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龙戏唐-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

汝南公主前面所言其实也就只是半真半假罢了,实际上,今日在杨太后说起立储一事时,素来孝顺的汝南公主其实是答应了要向陈子明探问个虚实的,只是因着知晓陈子明的秉性,不敢说实话而已,这一听陈子明明显不愿谈论此事,汝南公主自感不好向母后回话之下,自不免便有些两难了起来。

“馨儿应是知晓的,先皇在贞观十七年时便已立下了规矩,不明立太子,唯以密匣遗诏传位,此乃定制,岂可更易,且,为夫处在目下这么个位置上,终归须得避嫌,此事不必再提。”

如此多年的相处下来,陈子明对汝南公主孝顺的性子自不会不了解,哪怕汝南公主没说,他也能猜得到汝南公主在面对着杨太后之要求时会作何等反应,当然了,陈子明自是不会当面揭穿,可在道理上,却是不得不说个通透,明确表示了不打算支持当下便立储之态度。

“就依夫君好了。”

见得陈子明态度如此坚决,汝南公主虽为难,也自不愿违了陈子明之意,略有些无奈地便应了一声。

“馨儿莫要纠结此事,一切都交给为夫来处置便好,时候不早了,为夫还有些俗务,须得去书房一趟,馨儿且早些去休息罢。”

陈子明心中虽颇为的不爽,可这等不满只是冲着杨太后与萧皇后去的,自然是舍不得汝南公主受委屈,好言好语地安抚了其一番之后,方才径直去了内院书房……

“陈大人,请留步。”

身为宰辅,进宫面圣乃是常例,尤其是这等革新重务颇多之时,陈子明几乎每天都要往宫里跑上几回,今儿个也自不例外,一大早便进了两仪殿,与李恪就军制革新事宜交换了回意见,从辰时三刻一直讨论到了天将午时,方才从御书房里退了出来,这才刚走到两仪门,却听后头传来了一声招呼。

“哟,是宋公公啊,有事么?”

陈子明循声回头一看,见来者是杨淑妃身边听用的总管宦官宋磊,眉头不自觉地便是微微一皱,可很快便舒展了开来,笑着招呼了一句道。

“太后娘娘有口谕,请陈大人到泰福殿一行。”

自打赵如海乞骨告老之后,宫中宦官里就属内侍监何欢与宋磊官阶最高了的,若是面对寻常朝臣,宋磊都可摆上摆架子了的,可面对着陈子明这么位驸马爷么,宋磊却是不敢有丝毫的失礼之处,就连宣杨太后的口谕都显得格外的小心谨慎。

“微臣遵旨。”

一听杨太后召见,陈子明立马便意识到十有**还是跟立储一事脱不开干系,心中的厌烦自不免便更浓了几分,然则以其城府之深,却是断然不会带到脸上来的,也就只是恭谨地应了一声了事。

“陈大人,请。”

见得陈子明领了旨,宋磊自不敢稍有迁延,紧着便催请了一句,陪着陈子明便一路往泰福殿赶了去……

果然!

这才刚从泰福殿寝宫门口处的屏风转将出来,陈子明第一眼就瞧见了正陪着杨太后闲聊的萧皇后以及其怀中环抱着的小李仁,又哪会不知杨太后叫自己前来的真实用心之所在。

“微臣叩见太后娘娘,叩见皇后娘娘。”

尽管心下里对杨太后妄自干涉朝务之举极为的不满,可毕竟是自家丈母娘,陈子明自是不敢在礼数上有所闪失,紧着便抢上了前去,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罢。”

对于陈子明这个能干无比却又不怎么听招呼的女婿,杨太后自不免有些心结在,平日里也不怎么情愿召陈子明来见,问题是此番涉及到国本大事,陈子明这个首辅大臣却是断然绕不过去的,故而,心结归心结,杨太后倒是不曾给陈子明脸色看,于叫起之际,声线虽谈不上和煦,却也没甚恶意,大体上也就只是不咸不淡罢了。

“谢太后娘娘隆恩。”

尽管早已猜到了杨太后相召的用意之所在,然则陈子明却是断然不会表露出来的,更不会蠢到去主动开口问根由,恭谨地谢了恩之后,便一直躬身站着不动,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子明啊,近来事多,想必是忙坏了罢,这都清减了不少了,当须得注意劳逸结合才是。”

杨太后想了想,最终还是觉得不好一上来便谈正事,这便作出一副关切状地嘘寒问暖了一番。

“微臣多谢太后娘娘体恤。”

一听杨太后这等没甚营养的体恤话语,陈子明心中自不免腹诽不已,也自不会当真了去,当然了,表面上的感激涕零状还是须得表演上一回的。

“嗯,老身今日请子明前来,是有一事相商,这么说罢,仁儿如今已是四岁了,该到了拜师之年,子明素来才高,当世无两,若是能为仁儿之师,老身也就能安心了,不知子明可愿为老身分忧否?”

杨太后虽是久居深宫,可耳目却不闭塞,自是清楚陈子明谋算之能天下无双,也自不打算跟陈子明多绕弯子,体恤话语说过了之后,便即直截了当地转入了正题。

“太后娘娘明鉴,微臣才疏学浅,实不敢为大皇子之师。”

拜师不过是曲线救国之策罢了,陈子明若是真答应了下来,过没几日,怕是杨太后便会得寸进尺地提议立李仁为太子,真到那时,陈子明怕是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毫无疑问,杨太后的这么个要求,陈子明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嗯?”

这一听陈子明居然如此干脆地拒绝了自己的提议,杨太后的脸色可就有些不好相看了起来,虽不曾出言呵斥,可一声冷哼里已满是毫不掩饰的怒气,寝宫里的温度陡然间便降低了好几度,当即便惊得边上随侍的宦官宫女们全都为之心惊肉跳不已……

第527章 立储风波(二)

“子明过谦了,天下谁人不知子明乃盖世奇才也,古来罕有之奇男子,若真叫子明为仁儿启蒙,实是屈才了些,再者,子明政务繁忙,本宫也自不敢偏劳子明,然,若是子明不弃,且就挂个座师之名可好?”

萧皇后乃是南梁皇室后人,按辈分论,乃是已故特进萧瑀的远房堂侄孙女,嫁给李恪已有近十年之久(李恪之原配杨氏早亡,并无子息),然则生子却晚而少,到如今也就只有李仁一个儿子,后再无所出,而今,李恪登基之后,后宫虽尚未开始大规模进人,然,后宫佳丽无数乃是定制,加之李恪年轻,后头子息必多,萧皇后自不免担心李仁的嫡子地位会受威胁,故而才会想方设法地要立李仁为太子,如今见房中气氛不对,唯恐恶了陈子明之心,这便紧着从旁解释了一番。

“皇后娘娘如此体恤,微臣感激不尽,只是微臣身处庙堂之高,实是身不由己,一切还须得陛下圣断才是。”

这个座师之名又岂是那么好挂的,一旦确立了师徒之名,不管有没有师徒之实,陈子明怕是都不得不为李仁这么个弟子考虑上一番,若不然,道义上便有些说不过去,而这,自然不是陈子明所乐见之结果,问题是皇后开了口,身为臣下,陈子明也自不能生硬拒绝,只能是耍了把太极,将皮球往李恪那儿踢了去。

“哼,这么说来,子明是执意不肯给老身一个面子喽?”

杨太后从来都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儿,这么些年来,之所以表现得极为低调,那不过是形势所限罢了,无他,不管是长孙皇后还是太宗,都是个性极强之人,哪能容得嫔妃们惹是生非的,而今么,杨太后已是贵为后宫第一人,前朝公主的脾气可就显露出来了,这不,饶是陈子明拒绝得很是委婉,可杨太后却愣是没给陈子明留面子,寒着声便呵斥了一句道。

“太后娘娘言重了,微臣既是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若无陛下旨意,微臣实不敢擅作主张。”

见得杨太后这般蛮横无礼,陈子明心中的不爽自不免便更浓了几分,奈何杨太后毕竟是长辈又是尊上,陈子明自是不能跟其强顶个不休,也就只能是不软不硬地给出了个解释。

“罢了,子明既如此坚持,老身也不为难你了,回罢。”

丈母娘训女婿固是理所当然之事,可太后训首辅大臣就不免有些耸人听闻了去了,真要是就此传扬了出去,杨太后的跋扈名声可就要臭大街了的,正因为此,这一见陈子明软硬不吃,还搬出了朝臣的身份来说事,杨太后尽管已是不满到了极点,却也不好再一味强硬了,也就只能是摆了下手,不咸不淡地吭哧了一声了事。

“微臣告退。”

陈子明也自不想真跟杨太后以及萧皇后扯破了脸,奈何这两位所提出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强人所难了些,于公于私,陈子明都不可能应承下来,至于得罪不得罪么,到了如今这般田地,陈子明也自无法顾忌那么许多了的,并未再多言解释,恭谨地行了个礼,便即就此退出了泰福殿,但却并未就此退出皇宫,而是径直便去了两仪殿的御书房。

“子明去而复返,莫非是出了甚大事了?”

天时至午,已是到了饭点时分,忙碌了一个早上的李恪正在用膳,然则听得陈子明前来求见,还是第一时间便准了陈子明之所请,待得见礼一毕,也无甚寒暄之废话,开宗明义地便直奔了主题。

“回陛下的话,向前太后曾召了微臣前去泰福殿觐见,皇后娘娘与大皇子皆在。”

在搞不清杨太后所为是否是出自圣意的情况下,陈子明自是不敢随意妄言,这便意有所指地点了一句道。

“哦?”

李恪闻言不由地便是一愣,显然不是太清楚陈子明此言的意味之所在。

“陛下明鉴,太后有意让微臣为大皇子之座师,微臣惶恐,实不敢为也。”

李恪这等反应一出,陈子明便知杨太后与萧皇后所为并非出自圣意,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一松,也自不敢等李恪再问,紧着便简明扼要地点出了事情的关键之所在。

“嗯……”

李恪乃明君之辈,尽管陈子明说得甚是隐晦,可其却是一听便懂了,只是碍于情面,却是不好说杨太后与萧皇后的不是,然则闷哼之声本身就代表了李恪对此事之不满——于李恪看来,密匣遗诏传位之举措乃是良策,他自己就是此举措的受益者,又怎会不明白此法能为社稷选出真正贤明的帝王,以确保社稷之永续,自是不愿对太宗所定下的规矩有所更易,实际上,前几日萧皇后曾就立储一事出言试探过,当场就被李恪斥骂了一通,却不曾想萧皇后居然还是不死心,竟怂恿着杨太后出面来搅事,当真令李恪不满到了极点。

“陛下明鉴,如今诸皇子虽皆年幼,然,终归会有长大成人之时,进学自是耽误不得,终须得有一定之规,方可确保诸皇子之成材,微臣有一法,或许能见奇效。”

立储乃是敏感话题,往昔李恪尚未登基时,陈子明可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而今么,君臣名分既定,有些话可就不能说得太过直白了的,至于批评太后与皇后的话语么,那就更是万万说不得了的,故而,这一见李恪龙颜不悦,陈子明立马紧着转开了话题。

“子明有话只管直说,朕听着便是了。”

李恪其实不是没考虑过子女的教育问题,只是因着诸子皆幼,暂时还不曾仔细想过罢了,而今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立马便来了兴致。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教育乃是根本要务,丝毫轻忽不得,然,座师制却须得有所讲究,窃以为当以国子监之饱学鸿儒任之,一师一徒,此文道也,至于习武,亦可着武艺出众者为诸皇子之师,待得年岁稍长,文理已通,即可列席两仪殿议事,以培养诸皇子治政之才,再长,则以朝堂诸部务试之,兼以地方任职之历练,如此,何愁诸皇子不成大器哉。”

教育乃是个大命题,后世对此不知有过多少的争论,对此,陈子明自是心中有数得很,随口道出几条行之有效的法子自算不得甚难事儿。

“嗯,此法可行,子明且先拟个详细之章程来,朕回头便下了诏,以成定制。”

陈子明之所言看似平直,可内容却并不简单,关键的一条便是座师指定为国子监饱学鸿儒,如此,也就可避免朝中重臣为皇子师所惹出来的各种麻烦,对此,陈子明虽不曾明言,可以李恪之智商,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内涵之所在,龙颜自是为之大悦不已。

“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但消李恪能立法诸皇子的培养制度,也就能从根子上解决了立储之问题,自也就能避免杨太后与萧皇后再找他陈子明的麻烦,对此,陈子明自是乐得耳根清净,紧着便称颂了一句道。

“罢了,不说此事了,朕刚得线报,小九在柳州还不老实,与六叔(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十四叔(霍王李元轨,青州刺史)暗通款曲,意图不轨,嘿,真当朕是泥菩萨不成,依朕看,削藩一事也已是刻不容缓,子明以为呢?”

于李恪来说,解决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够了,他也自不愿去多谈杨太后与萧皇后的事儿,毕竟忌讳太多,天家的脸面终归还是要的,这便紧着转开了话题。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此事急不得,削藩固然该当,然,终归须得等军制革新事宜办妥了之后再行,以免变生枝节。“

削藩乃是陈子明一向之主张,然则他却并不打算急着行了去,此无他,眼下军制革新方才刚开始,军伍建设尚不曾正是展开,倘若盲目削藩,闹不好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便要重演,陈子明可不想当晁错第二,这一听李恪如此说法,自是不敢掉以轻心,紧着便进谏了一番。

“唔,也是,若得大军建制完成,何愁诸逆不服,只是朕却是担心逆贼提前起事,倘若因之生灵涂炭,实朕之过也。”

李恪也是饱读史书之人,自不会不知七国之乱的严重后果,此际听得陈子明这般建议,自是深以为可,然则还是不免担心那几位亲王会铤而走险。

“陛下无须过虑,人心向背乃是大势所趋也,贼子不妄动则罢,若敢妄为,微臣自当亲率大军灭之!”

对于李恪的担心,陈子明根本不以为意,没旁的,眼下拟定的职业军人制虽尚未正式实施,预定中的六大精锐集团军也还尚在纸面上,然则大唐素来不缺强军悍将,完全能震慑得住那些野心勃勃之辈,在陈子明看来,没有触动到那些藩王的利益底限之前,这帮藩王虽有反心,却绝对不敢轻举妄动的,尤其是在没个大义名分的情况下,谁敢动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很显然,除了李贞之外,其余的藩王都不会去当这么个出头鸟,至于李贞么,柳州乃是贫瘠之地,兵微将寡,他就算想动都没那个资本动。

“嗯,子明之能,朕自是信得过,此事就先再议也罢。”

听得陈子明作出了如此之保证,李恪也自是安心了下来,没再就此事多啰唣,夸奖了陈子明一句之后,便算是就此结束了此番之议事……

第528章 狠狠敲打(一)

永隆元年十二月初一,苏定方率凯旋之师回京,帝诏令陈子明率百官郊迎于野,并赐庄园一栋,以示恩宠,至于随苏定方一道抵京的吐蕃大相禄东赞等议和代表么,则根本无人理睬,仅仅只由礼部一名员外郎出面,将吐蕃使节团人等尽皆安排到了礼蕃院安置了下来,国书倒是收下了,可愣是让吐蕃使节团等了近十天都没给个回音。

战败者没人权,遭何等之冷遇都是活该,当然了,吐蕃使节团不受待见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朝中对如何与吐蕃和谈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以右仆射殷元以及礼部尚书许敬宗为首的一批老成持重的官员们主张宽恕吐蕃,给其悔改之机会,以促进西南边陲之和睦,而以新任吏部尚书李恒、户部尚书韩瑗等一大批中生代官员则一力主张给予吐蕃狠厉之惩戒,双方各持己见,几次廷议下来,都难以协调一致,而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