跟着掺和什么,老李,你就可着你自己家的东西弄,放心吧,首长们不会怪罪的。”

支队长刚挨完训,思想觉悟瞬间上升了不少。所以现在也算是明白了几位首长的心思,知道他们来基层最想干什么。

李老根无奈只能把家里春节剩下的一些年货,一股脑的都拿了出来。大都是一些罐头、干贝、咸鱼和腊肉,还宰了家里的一只老母鸡,又把朝鲜女人为了在农贸市场换东西而积攒的几斤鸡蛋也贡献了出来。

家里的朝鲜女人能干,堂屋里十余个大坛小罐,都是她腌得都是酸菜、泡菜、咸菜、咸鸭蛋。反正东凑西凑的,你还别说,真弄了满满的一大桌子。

支队长和大队干部也都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