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渡口南岸之后,华安回到中军大帐,开始看着地图仔细的思索,以寻找最佳的破敌方案。

几日后,铁牛和赵武所部传回消息,他们的大军已经渡过浙水,华安算了一下,距离京城也就五日左右的路程了,若是铁牛和赵武的大军能抵达京城,晋军的压力将再一次大减,而石虎主力大军的优势则将被抵消不少。

又过了几日,石虎的战船造的更多了,几艘四层大船开始在赵军大营中出现,实力的增强,自然让石虎的野心极度的膨胀,为了快速的踏平江南,石虎决定要尽快与晋军水师决战。

为了了解部将们的想法,石虎召集了麾下的将领,决定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在石虎的中军大帐中,部将们立在大帐的两侧,听候着石虎的训示。

“各位将军,我军战船已三倍于晋军,本王觉得现在也该是与晋军水师决战的时刻了,各位以为如何?”石虎开门见山的问道。

“末将以为,我军完全有实力一战,战则必胜。”

“末将以为,我军水师与晋军水师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若是决战,胜算只有五成。”

“王上,我军水兵训练还有不足,士兵仍有三成晕船,真的打起了,胜负难料啊!”

部将们分别发表不同的意见。

“什么,训练了这么久,竟然还有士兵晕船,为何会如此?”石虎一听士兵三成晕船,顿时火冒三丈。

“王上,江面颠簸,士兵在战船上站不稳,自然容易晕船,若要克服晕船,唯有加强训练,别无他法。”一名部将解释道。

“训练、训练、训练,本王的大军还要训练到什么时候。”石虎闻言又是大怒。

站在姚戈仲身后的姚襄本想进言,不过被身旁的父亲阻止了,因为,姚戈仲觉得自己渡江南下,未能取得任何大的战果,还损兵折将,因此,觉得还是不要再出风头的好。

正文第三百六十一章连环战船

见父亲阻止自己进言,姚襄怏怏不乐的退了下去,不过,父子俩的一幕恰好被石虎看到了。

“姚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石虎正色问道。

姚戈仲心头一怔,忙道:“末将对水战不熟悉,不敢胡乱献策。”

“哦,不过令公子似乎有话要说啊!”石虎冷冷的说道。

见石虎这么说,姚戈仲知道自己的小动作被石虎发现了,摇头不禁冒出了一丝冷汗。

姚襄连忙上前一步,抱拳道:“王上,末将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哈哈哈!但说无妨,恕你无罪。”石虎大度的问道。

姚襄抬头看向石虎,正色道:“王上,我军士兵之所以会晕船,是因为对江面的颠簸不适应,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便是加强训练,三五个月之内,晕船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全面的解决,至于第二个办法,便是用铁索将战船锁在一起,以减少战船在江中的颠簸。”

“用铁索将战船连起来,颠簸势必减少,这倒是个好办法啊!”石虎不假思索的垮了一句。

“王上,俗话说,陆上不连城、水中不连船,为的就是防备火攻啊!若是将几十艘战船连在一起,万一晋军利用火攻,我军战船连躲都来不及啊!望王上三思。”一名部将反对道。

“王上,当然赤壁之战,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就是用铁索将战船全部锁在一起的,最后被周瑜的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又一名部将表示反对。

“火攻,晋军若是用火攻岂不麻烦。”石虎自言自语了一句。

姚襄见状,连忙奏道:“王上,若是晋军利用火攻,的确麻烦,所以末将也是思来想去,深思熟虑之后才向王上进言的。”

“哦,这么说,你已有对策。”石虎连忙问道。

姚襄立即回道:“王上,此时正值冬季,渡口每日除了西北寒风、便是无风,还未遇到过东风,晋军若是火攻,被烧的也是他们自己的战船,我军战船当无恙。”

“嗯,不错,逆风放火,烧的的确只能是自己,这样本王倒是无忧了。”石虎顿时放下心来。

见姚襄提出风向的问题,许多将领都觉得有道理,要知道,当年周瑜之所以能够一把火将曹操的战船全部烧光,完全是因为诸葛亮借来了东风,否则,失败的一定是周瑜,而晋军之中,还没听说有会奇门遁甲之术的异人。

得到了石虎和诸将的认可,姚襄心中自然很得意,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觉得有必要将自己心里的忧患说出来。

“王上,有一句话,末将不得不说,若是晋军之中,有异人可以借来东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是否铁索连船,还请王上仔细斟酌。”姚襄正色说道。

这种回答极为狡猾,若是最终赵军获得了胜利,功劳自然有姚襄的,万一渡口突然出现东风,赵军战船被大火烧毁,那么责任也是石虎的,因为,姚襄已经提出来借东风这种可能,若石虎执意铁索连船,那么主要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石虎的身上。

一听‘借东风’三字,石虎蹙眉犹豫了一会儿,顿了顿,大声道:“晋军之中岂有如此异人,本王心意已决,明日开始铁索连船。”

“王上圣明。”姚襄连忙恭维了一句。

石虎看向众将,大声道:“若是将我军的战船全部用铁索连在一起,挥师南下,诸将觉得我军有几成胜算啊!”

“王上,若是如此,我军当有十成胜算。”

“末将以为,我军必胜。”

“千艘战船连在一起,犹如铁板一块,晋军完全不是对手。”

诸将都觉得若是石虎使用铁索连船,赵军必胜。

“姚爱卿,你觉得呢?”见唯独姚戈仲不说话,石虎刻意问道。

姚戈仲怔了一下,抱拳道:“王上圣明,我军当必胜。”

“哈哈哈哈!”见姚戈仲也如此说,石虎兴奋了起来。

片刻之后,石虎下令,从即日起立即进行铁索连船,两日内必须全部完成,而后让士兵适应三日,五日后,大军南下,踏平江南。

两日后,赵军的数千艘主力战船,全部用铁索连在了一起,少的五十艘连成一个整体,多的则高达一百艘,从远处看去,气势颇为壮观。

如此壮观的景象如何能躲过晋军斥候的眼睛,很快,赵军铁索连船的消息就传到了南岸的晋军大营。

得知赵军将大批战船连在一起,晋军的水军将领们都感到无比的紧张,熟悉水战的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赵军的战船连在一起,就犹如铁板一块,再也无法分割,从而各个击破,而且,不适应水战的赵军士兵,在连在一起的战船上如履平地,战斗力将大大提高。

为了增强实力与赵军的连环船相对抗,渡口的水军向京城以北渡口的守军求援,不过那里的水军只有三千人马,还要保障京北渡口的安全,受朝廷的直接管辖,因此,能否得到朝廷的同意,水军将领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相比水军将领的紧张,华安的北伐军倒是还算镇定,因为,擅长陆战的北伐军对水战的精髓并不了解,自然也就看不出赵国战船连在一起的优势。

不过,身为北伐军主将的华安,却对赵军的连船深表忧虑,熟读兵书的他,自然知道连环船的巨大威力,赵军有了连环船就犹如在江水上架起了一座浮桥,赵国的十万大军,可以凭借这座浮桥横渡江水,从而进一步踏平江南。

“大哥,渡口方向增援了一千水军援兵,是从京北渡口方向来的。”王三走进中军大帐,向华安汇报。

“哦,知道了。”华安轻轻的回了一声,似乎并不将这种小事放在心上。

“大哥,那一千水军的旗舰上写着一个‘王’字,多半是扁头这小子。”王三信心十足的猜测道。

“扁头。”华安闻言一惊,站起身来,道:“真的是扁头么,都好多年没见了。”

正文第三百六十二章人工造雾

“大哥,是不是,我们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王三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好,我们亲自过去看看。”说着和王三向渡口方向走去。

在乌江渡口南岸,奉命增援的王扁头带着麾下的一营水兵,乘坐五十余艘战船抵达了乌江渡口。

当王扁头登上渡口的那一刻,华安和王三已经站在那里等着他了。

“扁头,真的是你。”王三一见扁头,连忙迎了上去。

“扁头,十八年不见了,还认得哥哥么?”华安笑着问道。

王扁头闻言一怔,连忙走向华安,高兴的说道:“大哥,嘿嘿!”

三人在一起寒暄了一阵,而后便沿着江边向西散步,一路上,三人除了感情的交流,谈的最多的便是对赵军铁索连船的看法。

王扁头奉命增援的时候,已经知道对岸的赵军将士,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了,因此,一路上也是忧心忡忡,心里着实缺乏必胜的信心。

赵军铁索连船,火攻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但对如何使用火攻,三人一时间都想不出什么稳妥的招数。

毕竟,此时刮的是西北风,无论怎么放火,最后被烧的一定是晋军自己的战船。

“大哥,若是我军的小船可以深入到赵军水寨的内部,在赵军水寨的正中心放一把大火,一定可以彻底烧掉赵军的铁索连船。”王扁头正色说道。

王三听了,摇了摇头,道:“这不可能,赵军水寨外围,涉水搭建了高达四五丈的箭塔和霹雳塔,只要我军进入赵军水寨的一箭之内,便会遭到赵军大量弓弩和霹雳车的袭击,同时,赵军大营内的零散小船也会前来拦截,我军火船绝不可能混入赵军的水寨之内。”

听了二人的议论,华安陷入了沉思,王扁头所说的深入赵军水寨内部,的确是个不错的建议,只是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难了,若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几十条火船开进赵军水寨,实在是太难了。

“怎么样才能悄无声息的,将火船运进赵军水寨之内呢?”华安自言自语了起来。

“大哥,这根本就不可能,赵军士兵又不是瞎子,就算是夜间,赵军箭塔上的火把,也可以将附近的水面照的很亮,犹如白天一般。”王三说着摇了摇头,在他心里,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王扁头思索了片刻,道:“大哥,若是江面上笼罩上一层大雾,我军的火船便有机会悄悄的深入赵军的水寨内部了。”

华安闻言眼前一亮,道:“是啊!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大雾天,伸手不见五指,赵军箭塔上的士兵一定发现不了我军的火船,而我军就有了火攻的机会了。”

“大哥,江面上几乎每天都是雾蒙蒙的,但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倒是极少的,要不了多久石虎的水军战船就要南下了,我军还能等到大雾的那天吗?就算等到了,既然伸手不见五指,我军又如何找到赵军的水寨呢?”王三一连提出了两个问题。

王扁头一听,连忙道:“找到赵军水寨倒是不难,只要我军前往对岸一次,记住赵军水寨的方位和距离,即使闭着眼,我也能找到赵军的水寨,至于江面上何时有大雾,我就无能为力了。”

“扁头,你真的可以闭着眼找到赵军的水寨。”华安连忙问道。

“只要记住赵军水寨的方位和距离,不仅是我,我营将士都有这个本事。”王扁头信心满满的说道。

“好,太好啦!只要你的部下,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中,找到赵军水寨的位置就好,至于大雾,哥哥会造。”华安激动的说道。

王三和王扁头,心里一惊,异口同声道:“大哥,你会造雾,真的假的啊!”

华安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大哥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今天夜里就让你们见识一下大哥的厉害。”

“大哥,既然你会造雾,就不会借个东风吗?那样更方便。”王扁头连忙问道。

华安摇了摇头,道:“借东风,大哥还没学会,现在只会造雾,你们两个回去准备三万枚火把和五十条火船,晚上的时候有大用。”

“是,大哥。”王三和王扁头大声回道。

傍晚的时候,华安通过与水军将领商议,决定临时调拨五百艘船只给华安造雾使用,船上的水兵依旧是原有的士兵。

很快,王三和王扁头,分别带着三万枚火把和五十艘火船来到了渡口,等候华安的命令。

华安看了看火把和火船,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质量都很好,火船暂且留在渡口,所有火把全都分给将士们。”

身旁的将士立即将三万个火把,分给渡口各船的将士,随后,华安和王三等人登上了王扁头所在的战船,缓缓向渡口北岸驶去。

船至江心之时,华安让所有的士兵点燃火把,随后接着向对岸驶去,对于华安的这一决定,所有的将士,包括王三和王扁头都摸不着头脑,没人明白华安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当战船快要靠近赵军水寨之时,华安命令所有战船,立即停止前进,并沿着赵军水寨一箭之外,巡游了起来。

晋军战船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而且还点燃了数万火把,赵军将士就算是瞎子也发现了,情况很快汇报到了石虎那里。

石虎一听晋军战船袭来,连忙带着众将士前去高台查看。

“王上,晋军举着火把,在我军大营外围游弋,意图不明啊!”一直呆在高台查看水面的将军汇报道。

石虎看向晋军战船,蹙紧了眉头,他也搞不懂晋军想要干什么。

“王上,晋军战船上似乎有大量的火把,难不成,他们要放火烧我大营。”一名部将提醒道。

石虎心头一惊,忙道:“风向,风向是什么。”

众将看了看周围的战旗,齐声道:“西北风,王上,现在刮的是西北风。”

石虎也看到战旗向东南方向飘扬了,顿时放下心来,他捋了捋下巴,自言自语道:“晋军无缘无故不会跑来,一定有所企图。”

“王上,以末将之见,晋军一定是发现我军战船一字相连,心来害怕了,着急了,所以,特意举着火把跑来,意图告诫我军,他们要用火攻,让我军害怕,从而主动拆解连在一起的战船。”

“哦,倒是有这种可能。”石虎点了点头,道:“现在刮的是西北风,晋军的企图怎能得逞,哈哈!”

“王上,要不要派出一组连环船,看看晋军如何施展火攻?”一名部将建议道。

“嗯,好,就这么办,立即派出两组共一百艘战船,出寨迎敌,另派三十艘小型战船护卫左右,快去。”石虎大声命令道。

“是,王上。”部下慨然领命。

很快,在石虎的命令下,赵军水寨之中,涌出了一百三十艘战船,其中,有一百艘是五十艘一组,连在一起的。

“大哥,赵军水师出击了,才一百多艘战船,这也太嚣张了,竟敢藐视我大晋水师的五百艘战船。”王扁头显得有些愤愤不平。

“大哥,既然来了,不如就干他一场吧!”王三也建议与赵军水师打一场。

华安摇了摇头,道:“时间差不多了,让将士们把火把仍了,全军立即返回大营。”

“大哥,这就好了。”王扁头顿时一头雾水。

“大哥,明日一早,这里就会有大雾?”王三也有些诧异。

华安微微一笑,道:“大哥什么时候骗过你们,相信大哥,全军立即返回。”

“是,大哥。”王扁头慨然领命。

很快,大晋的五百余艘战船同时掉头,向乌江渡口的南岸进发,士兵手中的火把也全部扔进江中。

“王上,你看,我军连环战船一出,晋军就胆寒了,立马就吓跑了,哈哈!”一名部将兴奋的说道。

“没错,王上,晋军用来放火的火把,也全吓得扔进江里了。”另一名将领说道。

见晋军掉头便跑,石虎心头异常的舒服,他嘴角冷笑了一下,大声道:“以本王看,用不着三日,明日一早,我军便可横渡江水,直逼江南了,诸位以为如何。”

“王上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