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哪个外籍劳工完不成任务,只能得到一个玉米饼子垫饥。严重还要被饿一顿。但是每个中队完成任务最好的十个人,会多分一条咸鱼。每个月完成任务最好的十个人,可以有一天假期,而且这一天假期的三餐会顿顿都有鲸鱼罐头吃。

以后这十几万外籍劳工,将会是远东公司各条公路铁路、煤矿铁矿、采石场、林场等工地的主要劳动力,他们还将从事化工厂、水泥厂、钢铁厂、石化基地等企业的危险岗位。

两艘登陆艇缓缓的来到恤品河入海口,这里还有大量的近海甲板驳船正排队等候进入恤品河。因为恤品河的河面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驳船航行,公司在恤品河入海口设置了船只管理站,负责管理进入河口的船只。

李明站在登陆艇的驾驶室内,看着停泊在远处的两艘万吨巨轮。公司为了准备战争物资,特意动用了公司的重燃油储备,用于两艘万吨巨轮远航至吕宋,一次就拉回了囤积在马尼拉的近四万吨稻米、铜、铝土、铅等战备物资。

不光如此,每天都有海船从马尼拉载着稻米等物资,往返于马尼拉和海参崴、旅顺港之间。其中就包括海军部的三艘登陆舰和几乎全部的风帆船。

沿河镇的后勤部战备物资储运仓库,各种弹药、粮食等战备物资已经堆积如山。等着铁路修通后,就开始日夜不停的运送物资去牡丹江镇。

两艘登陆艇慢慢的停靠在沿河镇新建落成的码头边,早已等在码头边上的外籍劳工蜂拥而上,把登陆艇里装载的物资卸到了岸上。几辆在岸边等候的卡玛斯军用卡车咆哮着开上了码头,让众多外籍劳工把这些物资抬上卡车,几个大型的木箱也在吊车的帮助下,吊进了卡车上面。

因为有了外籍劳工的加入,以及公司不惜成本的投入,这两个月西部开发区的各项建设都加快了,沿河镇已经基本成型,初见轮廓。港口、仓储区、军营、生活区等设施的建设接近尾声。

两艘登陆艇上的物资,几乎装满了卡玛斯军用卡车。李明没有在沿河镇停留,直接坐进卡车下达了出发的命令,几辆卡玛斯军用卡车呼啸着开出了沿河镇,一路向牡丹江镇驶去。

这几辆卡车里装的东西,都是造船厂最新设计的内河甲板驳船的各种模块化构件。李明代表军委会,到牡丹江镇考察战备情况。他亲自坐船押送这些物资,去往牡丹江镇造船厂进行组装。

公司造船厂建造的几艘实验内河甲板驳船,已经在虎尔哈河结束了紧张的实验航行,试航结果令人满意,不但各种数据达到设计要求,还找出了很多新设计船只的不足,给后续船只进行了一番合理的改进。

公司也为海参崴各个企业下达了订单,所有参与的企业马上全负荷开工生产,然后把大量的模块化散装构件送到牡丹江镇造船厂进行大规模组装。

沿河镇至牡丹江镇之间的公路和铁路同时开始建设,部分公路的路基已经完成了,成船的沥青运到了沿河镇,已经有很长一段公路铺上了柏油路面。

几辆卡玛斯卡车一路狂飙,一直开到公路施工现场,才驶上了旁边的简易公路。接下来的路程也变得颠簸了起来,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仅用了几个小时就赶到了牡丹江镇。

牡丹江镇已经初具规模,码头、储水池、蒸汽锅炉发电厂、仓储区和军营等基础设施正在紧张的施工。造船厂、洗煤厂、木材加工厂等企业已经可以开工生产。虎尔哈河面上每天都有适航的内河甲板驳船在河面上航行。

公司能源处在牡丹江镇附近找到了一处煤质不错的露天煤矿,正有数千名外籍劳工在那里施工,现在已经成功的出煤,每天都有十几辆卡玛斯自卸卡车日夜不停把一车车原煤送到镇子边上的储煤场。这些原煤将会被洗煤厂加工成精煤,将来为公司的火车和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提供煤炭燃料。

几辆卡车开进了造船厂,这里沿河而建,近千米的河岸上密密麻麻的盖满了木质厂房。几台蒸汽发电机组大声的轰鸣着,厂房内也是忙得热火朝天。一艘艘组装完毕的内河甲板驳船并排排列在虎尔哈河的河面上。

李明刚一下车,就看到高强和西部守备去的各分队的负责人,已经等候在这里,他们看到李明,都走上来向李明敬礼。

现在西部守备区的驻军主要是山地旅新近扩编的两个团组成,他们结束了几个月的大练兵,就拉到了牡丹江镇,一边负责这里的防务,一边在这里训练。

除了山地旅的两个团,沿河镇和牡丹江镇还分别驻守了一个守备营。在两个镇子各个重要位置站岗执勤,还要负责治安巡逻任务。另外敢死军联队也驻扎在西部守备区,他们部署在各个工地,负责十几万外籍劳工的看守任务。

看着守备区各分队负责人,密密麻麻的站在自己的面前,李明摇头苦笑道:“你们没事可做了吗?怎么还都来了,其他人都回部队吧。高强,你陪我四处走走。”

大家一听,连忙缩了下脖子,急匆匆的离开了。高强笑着道:“军委会给我们发了电报,知道你今天过来,就想着过来迎接你一下。”

李明板着脸道:“高强,你怎么也弄起这一套了。幸亏是我自己来,要是老高来了,你就等着挨训吧。军人要做到把兵带好,把仗打好就行,别整那些没用的。”

他说完看了高强一眼,接着说道:“你有个心理准备,这次东部战区的两个副司令,将会由你和强权胜担任,这件事你知道就行,别四处炫耀啊。我们军委会的几个常委刚刚定下来的,还没有对外公布。

东部战区的仗不好打啊,但对整个战局却非常重要,不但要消灭后金腹地的鞑子,还要挡住鞑子北进草原的路线。你现在就要花点儿时间琢磨了,好好研究下东部战区山地进攻路线和水路进攻路线的实施办法。别到时候在军委会会议上,老高问起来,你再说不上来,那你可就丢大人了。”

PS:感谢火居道士大大的月票支持。感谢所有订阅本书的书友。

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的战刀早已**难耐

高强听了这个消息,兴奋的满脸通红,连忙打了个立正,大声说道:“请军委会放心,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李明笑了下道:“好了,别现在就表决心,等到了作战会议上,你再好好的表现吧。对了,宋涛他们走多久了,这阵子我一直在军工厂考察,一直不知道这小子的消息。”

高强笑了下道:“这小子带着十几个山地团老兵和附近的土著民兵,化装成鞑子,坐着一艘破船,已经沿着虎尔哈河北上两个多月了。前段时间他发回了一次电报,说已经到达了辉发河流域。

据他发回来的电报,虎尔哈河、松花江、灰扒河的水文情况比我们之前估计的还要好。他们已经过了辉发城,一路漂到了后世的梅河口,水文情况才渐渐的差了起来,但还是可以满足普通内河驳船航行。现在他们正在返回的路上,应该快回来了吧。”

李明点了点头道:“看来虎尔哈河、松花江、灰扒河的这条水路已经打通了,你们东部战区就可以通过这条水路直达鞑子的腹地,梅河口距离沈阳也就一百多公里,这样就能对鞑子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了。好了,我们去看看造船厂组装的甲板驳船吧,打通了水路,以后就得全指着他们了。”

他们俩边走边聊,刚走进造船厂车间的大门,迎头碰到了造船厂的李奇聪。李明冲着他笑道:“老李,你怎么也来牡丹江镇了。这里还用你这个大厂长亲自盯着。”

李奇聪笑着道:“我也是才来几天,造船厂那边也正在为西部战区生产内河驳船。这里我不放心,就过来看一眼。你想看看我们造船厂生产的内河驳船吧,我带你去看。”

李明和高强被李奇聪领进了车间,这里的厂房也都是用一根根原木拼接的木刻楞结构。外表看着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结实耐用,而且这种木质厂房建造成本低,工期短。牡丹江镇造船厂只是一个过渡船厂,生产车间大都以组装为主。设备都很简单。

巨大的木刻楞厂房内,一艘艘正在组装的甲板驳船排列在车间里。造船厂生产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船体都是统一长25米,宽6米。分为两种制式船型。一种是无动力甲板驳船,整个甲板平坦空旷,可以装载物资、人员,甚至可以装载车辆和工程机械。

另一种是蒸汽动力驳船。装一台大功率蒸汽动力机组,拖拽十艘无动力甲板驳船在水面上航行时,水上最大航速10节,巡航时速6节。驳船船艏、船尾各装了一座木质机枪炮塔,木质机枪塔外敷薄钢板,配了一挺安装在旋转支架上的双联水冷重机枪。机枪正面装了一面护盾。

驾驶舱和蒸汽动力机组设在船体中部,顶部还有一根高高的烟囱。驾驶舱的前后各有一个煤仓甲板,也可以腾出一个煤水仓甲板装载货物或是安装火炮。通常只保留一个煤水仓甲板,就可以足够满足内河甲板驳船设计航程。

李奇聪拍着旁边的甲板驳船,兴奋的道:“我们设计的这甲板驳船。都是根据宋涛报回来的各条河流的水文情况研制的。这个时代外东北和辽东的水资源远比后世发达,这样一艘蒸汽动力甲板驳船。拖拽十艘无动力甲板驳船,一路经由虎尔哈河、松花江、灰扒河,可以一直航行到坊州城,也就是后世的梅河口。

那里距离沈阳已经不到200公里,据说灰扒流经梅河口后,还要往西很远,河道才变得复杂狭窄。我们的内河驳船船队,沿着这条水道一路开到梅河口,途径虎尔哈卫、哈三所、刺鲁卫、撒叉河卫、乌拉、兀也吾卫、纳丹府城、辉发城和坊州城,只需要五天时间。”

李明也是感慨道:“如果我们从牡丹江镇、宁古塔、毛怜卫一线陆路向西部挺进的话,那东部战区的攻击部队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出发,只有那样才能跟得上西部战区的节奏,可是现在东部战区有了这条水路通道,完全可以和西部战区协同作战。

而且东部战区最让人头疼的后勤问题,也都迎刃而解。陆路攻击部队在山区扫荡至兀也吾卫一线就可以得到补给,保证陆路山地部队的持续攻击能力。”

从造船厂出来后,高强就带着李明在牡丹江镇四处走了走,视察了西部守备区个部队的训练情况。还去了附近几个山地旅的屯堡,代表军委会对守卫在这里的山地旅官兵进行了慰问。

现在从宁古塔和牡丹江镇,一直到毛怜卫、塔温堡一线,共有山地旅几十个屯堡,土著村落已经达到了二百余个。远东公司控制区已经向西延伸了几百里,越来越多的穷苦部落从北部、西部千里迢迢的迁徙过来。

远东公司这几年派出了大量的新归附土著,组成商队在外东北各地游走。四处宣传远东公司的政策,还拿出各种远东公司的商品和一些小部落进行交易。

经过几年的发展,远东公司在外东北众多土著的眼中,已经成为拥有数十万人口的最大部落,他们还打败了东部建州老罕王的部落。实力强悍,富可敌国。

最让那些穷苦部落动心的是,只要依附了远东部落,就能分到一处固有的山林地域建村立寨,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他们可以任意的在自己村落周围的山林里狩猎捕鱼,每年只要向远东部落上缴一点儿微不足道的老参草药和貂毛皮货就行,丝毫没有以往大部落敲骨吸髓的盘剥。

而且他们只要举家迁徙过去,远东部落就会给他们的村落建造“豪华”的大房子。还可以用村落在山中采集的山货与远东部落换取各种生产生活物资。

远东公司的做法,一举打破了外东北自古以来的社会形态,使得无数原来依附大部落生存的小部落,千里迢迢的举家迁徙至远东控制区。依附强者是外东北小部落的生存之道,受人盘剥也是天经地义。

可远东公司的政策,却让这些穷苦的小部落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就连大部落的下层部民,都带着家人纷纷逃离部落,来到了远东控制区。

使得远东公司控制区内的土著变得越来越密集。想要安置这些土著,就只好向外扩张。远东

公司目前主要敌人是西部的后金政权,现在还并不想招惹东部和北部的虎尔哈部、窝集部、瓦尔喀部这些外东北的部落联盟。所以远东公司就只向东部扩张。

外东北地广人稀,这些归附的部落,往广袤的山林一洒,就能轻松的安置妥当。到目前为止,归附远东公司的土著已经达到了十几万。

李明在附近的大山里走了几天,这期间都是在一些土著村落里住的。他也受到了各个村落的热情款待,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土著“美女”争相侍寝,差点没把李明吓死。

驻守在大山里各屯堡的山地旅官兵,只要没有值守任务,就会到周围的土著村落打野食儿,土著“美女”们最喜欢远东公司的军人,连很多有了男人的娘们,也愿意和远东大兵们勾搭,希望留个种儿。

离开了茫茫的大山,李明回到牡丹江镇。一进镇子就听到远处有人大喊道:“哥们,我可想死你了,来……让哥抱抱……”

李明一翻白眼,没看人就知道是宋涛这货。他一把推开扑上来的宋涛,笑骂道:“你离我远一点,一个大男人黏黏扯扯的像什么样子?”

宋涛一把搂住李明的肩膀,嘿嘿笑道:“你进山了吧,嘿嘿……我听山地连的战士说,山里那些土著娘们热情似火啊。你要是在土著村落里留宿,都主动的往你被窝里钻。和我一起去侦察的那个山地旅的兵,说他有一次在林子里遇到了几个土著老娘们,还没等他过去撩骚呢,几个娘们就扑上来把他轮了。哈哈……”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我这几天在村子里留宿,睡觉都特么睡不踏实,生怕被哪个土著娘们钻进屋把我给祸害了。”

宋涛听了李明的话,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那你就闭上眼睛装睡,任由那些饥渴的老娘们解解馋呗。没准过几年,山里就能下来一帮流着鼻涕的熊孩子去海参崴找你,见到你就管你叫爸。”

李明和宋涛在这里扯了一会蛋儿,就谈起了正事儿。

“这次侦察还顺利吧?”

宋涛摇了摇头道:“我们一到乌拉城就走不下去了,那里的鞑子太密集了,他们的村落大都是沿河而建。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白天潜伏夜晚再走,一直到辉发城都是如此。但是这条水路真没的说,和现代社会那十几米的小河沟相比,这个时代江河的水文情况非常好。以后我们征服外东北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辽东和外东北的水路交通,太方便了。”

李明点了点头道:“这次我们回去后,军委会就要召开军事会议,具体部署明年的平辽军事计划的第二阶段工作。我们入冬前也要带着野战师离开海参崴,坐船去济州。今年冬天都要在那里过了。我将担任东部战区司令员,你和郝长峰、王耀武为副司令员,政委是石明峰。”

宋涛一听就兴奋的说道:“总算要打鞑子了,麻痹的……我的战刀早已饥渴难耐,咩嚯嚯嚯……”

PS:感谢火居道士、呼延哈哈、修竹、自比猫潇洒的月票支持,感谢ㄚ…辰呆的打赏支持。

第三百六十六章 屯兵济州

李明和宋涛回到海参崴不久,军委会就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主题是明年春季的平辽军事计划第二阶段的工作部署。

公司投入了海量的资源和足够的人力支持,沿河镇到牡丹江镇的铁路、公路的工程进展很快,预计今年入冬前就能基本保证通车。今年冬天囤积在沿河镇海量的物资,就会源源不断的通过铁路运到牡丹江镇。

军委会后勤部,已经在宁古塔、毛怜卫和塔温堡三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