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屋再说。”王贤示意众人随自己入内,坐定后方缓缓道:“圣意是,命我带八万兵马增援河套。不过还没有在朝堂上决议……”

王贤这两年说话愈发谨慎,但一众手下却不会把他最后一句话当真,只要王贤想挂帅出征,那些文官还敢反对不成?

“公爷,俺自告奋勇,愿为先锋!”柳升摩拳擦掌道。

“少不了仰仗侯爷!”王贤笑着对柳升道。

“公爷,侯爷不能离京,少了四卫营坐镇京城,我们会后方不稳的!”吴为却皱眉道。

“诶,小吴,没有四卫营的精骑,公爷此去胜算会小很多!”柳升看着吴为,倚老卖老地笑道:“至于京城,就算没有四卫营,凭他们那几块料,还能翻起多大的浪来不成?”

“如今我们已是众矢之的,做什么事都要首先保证不会出乱子!”吴为眉头皱得更紧道:“就不能给他们一丝机会!”

“你小心过头了……”柳升哈哈大笑道:“公爷率大军出征在外,京里的皇帝大臣,小心翼翼哄着公爷还来不及,岂敢在这时候乱来?就不怕公爷一气之下,反他娘的?”

“哎,侯爷……”吴为还要再说,却见王贤一抬手,他只好打住话头。

“侯爷说的有道理,我们如今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尽全力赢得这场战争,而不是窝里斗。”王贤沉声说道:“京城这边就随他去吧,我相信皇上顾全大局的……”

“公爷,赢得战争和控制京城并不冲突啊……”吴为苦口婆心地道。

“好了,你不用操心京城的事情了。”王贤却面无表情道:“我准备任命你为行军司马,把精力都用在筹备出征上吧。”

“啊?”吴为错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王贤但凡外出,都会把老巢交给他来镇守,多年以来从无例外。这次却要让他一起出征,分明是认为他不适合再坐镇后方了!

厅中众人都神色凝重,就连柳升也不敢开口说话,所有人定定地看着王贤和吴为,暗暗猜测着这一变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好一会儿工夫,吴为才回过神来道:“属下多谢公爷信赖。”顿一顿,他忍不住涩声道:“只是不知这次,公爷派谁镇守京城?”

“京城自有皇上坐镇,我何须画蛇添足?”王贤依旧面无表情道:“让帅辉在京城居中联络一下,也就够了。”

吴为仍不死心赶忙看向柳升等人,暗示他们快帮自己说话。

“公爷……”柳升等人连忙硬着头皮群劝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吴大人还是留在京城替咱们看家吧!”

“不行!”王贤却不容商量道:“非但吴为,锦衣卫的骨干也要随军出征。”说着他提高声调道:“此战许胜不许败,而且必须要一战打出十年的太平,否则本公就是华夏的罪人,只能以死向天下谢罪了!”

“是……”众人赶忙沉声应道。

别听他们应得齐整,王贤却知道这帮家伙心里不以为然。只好叹了口气,苦口婆心道:“永乐朝、洪武朝,乃至建文朝,我大明对蒙古人都是处于绝对优势。但凡王师所到之处,蒙古人无不望风披靡、远遁千里。所以他们六七十年来,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才有了我汉人一个甲子的风光岁月。”

在场众人都是经历过永乐朝,乃至洪武朝的,胸中自然洋溢着身为汉人的骄傲和自信,他们已经很难想象,前朝百姓在蒙古铁骑的肆虐下,战战兢兢、自甘下贱的凄凉状态了。但王贤很清楚,眼下这种昂扬自信的民族状态是何等可贵,那是用几代人和鞑虏的浴血奋战才培养起来的!

王贤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要保护这种大国骄民的自信,让汉人永立在这片华夏热土上,永远不用向任何人低头!

至少,绝对不能让大国的自信、民族的骄傲,折在自己手上……

“不管先帝和咱们有多大仇、多大怨,都不能否认永乐朝是让我们汉人扬眉吐气的一段辉煌时光!”王贤说着,目光缓缓扫过厅中众人,神情严峻道:“无论如何,是我们终结了永乐朝,保卫社稷,继续打击鞑虏的责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王贤的情绪感染了众人,众人的神情严峻了许多,再不是方才的心口不一……

“这些年,老百姓为什么会把我骂成奸臣?”王贤显然对自己在民间的风评十分了解,也并不讳言道:“除了有人往我身上泼脏水,更重要的是,我们丢掉了开国以来的武魂!”

众人不禁暗暗点头,如果是太祖太宗两位皇帝当家,遭遇了特鲁河那样的惨败后,就是砸锅卖铁,也会立即派大军出征,以牙还牙、十倍报复回来!在习惯了二位先帝的彪悍勇武后,老百姓分外不能接受当今皇帝的无声无息。

老百姓才不会管朝廷有多少实际困难,他们只知道挨了打就必须报复回来,让那些骚鞑子永远铭记这个教训——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这样干的皇帝就是朱家的不肖子孙,而向皇帝进献谗言、贪生怕死的权臣,自然就是十恶不赦的奸臣!

“这一仗,是我们洗刷掉恶名,重新赢回民心的唯一机会!”王贤目光幽深的看着众人,语气复杂道:“但如果输了,我们将输掉一切,大明也将输掉未来……”

众人很清楚,河套一旦丢失,宣大长城将成为抵御鞑虏的前线,大明朝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随时都有被蒙古人攻击的可能,九边守军疲于奔命,也不能阻止蒙古人,突破某处长城杀入大明腹地!甚至出现在北京城下!

从此以后,双方攻守易位,大明的军队保卫自己的百姓,不受蒙古铁骑践踏,尚且有心无力,还奢谈什么进攻?

“所以诸位,请收起所有的私心杂念,助本公赢得这一战吧!”王贤说着起身,向众人深深一揖。

众人轰然起身,单膝跪地,齐声高喝:“属下愿为主公、为大明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多谢诸位。”王贤感激得眼圈泛红。

吴为出了大厅,看到柳升在等自己,便缓缓走了过去。

“怎么样?”柳升急切问道:“公爷有没有改主意?”原来散会之后,王贤单独留下了吴为,在柳升看来,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

“没有。”吴为摇摇头,神情阴郁道:“公爷只是与我谈了些筹备出征的事情。”

“一句没提京城的事儿?”柳升失望道。

“提了一句。”吴为面无表情道:“警告我不要在京城搞小动作……”

“哎!”柳升塌下脸来,重重一捶廊柱,恨声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公爷的意思是,向皇上和百官表明,自己这次是一心为国、绝无私心,希望他们也能以大局为重吧?”虽然被王贤剥夺了大权,吴为还是冷静地替他解释道。

“屁!”柳升却恨恨道:“你说他怎么越活越回去了?怎么能指望狗改的了吃屎呢?”

“公爷说的也不错,这一仗必须要赢,这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这时候只能主动向对方释放善意,至少让他们不要捣乱。”吴为暗暗叹了口气,要是这一仗再推迟几年,等朝廷完成了军需供给的改革,王贤就不必如此受制于人了。

大明目前的军需供给,还是延续太祖皇帝设立的奇葩制度,由地方官府就近直接供应军队。一支军队的军需可能来自附近好几个府县,一个府县可能同时供应好几只军队,天下几千个府县、几千支军队,彼此之间的军需供应网线错综复杂到何等恐怖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就算王贤想要把军需供应抓在自己手中,都无从下手。在对眼下制度进行彻底改革之前,任他有通天之能,也只能依靠文官们来养活他的军队。

文官们万万没想到,被他们嫌弃多年,太祖皇帝制定的奇葩制度,居然成了他们最为重要的保护伞。要是没有这一手,他们在对付王贤时,就真的只剩嘴炮了……

“京城这边……”柳升犹有不甘地看着吴为,嘶声问道:“你真的不作任何动作了?”

“当然,公爷的话,不能不听。”吴为淡淡说道:“和公爷对着干只有死路一条。”

柳升打个激灵,知道吴为这话里暗含着警告之意,不由有些不满,哼一声,转身要走。

却听身后的吴为幽幽说道:“而且我也想通了,把京城让出来,也不失为一步妙棋。”

“哦?”柳升站住脚,惊喜地回头道:“你是说,公爷又要故技重施?”

“不知道。”吴为缓缓摇头道:“这些年,大人的心意愈发难测了。”说着叹了口气道:“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雷声大雨点小

日已西斜,天色向晚,回廊中渐渐已经看不清近在咫尺的面容。吴为和柳升的谈话仍在继续。

“我不是在猜度大人的心意。”吴为隐藏在黑暗之中,低声说道:“我只是就事论事。我们一直在京城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迟迟不敢有所作为,只敢做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这对我们并没有好处。”

“是。”柳升深有感触道:“僵持得越久,局面就对我们越不利。”说着不由恼火道:“你说公爷到底在担心什么,为何就是不肯下这个决心?!”

“道义。”吴为淡淡道:“大人无法过去道义这一关,更担心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想那么多干什么?胜者为王败者寇,也没见先帝的江山,夺得有多道义,还不一样成就千古帝业?”柳升闷哼一声,像他这样奉天靖难的功臣,自然信奉暴力夺权那一套,对王贤的诸多羁绊不以为然。

“那不一样的……”吴为摇摇头,不想跟柳升就这个问题辩论,转回原先的话题道:“不过有句话你说对了,我们有大军在手,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让出京城给他们作去吧!他们不干蠢事,如何能让公爷下定决心?”

“嗯……”柳升觉得吴为这话确实有些道理,拍了拍他的肩膀,咧开嘴笑道:“也是,有你老弟一起出征,咱们在外头也可以搞点节目,帮公爷早下决心!”

吴为点点头,目光投向黝黑的夜空。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我相信,严先生没有白死……”

柳升没听清他说什么,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吴为摇摇头,却不作答。

洪熙三年四月二十八,是大军出征的日子。这日清晨,午门外广场上旌旗如林、红缨如火,八万顶盔戴甲的精锐将士整整齐齐、森严列队,领兵的将领身穿明晃晃的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在他们的主帅镇国公王贤带领下,神情肃穆地望着午门方向。

午时正刻,五凤楼上钟鼓齐鸣,午门缓缓敞开,一队队高举着龙旗、宝幡、罗伞、金瓜的大汉将军,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正门鱼贯而出。

左右两掖门也同时敞开,文武百官从中而出,在各自的位子上立定。

到最后,炮声隆隆、号角震天,王贤高喝一声:“恭迎皇上!”言毕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众将士紧跟着王贤齐刷刷跪地,山呼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便见朱高炽在几名皇子的搀扶下,出现在午门下,登上了点将台。

朱高炽一手扶着栏杆,看着高台下乌压压的将士,扬尘舞拜,山呼万岁,一颗心激动得不能自已,若非他这具残躯已经不堪疆场驰骋,他真希望此刻率大军出征的能是自己,就像先帝那样……

等到行礼完毕,官兵起身,广场上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屏息凝神,静听皇帝训话。

“将士们,鞑靼贼子忘恩负义、狼子野心,数年来多次寇我边塞、掠我边民,更有特鲁河畔杀我将士两万,此刻又进犯河套,妄图吞并,是可忍孰不可忍?!”朱高炽高声喝道。

“不可忍!不可忍!”众将士血脉贲张、高喝起来。

“镇国公何在?!”朱高炽大喝一声,王贤赶忙应声出列,登上了高台。

来到高台之上,王贤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只能单膝跪地,听皇帝亲口敕封他为平虏大元帅,命其节制山陕直隶一切军政民政,一应官员任其去留,四品以下可先斩后奏!大小事务可便宜行事!

虽然王贤知道,这些任命随时都可能做不得数,但文官们能把山西陕西直隶的民政人事交出来,都可以算是对他所释放善意的积极回应了。这让他感到宽慰,杨荣杨士奇等人,终究不是只知道争权夺利的蠢货,关键时刻还是能以大局为重的。

洪熙皇帝又将代表皇权的天子剑赐予王贤,王贤转过身去,把皇帝钦赐的宝剑高高举起。

八万将士登时爆发出惊涛骇浪般的欢呼声。不知是不是错觉,在杨士奇等人听来,这番欢呼要远比方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得多……

欢呼声中,留守京师的官兵们,在上官的带领下,抬着数千只硕大的酒坛,为每个出征的将士都斟满了一大碗酒。杨士奇和杨荣也端着酒具登上高台,朱高炽亲自斟满一碗酒,双手捧到王贤面前,激动道:“元帅,此去只管安心作战,后方一切都会以战局为重。来,朕敬你一碗,愿你此去旗开得胜!”

王贤也激动得不免动情,双手接过酒碗,高声道:“请皇上静候捷报!”说完高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八万将士也都将酒喝完,王贤高声下令道:“三军出发!”

登时鼓乐高奏,将士们轰然转身,迈着整齐的步伐,昂然离开午门广场,穿过长长的天街,向德胜门方向开去。

天街之上,早就挤满了闻讯前来为大军送行的百姓,不单是出征将士的妻儿父母,那些子弟不在军中的百姓也箪食壶浆、以送王师。

王贤骑在马上,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正缓缓行在队伍中央,便见由数百名老者提着酒壶、举着肉食拦在了他的面前。

“京城百姓推举我等为镇国公、大都督饯行,祝公爷旗开得胜、驱逐鞑虏!”为首的老者颤巍巍、高声对王贤说道。

王贤示意卫士将为首的几位老者放进来,几位老者便为他斟酒,然后高举头顶,大声道:“老朽代京城百万百姓、大明亿万苍生,敬大都督一碗!”

侍卫紧张地看着王贤,想示意他找个借口不要喝这来路不明的酒水,王贤却置若罔闻,双手接过来,毫不犹豫地将那一碗酒饮尽。

百姓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王贤将酒碗递还给那老者,向周围百姓拱拱手,高声道:“父老乡亲,我等所衣所食,皆是百姓供养,如今为国出征,必不负父老所望,不破鞑虏,誓不还朝!”

百姓们的欢呼声更盛了,许许多多人激动地跪下,高声喊道:“公爷必胜!”

更多的百姓被感染,也跟着跪下,高喊声越来越响亮整齐,甚至传到远处的午门下:“公爷必胜!公爷必胜!”

听到这整齐的呼喊声,朱高炽的神情略有些不自然,但皇帝什么也没说,便登上銮舆还宫去了。

杨荣、杨士奇对视一眼,后者冷笑一声道:“镇国公一朝出征,威信大增,咱们多年摸黑全都成了无用功。”

“呵呵。”杨荣笑着摇摇头,看着远处欢呼的方向道:“要是输了这一仗,结果会怎样?”

“那自然是国之不幸了。”杨士奇笑笑,低声道:“不过福兮祸所依,谁能说得准呢?”

“是啊,咱们为大明祈祷吧。”杨荣说完,与杨士奇并肩进了午门,没有王贤这块巨石压在头顶,他们感觉连呼吸都轻松了许多。

王贤的大军是四月底出征,五月初到了宣府,王贤命大军一面稍作休整,一面从打前站的锦衣卫口中,了解河套的情形。此时,距离阿鲁台进犯河套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距离鞑靼军包围大王城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让王贤稍感欣慰的是,当初筑城时,就考虑到可能会被围攻,所以两座城池修建的还算高大坚固,加之蒙古人不擅攻城,大王城至今还没有沦陷……

是以尽管忧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