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7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的沉默,无疑是已经给了伏皇后答案。

美目凝望着刘协,伏皇后轻声问道:“敢问陛下,是皇位紧要,还是身家性命紧要?”

被伏皇后问的一愣,刘协扭头看着她,轻声反问道:“皇后何意?”

“陛下手中无有兵马,当初董卓乱政,也是受那董卓所制!”垂下臻首,伏皇后先是抿了抿嘴唇,尔后才说道:“在许昌之时,曹操对陛下呼来喝去,董妃更是险些命丧曹操之手。这些,莫非陛下都忘记了?”

凝视着伏皇后,刘协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当年的一幕一幕,都在他的眼前流过。

想想自从做上皇帝,这十年来,他着实是受着董卓和曹操的胁迫,整日里都是提心吊胆。

相比于那些日子,如今在洛阳,刘辩对他是不管不问,他反倒逍遥自在。

“董卓与曹操之所以要挟陛下,只因皇权不在他们手中!”见刘协没有吭声,伏皇后接着说道:“他们要利用陛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今陛下来到洛阳,秦王却是从未请陛下下过诏书,不知陛下可有甚见解?”

“天下豪雄,有许多都是仰秦王鼻息!”紧紧的锁着眉头,刘协说道:“他如何还需要朕发出诏书?”

“既是如此,陛下强留皇位,若是惹得秦王恼了,将陛下诛杀,这皇位依然会是秦王去坐!”低着头,伏皇后将声音压的很低,对刘协说道:“如此一来,陛下倒不如将皇位禅让于秦王,我等夫妻只寻个逍遥所在,度过残年便是!感念陛下禅让之德,秦王必定不会为难陛下!”

伏皇后的一番话,把刘协说的半晌没有言语。

他虽是不舍皇位,却也晓得伏皇后说的没错。

与董卓、曹操不同,秦王刘辩原本就是皇室血脉,而且他早年也曾做过大汉的皇帝。

相比于刘协这个被董卓扶持上去的皇帝,在汉灵帝临终之时得了遗诏登基的刘辩,坐上皇帝的位置,更是名正言顺了一些。

要不要他这位傀儡皇帝禅让,对刘辩来说,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有了禅让一事,刘辩登基便是锦上添花。

若是刘协守着皇位不松,刘辩随意找个由头将他杀死,这天下间,便只有刘辩一人有资格继承皇位。

皇帝终究还是刘辩去做,而刘协能选择的,却只有活下去,或者死!

活下去,还能落个半生逍遥。

在董卓和曹操的胁迫下生活了十年,刘协也是倦乏了。

抬起头,仰脸望着天空,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过了许久,才对伏皇后和董妃说道:“朕做了十年皇帝,却是眼看着大汉分崩离析,若非秦王力挽狂澜,大汉危矣!朕又如何会眷恋皇位?这皇帝,本就应是秦王去做!”

这句话虽说是刘协在思虑周详之后说出,可话自他的口中讲出,让人听着,总觉着十分落寞和辛酸。

天下,是讲求实力的天下。

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始终只是个傀儡皇帝,若是再没有点识时务的眼里介,想要活下去,都将会是一种奢望。

刘协与伏皇后和董妃的对话,在一天之后传上了嵩山,传到了刘辩的耳中。

听完前来报讯的卫士将他们的话一一复述完毕,刘辩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向卫士摆了摆手。

卫士抱拳躬身退了下去,刘辩扭头看着站在一旁的庞统和徐庶,笑着对他们说道:“元直、士元,那刘协想来还是有些不舍皇位!”

“虽是不舍,可他却是晓得,身在洛阳,这皇位终究会是殿下的!”面带笑容,庞统说道:“殿下南征北战,莫非会将皇位拱手让于他人?”

“士元所言不差!”嘴角带着笑意,刘辩眼睛微微眯了眯说道:“与人做嫁衣,本王可是不会去做那等蠢事!”

说完这句话,他扭头看向徐庶,开口问道:“那诸葛均,元直如何处置?”

“回禀殿下,臣下请他暂住寿春,待到日后殿下再次下令,才赶赴辽东!”抱拳躬身,徐庶连忙应了一句。

“元直何意?”眉头微微一拧,刘辩语气中流露出一丝不快,对他说道:“本王之意,莫非元直未有了然?”

第1213章辽东对峙

站在刘辩身旁,徐庶微微躬着身子。

见他脸色很是难看,徐庶神色很是坦然的说道:“殿下意欲借辽东人之手诛杀诸葛均,臣下心中悉数了然!”

眼睛微微眯了眯,刘辩冷冷的问道:“既是了然,因何还将那诸葛均留在寿春,不让他即刻前往辽东?”

“诸葛均不可杀!”抱起双拳,徐庶对刘辩说道:“至少眼下不可杀!”

凝视着徐庶,刘辩眉头微微拧起,有心要追问不杀的缘由,却并没把话说出口。

被刘辩盯着,徐庶保持抱拳躬身的姿势,接着说道:“诸葛均前来投效殿下,必是那诸葛亮之意。殿下也是晓得,诸葛亮之兄诸葛瑾,而今正在江东,那诸葛亮不欲投效殿下,必定是心中别有他想。诸葛均来投殿下,一门兄弟,各投一主,为的不过是保住诸葛氏命脉!”

“元直既是晓得,因何说那诸葛均不可杀?”徐庶说的这些,正和刘辩的猜想相互印证,他很是不解的看着徐庶,又追问了一句。

“诸葛均前来投效,殿下若是要他即刻前往辽东,高丽王眼下兵锋正盛,如何会相信一个汉人?”抬头看着刘辩,徐庶说道:“他去到高丽军营,未被当场诛杀已是造化,假若高丽大军失利,即便辽东军未有将之俘获,高丽王也必定会将他当成细作诛杀。由此推算,诸葛均必死无疑!殿下寻思得这些,天下豪雄又有几人看不出端倪?殿下即将登基称帝,若是因此受豪雄们腹诽,着实是得不偿失!”

徐庶的一番话,把刘辩说的也没再言语。

想要招揽诸葛亮,为的便是断了那刘备的后路。

却不曾想,徐庶到了隆中,竟是连见都没见到那位传说中的卧龙先生!

“元直!”胸中的气恼平复了一些,刘辩向徐庶问道:“以你看来,那诸葛亮意欲投效何人?”

“江东孙氏,虽是偏安于长江以南,却是多有雄才!”见刘辩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徐庶说道:“诸葛亮前去投效,必定不为重用。曹操如今赶赴辽东,虽说爱才,且大军战力早不如前,可他麾下谋臣、武将多如牛毛,诸葛亮前去投效曹孟德,倒不如前来投效殿下!至于荆州刘表、蜀中刘璋,虽说麾下兵马不少,却都是难成大事之人,断然入不得诸葛孔明之眼!”

简单的几句分析,就断了诸葛亮可能投效的几处豪雄,刘辩听着,却是满意的点着头。

对这段历史还算是了解的他,也是晓得,诸葛亮没有前来洛阳,不久之后必定会投效刘备。

以皇亲之命坑蒙拐骗多年,刘备始终没能发展起自家的力量,得了诸葛亮,便是如虎添翼。

大秦军队届时南征,也是会多了几分困难!“

“诸葛孔明所欲投效着,乃是而今身在荆州的刘备!”刘辩没有吭声,徐庶接着对他说道:“刘备身旁虽是有关、张二人,却并无智虑之士,整日只是做出敦厚贤良之状,诓骗天下群雄!”

听着徐庶说的话,刘辩不住的点着头。

他对刘备,始终没有好感。

曹操虽说狡诈,毕竟还是个真小人。

仅从他当年对陈宫说过的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便可看出他坦率真诚,是个敢于直面自家的人物。

而刘备,假冒皇亲倒也罢了,整日还装出一副敦厚贤良的模样。

在徐州之时,从陶谦手中得了徐州,吕布不明就里,真个占了徐州,刘备便勾连曹操,对吕布大肆攻伐。

在那之前,却是摆出一副要将徐州让贤的态势。

到了荆州,虽说眼下尚未有任何的建树,刘辩却是晓得,以刘备的脾性,在荆州也必定不会闲着。

擅长钻营、挑拨、收买人心的他,此时恐怕在荆州已是暗中培植出了不少肯为他卖命的力量。

荆州刘表的那点家业,怕是经不住刘备折腾。

微微眯起眼睛,刘辩嘴角牵起一抹冷笑,对徐庶说道:“本王只是有些后悔,当年刘备来到洛阳之时,因何未有将之擒杀!”

“刘备野心颇大,乃有枭雄之相!”直起身子,看着刘辩,徐庶说道:“如此人物,晓得何时须屈何时须伸,殿下当日,着实是找寻不到由头杀他。只是他对大汉天下,久有觊觎之心,殿下与之早晚会有一战,诛杀刘备,并不急于一时!”

“得了诸葛亮,本王要杀他,怕是不易!”嘴角牵起一抹笑意,刘辩双手负于身后,转身面朝着远处的群山,眼睛微微眯了眯说道:“北方尚未安定,本王无暇抽出兵马南顾,怕是那刘备要成了气候!”

“罢了!”话说到这里,刘辩背朝着徐庶摆了下手说道:“元直之意,本王也是晓得。杀了那诸葛均,除让天下众人以为本王容不得前来投效之人,并不太多实意!且由着他去吧,过些时日,辽东战事明朗,再让他前往辽东!”

“殿下英明!”原本以为与刘辩之间的沟通会费上很大的周章,没想到他竟是如此轻易便认同了他的看法,徐庶赶忙抱拳躬身,向刘辩赞了一声。

中原一带,战事暂且停歇,刘辩只等着嵩山祭台搭建完毕,好从刘协手中继承了王位。

北方的辽东,此时却是热闹的紧。

公孙兰与公孙康兄妹二人,得了公孙度的命令,领着大军一路朝北,在即将到达辽东与高丽边境之时,同高丽大军遭遇。

两军在边境一带虽说并未展开大战,小战却是每日不短。

几乎是每个事成,辽东军和高丽军之间,都会发生一两场只有数十人的小规模战斗。

双方对峙已是有了时日,两支军队彼此都有些伤亡,却并没有伤筋动骨,都在等待着最佳战机。

辽东军军营内,一身戎装的公孙兰叉着腰,站在军营边,凝望着在远处扎营的高丽军,俏丽的眉头微微的拧着。

当年曾以美色在中原纵横驰骋,甚至连吕布都拜服在她两腿之间的公孙兰,历经数年,如今已成长为一个风韵虽存,脸上却多了一抹风霜的成熟妇人。

为了辽东公孙家,她这些年虽说是承欢于许多男人的胯下,却始终没有找寻一个男人出嫁。

辽东公孙家,公孙康脾性刚烈,虽有骁勇之名,却是难以稳固家业。

至于公孙恭,与公孙康相比起来,脾性却是要柔顺的如同一个妇人。

优柔寡断,公孙恭是断然难以成就大事。

公孙度所能仰赖的,只有公孙兰一人而已。

可惜,她还是个女儿身,辽东家业无法交于她来继承。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出嫁之前,多为公孙家多谋取些好处!

身披戎装,一手按着长剑的剑柄,另一只手叉着腰,凝望远处高丽人的军营,公孙兰嘴角始终带着一抹甜甜的笑意。

“妹妹!”正望着高丽军营,公孙兰身后传来了一个粗犷的嗓音。

不用回头她都晓得,正朝她这边走来的,是与她一同领军出征的公孙康。

听得公孙康唤她,公孙兰回过头,朝公孙康微微一笑问道:“兄长何事?”

“我军来到此处,已是有了些时日,何时才可同高丽军决战?”走到公孙兰身旁,望向高丽军军营,公孙康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的问了一句。

“高丽军新至,士气正盛!”扭头看了一眼公孙康,公孙兰对他说道:“兄长且末焦躁,再打磨他们一些时日,再做计较!”

站在她的身旁,公孙康眉头紧紧的锁着,脸上不耐烦的神色,要比方才更加浓郁一些。

“报!”就在兄妹二人望着高丽军营的时候,一个斥候骑着马飞快的冲进了军营,到了他们近前,那斥候翻身跳下马背,抱拳躬身对他们说道:“高丽军一千人,正向我军侧翼迂回,有劫营之相!”

“高丽人倒是比我等先耐受不住!”听得斥候禀报,公孙兰朝他摆了摆手,待到斥候离去,她笑着对公孙康说道:“兄长心中憋闷,不若拿这一千高丽军,祭祭军旗?”

“哦?”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公孙康心内满是不解的问道:“敢问妹子,如何剿杀这一千高丽人?”

“若我猜测不错,高丽王派出这一千人,为的并非劫营!”微微一笑,公孙兰说道:“他是要向我军发起全面进攻了!”

“果真如此,正是遂了某的心愿!”听说高丽王企图向他们发起总攻,公孙康眸子一亮说道:“某要的,是剿杀高丽大军,至于那一千人,由他们去好了!”

“兄长莫要小觑了这一千人!”笑着摇了摇头,公孙兰说道:“他们一旦绕到我军身后,待到高丽王挥兵来攻,必定也会从侧后向我军发起攻击!眼下对我等更为紧要的,恰是将这一千高丽军剿杀!”

“如何剿杀?”细细寻思了一下,觉着公孙兰话说的也是很有道理,公孙康扭头看着她追问了一句。

第1214章庖丁和猪的故事

凝望着高丽军大营,公孙兰嘴角带着甜甜的笑容,对公孙康说道:“兄长可整备大军,我军即刻向高丽军推进!”

“不理会那一千人?”刚才还说要剿灭一千名绕道的高丽军,突然之间又要他整备大军,向高丽军主力推进,公孙康满腹狐疑的追问道。

“兄长领军推进,莫要与高丽军厮杀,直拦着他们道路便可!”面带笑容,扭头看着公孙康,公孙兰说道:“小妹自领五百人,趁那千名高丽军留意兄长之时,突然从背后杀出,将之击溃!”

“如此一来,乃是小妹击杀高丽军,与某何干?”咧嘴一笑,公孙康说道:“罢了,这桩功劳,便让于你便是!”

“若是兄长心内不爽利,你我换换?”看着公孙康,公孙兰笑着说道:“小妹乃是女儿之身,要功劳也是无用,倒不如让于兄长!”

“罢了!罢了!”摆了摆手,公孙康一脸大度的说道:“此番为兄便领军前去拦阻高丽大军,假若高丽王挥兵杀上,某将之击退,小妹可莫要说我这做兄长的得了大功劳!”

“但凭兄长欢喜!”双手抱拳,公孙兰朝他拱了拱,尔后向一旁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全军整备,迎战高丽军!”

“诺!”抱拳躬身,亲兵应了一声,飞快的跑去传达命令了。

辽东位于极北,毗邻高丽、乌桓等地。

乌桓、高丽,时常会对辽东加以劫掠,在常年战争的洗礼下,辽东军战力,虽说比不得曹军或者秦军,在天下各路豪雄的军队中,也可说得上是佼佼者。

高丽王虽说是兴起举国之兵,在辽东军的眼中,高丽军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根本不堪一击。

对高丽人很是鄙夷,辽东军的将士们得了命令,一个个都是嘻嘻哈哈的从营帐内走出,并没有将对面的那支大军放在心上。

将士们态度很是不严谨,公孙兰不禁皱了皱眉头。

朝公孙康使了个眼色,在营中将士们列起队列之后,公孙兰跨步走向将士们正前方。

见她先行向将士们走去,公孙康赶忙跟了上去。

二人并着肩,到了辽东军将士们面前的空地上,公孙兰拧起眉头,环顾了一圈列阵的辽东军,高声喊道:“你等可晓得我军稍后要去做些甚么?”

“打高丽棒槌!”她的喊声刚落,辽东军将士的阵列中就传出了一个喊声。

高丽位于长白山以东,山中多产人参。

人参又被民间唤作“棒子”、“棒槌”,因此辽东军将士们称呼高丽人,都是唤他们做棒槌。

这个称谓,不可谓是不带有一定的贬义。

棒槌的意思,还蕴含着蠢、木讷,在辽东军将士们的眼中,和高丽人倒是十分相像。

因此,有人这么喊了一嗓子,其他辽东军将士们都是嘿嘿的笑了起来。

即将奔赴沙场,辽东军将士们却是一脸的无所谓,就好像他们即将面对的,只是数万只木桩,根本不值得他们上心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