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治王朝之静妃传-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美好忘得一干二净。

随意坐在榻前,笑道:“我是大清的皇帝,你的夫君。”

孟古青似信非信的点了点头,一双丹凤眼盯着福临道:“你是我的夫君,你是皇帝……那我是皇后么?”

“恩,你是静妃,你是我的静妃。”福临不知如何回答,顿了半响才应道。

孟古青将将醒来,又记不得从前的事,自然是疑问颇多。她已不似方才那般害怕他,莫不然,也不敢这样细细询问。

见着女子脸色毫无血色,手也苍白得很,想是这几日未进食的缘故。不等女子再开口询问,便命人将熬好的粥端来进来。温和道:“你躺了好几日了,先用些粥,然后我再将你想问的一一告诉你。”

孟古青扫了扫一旁宫女端着的米粥,凤眸中满是疑惑:“你怎会知晓我想问什么?”

福临端过宫女手中的稀粥,笑对孟古青道:“你是我的妻子,我怎会不知你在想些什么。来,先用粥。”说着,舀起一勺米粥,轻吹了吹,往女子嘴中送去。

孟古青看着还有苍白的脸冲着皇帝笑了笑,继而便乖顺的将粥用下。

待粥碗已空空如也,福临拿出手绢轻为女子拭去嘴角饭粒。

孟古青盯着皇帝片刻,有些质疑道:“你当真是皇上?”

福临笑看了看自己一身明黄的龙袍,并不言语,孟古青扫了一眼福临身上的衣袍,一脸疑惑不解:“可皇上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怎会为喂我粥呢?”

福临抬手轻抚着女子面容,贝齿微露:“你同旁人不一样,你是我的妻子。”

“可皇上的妻子不是皇后么?你方才说我是静妃,呃,那我是不是该……该称臣妾,称我是要砍脑袋的!”孟古青此刻有些语无伦次,一道的便说了一通话来。

看着女子这般,福临觉很是可爱,在这紫禁城里头,好久不曾听到过这样真实的言语了。

“那你还有皇后,还有很多妃嫔!我记得皇帝好像是有很多妃嫔的。”孟古青似乎在思衬着什么,有些自言自语道。

闻言,福临脸色微变,沉默良久才道:“是啊,是有很多。”

顿了顿,又道:“不过,唯有你是我的妻子。”看着眼前的女子的,皇帝的神情有些复杂。

女子的显然有些失落,淡淡“呃”了一声,便不再言语。皇帝将女子拥入怀中,轻抚着女子青丝,却不曾察觉,女子眼中温柔与冷意交织。

紫禁城里头藏不得话,静妃苏醒之事不到一日即传遍了六宫,几处喜来几处忧。

眼见便是至腊月,天儿是愈发的冷了,承乾宫中倒是温暖的很。女子镜前梳妆,胭脂画面,镜中人绝色倾城。嗓音有些慵懒道:“这胭脂倒是好用。”

颖儿笑应道:“自是好,总共只得两盒,皇上就赐给了主子一盒。”

“哼!另一盒怕是要给静妃,这么些天都没个动静,想是无福消受了。”丹唇一抹,董鄂云婉笑意甚浓道。

“娘娘,娘娘。”话将将落,便见外头的宫女走了进来,急匆匆道。

让人扰了好兴致,董鄂云婉自是不悦,沉着脸问道。

宫女觑了觑董鄂云婉,结结巴巴道:“静妃醒了……”

董鄂云婉凤眸一睁,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什么!”

皇贵妃的性子,承乾宫中的宫人是再清楚不过,做表面功夫厉害得很,然暗地里狠辣起来却让人毛骨悚然。

方才传话的宫女站在原地,微福着身子,不住的朝着颖儿望去。颖儿看了看董鄂云婉,朝着宫女使了个眼色,宫女便悄然退去。

颖儿小心翼翼询问:“主子,是否前去养心殿探望。”

董鄂云婉黑着脸思衬片刻,沉声道:“先瞧瞧坤宁宫有什么动静。”

“这几日宫中关于本宫的谣言,可有了眉目?”放下手中的胭脂盒子,董鄂云婉又朝着颖儿问道。

颖儿诺声应道:“一直在查着,宫中流言素来不大好查,怕也还得用上几日。”

董鄂云婉眸色凶狠,冷声道:“若是让本宫查到是谁在捣鬼,本宫必定不会轻饶。你再去催催,必定要早日查出,还有,莫要让此事传到皇上耳朵里去了。”

颖儿恭顺道:“是。”

“好了,先下去罢。”约莫是因着听闻孟古青苏醒一事,董鄂云婉说起话来,也颇为不耐烦。

颖儿福身行了一礼,这便退去。

承乾宫这厢低沉的很,坤宁宫自也不好过,一名绿衣宫装急急穿梭在宫巷中,踏过了隆福门,辗转才到了坤宁宫,徐徐步入坤宁宫,转而走入内殿。

神色慌乱的朝着座上翻着书卷的女子道:“主子,静妃醒了。”

约莫是知晓孟古青当日撞那金柱子的缘故,宝音倒是平静如水,只悠悠道:“醒了便醒了,惊慌些什么。她谋逆的证据摆在皇上面前,醒了又如何,左右不过是都是死。即便是皇上心里头有她,可也容不得旁人觊觎大清的江山。况且她和皇上还有那么一道坎儿,怎的也迈不过的坎儿。”

说着,宝音脸上浮起一抹笑意,眼神很是笃定。

“主子……皇上似乎不打算追究此事,听闻还让御膳房备了膳食,静妃将将醒来,便传了太医前去查看,同宫人说话也和善了许多,似乎很高兴。”绿染似乎有些紧张,略带忧色。

宝音娥眉一凝,疑惑道:“依着皇上的性子,静妃若是醒来,必定会先质问谋逆书信一事,怎的……她在耍什么手段?”

想着,宝音是愈发的忐忑不安,沉声道:“备凤辇,本宫要去养心殿。”

闻言,绿染提醒道:“承乾宫那边毫无动静,似乎就是想让主子您,她会不会借此算计……”

“承乾宫的早与静妃撕破了脸,此刻前去,也不过是惹人闲话罢了,况且,这几日宫里头的谣言也够她忙得了,她哪能有闲功夫来算计本宫。走罢,本宫的姑姑昏迷了这么些天,如今醒了,于情于理,本宫都该前去瞧瞧的”宝音丝毫不慌乱,悠悠道。

皇后的凤辇在紫禁城里是相当惹眼的,因而走过宫巷之时,路过的宫人皆跪了一地,胆儿小的低头噤声,胆儿大些的便偷偷觑上两眼,一睹皇后芳容。

将将至养心殿,便见外头黑压压的一片,石妃和佟妃跟是先她一步到,身旁除了她们自个儿宫中的宫女,还跟着灵犀和雁歌。淑妃则是静静落在一旁,低眸等待。

见着皇后,皆屈膝行礼,开口请安。

宝音一副温柔和善的模样:“不必拘礼,都起来罢。”

一下子来了这么一起子妃嫔,皆端庄温柔的同吴良辅说:“劳烦德公公通传一声。”

吴良辅甚觉头疼,蹙着眉头步入内殿,苦着脸朝皇帝道:“皇上,各宫娘娘在外头,说是要瞧瞧静妃娘娘。”

孟古青醒来不久,虽是用了些许米粥,身子依旧虚弱的很。坐在榻前,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皇帝道:“皇上,她们来瞧臣妾作甚?”

方才听着福临同自己讲了一堆,孟古青现下便自称起了臣妾。清澈的眼眸盯着福临,似乎觉各宫妃嫔前来是件奇怪的事。

皇帝看了看孟古青,淡淡道:“她们就喜欢凑热闹。”

转而又看向吴良辅,沉着脸道:“让她们都回去,静妃才将将醒来,身子虚弱,须得静养。”

“嗻。”吴良辅躬身应道,然便朝着殿外去。

“等等,让石妃,佟妃,和皇后进来。还有……静妃那两名宫女。她们这几日都是在永寿宫的罢。去将她们都传进来。”吴良辅将将踏出两步,背后便传来皇帝的声音,言语间福临回眸扫了孟古青一眼。

孟古青回以一笑,柔声问道:“皇上,她们为何要来看臣妾?”那般的眼神分明是在说:后宫妃嫔不都得争宠么,谁也容不下谁,怎还会前来看她。

福临抬手轻抚了抚女子容颜,温声道:“石妃和佟妃用你感情甚笃,皇后……唤你姑姑。”说到这里,福临顿了顿。此刻的孟古青已不记得过往,醒来之时第一个见到的人是他,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福临忽觉自己多言了,何必与她解释太多。

正如宋衍所言,忘记了从前的人和事,但学识却不会忘记,城府自然也还在。他同她说这样多,她若是起了疑心那可如何是好。还有,她那两名贴身宫女……是否也参与谋逆之事。

这几日她们皆在永寿宫,也不见有什么动静啊,她谋逆?莫非是自己冤枉了她,可证据就摆在眼前。福临有些迷惘了。

还有她的失魂症,他还心存质疑。

“臣妾/奴婢叩见皇上。” 福临还在思衬着,便见吴良辅引着几名女子走了来。

淡淡道:“免礼罢!”

“主子!你终于醒了!”一见着孟古青,雁歌便哭了鼻子,翁声道。

孟古青一脸莫名的看着雁歌良久,看向福临道:“她……她是谁啊?”

福临的眸光中还带着质疑,然声音却如方才那般,平和间些温柔:“她叫雁歌,是你的贴身宫女。”

“皇上,妹妹这是怎么了?怎的好似……”许是察觉到孟古青的眼神有些不对劲,琼羽这才向皇帝询问道。

福临低眸看了看孟古青,叹息道:“她……记不得从前的事了,连朕也记不得了。”

“皇上所言之意,是言姑姑……”宝音惊讶道,满脸的担心,然心中却很是窃喜,若是静妃不记得过往,那她对她所做的事,她也该忘了个干净。

清霜杏眼圆睁,显然很吃惊,灵犀看着孟古青良久,心觉孟古青是不是同她当年那般。看了看孟古青头上的纱布,想是同她当初一般撞坏了脑袋。

走到孟古青跟前,柔声道:“主子,奴婢是灵犀,您可还认得?”

清霜亦问道:“静儿姐姐,你可认得我,我是霜儿。”许是太着急了,清霜这厢亦顾不得皇室称谓。

孟古青茫然的看着眼前的几名女子良久,摇摇头道:“对不起,我……”说着神色间有些痛苦,似乎在想着什么一般。

福临见状,慌忙道:“先退下罢,静妃这般模样,还须得静养。”

言罢又道:“雁歌和灵犀留下来伺候着。”

话还未落,赶紧将女子抱住,温柔道:“想不起来就莫要想了,你才将将醒来,先养好身子。”

琼羽眼中有些难过的看了孟古青一眼,拉了拉清霜,随着皇后一道行礼道:“臣妾告退。”

养心殿外的人已散去,踏出养心殿之时,只见一袭碧蓝来回走动,不住的望着里头看。

清霜望了望那俊颜男子,朝着翠浓道:“去告诉他,静妃无大碍,只是不记得从前的事罢了。”

爱情总是自私的,即便自己如今已诞下了皇帝的子嗣,依旧希望那人心中能有自己。清霜亦不明白自己在做些什么。同他说,静妃忘记了从前的事,也忘记了你辛子衿,这样刺痛他,委实的没什么意义。

果然翠浓将将同子衿说了,子衿脸色便难看得很,眼中些许失落,似乎还有些不可置信。

然此刻,养心殿后殿内皇帝亦是屡屡试探孟古青,将雁歌和灵犀放在她身边伺候着,就是想瞧瞧她会否同她们说些什么。

躺在榻上,女子紧闭着双眼,背后传来雁歌的声音,很是低声道:“灵犀,主子变成这般,芳尘姑姑又遭人谋害!这才几日的光景,怎的一切都变了。”

“其实……主子如此未尝不是好事,若她晓得芳尘姑姑没了,必定会难过。”灵犀的声音依旧那么清冷,听不出语气来。

雁歌带着哭腔,翁声抽泣道:“你说……是谁害了芳尘姑姑,主子那日来养心殿之时还好好的,怎生莫名的便撞了柱子?此事会不会……”

“这里是养心殿,莫要胡言乱语。”雁歌话还未落,便让灵犀急声打断。

孟古青苍白的手紧拽着被褥,眼角泪珠划过,朱唇紧咬着。对,如今是在养心殿,她万不能轻举妄动,若是露了端倪,那便是前功尽弃了。左右不过是再赌一把,赌他心中还是有她的,有那个不会危及大清江山的她,那个不知他谋害她父王的静妃,那个只是他众妃嫔中恭顺的她。

“太后娘娘驾到。”随着太监的一声吆喝,太后已然踏入内殿。

福临朝政繁忙,自然不会时时伴着,太后倒也会挑时候。

殿中的宫人跪了一地皆呼太后千岁,孟古青闭着双眼,佯装不曾听闻。

“起来罢。”太后依旧是和善的模样。雁歌和灵犀小心翼翼的起身,端站在一旁。

太后扫了孟古青一眼,开口朝着雁歌道:“不是说静儿醒了么?”

雁歌在太后面前素来尤其乖顺,柔声应道:“主子醒来不久,身子还虚弱着,用了些米粥便又躺下了。”

太后淡淡“呃”了一声,掀开明黄的帐幕,坐在榻前抚过女子青丝,叹息道:“静儿这孩子,好端端的,怎的撞了柱子。”

“哀家听宫人说,静儿的脑袋似乎撞的有些……”说完,太后又朝雁歌询问道。

雁歌看了看孟古青,压低了嗓音:“主子,似乎记不得从前的事了,就连皇上,她也认不得了。”

太后一惊,沉沉道:“这……”言罢又道:“待她醒了,差人去慈宁宫传个话。”

交代完一番话,太后便迈步朝着殿外去,雁歌和旁的宫人皆屈膝行礼:“恭送太后娘娘。”

听着太后的步伐渐行渐远,孟古青微微睁开双眼,呆呆的盯着被褥。因隔着帐幕的缘故,雁歌并未察觉她并未睡去。

福临政事繁忙,回到养心殿之时,已是夜色朦胧,临近腊月的天儿夜里甚是冷。孟古青并未等福临,独自用了晚膳,坐在榻前发起呆来。

福临走进内殿,见女子坐在榻前,托腮发着呆。雁歌和灵犀见着皇帝赶忙屈膝行礼,孟古青却无动于衷,雁歌有些急了,生怕惹怒了皇帝。

福临看了看灵犀和雁歌,淡淡道:“她才醒来不久,无碍,你们先下去罢。”

“奴婢告退。”雁歌和灵犀这话不是对皇帝说的,而是对孟古青说的。

孟古青并未理会,只呆呆的看着暗红的玛瑙帘子。福临细细看着她半响,委实的不像是装的。方才进来之时,也没见什么异样,想来是自己多心了。

此刻的孟古青,什么也记不得,也不危及大清江山,不用顾忌些什么,她亦可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静儿,想什么呢!”落座于榻前,皇帝温声问道。

闻言,孟古青回过头,看着福临半响,依有些怯怯道:“皇上,臣妾为何会伤了脑袋。”

福临将女子拥入怀中,叹息道:“前几日,你同我争吵,因着吵得有些激烈,便一头撞在了那柱子上,可真真是吓坏我了。”福临说的倒是实话,他们的确是争吵了,她也是因着争吵而撞上了柱子。

内殿中只得福临和孟古青二人,因而福临亦如以往那般,只称我,显得亲近些。到底是失忆的人,自然要装得像些,蹙了娥眉道:“臣妾那般任性?会那样傻?只因着同皇上争吵,便撞了柱子伤了自己?”

“你倒是不傻……”听闻孟古青这番话,福临似乎叹息般吐出这么一句,声音不大。

孟古青有些奇怪道:“皇上,您在自言自语些什么呢?”

“呃,没什么!”皇帝回过神来,对女子道。

孟古青点了点头,靠在皇帝怀中,心中有些复杂。不记得过往之事,他也不能怀疑她了罢。皇后,也不会那般防着她。呵,只是,这样伪装的日子,必定是难受。

腊月初九,天儿很是酷寒,大病初愈之后,还是孟古青头一回踏出养心殿。这几日皆是居在养心殿,与福临朝夕相对,孟古青亦怕露了马脚,事事皆小心,即便今日是自己的生辰,她也只装作不知晓。

福临拉着女子往御花园赏梅,如往年一般,雪花簌簌,红梅傲雪,景致甚好。女子着了一身寒梅色的袍子,外头雪白的莲蓬衣。皇帝明黄的衣袍外披着墨色披风。

“静儿,你看这梅花,盛得多好。”皇帝抬头望向那初开的红梅,伴着白雪,更是美不胜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