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外长仿佛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立刻跟进,“也就是说中国不会提供海军技术给其他欧洲国家喽?”

李新郑重的点点头,“阁下,欧洲国家得到我国海军技术的只有英国一家。对于我过来说,英国是一个很值得敬佩的对手,也是一个真正有世界范围视野的文明国家。我们中英两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两个同样进入高度文明时代的国家之间的竞争。我国希望这种斗争仅仅是我们两国之间的斗争,而不是互相摧毁。我们武装起其他欧洲国家,即便是推翻了英国的秩序,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英国的毁灭与中国的利益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么?不管别的国家是怎么看待的,至少我们中国并不这么认为。”

如果是其他欧洲国家的外长,大概是没办法理解李新的话。当了几百年搅屎棍的英国外长却完全理解这话的诚恳。英国佬就是这样对待欧洲大陆的,欧洲各国中也只有英国没有摧毁过欧洲大陆上的国家。让欧洲国家维持均势,英国人才能从容的操纵欧洲大陆上的局面。如果英国简单粗暴的解决掉欧洲大陆上的国家,那也只能让其他国家从中获益。

英国外长带着复杂的表情问道:“中国希望欧洲保持均势么?”

“我们希望欧洲能够维持现状。改变现状的结果很可能是出现完全超出我们想象之外的局面,那对中国有什么好处么?我国也实在是看不出这种改变的利益所在。就像现在的大西洋,我们只用和英国一家讨论就行。若是我们向欧洲其他国家大力提供海军技术,万一英国顶不住垮掉了。我们到时候找谁谈判?而且那些新兴的国家会和英国一样聪明理智么?我们对此深表怀疑。”李新说的郑重,心里面则是极爽。实力一旦被对方认同,那带来的简单明快是无法形容的。只要英国现在的战略还是称霸大西洋,而不是在恐惧之下选择和中国同归于尽。很多谈判甚至可以谈到极为深入。

谈判结束之后的几天里面,英国外长带领着中国外长李新拜访了英国内阁好些重要成员。就交谈的内容来判断,李新大概能确定外长很巧妙的利用了中国的态度,并且把和中国“斗而不破”的共识当成英国外长的“政绩”。

李新也愿意配合英国外长的工作,和中国那种中央的集体领导不同,英国的体制就是标准的封建+自由资本主义那套,各个体系之间靠的是个人资质,而不是集体领导。所以李新所讲的必须是中央内部达成的理念,而英国外长就更需要靠他个人的功绩来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利益。

前去觐见印度女皇维多利亚算是此次外交的顶峰,有着漂亮圆脸的印度女皇维多利亚对于中英之间建立某种底线比较满意。至少是表面上很满意。对近期的英国来说,没什么能与中国抱持和平更重要的事情。

印度女皇比中国皇帝韦泽同志大了十四岁,今年已经六十六岁。这位步入老年的老太太在宴会上和李新拉起了家常,询问韦泽的孩子是否已经成亲。李新心说“你这洋鬼子还准备和我们陛下结亲不成?”

身为中国人,李新即便是见多识广,却也认为娶个蛮夷,哪怕是个很出色的蛮夷,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中国八亿人口,哪里会缺和韦泽的子女成亲的对象。不过这等事他也只能据实回答,“我国皇帝韦泽同志的子女尚且婚配。”

印度女皇笑道:“我希望贵国能够派遣贵国皇帝陛下的子女代表皇帝前来我国访问。”

第92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八)

“那老娘们有血友病,基因太差。和我家结亲的这等事想都别想。”韦泽看完了李新的电报之后忍不住答道。英国王室的血友病一直是作为遗传学的一个负面典型案例出现的,维多利亚家的儿子女儿和欧洲各国王室通婚,导致各国王室都带这方面的遗传。区别仅仅是显性或者隐性。韦泽可不希望自家的血脉里面也被弄上这种劣等基因缺陷。

但是这并非是韦泽关注的重点,此次的外交行动就如21世纪中美之间最终确立动态友好关系一样。两个大国承认互相之间有大量的矛盾,甚至是根本性的巨大矛盾。但是承认矛盾的同时又去控制矛盾,同时不因为矛盾而拒绝进行更多合作。这是韦泽抄袭来的智慧。

其他人对李新的外交成果评价也很一般,“这家伙总算是把都督吩咐的事情完成了”,如此泼凉水的说法毫不留情的在中央里面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观感。

只要不折不扣的执行韦泽的命令就能得到很好的结果,光复党里面对此有着充分的经验。李新若是想展现出个人的资质,那就得在都督没有插手之前独力建立功业。所以李新的成绩固然不错,却也只是完成了作为职业外交人员应该做的工作。

“都督,我们为什么要让洋鬼子跑来赚我们的钱?我们自己就算是关起门来搞经营,咱们中国这么大的地盘,怎么都缺了外国那块。”胡成何对此非常不解。

不等韦泽回答,总理李维斯接过话头,“英国以屁大点的地方就称霸世界,我们中国的国土如此广大,实力如此强劲。我们自然更有称霸世界的能力。”

胡成看了李维斯一眼,又忍不住看了阮希浩一眼。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比较公开化了,阮希浩认为李维斯不适合继续干总理,以阮希浩为首的一众老兄弟都希望政治部主任出身的沈心能够接掌总理一职。现在矛盾虽然暂时被压下去,不过双方的芥蒂并没有因为消失。到了上层的斗争,那就不是简单的争锋,而是如韦泽所讲,“谁能在制度建设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在现阶段,双方比的大概就是谁更能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某种意义上,这也属于是广西集团和徽商集团的一次碰撞。而李新作为徽商集团的后人,明显被波及了。而此时与李新同在欧洲的王明山就幸运的多,他虽然是安徽人,却与军部里面很看好的沈心是老兄弟。所以对于王明山的工作,大家顶多是稍稍质疑一下这项工作的安排有没有必要,却没人指责王明山的工作能力。

王明山是第一次真正在欧洲推行中国的计划,这趟旅程虽然开始的很华丽,具体工作的艰苦程度远超了王明山的想象。

“财长阁下,咱们明着说吧。到底是谁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反对我们在佛罗伦萨开办分行呢?”王明山已经是第三次去见意大利财政部长。

财政部长和意大利现在的高官一样,有着爵位,还是一位地方上的侯爵。听了王明山直截了当的问题,财政部长看着王明山的眼神里面有些意外。这位侯爵用颇为意外的语气说道:“阁下,难道是您亲自督办此事么?”

中国国内也有各种官僚主义,也有很大的办事难的问题。从1880年开始,每年的人大会议上,出身基层的人大代表年年提出办事难的问题。这牵扯到了有关民生的现实问题。随便办一件事情就得七八个章,普通的群众对这些流程已经非常难以忍受了。更不用说官本位的态度根深蒂固,有权就要有实惠,本来是国家的正当流程,却被人为的设置了很多“手续”。光复党里面固然有不少高官,不过更多的国家大体制内人员不过是通过工作来生活的。对于这等事情的反对态度极为强烈。

中央对此也拿出了不少的整顿措施,不过起效果的大概也只有在省会以及大城市,地方上的公务员体系并没有提升太多。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讲的。

如何让猪上树。

方案一,远景激励:给猪美好愿景,告诉它你就是猴子。

方案二,绩效考核:告诉猪如果上不去,晚上就摆全猪宴。

方案三,责任落实:把任务分解,具体每只猪什么时间,爬那棵树,规定时间爬不上去怎么杀法都有时间进度表。

方案四,山寨效果:把树砍倒,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

通常国家选择第一种方案,省里选择第二种方案,市里选择第三种方案,但实际上基层往往选择第四种方案!

王明山本来就是体制里头的优秀人才,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此次的银行行动牵扯重大,万万疏忽不得,所以王明山亲自带队,就是要以他中国财政部长的身份坐镇,亲自来解决这些基层需要千辛万苦也未必能完成的工作。

意大利财长既然这么问,王明山立刻答道:“既然事情已经有了决定,那我就亲自坐镇,来帮助我国开设银行的工作。”

看着王明山那认真的模样,听了王明山认真的表态。意大利财政部长为难的叹口气,“阁下,您让我处在一个很为难的地步。”

“那财长阁下本身是否支持我国在意大利设立银行呢?虽然协议可以签,但是我还是很想请教阁下的个人想法。”王明山见惯了官僚,就这个表现,外国官僚和中国官僚的表现其实区别不大,甚至可以说,外国官僚浓厚的封建色彩远胜中国官僚。中国是官本位,而意大利无疑还是在贵族本位的程度呢。

见到王明山这样的明白人,意大利财长倒也没有用什么官僚的把戏来糊弄王明山。一般来说,当一位大人物三次碰壁的时候,要么是勃然大怒,要么干脆就放弃了。王明山不仅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反倒是立刻寻求帮助与合作。这种态度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啦。

思忖了一下,财长说道:“阁下,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和我一起到佛罗伦萨可好?”

见意大利财长居然有帮忙的意思,王明山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93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九)

“同胞们,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保加利亚人。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收获,繁衍生息。保加利亚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给祖国纳税,当兵。但是,我们的税金去了哪里。很大一部分就是要交给外国人,或者被外国人强行拿走。想怎么样才能保住我们的钱,那首先就要使用保加利亚自己的邮票,使用保加利亚自己的货币。而不是外国人的邮票,外国人的货币……”

保加利亚不大,人口也不多。米洛舍维奇在保加利亚的每一个城市,乡镇都在大声疾呼。当然,他还没有胆量跑去普列文要塞宣传这套保加利亚思想。在这个闻名欧洲的强大要塞中驻扎的是被认为是土耳其最精锐的普列文要塞防御军。虽然这批人大多数已经不是奥斯曼·努里当年的老部队,这批老部队已经纷纷升官,成为士官乃至军官阶层。可对于这支防御部队,欧洲没有任何国家敢小看。

随着保加利亚大公米洛舍维奇的大声疾呼,保加利亚地方议会和人民也知道了保加利亚有这么一号,而且这些直指日常生活的针对性宣传的确强化了保加利亚的民族感情。

在驻保加利亚的俄国使馆,俄国人讨论着他们扶上来的米洛舍维奇,“这个人难道是个共和主义者么?”

米洛舍维奇的做派并不像是一个君主制的拥护者,更像是一个共和制的政治家。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米洛舍维奇几乎跑遍了整个保加利亚。除了和地方上的老爷、教士、议员们见面之外,这位新的保加利亚大公更多的和保加利亚人民见面。这实在是令俄国方面非常不爽的行动。

“至少他同意俄国军舰在保加利亚港口停泊。”俄国大使最终勉强认同了一点米洛舍维奇的行动。保加利亚靠近黑海与地中海的入海口。在这里驻扎舰队,能够很有效的对博斯普鲁斯海峡造成更大的威胁。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俄国人感到满意。

俄国大使还给米洛舍维奇找到了一个这么拼命干的理由,“想来邮票钱也能维持保加利亚民团的军饷吧。”

此时也已经进入了1885年9月,一年眼瞅着就要过去。等到了冬季,战争也会消停不少。而且根据情报来讲,俄国已经在阿塞拜疆大量肃清了奥斯曼帝国支持的武装力量。如果再这么搞个一年半年的,大概战争就会结束了。俄国希望在战争最后的时期能够确定保加利亚更大的独立性,并且确定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巨大影响力。七年前俄国没能达成这个目的,现在俄国希望能够美梦成真。

9月17日,秋日的阴雨不急不慢的降临黑海沿岸。整个保加利亚几乎都处在同样的天气之下,不管是陆地或者海港,天灰蒙蒙的,地阴暗暗的,空气也因为那些细密的雨丝而呈现出朦胧的模样。

到了中午时分,灰暗的海上出现了几艘灰暗的影子。直到开近到十公里左右,保加利亚外海上巡逻的俄国巡逻船只才发现那是通体灰色涂装的大型军舰。用尽了目力,充分使用了望远镜,俄国人才能确定军舰桅杆上悬挂的是英国海军旗。

英国佬的船应该是那种醒目的维多利亚式涂装么?什么时候全部改成了浅蓝灰色涂装了?在这样的音乐天里面,这些军舰简直如同暗夜里的幽灵般难以发现。

不过这些疑问也只能永远成为疑问。安装在庞大的英国战列舰船舷位置上的4英寸速射炮开始向着俄国巡逻舰艇猛烈开火。俄国人根本不知道中英两国都已经使用了管退式火炮,所以根本想象不出海军能发射出这样密如连珠般的炮弹。英国海军的炮击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管退式火炮又不需要对炮击进行太多的调整。两分钟不到,接连挨了十几发爆裂弹的俄国巡逻船上的全体成员随着四分五裂的船体一起沉入大海。

听到远远的炮声,俄国海军的指挥官立刻喊道:“快!冲出港口,沿着海岸北上。”

俄国并没有疏忽大意,放松警惕。军舰此时已经生火,接到命令之后赶紧拔锚起航冲出港口,沿着俄国已经很有经验的航道开始北上。

四艘英国的战列舰上的电报室内,那帮临时从有线电报局征调过来的高手们很快就从无线电报中得到了消息。英国舰队布下了大网,作为监视的高速军舰盯上了俄国军舰。

拿着电报,旗舰上的指挥官笑道:“俄国佬居然一分为三,试图分散突围。倒是想的很好。”

能有这样轻松的态度全然是依托了从中国进口的无线电设备。英国官僚体系发挥出了几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高速,他们居然在一天内就从部长到下面的办事人员,再从办事人员到部长。把所有几十个章都给盖完。

能有这样的高速行动力说来也不稀奇,英国从部长到办事人员就在隔壁的数个办公室内办公。办事人员走马灯般的穿行在各个办公室里面。当中国的无线电专利在英国办完了文件手续,正式申请完了专利保护之后。中国直接把十二台无线电报卖给了英国佬。

英国佬可以使用无线电,当然也能研究无线电。不过按照英国的法律,如果英国方面要仿造,就得按照英国的专利法向中国支付专利费用。必须说明的是,英国佬的专利法执行的还是比较靠谱的。不仅仅是英国,在欧洲方面专利整体上得到了重视。此时的仿造大户是德国与美国,英国人因为这两个国家大量盗窃英国的创意而头痛无比。

英国皇家海军并不在乎这些问题,他们兴奋的理由也很现实。如果是以往的作战,俄国的选择很正确。别看只是三条船,在这种视野不佳的情况下,搞不好还真能让他们给跑了。

可有了无线电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有没有视野并不重要,以英国皇家海军几百年的积累,根据罗盘和航速,在几十海里的范围内确定比较准确的方位并非难事。俄国人一旦被盯上,就再无逃脱的可能。

俄国海军也注意到了远远的有英国海军军舰随行,不过他们并不在乎。若是想通告别的军舰俄国海军的位置,这些军舰就得会去寻找自己的舰队。可三艘俄国军舰的指挥官万万没想到,在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要摆脱跟在屁股后头的英国军舰之时。前面的雨雾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