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东军各部队进入紫禁城后,迅速占据了皇宫的各个主要位置,然后部队化整为零,逐屋逐室进行扫荡,将隐藏在各处的溃兵、太监和宫女驱集中在各个广场看押。

李明和宋涛等人则是下马步行,一路来到了皇极殿前的广场。此时宫内的溃兵、太监和宫女正在被远东军押解到此,显得极为混乱。

大家看着这个巨大空旷的皇极殿广场,和现代社会的故宫相比,这个时代站在这里,更能体会到华夏帝皇的威严,甚至心里都下意识的升起一股想要朝拜的冲动。

“以前我北京故宫我也来过几次,怎么和今天感觉不同呢。”宋涛双手叉腰站在广场中间四处观望,还满脸疑惑的说道。

旁边的林华笑着道:“当时你的心境是来旅游观光的,现在你是以一个征服者的心态进入紫禁城,感觉当然不同了。”

李明也笑着道:“以前的北京故宫那已经是百余年的岁月沉积,变成了一座文物古迹,可现在这里,才能算是真真正正的紫禁城。自永乐时代起,大名历代皇帝都住在这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帝皇之气。”

宋涛想了下,突然问了句:“你们说崇祯皇帝现在干什么呢?按照我们远东军进城后的攻击速度,我估计崇祯是出不了紫禁城了,那他就算是上吊也不会在煤山那棵歪脖槐树上了吧。”

他的话音刚落,远处几名远东骑兵快速的向这里冲了过来,距离李明百余米的位置翻身下马,急火火的跑到了李明的面前。

为首一人是远东西北军骑兵师的一名营长,他气喘吁吁的说道:“报告司令员,我部在搜索紫禁城御花园的时候,发现了崇祯皇帝……”

旁边的宋涛,没等那名营长说完,就急切的问道:“你们抓到活的了吗?”

那名营长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一棵树上吊死了。经过皇宫里的太监反复辨认,最后确定了崇祯的身份。我们赶到时,曾让卫生员对他进行了急救,可时间耽误的太久了,最后并没有救活他。他旁边还有一个人,据宫里的太监辨认,是崇祯最信任的大太监王承恩。”

李明听了对方的话,莫名的生出一丝惆怅,心里也感觉有些空落落的。

他叹了口气,然后沉声说道:“看来崇祯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啊,命令部队在紫禁城动员一批太监和宫女,组织他们吧崇祯皇帝的遗体好好收殓一番……厚葬……”

旁边的宋涛嘿嘿笑道:“哥几个,我现在想去瞻仰一下崇祯同志最后的遗容,有想去的没有,想去的一起啊……”

李明看了眼兴冲冲的众人,摇了摇头道:“你们去吧,我现在不想去……”

听了李明的话,宋涛和林华等人连忙转身骑上战马,兴奋的向紫禁城深处的御花园冲了过去。

看着他们的背影,李明摇了摇头苦笑了起来。

虽然崇祯是个亡国皇帝,但后世对崇祯皇帝的评价却并不低。即便他没有唐宗汉武那样的英明睿智和雄才大略,而且有着性格急躁、刻薄寡恩、刚愎自用等等很多缺点。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崇祯同志确实是一个想把国家治理好的皇帝,只是一个从来没有经过系统的帝王教育,骤然接手一个本就千疮百孔的偌大帝国,对一个心性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如果他生在盛世,从小有几位名臣专心教导,做一个守成的好皇帝还是可以的。只是他生不逢时,虽有雄心抱负、虽有强国之心、中兴之愿,克勤克俭,但是他既没有强国之能,也无用人之明,更无爱民之心,注定是一个悲情的人物。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在紫禁城的后宫,发现了周皇后和崇祯的所有妃子集体自尽。另外,紫禁城各处还发现了数百名自尽的宫女和太监。

李明听到了这个消息,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把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葬在一起吧,其他妃子、宫女也要厚葬。命令部队尽量安抚紫禁城内太监和宫女的情绪。”

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宋涛和林华回来了。他们翻身下马来到了李明的身边。

宋涛阴沉着脸道:“我原来以为崇祯的衣服打着补丁,只是扯淡是事情。谁曾想崇祯他袖口还真打了补丁,看得老子心里都不落忍,堂堂帝皇之君,居然混成这个熊样,这家伙的命可够苦的。你再看看他手下的那些士大夫,一个个混得脑满肠肥,家家富可敌国。麻痹的,怪不得李自成要追赃。”

下午的时候,远东军带领一批宫内的太监,在东华门外为大明皇帝崇祯置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灵堂。崇祯皇帝已经被收殓好,放置在一口上好的棺木里,被运到了灵堂,还在京城0了一批道士喝上做了一场法事。

当拉着崇祯棺木的马车经过皇极殿广场的时候,被看押在这里的无数太监、宫女全都跪在地上冲着崇祯的遗体嚎啕大哭,有些控制不住情绪的太监,想跑到马车的边上,都被远东军拦住在了外围。

李明走了过去,组织了远东军对这些太监的殴打,然后看着广场上的太监和宫女。他们其实也都是苦命人。

为了保证皇帝妻妾们的贞操,才有了太监。宫中数千名太监里,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下层的小太监,终日辛苦劳动,大部分到暮年离开皇宫,也没见过皇帝一面。一旦失掉服役能力,都要被逐出紫禁城,晚年非常凄苦。

宫女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只有极少数服侍皇后或太后的才能得到恩宠。绝大多数宫女的生活是悲惨的。她们从选中入宫的第一天起就犹如进入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直到满25岁乃至30岁才许出宫婚配。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帝王后事

几名被打倒在地的老太监,他们看到了李明,不顾头破血流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冲着李明跪倒在地,大声的哭嚎着想去帮助崇祯守灵。

李明想了下,对旁边的几个远东军官兵说道:“如果皇宫内的太监和宫女想要去悼念先皇,就让他们去吧。但你们一定要维持好秩序,灵堂绝对不能发生混乱。”

几个老太监听了李明的话,都抬起眼睛磕破的脑袋,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明。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远东军会如此大度,竟然让他们去送皇爷爷最后一程。

所以一帮太监都拼命的给李明磕头,“咣咣”的磕在石板上,额头都已经血迹斑斑。

李明没有理会他们,转身向皇极殿走去。宋涛等人也满脸复杂的看了这些跪在地上的太监,然后默默的跟着李明走了。

皇极殿广场上的太监也得到了消息,很多人都是喜极而泣。但是最后真正敢去崇祯皇帝灵堂的也只是少数人,而且大都是年岁比较大的老太监。

宫女去的就更少了,她们现在主要担心的是自身的安危,那还有闲心去悼念先皇。毕竟女人在这个时代,落到军队的手里,命运往往都极为悲惨。若是遇到残暴的军头,女人往往都会沦为营妓,成为众多兵痞的玩物,最后被祸害致死。

崇祯皇帝的灵堂就建在东华门外的广场上,大批太监和宫女忙碌到夜晚,终于布置好了灵堂。

历史上李世民进北京的时候,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崇祯的尸体被发现以后,只是有几个太监以芦席裹之,置于东华门外,后换柳木棺材,以土块枕头,又找了两个和尚念经。最后也是草草掩埋,后事办的不但寒酸,而且非常仓促。

而远东对崇祯的后事就比较重视了,崇祯的遗体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安放在一口上好的红漆棺木之中,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周围有不少的和尚、道士、尼姑和道姑,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大批紫禁城穿着孝服的太监和宫女则是跪在周围,拼命的哭嚎着。他们是天家的奴才,崇祯的死对他们来说,打击相当大。而且崇祯是末代亡国之君,这些太监和宫女心里更是绝望不已。

虽然这个灵堂的规格,相比皇帝驾崩的规模当然相去甚远,但是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来说,绝对算是不小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太监和宫女从紫禁城走出来,接过孝服穿在身上,然后跪在崇祯的灵柩旁哭嚎,今夜他们还要为崇祯守灵。

如今北京城内虽然表面上一片平静,但远东军刚刚入城,所以北京城内的老百姓都紧闭房门,生怕远东军上门骚扰。数万凶悍的官兵进入了北京,若是军纪败坏,那他们也免不了要狠狠的被祸害一番。

生在天子脚下、皇城根畔的人,就算最底层的老百姓生活再穷困,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心态当然也不能和西北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相提并论。

而且北京城内城内可不光是达官贵胄,小康富户更是数不胜数,即便他们没有世代深受皇恩,可身在经济条件得天独厚的北京城,看着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崩塌,他们的心里当然会泛起一股兔死狐悲的悲凉。

越是身价丰厚的人家,就越怕社会动荡。就算那些士绅阶层都是朝不保夕,更何况那些大明王侯和世家勋贵,他们可是大明的宠儿,可以说是世受皇恩,他们最怕的就是远东军对他们进行清算。

而且崇祯动员全城百姓守城的时候,这些世家勋贵和达官贵人也是出了不少力,每家都是出钱出粮,还把自家的护院、家丁,甚至家将和亲族子弟都派上了城头。

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远东军已呈横扫中原的趋势,还想着各地勤王的兵马一到,北京城之围自然会像以往那样轻易化解。

谁曾想城内的一众文官军头居然开城迎降,引远东大军入城。虽然有人趁乱逃回了家,但是更多的人被远东军俘虏了,很多人都是城内世家勋贵和王公贵胄的亲人子弟。

所以自从远东军进了城,达官贵人、世家勋贵家家户户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一天远东军杀上门来,对他们抄家灭族。

好在远东军进城后,虽然是部队的气势是杀气腾腾,但是军纪却非常严明。数万大军攻势如潮,可却未曾发生一起扰民事件。

就算对待大明的降军溃兵,也没有赶尽杀绝,只要扔下武器投降,都会被驱赶到城外,统一看管了起来,也未听说有杀俘的事情。

而且李明当天还接见了大明原来的很多官员,希望他们协助远东军政工干部,大力宣扬远东军的政策,稳定京城的局势。

这也让京城的百姓稍稍的安心,可城内依然无人敢于上街,各种店铺摊点也都不敢开张。整个京城一片寂静,仿佛一座死城似的。

第二天清晨,李明和宋涛等人早早的起来,抓紧布置北京城内的各项工作。他们还在北京各地视察,慰问坚守在岗位上的远东军指战员。

他们忙到中午才回到紫禁城,简单的对付了一口饭,就来到了东华门外的崇祯灵堂。

此时皇宫内很多太监和宫女都跑来为崇祯守灵,他们规规矩矩的跪在崇祯的灵柩旁边,周围有远东军官兵维持秩序,现场的情况还算稳定。

这时,底下人来报,外围警戒部队发现一帮穿着孝袍的大明官员,正向紫禁城方向走来。警戒部队马上向上级报告是否拦截。

李明听了笑了下道:“谁说大明官员都是趋炎附势之徒……哈哈……今天赶来给悼念崇祯皇帝的大臣,绝对是生着一身铮铮铁骨。”

宋涛翻身上马,冲大家笑了下说道:“我去看看,嘿嘿……看看大明到底还剩下多少气节。”(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脸都不要了

东华门外的崇祯灵堂已经摆了两天,可除了紫禁城的部分太监和宫女,没有一个前朝的官员前来祭拜。

那些世代食朱明俸禄的大臣,因为受到了李明的接见,一个个欢欣鼓舞,瞬间与前朝划清了界线,他们经过崇祯先帝的灵堂,都是漠然视之,还都特意加快了脚步。

当年十几岁的崇祯皇帝,登基不久就铲除了大明的毒瘤,也就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重用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一时也是“众正盈朝”。

那时候大明朝堂的官员,甚至把崇祯比作尧舜禹汤,大明终于盼来了一位中兴大明的明君,反正当时是把崇祯忽悠的都找不到北了。

而崇祯也真的非常信任这些东林党,可这些只知空谈不干实事的清流,除了表面道貌岸然,嘴上夸夸其谈以外,崇祯在位的十几年,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治国纲领。

后来随着崇祯逐年亲政,也不再像他刚刚登基的时候那么天真了,慢慢的看透了东林的作为。

他曾好几次怒不可遏地当面斥责大臣:“你们每每上疏求举行召对文华商榷,犹然事事如故,召对俱属虚文,何曾做得一件实事来!朕自即位以来,孜孜以求,以为卿等当有嘉谋奇策,召对商榷时,朕有未及周知者,悉以入告。乃俱推诿不知,朕又何从知之?”

可已经为时已晚,因为东林党羽翼已丰满,没有制约平衡的文官集团,已经膨胀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二十余名身穿孝服的大明官员,一路向东华门外的崇祯灵堂走去。说来可怜,前朝先帝崇祯的灵堂已经摆了两天,整个大明京城的士绅官僚、武将勋贵,最后只有这些人前去悼念。

为首一人是前朝内阁首辅蒋德璟,可是除了这一个算是大明重臣,其他跟在他身后的人,几乎都是混得不得志,或是一些冷水衙门的官员。

此时他们满脸的悲壮,一个个都是一副慷慨就义的表情。任谁都知道,如今大明已经完了,以后是远东的天下,谁还会在这个时候去悼念先帝。

“嘚嘚……嘚嘚……”

远处传来了一阵密集的马蹄声,百余远东铁骑呼啸着向他们冲了过来。为首的内阁首辅蒋德璟停下了脚步,满脸凝重的看着呼啸而来的远东骑兵。他身后一帮前明官员脸色都白了,身体也都吓得瑟瑟发抖。

面对百余名杀气腾腾的远东铁骑,这些人心中士大夫气节什么的,现在早就荡然无存,如果不是内阁首辅蒋德璟站在他们的前面,估计早就转身逃了。

百余名骑兵在他们对面十几米的地方,纷纷勒住了战马。为首一名远东军并没有说话,而是冷冷的看着他们。

双方僵持了一会儿,站在最前面的内阁首辅蒋德璟也挺不住了,虽然他的心里也是胆战心惊,但这个时候他也必须站出来。

他微微一拱手道:“这位将军,还请网开一面,让我们见先帝最后一面吧。事后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内阁首辅蒋德璟一躬身,冲对面的远东军将施了一个礼。其他人听了首辅大人的话,也都跟着行了个大礼。

宋涛看着他们,虽然脸上一副冷酷的表情,但心里对这帮大明的官员还是挺佩服的。都这个时候了,其他人都避之不及,唯恐与前朝扯上关系,他们居然敢来为悼念先皇,肯定是抱了必死之心。同时他也为崇祯感到悲哀,整个北京城那么多的官员,只来了二十多个人。

他并没有说话,而是直接一挥手,让身后的马队让出了一条道路。

内阁首辅蒋德璟看到对方让开了道路,心里长出了一口气,他再次冲宋涛抱了下拳,然后率先迈步走出,身后的一帮大明官员也跟着他向前走去。

李明等人端坐在战马上,看着远处一帮大明官员在崇祯的灵前哭嚎。此时宋涛打马回到了他的身边,笑着道:“整个北京城的大明官员,也就剩下这些人,还算是有些士人风骨了。”

旁边的林华凑过来,笑着说道:“刚才我让人打听了一下,走在前面的那个人是大明内阁首辅蒋德璟,其他人都是一些清水衙门的小官。呵呵……大明这帮士大夫啊,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