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6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的调查此事,一定会给太后和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谢安抱拳说道。

褚蒜子闻言,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并看向大殿之内的众大臣,正色道:“各位爱卿,一定要全力协助谢爱卿,将这件事情办好,退朝。”说完与皇帝司马聃一同离开大殿。

“恭送皇上,恭送太后。”众大臣抱拳行礼,随即分别离开皇宫大殿。

谢安接受了全权调查此事的权利,这既让他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也让他感到非常的紧张,褚蒜子将事情交给他去处理,自然是一如既往的对他的信任,这让他非常的高兴,但这件事情是非常的重大,万一处置不当,很有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为此,他的心里也是感到了非常巨大的压力。

不过,不论如何,既然皇太后褚蒜子,已经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他处置,他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将事情办好,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褚蒜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回到府邸之后,谢安便立即派遣麾下的心腹之人,前往京城的各处位置,对京城散播谣言的状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并根据这些调查的信息,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以找出到底是何人在散播谣言。

谢安麾下心腹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没过多久,便将所有的事情查的**不离十了,并详细的向谢安做了汇报。

根据麾下心腹的汇报,谢安已经可以清晰的分析出,散播谣言之人,就是燕国隐藏在建康城的细作所为,而且,这些人的藏身之地,他已经查出来了,不过,谢安并不打算与大燕国结仇,为此,秘密派遣麾下心腹,前往燕国细作的藏身之地,邀请燕国细作的头领前往刺史府,准备与其秘密会谈,以了解燕王这么做的真实意图。

燕国细作隐藏在建康城的头领,见藏身之地已经被谢安发现,而谢安又邀请自己前往刺史府详谈,他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前往,毕竟,这里是大晋的都城,谢安若要杀他们,简直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的多。

很快,燕国细作的头领,便进入了谢安的刺史府,并在书房旁边的密室里,与谢安进行单独的会面。

“小人参见谢刺史。”燕国细作头领,抱拳向谢安行礼道。

谢安摆了摆手,轻声道:“不必客气,请坐。”说完让燕国细作坐下。

“小人不敢。”燕国细作推让了一句。

正文第九百六十二章谢安查案

正文第九百六十二章谢安查案

本章出自《》

@@显然,在谢安的府邸,燕国细作显得非常的紧张,毕竟,谢安是大晋朝廷的重臣,而且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对于谢安邀请他前来刺史府密室的原因,他是完全不清楚的,@@

正在手打中,稍后即将更新,热门书在5分钟内完成手打,请耐心等待,每隔半分刷新下页面查看内容是否更新。。。

om(看书窝)温馨提示:

如果是求月票之类的废话章节,请直接跳过。。。。。。

本站所收录全文阅读来源于网络,部分为系统自动采集生成,若有侵权,请告之!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非法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正文第九百六十三章慕容俊妥协了

慕容俊与麾下的众臣子闻言,皆是大吃一惊,他们皆没有料到,华安会一口气索要幽州的两个郡,并且,将防线直接推进到了治水的南岸,距离燕国的都城蓟城,只有一水之遥,如此,燕国的都城就成了边境了,一旦河北的谢艾军团驻扎在治水南岸,便如同一把利剑一样,高高的悬挂在大燕国朝廷的头顶上,若是大燕国有什么风吹草动,谢艾军团便可以立即出兵,威胁蓟城的安全,从而让燕国的都城,陷入极度危险之中。

“王上,代郡和范阳郡,对我大燕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郡,我们绝对不能将这两个郡交给北王,否则,蓟城就危险了。”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是啊!王上,北王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代郡和范阳郡,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够响的,我们万万不可答应。”又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显然,对于华安提出的三大要求,燕国君臣最不能接受的,便是第一条,毕竟,代郡是大燕国都城的西部屏障,而范阳郡则是蓟城的南部屏障,若是代郡和范阳郡被割让给华安,则作为大燕国都城的蓟城,就会立即失去西部和南部的屏障,并沦为一座边境的危险之城,随时面临被谢艾军团进攻的危险。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为此,他的心里也是非常的不情愿,并大声说道:“如今,辽东的南部已经被王午麾下的兵马占据,割让辽东南部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代郡和范阳郡是我蓟城的屏障。如何能够割让,北王这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一名大臣闻言,看向派往洛阳城的使者,大声道:“北王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你当时就应该反对,为何还要跑回来汇报,如此,岂不显得我大燕国太软弱了。”

显然,这名燕国大臣对这名奉命前往洛阳城的同僚,非常的不满。并大声的指责了起来。

“下官早就当场反对了,并向北王表明我大燕国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但北王态度非常坚决,并坚持这三个条件,并表示绝无退让的可能。下官无可奈何,只得返回蓟城,向王上汇报。”这名奉命前往洛阳城的燕国官员,大声说道。

慕容俊与麾下的臣子闻言,顿时皆是非常的愤怒,并互相小声的嘀咕,对华安的要求表示不能接受。

慕容俊自然是最为愤怒的,但此时华安已经表明了态度。而且,谢艾军团的兵马,一直就呆在易水的南岸。并对大燕国的主力大军构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这让他的心里非常的矛盾,他自然是不愿意接受华安提出的条件,但此时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又让他不得不仔细的斟酌,毕竟。万一前方的主力大军战败,大燕国将要失去的土地。可能不仅仅是代郡和范阳城,整个幽州都极有可能被谢艾军团攻占。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后果显然是更加的严重。

见慕容俊眉头深蹙,一名大臣立马就猜到了慕容俊的心思,并大声道:“王上,如今,我大燕国的国库已经空虚,再继续与北王麾下的兵马对峙,我大燕国有亡国之危,不如暂且答应北王的要求,以为我大燕国赢得喘息之机。”

“这怎么行呢?如果割让代郡和范阳郡,我大燕国的都城就暴露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了,如此,我大燕国将处处受制于人,蓟城将不得不驻扎重兵,以防备敌军可能的进攻,所以,万万不能答应。”一名大臣,连忙反对道。

“王上,北王这一招是温水煮青蛙,若是我们割让了代郡和范阳郡,我大燕国的实力和威望将进一步降低,而北王的实力将会获得提高,照这样步步蚕食下去,我大燕国所有的国土,最终都将被北王所吞并。”又一名燕国大臣大声反对道。

显然,慕容俊麾下的众臣子,还是可以能够洞察出华安的意图的,当然,慕容俊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过,此时,大燕国的实力已经衰弱,而且,面临谢艾军团的巨大压力,若是坚持不退让,则用不了多久,大燕国的国力就会被耗空,如此,谢艾军团便可以趁此良机,一举攻破易水防线,并长驱直入,攻占整个幽州,而辽东的王午军团,也会立即出兵策应,并占领平州五郡,如此一来,大燕国辛辛苦苦经营多年所攻占的幽、平二州,就会全部丧失,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大燕国就会彻底的一蹶不振,并再也没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了。

“各位爱卿,本王觉得,凡是还是要以忍辱负重为本,如今,我大燕国已经无力与北王向抗衡了,不如就答应他的要求吧!”慕容俊看向麾下众臣子,非常无奈的说道。

很显然,为了下定这个决心,慕容俊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此时,众燕国臣子心头的火气,也消了不少,见慕容俊已经下定决心,便不再反对,毕竟,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以大燕国目前的状态,不答应华安的要求是不行了,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除了忍气吞声的服从,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见麾下众臣子也不再反对,慕容俊看向那名派往洛阳城的臣子,大声道:“你立即前往洛阳城,告诉北王,本王已经完全答应了他所提出的要求。”

“是,王上。”臣子抱拳一礼,转身离开大殿,并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洛阳城方向。

随后,在燕王宫大殿之中,燕王慕容俊与麾下的臣子,开始讨论如何离间华安与大晋朝廷的关系,从而将华安的注意力转移到建康城方向。

在洛阳城方向,华安已经接到了建康城方向传来的消息,对建康城突然出现的大量谣言,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立即召集麾下的心腹,准备对这种情况,展开分析。

在大殿之中,华安看向麾下的几名心腹部将,正色道:“各位将军,最近京城方向,突然出现了大量不利于本王的谣言,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本王觉得,这多半是燕王搞的鬼,在这种时候,除了燕王,没有什么人会如此的痛恨本王。”

“王上所言极是,这些谣言的确很有可能是燕王干的,不过,王上所佩之剑,的确是皇家之物,难道这些谣言,也有一些是真实的,王上的身份,或许真的是皇族,也说不定啊!”王三轻声说道。

“是啊!王上,末将觉得,这些谣言之中,有许多事情都像是真的一样,或许是一半谣言一半真实吧!”诸葛雄大声说道。

显然,王三和诸葛雄都发现了,谣言之中的可信成分,并对华安的身份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华安笑了笑,正色道:“这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天下之人长得像的多了去了,而本王的佩剑,或许就是祖上意外捡到的,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也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十足的证据啊!”

显然,在没有十足的证据之前,华安是不能随意下定论的,毕竟,冒充皇亲的罪名,可是不小的。

王三和诸葛雄闻言,皆认可的点了点头,毕竟,他们也明白,冒充皇亲是大罪,而且,这些所谓的证据,并不十分充分,并不能非常有利的证明华安的身份。

“报,王上,最近京城方向又传回了最新的谣言,仍然是针对王上的。”就在这时,一名部将走进大殿,向华安汇报道。

华安闻言,连忙问道:“什么谣言,快说。”

部将抱拳道:“启禀王上,京城方向谣传,王上乃楚王后裔,并且还说,王上腰间所佩的祖传玉佩,就是当年楚王的玉佩。”

“楚王司马玮,玉佩。”华安惊讶的说了一声,并立即将腰间的玉佩解了下来,并放在手中仔细的观看。

“王上,这玉佩上刻着一个‘玮’字,好像真的是楚王的玉佩啊!”王三站在华安的身旁,立马就看到了玉佩上的文字,并大声的说了出来。

华安定睛一看,这枚做工精致的上好玉佩,上面还真的刻着一个玮字,戴了这么多天,华安还是第一次如此认真的查看这枚玉佩,当时,慕容燕送给他的时候,说是在玉器店里购买的,华安只是觉得做工很好,就一直戴在了身上,却没有仔细的看过玉佩,如今看完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王上,这枚玉佩好像真的是楚王的玉佩,难道最近一段时间,京城流传的谣言都是真的,如此,王上的出身岂不成了高贵的皇族了。”诸葛雄惊讶的说道。

华安自然知道,这枚玉佩是慕容燕所赠,所谓的祖传楚王玉佩,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谣言,但当着王三和诸葛雄的面,华安不好直接说出真相,为此,只好沉默的在大殿之中踱着步子,并思索燕王慕容俊,极力散播如此谣言的意图。

正文第九百六十四章将计就计

华安思虑了一阵子,突然意识到慕容俊如此做法,完全就是为了挑拨大晋朝廷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自己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朝廷方向,如此,他们燕国就会获得喘息之机,进而逐步恢复元气。

此时,华安已经可以肯定,慕容燕送给自己的玉佩,绝对不是从玉器店里买来的,一定是燕王派人送来的,为的便是造谣自己的身世,从而让朝廷感到紧张,毕竟,华安如今的实力,已经严重威胁朝廷的地位了,若是突然加上皇族的身份,对当今大晋朝廷的威胁就更大了,而且,楚王的血统更加的纯正,若是华安选择造反,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身份,理所应当的取代当今的年幼皇帝,进而建立自己的新朝廷。

内转移华安的主要精力,为大燕国赢得喘息的时间,但他的这种捕风捉影的造谣,完全可以被自己充分利用,从而让自己的身份和威望得到更大的提高,若是自己真的获取皇族的身份,大量的人才都会全面向自己靠拢,进而让自己获取更大的实力,若是有一日真的可以篡位自立,整个天下将全部处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到时候,燕王慕容俊一定会意识到,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愚蠢和目光短浅。

华安已经下定决心,要利用慕容俊散播的谣言,为自己博取更大的权益,为此,自然不会将腰间的楚王玉佩是慕容燕送给自己的事情告诉麾下的部将。以便让麾下的部将能够相信谣言的真实性。

“王上,这枚玉佩真的是您祖传的吗?以前怎么没有见你戴过?”王三看向华安,轻声问道。

显然,王三与华安是从小认识的玩伴,而且跟随华安的时间是最长的,为此。他对自己一直没有见过这枚玉佩表示疑惑。

华安闻言,微微愣了一下,他自然不希望王三知道事情,尽管王三是他最亲近的部下,而且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但既然要利用谣言,就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为此,自然是要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要隐瞒了。

“这枚玉佩一直是由王太后保管的。最近本王突然想起,就把它戴在了腰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燕王的人发现了,而且,传到了京城方向。”华安开口撒谎道。

“王上,若是这枚玉佩真的是您祖传的家宝,那么,王上岂不真的就是皇族了。如此,我等将领也跟着沾光啊!”诸葛雄兴奋的说道。

华安微微摆了摆手。轻声道:“一枚小小的玉佩,根本就不能说明任何的问题,或许是当年楚王横遭大祸,玉佩丢失之后,恰好被本王的先祖捡到罢了。”

显然,尽管华安很想利用谣言。但为了表达自己的坦然,华安还是不能直接承认这件事情,若要让天下人相信自己的身份,华安首先要否认自己的身份。

“王上,或许这玉佩真的是如王上所说。是楚王丢失之后,恰好被王上的先祖捡到,但青釭剑也是王上的佩剑,难道又是被王上的先祖恰好捡到的,王上与武帝面相相似,难道又是巧合,如此多的巧合堆积在一起,难道还不能证明王上的皇族身份吗?末将觉得,王上的皇族身份是确凿无疑的,谣言一定都是真的。”诸葛雄大声分析道。

“是啊!王上,如此多的巧合,全都发生在王上的身上,这绝非偶然,而且,太上王并非是我殷家亭人,是早年独自一人从北方逃荒来的,也就是说,王上没有家族作为依托,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许,王上真的是皇族,也说不定啊!”王三轻声说道。

显然,通过楚王玉佩这件事,王三和诸葛雄都觉得,华安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大晋的皇族。

华安自然知道玉佩这件事是假的,但对于其余两件事情,华安却无法确定,也许真的是两种巧合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