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择-第6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此时也是堂堂举人了,更是隐然为年轻一辈当中的翘楚领袖,怎么整日都将心思放在了阿堵物上面?”
林封谨此时虽然心中对此是有些异议的,但当然也不会直接说出来,只能“羞愧”的道:
“是,是,只是父亲一直身体不好,并且大夫还说他的身体是虚胖性质,虚不受补,我也只能想些别的法子来尽一尽孝心,也没想到此物的效果居然是如此之好。”
陆九渊“唔”了一声,隔了一会儿便道:
“我知道了,你去吧。”
林封谨顿时就如蒙大赦的离开了去,陆九渊却应该是被林封谨的这寥寥几句话激起来了心事,眼光显得飘渺模糊了起来,隔了一会儿,忽然念出来了一句话:
“唯能极于刀,始能及于道。”
这句话乃是多木浩的写照,他在刀道上勇猛精进,做到了极致,所以才触及到了道的边缘。陆九渊在之前也是觉得自己算是心无旁骛的投身于剑道,此时遇到了多木浩之后,这才知道原来世上还有用这样的方式活着并且奋斗的人。
更是发觉自己与之一比,那真的是分心太多太多。
他端坐良久,叹息了一声,是夜,九渊先生房内的烛火久久都不能熄灭。
***
第二天早上,林府外面便来了一位客人求见林封谨。
这客人一来,林封谨就吃了一惊,好奇道:
“刘伯,你怎的来了?”
原来这位客人竟然是九渊先生门下的一位老仆,算是管家之类的,据说是已经跟随在了九渊先生身边几十年了,虽然已经年近八十,却是精神矍铄。丝毫不显出老态来,走路也是虎虎生风。
在林封谨当时还没有拜师的时候,便听说刘伯砍柴挑水做饭什么的都是一肩挑,此时虽然仆人众多,但是九渊先生的衣食住行依然是他老人家一手操持,就连桌椅板凳,剑谱秘册,神兵利器也都是交给了他在打理,深得九渊先生信重。
正因为如此,林封谨这才纳闷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居然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刘伯找上了门来。
将刘伯请进客房坐下,刘伯却是呵呵直笑,连连摆手道:
“我就是来讨个信儿,不知道公子什么时候动身,老朽好事先安排。”
林封谨愕然道:
“什么信儿?什么动身?”
刘伯奇道:
“渊哥儿(只有他能这么叫九渊先生)不是说,你要去寻四房那边的姨表姐吗?他们此时在东夏国呢,并且都不愿意见外人的,所以必须要老汉我带你去。否则的话,无论是什么暗号暗记书信之类的,都根本就找不到他们的人,这一来一回的几千里路程。难道不需要准备准备?”
林封谨听了刘伯的话,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东家之子。。。。。。竟然是在东夏国??这个倒确实是需要准备一下。”
接下来林封谨一琢磨刘伯的话,又立即的从这些话里面找出来了不少的信息,感情九渊先生和这东家之子还有着血缘关系。彼此之前还是亲戚呢。
不过这也说得过去,十七八岁,对爱情充满了最美好憧憬的年轻穷书生。才华横溢,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却是恰好遇到了一个风华正茂,雍容华贵的女孩子,自然是直接在心中将其当成了暗恋的对象。。。。。。二者之间当然会触碰出格外激情的火花。
当然,最后的结局肯定是遗憾。
不过林封谨忍不住又想,若是当年的东家之子与陆九渊真的走到了一起,那么还有现在这个霸气无双,剑术登峰造极的九渊先生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温柔乡便是英雄冢,要获得什么,那么就要失去什么。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朝相见,便是别离五十年,或许对普通人来说,那就早已是爱过,恋过,然后就忘了,但是林封谨此时却是觉得,这一份酝酿了五十年的感情,若未消退,那将会是若陈酿一般,浓烈到怎样的地步啊?
想到了这里,林封谨忍不住摇了摇头,将这些没用的情绪抛在了脑后,他此时已经在考虑去一次东夏的可能性的。
七冲门的最后一关,就仿佛是一道铁闸那样,将林封谨的实力关得死死的,而说实话,此时林封谨的实力,也是早就超越了当前的境界,只差这最后一步,有道是厚积薄发,林封谨这时候也是相当于已经是“厚”到了极致,只差这临门一脚了。偏偏妖命者的身份特殊,突破方式也是与众不同,不走寻常路,换成是修炼别的功法,就算是无师自通,也一定是早就破关。
在这种情况下,林封谨自然是急于破关,要将此事摆放在第一位上。
而他有所顾虑的,自然还是东海联军方面的问题。
在林封谨的眼里面,世事无绝对,他认为东海诸国前来进袭的可能并不大,但绝对也不能说是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自己已经沿着海岸做出了预警的体系,一旦对方来攻,也是能做好充分准备,但是,吴作城可能独立与东海联军作战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一长,就必须要自己坐镇了。
其余的不谈,单是张雷率领的铁甲刀盾兵和三里部的骑兵之间的协调,还有调度,没有林封谨在其中的斡旋调和,时间一长也就一定会出大问题的了。
而自己一旦去了东夏,并且还没有办法及时赶回来。。。。。。林封谨最怕就是这种情况的发生。
(ps:看到有书友不理解设置烽火台的意义,还有就是突袭吴作城的难易度,特此说明一下,首先,这个时候横穿大洋的风险很大,就算是没有深海怪物的威胁,也存在茫茫大海中很难定位的问题,东海诸国横渡大洋来到中原,走的航线都是千百年来用无数朝贡的船只残骸标注出来的,在中原沿海航行的时候,通常也是不会冒风险驶入深海,而是沿着海岸线走的。所以在沿途也会航行一段距离就补充淡水,食物之类。)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要想袭取吴作城,至少至少也是要五万人吧,单是这五万人,也是要起码接近二十艘六桅,七桅大船来装载,同时,这五万人至少要带足两个月的粮食吧?就算是一个东海联军的战士每天只吃一斤粮食……………………在没有大量肉食的情况下,要负责搏杀这种重体力消耗的士兵每天只吃一斤粮食真的是很少了…………………这里就至少都是三百万斤粮食,这里又至少是十艘船!加起来这就是至少是一支三十艘巨舰的庞大舰队)
(最后,只用舰队是打不下吴作城的,还得将五万名战士运送上岸,安营扎寨,而在吴作城附近能停靠下来这样规模舰队的良港地势本来就相当苛刻了,同时,要上岸扎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附近必须得有大量的淡水资源,还要有足够的空地能安置下五万人,附近有大量的森林,因为无论是燃烧,安营扎寨,修船,打造攻城器具什么的都是会大量消耗木材,并且从军事角度上来说,最好易守难攻,还要与港口互为犄角之势。。。。。。这么多苛刻的要求一一列举出来以后,这才会令人知道为什么天然的深水良港真的是十分难寻。综上所述,所以东海联军想要突袭吴作城,在有心防范的情况下,真的是难上加难。)
不过,林封谨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要去东夏一行。
因为他最后还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这个七冲门确实是应该破掉了,并且心中也是有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若是再拖延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有什么未知的莫大弊端。
当然,更重要的是,林封谨觉得自己的担忧也是小概率事件,要发生这种事情,第一是必须东海联军的人抓准了时机,看准了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来袭,从各方面回馈回来的情况来说,这已经是大概十成当中只有两成的概率。
第二,即便是东海联军的人来袭吴作城,自己没有办法及时(在三个月内)赶回来的可能性也顶多只有三成!
这两种突发状况加在一起,才会演变成最令人纠结的状况,所以林封谨觉得这个险还是值得冒一冒的,实在不行的话,他也不是没有底牌,那就是请吕羽发话,让四胜关的守军出面,发兵来解吴作城之围。
当然,这是下策,不管吕羽和林封谨君臣之间再怎么相得,一旦北齐动兵,那就是国事,断然不会和私人的情谊混合进去,吴作城中就必然会被北齐强势插上那么一脚,对于林封谨来说,若不是逼不得已,便真的是不想这样做了。
第十章难民潮
长话短说,林封谨既然下定了主意要去东夏,那么自然便是紧锣密鼓的准备了起来。
此时东夏已经与北齐成为了盟国,所以相互之间的敌对意味便没有那么浓郁了,加上东夏国力乃是五国当中最弱的,物产远不及南方,所以也是很欢迎商贾前来,政策十分宽松,所以北齐的商人无论是要通过边境,还是在东夏国内行走做生意的话,都并没有太大的麻烦。
而林封谨的身份也是隐藏得很好,外部也只知道吴作城是被三里部统治,顶多知道还有个宗教领袖是“尊者”,甚至这位尊者还有个称谓叫“公子”都是十分机密的事情了。
因此林封谨虽然在吴作城下面大败东夏人,让他们丢脸万分,只要自己不泄露真实身份,那么就几乎没有什么问题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泄露了林封谨也是不怕,他还有崔王女这个权柄惊人的老情人在,虽然崔王女口口声声说什么归政给王上…………………但是林封谨却是知道,这女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呢,兵部,吏部,这两部当中,都有极强的影响力。
兵部是攥刀把子的,吏部是摆乌纱帽的,这两个要害部门一掐住,那就不怕别人能掀什么风浪起来。
很快的,下定了决心的林封谨便又收拾了行装准备出门了,苻敏儿不久前才和他尝了禁果,正是恋奸情热的时候,眼泪汪汪好生舍不得,左妹妹虽然看得心中酸涩,但也是要下定决心维持端庄识大体的大妇形象,说的也是君安心出门,家中有我的这类话语。
这一次林封谨前往东夏,名义上是打着商队的招牌,事实上也是因为国内的“北货”稀缺。组织了一下确实是打算好好贩卖一下货物捞一笔,加上其余相好的商家也是加入了进来,最后也是浩浩荡荡的弄了个庞大的商队:
单是牛车也是两百多辆,而林家带的货物也是众多,什么芳华永驻霜,什么东海舶来的特产物,还有南方运送过来的青瓷,苏缎,棉布,甚至连刚刚开发出来的越光莲雾米也是弄了几百斤。。。。。。
这样一来的话。算上随行的其余商家还有旁边的护卫,可以说整支商队的人数超过了两百人,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吃喝拉撒都是非常惊人的,因此打前站人手加起来的话,差不多都相当于是小型商队的规模了。
好在此行的商队成员都是老客,并且林家派出来的管事也是熟手,安置两百人的衣食住行在其余的商栈掌柜眼里面乃是天堑,在他的眼中只视为寻常而已。只因为之前张雷麾下的那几千人前往吴作城,也是他经手调度的,此时自然是牛刀小试而已。
等到出发之前,这管事已经是按照惯例。将这一路上的安排行程规划写了出来,交给了林封谨看,这一份安排行程规划乃是林封谨五年之前就要求家中商队做的了,这其中要将行程精确到每一天。这中途若是耽搁了的话,那么还要将备选方案列出来。
此时这名管事写出来的安排行程规划也是十分详细:他们这支商队此行从邺都起,一直要走到东夏的重镇盖平。整个行程达到了两千多里,累计要走上一个半月左右,这期间还要穿过两国的边境关口缶山关,途经七个渡口,每天平均要走五十里。
这期间,最轻松的一天只需要走十八里,乃是在东夏境内,早上出发,大概是中午的时候就能到达叫做“柏合庄”的地方。
而最艰难的一天,则是在从柏合庄启程以后,三更左右就要出发,然后这一天整整要跋涉八十七里,穿过十分险要的万松岭,在吴家庄才能歇下。
林封谨草草翻阅了一番,也没有细看,见到这管事也都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便微微点头让他去安排了。
接下来自然是安排一系列的琐碎事务,等到第三天,打前站的那批人便是骑着快马先出发了。
按照惯例,他们先行一日,方便提前安排食,住,并且了解前方路途情况,假如前方道路断绝啊,修补难行之类的,就会先回来汇报,这样的话,应该早些停下来休息就早些停下来休息,应该绕道就绕道。
除此之外,这样大规模的商队经过渡口的时候,甚至要提前两天去包船。因为渡口的运力都是有限的,一般就是一艘船来回渡,了不起能有两艘,像是他们这样庞大的商队,若是不事先规划好打好招呼,那么遇到了需要渡运的人多的话,在一个渡口耽搁拖延上两三天也是正常的。因此这批打前站的人都是十分精悍干练的汉子,能说南腔北调,更能与各方面的牛鬼蛇神打好交道,还得人面广,手段敞。
紧接着,这一支浩浩荡荡的商队便是出发了,这支商队当中虽然是以林家的货物为主,却还有零零碎碎一二十辆大车跟在后面,这些大车也都是邺都其余的好几个豪门搞的夹带的私货,当然彼此之间的货物都不会重复,所谓有财大家发就是这个道理。
这几个豪门加上林家的能量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在北齐境内行走的时候,那简直可以说是走县过府,堪称是一帆风顺,甚至直接就住进了驿站,驿承巴结着说是孝敬本家老爷(商队里面的王家家主乃是兵部的主事,正好管理北齐驿站),因此连食宿的银钱都不肯收。
而北齐国内在吕羽的强势统治下,还算得上是政清人和,并且东海联军的袭扰也没波及到内地来,便是有些许的剪径毛贼,直接一看林封谨他们商队的人数都是直接吓得要多远就逃多远,因此一路上堪称是一帆风顺。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幸福的渡过了北齐境内行走的十来天以后,终于是来到了缶山关,这里便已经是被东夏国控制的了,因为东夏和北齐已经结盟的关系,并且缶山关的守将也是早就打过了多次交道,缴纳了常例和赋税以后。商队便得以踏上了东夏国的国土。
结果第一夜就出了个不大不小的状况………………打前站的骑手来报,说是计划夜宿的黄土坎那边居然是涌来了难民潮,这些难民人数众多,汹涌而来,若是商队直接进镇的话,一旦有人眼热财物,登高一呼,或是煽动灾民,都是相当不妥的。
虽然商队的武力也是十分强大………………至少百名训练有素的商队护卫,这其中还有三四十名伤残了的老兵。直接组个刺猬也似的矛阵出来,这些难民就决计冲不进来,何况林封谨身边还带了几十名赤骑精锐,还有野猪和石奴同行?………………因此决计是不怕的了,但这里却不是北齐地界,而是东夏国中,商队出来也是求财的,不是来杀人的。
这些灾民一冲,那么就势必要动刀。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的话,东夏的地方官管还是不管?管了以后,发觉商队里面竟然是有这么大一笔财富。垂涎不垂涎?到时候什么事情都一股脑的笼到头上来了。
有道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这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商队就只能提前在距离黄土坎十里的地方扎营了,好在这一次出来。也早就料到了有野外扎营的状况,因此什么帐篷之类的一应俱全,找了块临水避风。临近官道的空地以后,便是将载货的马车给卸掉了辕,按照粗重货物在外,贵重精巧货物在内的次序,依次的环状摆放了起来。
各位管事,贵人的营帐,便是安置在了车阵当中,而护卫的营帐,则是分布在车阵外,将其环护住,一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