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明山与庞聪聪一愣,他们都不是军人出身,而且军队的事情上有军委,下有军区,根本轮不到他们管,所以对此的考虑也向来不多。

韦昌荣正色说道:“如果鸿基煤矿的煤,还有越南与暹罗的大米无法运到东南,不仅是广东,整个东南的经济都会遭到极大影响。群众的生活立刻就一落千丈。”

有了韦泽之前的解释,王明山与庞聪聪立刻就想通了韦昌荣所指的内容。东南经济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越南与暹罗的大米之上,一旦大米供应短缺,东南立马就是粮价飞涨的局面。而广州上百万人口,没有了煤的话,王明山与庞聪聪实在是想不出怎么供应整座城市的燃料。砍树么?或许这种做法能够暂时解了燃眉之急,可广东的绿化努力也就彻底泡汤了。

王明山与庞聪聪一个到国资委当主任委员,一个到央行去,因为韦泽看重两人有丰富的工业省执政经验。想明白了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的经济竟然有着如此的缺陷,两人的表情都变得非常严肃。

广东经过这些年的建设,防御外来敌人直接入侵本土的能力很强。外来的敌人无法击败中国强大的军队,登陆就是送死。这样的想法不仅在王明山与庞聪聪的心中是顺理成章,整个广东的党政军体系里面都是如此认为的。可仔细分析起来,敌人根本不用直接打击中国本土,只用针对中国经济环节的薄弱点插上一刀,中国经济就会出现巨大的问题。

“我们不也有海军么?”王明山半是提醒半是鼓气的询问韦昌荣。

“是啊,海军最近在演练袭击敌人航线的演习,目的不是与敌人舰队决战,而是沿着航线袭击敌人的商船船队,破坏敌人的海上运输线。我们现在才开始演练这个,要知道英国佬可是几百年前就开始玩这套把戏喽。”韦昌荣给了很明确的答案。

经济已经与战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起支撑着英国的霸权。控制了某个区域海洋上的航行权,能把其他国家的海军排斥在外,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成为这片水域的霸主。能够自由的在世界上所有大洋上航行,随时能够打击各个海域存在的敌人,那才是世界的霸主。

即将去中央工作的王明山与庞聪聪听着韦昌荣对战略上的讲解,他们都听明白了。原本两人还觉得韦昌荣是来跟着他们学习如何治理一个省的经验。现在他们总算明白了,韦昌荣同样还有教育的责任。或许韦昌荣并不熟悉地方工作,而王明山与庞聪聪对与中央的工作同样一无所知。特别是这种中央级别的战略高度,两人更是没经验。

王明山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他起身去拿了一张世界地图出来,指着韦泽曾经讲过的“未来中国版图”,王明山兴奋地说道:“如果我们的疆域达到这个程度,除了我们核心的精华地区能够被保护起来,我们想进军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时候,都有很可靠的出发基地。”

看到王明山显露出孺子可教的资质,韦昌荣满意的带着笑容说道:“都督说过,解决现在世界上的重大问题,靠的不是外交与演说,而是铁和血!记住这点,绝对没错。”

第253章 资本与权力(十四)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韦昌荣简单的给王明山与庞聪聪上了一节战略课。开头这一句就让两位经历过战争年代却没有实际投身战斗的官员觉得豁然开朗。

韦泽的整体大战略或许能称为如意算盘,但是仅仅从战争本身的策划角度来看,整个战略本身并没有什么奇思妙想。归根结底就是原材料产地与新的国土两个要素。现在中国人口众多,人多地少,新国土都是能够支撑大量移民的地盘。

“我曾经觉得都督好战,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与那种内部问题外部解决相比,都督其实更注重的是国内生产力发展,战争与其说的目的,不如说是都督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如果都督真的是个好战之人,他就不会接受英国人在荷属东印度上的立场与调停。那是一定要打的。”韦昌荣也替韦泽做了些辩解。

王明山身为男性,他很认同韦昌荣的观点,好战就是打了再说。韦泽是达成底线之后就避免战争,这绝非好战之人才有的选择。

庞聪聪想法就不一样了,韦泽现在不打,可以后还是要打的。早也是打,晚也是打。既然打已经是必然结果,这不就是好战么?铁杆与非铁杆的不同就在于,庞聪聪坦率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韦昌荣毫不在意庞聪聪的质疑,他答道:“未来打,那是我们与英国人的力量对比有利于我方,我们打了之后能够得到的更多。这是先计算了利益之后才选择了战争,并不是先选择了战争再去计算利益,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都督说了一些有关战略的问题,我听不懂,所以也没办法给你们讲。大概的意思是,工业社会讲的是生产力,当生产力过剩之后,就需要释放,就跟水库的水满了之后就要放水一样。还有些淘汰落后,就如同水库要清淤。总之是个挺复杂的内容。大概意思就是对外战争是解决国内问题的手段,但是整个国家绝非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

这套战略理论对于19世纪的人未免太先进了,对于工业化认知水平比较低的中国高级官员更是理解不能。落后产能淘汰,新技术优先用于战争,以促进产业发展,这些理论构架都是在二战才有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对于现在刚开始工业化的中国来说太先进太超前,连韦昌荣都没办法完全理解。在一个几乎能称为绝对匮乏的时代去讨论产能过剩,能真正理解的绝非是天才,而是怪人才行。

在火车上的几天,王明山与庞聪聪都受益匪浅,知识的增加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战略视野的宽广与提升才是最关键的。一个人从整个国家的角度看问题,原本的大问题往往变成了不是问题,原本的小问题又会成了极大问题。

黑社会问题仅仅从当地角度看得话,其实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个麻烦的纠纷而已。可从国家高度来看,就是个抢夺市场的大问题。国家主导权在地方上遭到了侵蚀,地方政府或许可以接受,国家是绝不可能接受的。

韦昌荣在广东也待过好几年,他的到来更让整个广东党政部门都是一震。他接掌了政法委书记之职后在省委委员会议上就做了“决不允许任何有组织犯罪份子对抗国家经济秩序”的发言。

人事调动并非只有广东一地,湖南省的副处级干部左宗棠也被调到广东省负责起了宣传部门的工作,级别也提升到了正处级。一位正处级干部成为常委的一员,这也算是震动了广东政坛,大家都认为他升到副厅级干部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厅局级干部正职为行政五级,副职为行政六级,正厅局级及其以上级别为国家高级干部。

一名降将竟然有机会成为高级干部,无疑是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除了左宗棠之外,降将能够成为新政府一员的大概就是在安徽当了科长的李鸿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前满清的官员能够成为新政府公务员体系的一员,更别说成为光复党党员。左处长和李科长尽管地位不高,可名声却是远远超出他们的行政等级。

左宗棠倒是很有今亮的傲气,给他这个官当,他也就大大方方放手工作。与党校的同志们开了几次会议,做了具体调查,机关报《广东日报》上刊登出连载的《市场经济不容黑社会垄断》的署名文章。

文章以翔实的数据把最近五年来的广州四季菜价进行了分析,又把菜市场欺行霸市的介入时间列清楚。数据对比之后菜价明显出现了提高的迹象。随着黑社会在广州农贸市场的垄断程度提高,菜价也持续提高。随着地下秩序的稳定,菜价就稳定在一个最高点,并且维持下来。

与这个数据进行对比的则是全面披露黑社会组织也从强制阻拦农民进城,半途低价收购农民蔬菜,以及对各个摊位收取保护费的做法,以及各种收取的费用。这些费用的总数一计算,每年广州居民们竟然要付出上千万的额外支出。这些钱既没有进入国家的国库,也没有便宜到广州居民,而是被黑社会份子给拿到手了。

这个系列文章刊登完毕之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上千万的钱对与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广东普通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若是在国家手中,大家倒也罢了,可这些钱流入了被国家定性为黑社会的流氓组织手中,这是群众绝不能接受的。

人大代表们作为政府与民意的沟通者,在普通群众眼中是能给官府说上话的人,群众要求人大代表们去和政府说,一定要严惩这些坏人。人大代表现在是工人和农民代表,他们是光复党和新政府的基石,虽然看着人轻言微,可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军队出身。现在新政府里面的干部基本都是军队出身,即便没有制度,人大代表们也是能够与政府说上话的,而且他们的话被重视程度也不能小觑。

“左处长这么干,我觉得是在挑动矛盾啊。”广州公安局局长在会议上气鼓鼓地说道。

“何来此言?”左宗棠老神在在的问。他现在还不到五十七岁周岁,与光复军那群年轻干部一比绝对算是老家伙。老家伙自然有老家伙的派头,左宗棠神定气闲,从容不迫。

“你写那文章什么意思?你写那文章里面不就是在说政府里面有人收了黑社会的钱,所以才对他们不闻不问。我们为了农贸市场出警这么多次,这就白出了?”公安局长三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于被人如此指责,哪怕是暗里指责,他也完全不能接受。

王明山、庞聪聪、韦昌荣都一言不发,仿佛眼前的冲突只是大家友好的谈笑。身为空降干部,左宗棠看都不看三人,他语气平和地说道:“是不是有人收了钱,我们调查的结果是有,还有名单。指责肯定是谈不上,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调查,然后把调查写成了一个报告……”

“写报告你也不能胡写啊!而且写报告你不给省委看,却发表出去让群众议论纷纷,你是何居心?”公安局长军人出身,服从上级是军队的习惯,被上级骂了也就是骂了,属于内部问题。可被民众们质疑与批评,那是背上了坏名声,左宗棠上来就给公安局扣上一个污水盆,这种做法不由他不怒。

“你的意思是我在胡编新闻喽?”左宗棠还是从容不迫的问。

“你肯定是在胡编!”公安局长毫不犹豫的大声说道。

“那我请问你看过那个报道么?”左宗棠接着问。

“怎么?”公安局局长见左宗棠竟然没有丝毫退让,怒气更盛,“你胡编乱造,还要我去看,我能看得下去么!”

“你若是连看都没看过,你怎么知道我是胡编乱造。这不符合道理。”左宗棠依旧老神在在的继续说道。

“你……”公安局长完全没想到左宗棠竟然在玩这种言语上的小把戏,这么一套逻辑推导下来,让本来觉得自己浑身都是道理的堂堂公安局长变成了一个连看文章都没看过就开始批评文章胡说八道的浑人。

左宗棠并没有因为巧妙的压制了公安局长而高兴,他继续平静地说道:“这次调查是宣传部与党校一起干的工作,询问的人员都有详细记录,而且还有签字。对他们所说的内容,我们有核对,还有到公安局去求证,调阅了出警记录和问询记录。里面那些只有孤证的说法,我们均没有采信。你若是质疑我们在造假,那就指出我们造假的地方。请不要上来就先给我们扣帽子。满清那边才会干这种鸟事!”

公安局长发觉自己言语上辩不过左宗棠,其实就已经想骂左宗棠是个满清走狗。没想到左宗棠竟然把自己细致调查的工作过程给讲的如此清楚,更把满清的作风先拿出来说。这让公安局长一时间完全没有话说。

对左宗棠的不满是局长的下属先开始说的,当他们指着报纸上某段大骂左宗棠在编造事实,污蔑公安局的时候,工作繁忙的局长登时就来了怒气。他本来就不喜欢看报纸,好些下属前来这么说,他怒气勃发之下更不会去看报纸。知道有人在说公安局坏话,反击的念头就已经占据了他思维的绝大部分。

尽管此时更加认定了左宗棠是个奸诈之辈,可公安局长却发现自己回去之后还是得先把报纸看看再说。左宗棠的很多话在没看报纸之前,公安局长还真没办法立刻予以反驳。

第254章 资本与权力(十五)

“只怕你们去南京的时间会拖后不少。”韦昌荣坦率的对王明山与庞聪聪说道。

有点出乎韦昌荣意料之外,王明山与庞聪聪都点头道:“明白。”

“明白在哪里?”韦昌荣忍不住问道。不久前还是两个为广东复杂的工作头痛的两个年轻人现在突然就明白了,这真的出乎韦昌荣的想象之外。

“肯定有官员收了一些人的钱,睁只眼闭只眼。现在广州普通收入也没有一千块钱,几百万上千万的钱去了哪里。”王明山说道。

庞聪聪的角度更接近营运,“这件事还牵扯到之后的一些事情,我和左处长谈过,左处长的意思竟然是政府把蔬菜供应管的更多一些。因为调查里面被半路截住的百姓只是说黑社会们给的钱少,如果再给多点,他们也不在乎固定供应给收购蔬菜的人。”

王明山的发言倒是中规中矩,遇到贪官就打贪官,这是政府部门很本能的反应。倒是庞聪聪的话让韦昌荣稍微一愣,身为光复党乃至政府里面比较少见的女性,大家习惯性的关注她的性别高过她的能力。韦昌荣本人也难摆脱这种思维方式。然而在一群发现问题之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男人中间,能够找出一条新路的女性看起来就格外的令人瞩目。

“你对左宗棠同志评价很高啊。”韦昌荣对庞聪聪说道。

庞聪聪神色稍有点尴尬,“我知道他是降将……”

韦昌荣连忙摆摆手,“左宗棠当了降将之后,都督就让左宗棠当了一段时间的秘书。这个人论能力还是有的。只是我好几年没见他,却不知道他现在进步到这个程度。都督看人的眼光是很厉害的。”

见韦昌荣并不以左宗棠的出身为意,庞聪聪松了口气,“左处长的建议很有意思,他说他在湖南工作,读了党的理论,读了都督的文章,还把《资本论》给通读了一遍。这次调查的时候他发现一件事,有一部分黑社会份子完全是收取保护费,压榨菜农。可有一部分黑社会份子稳定了市场之后,低价收购,高价卖出。但是农民只要不用亲自跑到市场上卖菜,省了到城里的成本之后,他们倒是大量种植大量出售蔬菜给这些承担起运输工作的黑社会份子。蔬菜的总种植量反倒是上升了不少。这是个很有趣的情况。”

“吼吼,这个报告我可得看看。”韦昌荣笑道。

庞聪聪接着说道:“左处长说都督写过一篇有关市场分级销售的文章,我倒是真没看过。他说干脆就直接搞一个牌价机制,我们与农户签一个销售协议,政府收购,把收购价加上运费,管理费,卖给零售商。当然了,菜农要是愿意自家来卖,我们也不阻拦。关键就是黑社会干的一部分工作,我们得承担起来。之所以存在黑社会,就是因为政府的管理没有到那个区域,那个区域又需要引领,自然就会出现其内部的秩序。这就是黑社会。”

“有点意思。”韦昌荣连连点头,“要不这件事完了之后我们让左宗棠来负责这个工作,你们觉得怎么样?”

下一任的省委书记提出建议,现任省委书记和省长也都没有意见。左宗棠处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安排了未来工作。

对有些事情,左宗棠不知情,其他人也不知情。然而对另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