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第8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真没有贪官污吏?”中年人摇头表示不信。

“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但确实很少,咱们这里对贪官污吏查得可严了,有专门的衙门干这事儿,还有哪么多的议员盯着,谁要是做一点不法的事情,转眼之间便要大白于天下,那下场,可是很惨的。”

中年的微微点头。

时间便在年轻人的叙述之下一点一点的过去,当年轻人给中年人留下地址,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兴冲冲的离去的时候,时间已是到了华灯初上的时节。

中年人站了起来,看了看手里的大汉日报二版上关于檀锋的报道,再一次地叹了一口气,将报纸揉成一团,扔到了桌子上,却拿起了那张蓟城晚报,起身向茶馆外走去。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汉旗天下(121)相逢

“将军,我们不能在蓟城逗留太久,对于您来说,这太危险了。”潘柱子看着周玉,急切地道:“您的名气太大,在蓟城,认识您的人也太多,这些年来,您可一直是汉国要捉拿的对象,檀将军已经死了,他们是不会放过您的。”

周玉,也就是茶馆里的那个中年人,听着自己的贴身护卫潘柱子的话,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柱子,那里不危险?这天下,已经快要是大汉王国的了。楚国这一次难逃劫难,而楚国一亡,秦国又能独立支撑到什么时候?高远先打楚国,就是瞧准了秦国内部乱成一团,很难再形成以前那种凝聚力,路超虽然暂时平息了国内的战乱,但这只是将矛盾硬生生的压了下去,并没有真正的解决,而且压抑的时间越长,将来爆发时候造成的破坏就越大,所以,这天下,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汉旗天下了,所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是不安全的。”

“可是我们能找一个偏避的小山村去定居下来,那样被发现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另一个护卫霍大狗道。

“那是你们不了解大汉王国,在我看来,去这样一个地方,危险性比在蓟城要大得多。”周玉摇头道。

“这怎么可能?”两名护卫一齐表示惊讶不解。

“这是你们不了解汉国。”周玉叹道:“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蓟城东游西逛,你以为我是在怀旧吗?不,我是在了解这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城市,我对这里是熟悉的,但现在。我对这里的感觉却完全是陌生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扩大,还有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态度。这是一个忙碌的城市。”

“的确是很忙,街上的人都象家里着了火似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狗表示赞同。

“这些天。我了解到了很多大汉的政策,像你们所说的那种农村,汉国朝廷对于那些地方的控制,要远远比城市更强。像我们现在所处的蓟城,常住人口便过了百万,如果再加上流动人口,翻一番也不止,蓟城已经超越了楚国的郢都,成为这个世界之上最大的城市了。而汉国朝廷对于城市的控制反而并不怎么严格。来得轻松,去得自然,当然,这或许是我外在的一种感受,但据我打听到的汉国的农村政策,就截然不同了。”

周玉吸了一口气,道:“汉国利用一个叫做农村自治委员会的机构管理农村,每一个村子都有这样的一个机构。这些人都是不拿薪饷的,由全村百姓选出他们最信任的人来担任村长和其它一些负责人。在汉国,他们实行户藉登记制度,出生多少,死了多少,外来多少,都有着详尽的记载。据说这也是汉国为了统记全国人口的一个措施,在这个自治委员会的管理之下,每个村子都井然有序,如果我们去了那些地方,就像一堆白米之中的一颗老鼠屎。要多醒目有多醒目,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藏不住的,因为我们怎么看,也不像是几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哪,难道我们真得只能找一处深山老林去当野人吗?”潘柱子颓丧地道。

“野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周玉笑道:“就算当野人,我们也要吃要用吧,还不得跟外人接触,再说了,我已是年过四十,去当野人倒也无妨,柱子你和大狗却还年轻,难道也要随着我将大好年花葬送在深山老林之中?”

“将军,我们愿意,只要大将军安全就好。”潘柱子肯定地道。

“如果汉国真要抓我,在哪里都不安全,而他们如果不那么上心的话,在哪里都是安全的。”周玉笑道:“现在我不是什么将军了,只是一个落魄客而已,高远已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不见得还会把我放在眼中。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一头一尾,我们做不了,也不想做,那么便只有取中策,隐于市了。这蓟城数百万人口,每日流动人口无数,正是我们藏身的好地方。”

“您这么一说,我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了。”潘柱子点点头道。

周玉一笑,“正是如此啊,所以我已经决定,就在蓟城定居下来。大狗,明天你去找找我们租住的这个房子的房东,看能不能将房子买下来,如果能,那就最好了,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家了。等一切稳定下来,我再将你们嫂子和侄儿悄悄地接过来。”

“是,将军。”

“以后不要叫将军了,我也不是什么将军了,以后就叫我大哥吧。”周玉笑道。

“这,这怎么能行?小人哪里高攀得起?”潘柱子和大狗都连连摇头。

“什么高攀不高攀的,想我周玉,这一辈子千军万马都带过,高高在上了这么多扩,可到得多来,一直跟着我的也就只有你们两个了,你们还当不起我的兄弟,还有谁能当得起?以后我老大,柱子老二,大狗你最小,便是老三了,我们三兄弟,在这蓟城重新来过吧,我们不当官了,我们来做做生意,我倒想试试,在战场之上我能打胜仗,到了生意场上,我能不能再一次纵横捭阖。”

“将军要做什么事,自然是马到成功!”潘柱子大笑道。

“还叫将军?”周玉瞪眼道。

“哦,是大…。。大哥!大哥!”潘柱子窘了一下,终于还是叫了出来。

“这就对了。我们出来的时候,来的银钱也足够我们好好的经营一番了,大狗,明天你去蓟城,找到一家积石城商业银行,将我们手里的银标和金银兑换成汉国通用的纸币,在这里,金银可是不大好流通而且太显眼了。”

“为什么找这个银行,在蓟城,不是他们的中央人民银行信誉最好么?”潘柱子不解地问道。

“中央人民银行是官办的,而这积石城商业银行却是私人合资办的。咱们还是小心些为好,咱们带出来的银钱数额不小,在官办银行了,少不得要盘问一番底细的,这积石城商业银行嘛,是刚刚组建起来的,想来也正在和官办银行争夺业务,管理上不会那么细,有人去存钱,还是大笔的,想来他们应当很高兴。”周玉解释道。

“还是大哥想得周到。不过大哥,咱们投资什么生意呢?对这个,说句老实话,我们还真是一窍不通呢,我和大狗,除了拔刀子杀人,可真没有什么别的长处。”潘柱子有些发愁。

周玉拿起手里的蓟城晚报,“今天,我在茶馆里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他身上的那股朝气,那个信心,让我很有感触。难怪大汉王国能有今天的成就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便能有这样的志向一还能付诸实施,所以我决定,投资这家蓟城晚报。”

“办报纸?”潘柱子和大狗都傻了眼儿。

“对,这蓟城晚报现在还只是一个婴儿,与大汉日报无法相比,这才正是我们介入的好机会嘛,而且这蓟城晚报虽然只是一个以八卦新闻,小道消息,奇异志怪之类为主的小报,但只要办得好了,未见得便不能有一翻天地。”周玉笑道。“而且,我觉得这也很有意思,汉国以大汉日报控制全国的清流舆论,蓟城晚报不见得将来就不可以。”

“大哥,我们不是要低调吗?藏身还来不及呢,将来如果蓟城晚报真做大了,那我们的身份不是大白于天下?”大狗吃惊地道。

“低调是现在,而不是将来,这些天在蓟城的见闻,我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你真要名气到了一定的程度,反而成了你的保护伞,知道田远程吗?齐国曾经的主政者,他现在可是大雁郡的郡守了。我不想再当官,但总也不想一辈子都见不得人。”

“大哥说得总是有道理的。”二名亲兵都连连点头。

院子里传来了狗吠的声音,三人都警觉地对看了一眼,当初在这里租下这幢房子,就是瞧中了这里的环境,一入夜,这里极其安静,在街上走动的人也极少,这里可不是一般的百姓居住区,而是有钱人聚居的一个街道。

这间屋子里,养着一条大狗,租下这里这些天来,二个亲兵倒是把这条大狗给驯熟了。听狗的叫声愈来愈烈,显然是有人向着他们这幢房子的方向来了。

潘柱子无声的从桌子下摸出一柄刀来,拉开房门,走到了院子里。

“屋里有人吗?”外头传来了一个声时:“有故人来访了!”

故人,什么故人?他们三人都是见不得光的人,哪里来的故人?这一下,连周玉和大狗也紧张起来,两人都提起了武器。

周玉提着刀,走到了门口,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拉开了房门,他听得很清楚,外头只有三个人,如果他们真的暴露了行踪,在这蓟城,跑是跑不掉的。

院子门拉开,门口站着一个衣饰华贵的中年人。

“周玉,真得是你。”

“堂兄,你怎么找到我的?”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汉旗天下(122)释然

来人竟然是周渊的儿子周建安。看着周玉的目光越过自己看向后方,周健安摇摇头:“别看了,没人,就是我和两个伴当。”

虽然周建安说没有人,但周玉心中仍然惊惶难安,他是怎么找到自己的?这个念头便像毒蛇一样在心头盘旋。

“你倒找的好地方。”打量着周玉租住的这个院子,周建安笑道:“怎么,你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堂兄请。”心中虽然惊疑不定,但周玉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算自己身份暴露了,最坏也不过引颈喂刀而已。

周建安随着周玉大步而入,却吩咐两个伴当去买一桌席面回来,他要与周玉畅饮一番。

房门关上,潘柱子和大狗却仍提着刀站在院子里,院内,大黑狗已经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卧在院子角上一柱塔松之下,惬意地手爪子扒拉着肚子上的毛皮。

“没想到你会来蓟城,易彬今天告诉我的时候,我还不相信,直到他说出了你准确的住址,我才半信半疑的决定来探一探你,没想到还真是你。”进了屋内,坐下来之后,周建安开门见山地道。

“易彬?”周玉嘴中一下子涌满了苦涩,这人是国安局的高级官员,专门负责对外行动的,“原来我自以为隐密的行为,一直便落在别人的眼中,他们什么时候来抓我?”

周建安一下子笑了起来,“抓你干什么?如果是要抓你,在你踏进蓟城城门的时候,你住的地方就不会在这里,而是在大狱里了。”

“为什么?”周玉忍不住问道。

“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就这样离开秦国南部边军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秦国,左右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现在我大汉军队在楚国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灭楚已是旦夕之间的事情,灭楚之后,秦人难道还能撑很长时是吗?与其和他们绑在一起最后一起沉下去,现在离开,倒也不失为一件妙事。”周建安抚须笑道。

“堂兄,你是说,汉人不会抓我问罪?”周玉追问道。

“你的事情易彬他们早已具文呈报给了汉王,汉王的批示就两个字,算了!”周建安道:“所以你现在就算在大街上大喊你是周玉。也没有人会理会你。”

周建安笑了起为。

听了这话,周玉心中一时之间倒是百感交集,不知是酸涩还是庆幸。低头半晌,终于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堂兄你怎么会在蓟城?你们不是一直都住在大雁湖畔么?”

“嗯,在哪里的确住了许多年。”周建安道:“你也知道,我的女儿与汉王长子早就定了亲,去年汉王巡视大雁郡的时候。便住在大雁湖畔,一来呢。他很喜欢小丫头,二来呢,他觉得应当把丫头送到蓟城来上学,而不是关在家里请先生教,三来,他也希望让丫头给他的儿子更早一些的接触。算是培养感情吧,所以,我与你堂嫂便带着小丫头到蓟城来了。”

“原来是这样。大伯他还好吗?”周玉问道,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大伯,他恨我吗?”

“父亲这些年来过得很好。很快活。”周建安笑道:“现在大雁湖畔,热闹得不得了,去那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年前蒋家权蒋首辅也去了哪里,在我看来,父亲倒是越活越健壮了,早些年征战带来的一些隐伤,在大夫的调理之下,竟然有荃愈的趋势了。”

“大伯身体大好,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周玉连连点头。

“至于你说恨不恨你?”周建安道:“早些年,就是父亲退居到汾州的那两年,说不恨你那是假的,当年之事,如果你伸手,父亲也不必黯然下野,避居外地,不过这些年来修心养性,倒是看得开了,有时候与我们说起你来,倒说如果不是你,他现在根本不过不了这样的生活,说不好便与宁则诚一样,成了檀锋的刀下鬼了。每每说起你的近况,他总是唏嘘不已,一直指望着你平平安安的,前几个月你在咸阳出了那档子事,父亲还担心不已,来信让我打探你的消息呢,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我们周氏子弟嘛!”

“倒教大伯费心了。”周玉听到周渊不再怨恨自己,倒是放下了心头一个负担。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周建安问道。“准备在蓟城定居下来?你是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的,在外头飘泊了这么多年,现在回来,也算是叶落归根了。”

“是的,我准备在蓟城安顿下来,今天与两个弟兄正商量着做一点生意呢!”周玉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还打着中隐隐于市的打算,岂料一言一行皆在别人的看顾之中,当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这蓟城,也没有你看到的那样稀松。”周建安微笑道:“做生意的确不错,只要有路子,发家致富也不算难事,你不打算再度出山为官了?国防部长叶重听说了你在蓟城的消息,还托我问问你,有没有意愿到国防部任职呢!”

“叶重?到国防部?”周玉清楚,大汉的国防部就相当于秦国的兵部,是手握重权的部门。“他怎么有这个想法?”

“你可不是一般人呢!”周建安道:“叶重说,如果你愿意的话,他就马上向王上上书,请求征辟你到国防部,先担任顾问一职,然后再慢慢解决身份问题。”

“不了!”周玉连连摆手,“替我谢谢叶部长的美意吧,打了这些年仗,我累了,不仅是身体累,心也累了,现在听以军队这些字眼,便打心眼里烦透了,我接下来,只想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既然汉王宽仁,不再追究我的过去,那么我便在蓟城安定下来,一切安稳之后,便将家小接过来。”

“弟媳和侄子现在在哪里?”周建安关心地问道。

“当时我离开的匆忙,一路逃亡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派了一个心腹回去带着他们先到乡下躲一躲。”周玉道:“进蓟城之前,才知道了准确的消息,回头,我就把他们接到蓟城来。”

“你不愿为官也好,其实我也赞成你就此离开官场,等你安定好之后,还是去一趟大雁湖旁,父亲一直还是很念叼你的。见到你安然无恙,心里一定会很欢喜的。”

“哪是一定的,等家小都接来了,我带上他们一起去大雁湖畔拜见大伯,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