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龙戏唐-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系与魏王党爱怎么闹就怎么闹了去,陈子明可没功夫去理会,尽管此番的激烈党争其实是他放的火,可火是放了,后头的事儿么,他却是并未参与其中,这不,也没等户部里硝烟腾起,他便已是领着一帮工、户两部官员又往夏、银、绥三州逛荡了去,借着出差的名义,躲开了朝廷里正自汹汹燃起的战火,爽利无比地玩了把隔山观虎斗,当然了,乐呵地隔岸观火之余,倒也没忘了正事——乘着农闲时分,调集了大批的民壮,在三州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基建,各处矿山与盐场几乎同时破土动工,身为总监的陈子明尽管每日里都累得个够呛,可看着各项工程的进度一天天地快将起来,心情无疑却是爽得个不行……

第169章 能源革命之肇基(一)

盐场以及矿山的建设速度很快,不过么,陈子明也就只在三州呆了不到一个月便回了京师,无他,一者是新春将至,陈子明可不想因工作而冷落了家人,二来么,有着李恒等一帮有着盐场、矿山建设经验的官吏们在,实也无须陈子明事事亲力亲为的,实际上,若不是为了躲开京师里的夺嫡之争,此番陈子明其实根本没必要亲自去三州督战的。

有唐一代,官员们的生活远比前头的诸般朝代来得惬意得多,俸禄就不说了,比之历朝历代都要高出一截,更有旬假与年假之休闲,尤其是年假,足足五天之多,够阶的官员们除了除夕夜要进宫伴驾之外,其余时间都可自由支配,迎来送往等诸般人情世故自是少不得之事,陈子明自然也不会例外,几乎大半个年假都耗在了此事上,各府各方都须得去走动走动,一圈忙乎下来,年假也就只剩下一天时间了,可就这么一天的空闲,陈子明也不曾真儿个地消停下来,领着一帮府上的匠人家丁在西跨院里的工匠房中可着劲地折腾着,一天到晚都是叮叮当当的打铁之声,闹腾得阖府上下都不得安宁,可他自己却是乐此不疲,哪怕脸上沾满了黑灰,也依旧乐呵呵地在那儿指指点点不已。

申时末牌,天已近了黄昏,一众匠人家丁们忙乎了一整天,总算是成功地按着陈子明所画的图样打造出了个直筒子的怪炉子,说它怪,倒不是是因为这铁炉子个头大,实际上,这炉子比之寻常百姓家所用的炭炉也就只大了一圈而已,外表么,也就只是个直筒子,与寻常木炭炉相类似,可炉身却有着普通炉子所没有的夹层,底部更是造了个小隔层,以格栅与上部的炉身隔开,不仅如此,隔层处还设了个活门,至于顶部,还有着个带着圆孔的可左右移动之盖板,大小与炉子的截面相当。

“禀老爷,炉子已打造完工,请您过目。”

怪炉虽已打造完毕,可一众匠人与家丁们却是无人看得出这炉子的用处,自不免都围着胡乱猜测个不休,倒是为首的工匠机灵,第一时间便将完工的消息告知了正在一旁摇椅上闭目养神的陈子明。

“哦?好,某来看看!”

几天的迎来送往之下,陈子明也已是累得够呛,又在这匠房里折腾了近一日,早已是疲了的,先前困劲一起,也就顾不得边上的喧闹,小眯了一觉,正自迷糊不已间,一听炉子已造好,顿时便来了精神,猛然便站了起来,几个大步便行到了那铁炉前,也顾不得其脏,俯身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又伸手在其上捣鼓了几下,这才兴奋无比地拍了拍手掌,惬意地笑了起来。

“老爷,这炉子……”

几名匠人虽是按着图纸将铁炉打造了出来,可却愣是看不出这黑家伙到底是作甚用的,没旁的,府上并不缺炉子,无论是煮茶的还是取暖用的炭炉都不缺,似乎没必要专门打造出这么个怪玩意儿,众匠人自不免都心生疑虑,彼此对视了一番之后,自有一名年岁最长的老铁匠趁着陈子明高兴,小心翼翼地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呵,这炉子可是好东西,可用之煮饭烧水,别提多好使了的。”

陈子明心情正好,自是不会去计较老匠人的冒然发问,笑呵呵地便解释了一句道。

“这……”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几名匠人顿时全都傻了眼,无他,现时代煮饭烧水都是用灶,烧的都是柴火,煮茶、取暖用的都是炭炉,与面前这等铁家伙显然不甚搭嘎。

“陈旺,去,将前几日老爷我交代要整的蜂窝煤搬了来。”

陈子明整出这么个铁炉子本来就是想向天下人推广的,也自无甚保密不保密之说,这一见众铁匠们全都满脸诧异地望着自己,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也没急着出言解释,而是一挥手,召过一名侍候在侧家丁,豪气十足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陈子明既是有令,那名家丁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恭谨地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出了工匠房,不多会,便已是搬了一叠五块圆柱状的蜂窝煤从外头行了进来——这几块蜂窝煤乃是陈子明前往三州时,令人挖来的原煤,在绥州时便已令州中铁匠打造好了印煤的打煤器具,不过么,因着诸事缠身,陈子明却是并未在三州炮制煤炉等物,而是回了京之后,方才着手做这么些准备工作,无他,真要想推广煤矿之使用,关键之处还在太宗的身上,唯有取得太宗的首肯,方才能以举国之力大兴煤业。

中原之地,煤矿储量极大,不说山西、河北等储量最大的省份,便是关中也有不少煤矿的存在,早在汉朝时,煤炭就曾大量使用过,无论是冶铁还是民间煮饭,都有用到此物,然则到了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不知何故,煤炭突然停止了使用,直到大唐建立都已二十几年了,煤炭也不曾再登上时代的大舞台,似乎天下人都忘了还有煤炭这等好东西的存在。

不说民间了,便是官方的瓷窑以及冶铁作坊,自三国以后都不再有使用煤炭的记录,这无疑是件很令人奇怪之事,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哪怕陈子明为了推广煤炭的使用,查阅了不少历朝历代的旧档案,也愣是没搞清煤炭为何突然失去了市场,而木炭以及柴禾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城市周边之森林被砍伐一空的结果,再不加以控制,关中的森林必将为之一空,紧随而来的水土流失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真到那时,再想补救都难了,而这,显然不是陈子明所乐见之结果,正因为此,他不单要大兴煤铁产业,还打算将煤炭推广到千家万户,今日着铁匠们打造出来的这么个铁炉子正是推广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

“你们几个先取些土来,将这铁炉的夹层都填满了,再将此蜂窝煤搁在炭火上引燃。”

陈旺方才刚将五块蜂窝煤放在地上,陈子明便已是一挥手,紧接着又下了道命令。

“诺!”

听得陈子明有令,几名匠人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吩咐恭谨地应了诺,七手八脚地便全都忙活开了,好在人多,不多会便已完成了陈子明指定的工作,很快,三块已被引燃的蜂窝煤便已被叠加着塞进了火炉之中,紧接着,又有人去取了个铜壶来,装满了水,搁置在了火炉上。

“哟,水开了,好快!”

“呵,还真能用啊。”

……

铜壶很普通,就是平常时煮茶用的,水开的情形也普通得很,无甚可稀罕处,真正令众工匠们诧异的是水烧开的时间明显比用柴禾或是木炭要快了不少,毫无疑问,在蕴能上,煤炭远比木炭或是柴禾要高出老大的一截。

“老爷,这水开的速度倒是颇快,似乎比烧柴要快了不少,只是这煤烧的味道似乎重了些。”

为首的老匠人心细,紧赶着便作出了个判断,与此同时么,也对煤炭炉子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些质疑。

“嗯,不错,此味道确是重了些,还带有一定的毒性,若是不做好通风,难免会有大碍,然,相较于木炭来说,价却是低廉了许多,且火力也大,只消在使用时,连上烟囱,便可确保无虞。”

煤炭价格低廉,全国各处大多有产,尤其以山西、河北储量最丰,在使用效率上,远高于木炭,可缺陷也不是没有,那便是废气里往往带着一氧化碳,若通风不好,极易中毒,用之烧火煮饭又或是用之工业都不成问题,可要用之来取暖么,那就须得小心设计暖阁了的,否则的话,一不小心便会造成事故,此一点,陈子明自是心中有数得很,当然了,相较于那么点微不足道的缺陷来说,煤炭的使用价值无疑是远高于柴禾与木炭的。

“老爷英明。”

陈子明都已将话说得如此分明了,众匠人们也自不再有甚疑问,也就只剩下齐齐称颂不已的份儿了的……

五天的年假很快便过去了,一转眼,已是将近远销,本该在十五举行的大朝自也就提前了两日进行,值此新春刚过,而元宵未至之际,朝议自不会有甚太大的事儿,说起来也就只是君臣们见上一见,扯上些闲话,就算完事了,无他,按时人的观念,过了元宵,方才算是过了年,错非是出现了军国大事,否则的话,在元宵前的这一朝时,是不会有甚重大议题要议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六部九卿上些称颂的表章,皇帝再好言抚慰一下诸般臣工,也就可以散朝了去,今儿个自然也不例外,六部都已过了五部,也没见谁提起过甚严肃的话题,到了阎立德处,也是如此,说的同样是些喜庆的言语,并无甚实质性内容。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阎立德奏完了事,太宗照着惯例说上几句体贴的话语,接下来也就该轮到太常寺卿杜楚客上本了,然则就在其将将要出列的当口,却见陈子明突然从旁杀出,高声地禀了一嗓子,当即便令诸般臣工们全都为之讶然不已,甚至连太宗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偌大的厅堂里立马便是一派诡异的安静。

“爱卿有何本章且就奏来好了,朕听着呢。”

尽管有些搞不懂陈子明为何会在此际要动本章,可一见其面色肃然,似乎所要奏之事不小,太宗略一愣神之后,也就准了其之所请,此言一出,满朝武的目光立马便齐刷刷地全都聚焦在了陈子明的身上……

第170章 能源革命之肇基(二)

“谢陛下隆恩,微臣欲奏之事关乎能源危机,微臣四年前奉旨牧茂州,过秦岭时,见南北坡皆苍苍莽莽,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兽走鹰飞,野趣盈然焉,然,去岁奉调归京时,却见南坡景色依旧,而北坡半童(童,言中意为光秃)矣,多则十载,少则五岁,草木恐将尽耶,不仅秦岭如是,我长安周边之森林大半已殆尽焉,一路往三州而去,所过处,树木愈见稀疏,往山西一路亦是如此,若无改观,三十年内,我关中恐难觅高壮之木也,每一思及,微臣无不惶恐,特行我工部各地之工坊,暗查诸多大城周边的山林,情形也与我关中无不同之处,微臣惊而细究之,始知一切之根由皆在烧炭以及民间砍柴禾之所致,无他,自我大唐崛起于乱世,累今,已有二十余载,天下承平,人口之增速极大,于自然之索取也自愈发猛烈,加之工部诸工坊对木料乃至木炭之需求也愈发增多,时至今日,能源之危机虽尚不曾爆发,却已是不远矣,微臣惶恐,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尽管太宗的言语甚是平和,可内里隐约却是带着一丝淡淡的不满之意味,旁人或许听不出来,可以陈子明之敏感,却是清晰地感受到了的,不过么,陈子明却并未因此而退缩,先是恭谨地谢了恩,而后滔滔不绝地便将能源危机将至的实情以及根由细细地详解了一番,却并未急着提出解决之道。

“嗯,竟有此事?”

一听陈子明将情况说得如此之严峻,太宗心中的那一丝不满立马便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疑惑与不安。

“陛下明鉴,微臣不敢虚言以欺君,关中之森林状况一查便可知根底。”

关中森林日渐枯竭是实,不过么,其实也并未达到陈子明所言的三十年内便荡然无存之地步,真要细算了去,或许再过百年左右,关中也就该找不到成片的树木了,当然了,为了能打动太宗,陈子明故意将事实夸大一些也属理所当然之事。

“唔……,区区砍柴烧炭耳,竟会有如此之结果?朕实是有些不敢信然,爱卿且为朕详解一番好了。”

太宗虽是一代圣君,可也不是啥都懂的,尽管相信陈子明所言的关中森林殆尽过半或许是事实,却并不以为会是砍柴烧炭所造成的结果,无他,自汉末以来,天下人一直都是如此取用柴禾的,似乎也无甚不妥之处,怎地到了大唐,就成了森林殆尽的元凶了?从道理上来说,怎么看都有些说不过去,太宗自是不免有些个不以为然,不过么,倒是没直言呵斥陈子明的妄奏,而是狐疑地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本也是如此想的,然,再一细究我工部各工坊乃至长安一地之柴禾、木炭用量,微臣方才惊觉消耗之巨可谓惊人至极,先说我工部各工坊,在关中计有冶铁工坊三间、兵器工坊十间、另有营造、修缮处工坊三间,据查,去岁一年,光是这十数间工坊,便耗木料约四千车,每车按三百斤算,这就须得有高壮之木三千,另冶铁、兵器工坊一年耗木炭约三千大车,按木与炭之换算,一车炭大体须得两车木,此处又须得大树四千左右,两者一累计,便已须得伐树七千有余,再计之朝野间柴禾与木炭之耗费更是惊人,就以微臣府上而论,一年下来,光是取暖以及烧茶所用之木炭便须得二十大车,烧饭用之柴禾更是须得一百大车以上,而我长安之地,公卿之家颇多,每家之用度大体与微臣家相当,甚或更有超出数倍者,再,民间也须得****用柴禾,如此算了去,光是我长安一城,一年所耗之大树少说也有数万之巨,而一颗树,从幼苗长成可用之材,少则十数载,多则二十余年,纵生之速,亦不及耗之用也。”

陈子明此番乃是有备而来,各项数据早就已整理清楚,此际信口道来,当真如数家珍一般,数据翔实无比,一番长篇大论下来,顿时便令诸般臣工们忍不住便乱议了起来,无他,真要是陈子明所言是实的话,那后果确实是相当之严重的,当然了,不以为然的也大有人在。

“嗯,看来此事恐真怠慢不得,诸位爱卿对此可都有甚见解么?”

太宗虽是深居九重,却并非不识民间疾苦之人,此际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只略略一想,便觉得情形怕真不可轻忽了去,这便将问题丢给了正自乱议连连的诸般臣工们。

“陛下,臣以为陈侍郎这就是在杞人忧天,无事生非罢了,自古以来,伐木为薪便是人间正道,若不如此,莫非欲天下人皆茹毛饮血乎,岂不可笑哉?”

侯君集一向与陈子明不对付,加之他本心就不以为伐木烧炭有甚不对之处,这会儿跳出来驳斥陈子明一把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陛下,臣以为侯大人所言甚是,陈侍郎妄自夸大事实,实有欺君之嫌!”

段志玄素来与侯君集同穿一条裤子,向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而今侯君集既已昂然站出,他自是不甘落后,毫不客气地便给陈子明扣上了顶“欺君”的大帽子,倒是一向在朝中与侯、段二人相互呼应的殷元此番却并未跟着出列,不是不想,而是觉得不妥,无他,殷元心思缜密,早已在心中计较了一番,认定陈子明既是敢当庭提出此事,必是有着后手之准备的,此际跳出来高唱反调,待会儿十有**要丢大脸,与其如此,倒不若先静观其变来得好。

“嗯……,子明,尔既是看出了问题之所在,想必定是有应对之策罢,且就说来与朕听听好了。”

太宗等了片刻,见除了侯、段二人之外,并无其余朝臣站出来言事,眉头不由地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