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响应,李鸿章笑道:“就由在下先来。”

众人纷纷看向李鸿章,他摸摸自己的肚子,说道:“老夫壮年之时戎马倥偬,身上没有一点肥肉,如今上了年纪,这肚子上已经全是肥肉了,颇有当日刘玄德髀肉复生之叹,又为大清强盛苦心经营数载,奈何水师一战而覆没!”

说罢轻叹一声,说道:“我这上联便是:宰相合肥天下瘦。”

这个上联实在是太难对了,尽管清朝没有宰相的职位,可是李鸿章手握大权,和宰相无异,而且李鸿章是合肥人,所以“合肥”一词一语双关!最难的是后面“天下瘦”三个字,寓意国家仍未强大,和前面的“肥”形成了对比,所以这个上联一出,桌上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林远等了一会儿,看到众人纷纷摇头,这才说道:“我想出了一个下联。”

众人心想:“这个林远还有这个才学吗?”于是纷纷盯着他,林远这才说道:“我这下联是:司农常熟世间荒!”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看见翁同龢,翁同龢此时是户部尚书,户部主管户籍,农桑之事,又被好古者称为司农,翁同龢还是江苏常熟人,对得十分巧妙,而在座的众人还不知道发生蝗灾的事情,所以都不知道这后面的“世间荒”是从何而来?

翁同龢见到林远如此说自己,脸面上有些挂不住了,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翻脸就显得太没度量了,翁同龢笑道:“不知林大人所说的世间荒可有根据?”

林远连忙说道:“没有没有,在下才疏学浅,一时词穷,就蹦出来这么一个词,还望大人见谅。”说完,林远别有用心地看了翁同龢一眼。

恭亲王忙说:“游戏而已,切莫上心。”一时间众人觥筹交错,把这个话茬给翻了过去。

可是林远最后的那个眼神却让翁同龢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果然,宴会一结束,翁同龢就把林远单独请到了户部衙门。

翁同龢问道:“林大人刚刚酒宴之上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现在可以说了吧?”

林远说道:“翁大人难道不知道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交界之地发生了蝗灾,受灾人数已逾百万!”

翁同龢站起身来,双眉紧锁,朝门外把户部侍郎叫了进来,怒问道:“四省发生蝗灾,为何不上报!”

户部侍郎答道:“属下以为,四省尚有余粮,不会有人饿死,所以没有上报。”

翁同龢抄起桌上的砚台,狠狠砸向侍郎,气得声音都发颤了:“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小麦在春天闹了病,颗粒无收吗!现在是饿不死,只要再过上几天,便要人吃人了!”

翁同龢呵斥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速速从各地调拨粮食。”

侍郎犹犹豫豫地答道:“启禀大人,没有粮食可以运了,京城的粮食都运给前线了,江南的粮食一时半会运不过来。”

翁同龢虽然看林远不顺眼,轻视洋人,蔑视洋务,可作为一个传统文人,“民为贵”的思想早就刻进了他的骨子里,此时听说没有粮食可以运,额头上便见了汗。

林远在一旁说道:“翁大人不必担心,这粮食的问题,我可以帮您解决!”

翁同龢问道:“你能有什么法子,难道你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吗?”

林远笑道:“法子我倒是有,只是您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第301章声呐找粮

翁同龢连忙说道:“你说吧,什么条件?”

林远笑道:“你不是向圣上说要复试我的文章吗?你只需要让圣上把这件事情忘了,我就帮你弄粮食赈济灾民。”

翁同龢想了想,问道:“那个姓李的老秀才为什么说你的文章是他写的?”

林远心想:“对他可不能把事情和盘托出,还是隐瞒一些为好。”于是林远说道:“你真的相信那个老东西,万一他是在骗你呢?”

翁同龢一时也不知道该相信谁,只好说道:“先不管这些,我相信你也就是了。”

林远出来,找到沈晚晴,问道:“最近有没有人再来找你?”

沈晚晴说道:“就算是来找我也不怕,我现在都不出去,他们根本找不到我。”

林远笑道:“我带你出去躲一躲,怎么样?”

沈晚晴问道:“你要带我去哪里?”

林远说道:“山东,直隶等四省交界的地方发生了蝗灾,现在那里面临着大饥荒,我带你去找粮食。”

沈晚晴问道:“粮食?我们去哪里找粮食?”

林远笑道:“等我们到了你就知道了。”两个人连夜出发,天亮的时候沈晚晴才发现,他们来到了沧州府。

沧州府的知府从来没有见过林远这样的高官前来,连忙打开大门迎接,林远说道:“带我们去海边的渔村看看。”

知府急忙亲自引路,带着林远和沈晚晴来到了海边的一个渔村,沈晚晴问道:“你是不是想用海里的鱼作为粮食?”

林远微笑着点点头,这时知府在一边插话了,说道:“林大人,请恕小的多嘴,这些渔民捕获的鱼,也就将七将八地够养活自己一家老小,要是指望着他们多打鱼给别人当粮食,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林远却没有在意,说道:“这些你不用管,去把渔村中经验最丰富的渔民找来。”

知府按照林远的要求,找来了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几个老人腰都弯了,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显然家中十分贫困,林远问道:“你们一天可以捕获多少鱼?”

一个渔民答道:“也就二十斤不到,除去鱼骨内脏那些不能吃的东西,能有十斤就不错了。”

知府皱着眉头问道:“怎么才这么点!”

渔民答道:“大老爷有所不知,这鱼群都在水下,我们在水上怎么能知道它们在哪里,只能依据祖上传下来的经验,去那几个鱼可能多的地方碰碰运气,若是运气好,遇见了鱼群,就能多捞一些,若是运气不好,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知府对林远说道:“大人,您看,小的就说他们打不到多少鱼吧。”

林远对那个渔民吩咐道:“现在是早上,你们大多数人应该还没有出海吧,你去把他们组织起来,编成队,我带你们去抓鱼。”

林远来的消息已经被知府之下的知县,里正知道了,所以都在林远附近,听从安排,此时一听命令,迅速行动起来,顿时把附近几个渔村的几百多条渔船集中起来,浩浩荡荡地驶离港湾。

林远和沈晚晴在单独的船舱里,沈晚晴笑道:“我知道你要用什么办法了,你是想用北京舰上的声呐来探测鱼群,对不对?”

林远答道:“你猜的不错,不过,我需要你来帮我标记方位。”把一张海图和一支铅笔交给了她。

沈晚晴在海图上标记出了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林远打开了通讯器,通知了北京舰。

按照原定计划,北京舰上起飞了三架直升机,每一架都携带着一部拖曳声呐,拖曳声呐是声呐的一种,只不过是安装的方式较固定式声呐有所不同,固定式声呐是安装在船体内部的,比如现代军舰广泛采用的球鼻形舰首,里面就安装着声呐系统的发射和接收基阵。

而拖曳声呐是声呐本身在海里,由拖曳索固定在军舰上或是直升机上,这样可以降低军舰或是直升机自身的噪音对声呐的不良影响。

三架直升机从三个方向探测林远附近的鱼群,对直升机上的声呐操作员来说,用声呐找鱼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做,以前都是用声呐探测敌方的潜艇和水雷的,不过找鱼群和找军舰潜艇的原理都相同,很快,声呐回波显示屏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回波。

不过声呐操作员并不能直接立刻判定它是不是鱼群?因为他知道这些也有可能是暗礁群,所以他等待了一会儿,让声呐系统来判断目标是不是有速度。

无论是雷达还是声呐,探测目标是否有速度的方式都是多普勒效应,就是当波源运动的时候,接受者会发现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很快操作员就发现了回波频率的变化,他很快联系到了林远:“舰长,发现一个鱼群!方位零零二五,距离零点八。”

为了便于指示方位,所以操作员汇报的鱼群方位已经换算成了相对于林远的方位,即鱼群位于林远的二十五个密位方向,距离是零点八千米。

沈晚晴立刻把鱼群的位置标注在海图上,林远随即命令船队向着鱼群的方向转向,渔船都是以风帆为动力,船员立刻调整风帆的方向,船队开始向着鱼群的位置行进。

每隔十分钟,操作员都会报告一次鱼群的方位,方便林远追踪,可是三十分钟之后,沈晚晴却说道:“好像出现了问题。”

林远连忙凑过去看,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张海图上面布满了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定的距离,所以可以从海图上大致推断出距离,沈晚晴说道:“尽管这张海图表示的距离不是很精确,可是我也能看出来,鱼群的速度加快了。”

不用沈晚晴多说,林远就明白了她的意思,鱼群加速,意味着它们的速度将会超过渔船的速度,所以无论怎么追赶,渔船都不可能追得上鱼群。

此时的渔民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这些船只捕鱼的时候用的都是拖网,网是固定在船体上的,渔船拖着网往前走,把鱼收进网中。

但是这些拖网不用的时候都是收在船中的,渔民们知道了鱼群就在前方,都把网拿了出来,准备投放到海里。

可是现在鱼群却要加速逃离了,这不仅会让渔民们失望,林远的计划也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林远没有想到鱼群的速度竟然会比他们的渔船还要快,林远自言自语地说:“该怎么办呢?”

这时直升机上的声呐操作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通讯器里,他焦急地说道:“舰长,我们该怎么办呢?要不我们扔下几枚深水炸弹,把鱼都给炸死吧。”

林远说道:“这肯定不行,深水炸弹的威力才能炸死多少鱼啊!”

沈晚晴在一边说话了:“我们为什么要去找鱼群呢?何不让鱼群来找我们?”

第302章沸腾的鱼群

林远忙问:“怎么能让鱼群来找我们呢?”

沈晚晴说道:“我们的声呐不是主动声呐吗?我们可以利用声呐发出的声波,迫使鱼群向我们的方向游动。”

林远问道:“什么样的声波可以让鱼群往我们这边游动呢?”

沈晚晴说道:“动物能够预知地震,海啸的发生,你听说过吧?有一次我们去地震研究院做反间谍工作,听研究院的专家说,地震之前会有低频率的声波发出来,这些波我们人类没法听到,而动物却可以感知到,所以我想,如果我们的声呐可以把这种声波模拟出来,不就可以把鱼群驱赶过来了吗?”

林远说道:“这个法子还真是不错,我们可以试一试,你知道这种声波的频率大概在什么范围吗?”

沈晚晴说道:“好像频率比较低,可能超过了我们声呐发射的频率范围,好像是在三十赫兹以下。”

林远听了这句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的拖曳声呐,使用的频率最低也有一百赫兹,再低的话,探测效果就很差了。”

正在僵局之际,林远突然说道:“我想到了,我们的拖曳声呐上面装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的频率可以比三十赫兹还低。”

沈晚晴问道:“为什么声呐上面会有这样的模块?”

林远说道:“这种模块是我们用来联系核潜艇的,核潜艇的水下通讯,都是使用低频声波完成的。”

林远下达了命令,拖曳声呐随即开启通讯模块,在低频声波上试验着,终于在二十七赫兹的时候,鱼群开始出现了躁动,它们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三艘直升机从三个方向,像一张大网一样把鱼群兜在核心,把鱼群向着林远的方向驱赶。

声呐声波携带的信息,只有目标的大小,方位和速度,不同的目标声波反射形状不同,想要根据声波的信息知道敌人的舰船,潜艇的型号,必须事先对敌人军舰和潜艇进行水声侦察,记录下回波形状,建立数据库,在林远的时代,美国的侦察船屡屡“误入”中国领海,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记录我国军舰的回波形状。

所以操作员不可能从回波中阅读出组成鱼群的是哪种鱼,如果他能下到水里,而且他对生物学也非常了解,他会发现这群鱼是太平洋鲱鱼,这种鱼是典型的中上层鱼,在五到十米深的海水里生活。当声呐发出低频声波的时候,声波透过层层海水,到达了水底,生活在五六十米以下的小黄鱼等种类也给搅动起来。

上层鱼和下层鱼都拥挤在一起,向着林远船队的位置涌来,海水都变暗了,船队里有经验的渔民已经开始惊呼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鱼。

林远命令船队散开,开始下网,水面上的人随后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把渔网下入水中,再拉起来,里面满是大大小小的鱼,这些渔船都有巧妙的设计,水线之下有专门装鱼的舱室,这种舱室的外壁是带格子的,海水可以自由地从舱室中流过,可是鱼却游不出去。

船队的位置,海水比较浅,当鱼群游到这里的时候,再想游动就很困难了,所以很多鱼都被困在了鱼群里,这更加给捕捞带来了便利,在林远的调动下,更多的船只从附近赶来,加入捕捞的大军中,有的船实在装不下了,就先回岸边,把鱼卸下来,再回来捞……

直到天色渐晚,捕捞才告一段落,归来的路上,沈晚晴问林远:“你不会是打算每一天都出动直升机这么干吧?”

林远答道:“我已经想好了,下次我们会在这附近的海域设立围网,定期把鱼群驱赶进来,再让渔民们打捞就行了。”

沈晚晴又问道:“可是,这么多鱼,能运得完吗?运不完,不是会腐烂吗?”

林远笑道:“到了岸边你就明白了。”

等到他们到了岸边,就见到岸边上,鱼已经堆积如山,很多人在鱼堆边上把鱼往更远处的空地上运,那里有不少妇女和孩子,她们把鱼开膛破肚,抹上盐,让盐来防止鱼肉腐烂。

等把鱼肉抹上足够的盐之后,就把鱼肉再向后运输,运到发生饥荒的州府,林远在出发前,已经告诉了翁同龢自己的后续计划,所以翁同龢组织人员从各地把需要的盐运来,又组织马车运输鱼肉。

在车辆等候区中,沈晚晴还见到了十几台怪模怪样的大家伙,他们的前面是一台锅炉一样的东西,后面是五节车厢,和火车很像,可是又不走铁轨,沈晚晴指着它们问林远:“这个是汽车吗?”

林远答道:“这个就算是汽车吧,不过它是用蒸汽机为动力的,速度比乌龟还慢,都跑不过马车,当初把他们造出来的时候,本来是打算放到战场运输上,可是它们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走上一阵子就必须加水加煤,所以就把它们放弃了,现在运输的距离比较近,载重量又大,就把它们运来了。”

沈晚晴点点头,问道:“那什么时候能把汽车造出来呢?”

林远想了想,说道:“不用急,只要东北总督一到手,相关的产业很快就可以建成了,比如石油,橡胶,冶金……”

没等林远说完,只听背后有人叫道:“林大人!”

林远一回头,见到一个人由远而近,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个人竟然是天津机器局的徐斌,他的眼角上有一大片淤青,好像是被人给打了,林远连忙指着那片淤青问道:“你的眼睛是怎么了?”

徐斌指着那几台汽车说道:“还不都是他们惹得祸,路上有一台蒸汽机里没有水了,我们就停下来加水,谁知道边上有一家英国人开的机织厂……”

沈晚晴在一边问道:“机织厂是什么?”

林远解释道:“就是把丝和线这样的纺织原料织成布或是绳子这样的成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